第十一章 大風坳

bookmark

後來,我們開始翻越“大風坳”!

大風坳是一個山的名字,這名字在我的記憶中,留下極深刻、極慘痛的印象。那時候,我們已在湖南邊境,正朝向廣西進軍,雖然有好幾條大路可去,但路途遙遠,並且日軍又節節進逼,情況十分危急。曾連長細細研究地圖後,翻越“大風坳”是到廣西的一條捷徑。軍隊中有嚮導,但他們也沒有翻越這座山的經驗,當地人用“上七下八橫十里”來描寫這座山,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沒有人真正知道,只知道這是一座奇怪的山,荒蕪之至的山,毒蛇猛獸密集的山,總之是一座沒有人能翻越的山!

但曾連長所決定的,絕不改變!

他把馬隊集中起來,他領先率馬隊在前面開路,步兵和輜重跟在後面。我母親本來也有一匹馬騎的,那時候,也得把馬讓出來,給精於騎術的兵士前去開路。

我還是騎在曾連長的馬上,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我頗有些驕傲和興奮,因爲不必像弟弟們那樣盤膝坐在籮筐裡,可以坐得正正的,任兩腿伸得直直的,並且還是開路的先鋒呢!但一上山,我的驕傲與興奮一下子全給撲滅了!山上長滿了比人還高的野草,曾連長和其他騎士穿了長褲和高高的馬靴,我穿的是短裙,裸露的兩腿被鋒利的草緣割出無數傷口,曾連長全心帶路,當然不會注意到這件小事,我雖然疼痛不堪,卻強忍着奪眶而出的眼淚,咬着牙,哼也不哼,我覺得,騎在馬背上的人是不能流淚的。

我們從清晨出發,雖然據說上山只有七里路,但走了好幾小時,還沒到達山頂。烈日當空,人人汗流浹背,軍人們的制服都被汗水溼透。山上遍佈荊棘石礫,沒有水源。大家隨身攜帶的水壺都已喝光了。山路越來越崎嶇,越來越陡峻,烈日越來越炙熱……有位士兵暈倒了,引起一陣騷動,曾連長這才下令停下來休息一下。

他把我抱下馬來,吃驚的發現我兩腿上的傷痕,他大惑不解的瞪着我說:“被刺成這樣子,怎麼話都不說一聲?”

他永遠不會了解,在我當時的心目中,他像個神。我怎能在一個“神”的身邊,還呻吟叫痛?

他叫醫官爲我敷藥,又解下他的水壺給我喝水。他的水壺還是滿滿的,一路上,所有的士兵都把自己的水壺喝乾了,只有曾連長,始終沒動過他那個水壺。我喝了兩口水,知道此時水比什麼都珍貴,不敢多喝,就把水壺還給了他。他還是沒喝,把水壺遞給了我父母和兩個弟弟,他們也只喝了一兩口。曾連長再把水壺遞給那暈倒的士兵,等水壺終於傳回來的時候,裡面的水已涓滴不剩!

曾連長,這奇怪的軍官,給了我太深刻的印象。以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所崇拜的男子漢,都是曾連長這種人物。若干若干年後,我寫《六個夢》,其中有一篇《流亡曲》,就以曾連長爲範本來寫的。話說回頭,那艱苦的行程,又開始了。

山更陡,無路的荒山上橫亙着無數大石塊,大家連走帶爬,馬的進度往往比人還慢。士兵們不叫苦,但都已委頓不堪。曾連長已經下了馬,牽着馬走,馬上坐着我,還着一些行囊。此時,有個身背輜重的工兵,眼看着步伐蹣跚,又快倒下去了,曾連長一句話也沒說,走過去卸下那工兵的輜重,回頭看看已不勝負荷的馬背,他就把那份輜重,全背到自己背上去了。下午,終於,我們到達了山頂。

我們站在山峰的最高處,居高臨下,望着山的下面,大家都怔住了。接着,所有的軍人,全都歡呼起來了!

原來,山下已是廣西省境。“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只有見過廣西“山水”的人才能瞭解。這“大風坳”一山之隔,竟是兩個世界。山下,一望無際的平原上,佈滿了一座座的石峰。那些石峰形狀怪異,嵯峨聳立,有的陡峭尖利,有的圓禿光潤,一座又一座,全散佈在平坦的、綠草如茵的大草原上,真怪極了,也真美極了。但,讓軍人們歡呼的,並不是這“甲天下”的風景,而是水!好久看不到的水!大家渴求已久的水!原來,在那些石峰之間,一條蜿蜒的河流,正盤旋着一直流經山腳下,水聲淙淙,都清晰可聞!

這一下,大家都瘋了!

忘了軍紀,忘了疲憊,大家狂喊着,蜂擁的往那山下衝去。曾連長第一次沒有約束他的隊伍,他一任士兵們連滾帶爬的衝下山,衝向河流。不知道是怎樣的,我也衝進河水中了,我和父母、麒麟、小弟,我們一家人全在河裡。我們潑着水、濺着水,又叫又嚷。流亡以來,這是第一次,全家都笑得好開心。河水又清又涼又舒服,我們人人都浸得透溼透溼。

那天晚上,我們就在水邊紮營。

那夜有星有月,那夜有山有水,那夜的一切都很美,但是,那夜以後呢?

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八章 結婚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七章 慶筠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章 落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三章 落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慶筠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慶筠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三章 落榜
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八章 結婚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七章 慶筠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三章 落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三章 落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章 我出生第七章 慶筠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慶筠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三章 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