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曾連長

bookmark

曾連長,那是我一生難忘的人物!

曾連長,那是我們這一次逃難中,命運安排給我們的最大的奇蹟!曾連長,如果我們沒有遇到他,我們一家人的歷史都必須改寫!曾連長,曾連長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當我們穿出了日軍的封鎖線之後,眼見的是寬敞的大道,耀眼的陽光,和一隊隊南下的中國軍隊。我們不必再偷偷摸摸躲日本兵了,不必再擔心被捕和槍殺,天知道我們有多高興!那些日子,我們孩子們依然被挑夫挑着,沿湘桂鐵路的路線往廣西走。但是,才走了幾天,我們就發現情況完全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首先,這條路上已經少有難民,老百姓要走的早就走了,剩下的農民是根本不預備離開鄉土的。(湖南人土觀念極重,輕易不離故鄉。)我們這挑着孩子,打扮得不倫不類的一家人,顯得非常特殊。其次,我們正趕上了抗戰史上的“湘桂大撤退”,各路駐守國軍,正撤離湖南,因而整條馬路上,有騎兵,有輜重,有步兵,有傷兵……一隊一隊,不知道有多少人馬。這些國軍行軍速度極快,我們這家人卻進度緩慢,雜在軍隊中前進,難免會妨礙行軍。於是,牽牽絆絆,推推拉拉,我們一直被前面的軍人往後擠,後面的軍人往前推,經常弄得進退無據而狼狽不堪。母親生平沒有受過這樣的罪,沒多久,就走得雙腳都起了水泡,再兩天,水泡磨破了開始出血,一跛一跛的顯得極爲痛苦。兩個挑夫不堪負荷,也開始抱怨和提出辭意,父親竭力挽留,一再提高他們的待遇。我們孩子在風吹日曬之下連日奔波,也逐漸困頓了下來。這樣,我們的速度是越來越慢了。就在這艱苦的行程裡,日軍的轟炸機出現了,經常是一陣降隆機聲,由遠而近,然後呼嘯着從我們頭頂掠過。國軍們雖在撤退中,仍然紀律嚴明,他們背上都揹着掩護用的稻草,轟炸機一過來,他們就地一滾,就只看到一片稻草。日本飛機很少投彈,(它們多半是奉命去炸城鎮的。)卻偶爾會來上一陣掃射,那就相當可怕而觸目驚心了。

危機越來越重,幾天後,我們得到消息,日軍正沿湘桂鐵路追打過來,國軍奉命保全實力,儘量撤向廣西,而避免正面交戰。於是,軍隊的行軍速度更快,我們夾在軍隊中,也更加行動不便。國軍作戰之餘,飽受風霜之苦,難免都脾氣暴躁而易怒,當我們妨礙了行軍時,各種吆喝也紛紛而至:

“讓開!讓開!老百姓別擋住軍隊!”

“你們不會走小路?一定要妨礙行軍嗎?”

“你們懂不懂,軍隊爲你們老百姓打了多少仗?你們還在這兒礙事!”我們被推前推後,說不出有多狼狽。

這樣,一天中午,敵機又隆隆而至,軍人們都伏下身來,輜重和馬匹也被牽往隱蔽的地區。我們一家人沒有掩護,就都避向山腰底下的一棵大樹下面,站在樹下,眼看那些敵機一架架的掠過頭頂。在那大樹底下,並不是只有我們一家人,還有幾個軍官,帶着輜重也在那兒掩蔽。其中有一個軍官,一直對我們不住的打量着,他手裡牽着一匹馬。說實話,我對那軍官的注意力遠沒有那匹馬來得多。那馬是褐色的,高大而魁梧,鼻子裡不停的噴着氣。父親看着敵機掠過,看着滿路的軍隊,又看看委頓不堪的我們,忽然嘆口氣說:“不甘異族迫害,要付出多少代價!”

穿着一身農裝的父親,一句話就泄了底牌。那軍官把馬綁在樹上,對我們大踏步走來,望着父親,他問:

“你們不是普通農民吧?”

對中國軍官,父親不需要掩飾身分,他坦然回答:

“我是一個教員。”“教書的老師?”那軍官眼睛一亮,又望望母親:“那是你太太?”“是的,她也是個教員。”父親說。

“哦!”那軍官黝黑的臉龐上涌起了一片肅然起敬的神色,他看看父親又看看我們,簡單明瞭的問:“你們要到什麼方去?”“四川!”“四川?”那軍官像聽到了什麼希奇古怪的話一般,訝然的大叫了起來:“你知道那有多遠?”

“我知道,”父親冷靜而堅決。“離開家鄉,我就知道這是條多遠的路,但是,我必須走!我不能留在淪陷區,讓日本人侮辱!”那軍官緊緊的盯着父親。我這才注意到他,方面大耳,濃眉大眼,身材高大,肩膀寬闊……他看來和他那匹馬一樣;雄赳赳,氣昂昂,一個典型的,粗壯的軍人!一個典型的,掄槍打仗的軍人!他對父親不解的注視着,我想,他一生也沒看過像父親這種書呆子。好半天,他才問:

“你預備就這樣挑着孩子,走到四川嗎?”

“有難民火車,就搭難民火車,沒車,就走了去!”

那軍官重重的搖頭。“你們走不動!”“走不動也要走!”那軍官又蹙眉又懷疑,他仔仔細細的看父親,又研究着我們,忽然說:“你們讀書人真奇怪,我沒念過書,生平就佩服讀書人!這樣吧,讓我指示你們一條路。像你們這樣混在軍隊裡亂走根本不是辦法,我注意你們已經很久了,目前我們在撤退,軍隊情緒壞,脾氣壞,你們遲早要惹麻煩!現在惟一的辦法,你們找廣西軍隊,讓他們保護你們往廣西走,廣西軍隊的路線和你們相同,有軍人保護,你們不至於受欺侮,也不會落後,這樣,或者能走到目的地!”

“廣西軍隊?”一直不說話的母親插了進來。“這麼多軍隊,我們怎麼知道哪一隊是廣西軍隊?”

“我就是廣西軍隊。”那軍官推推帽子,忽然朗聲的說:“你們如果願意,我保護你們到廣西!”

這一下,父母都呆了,他們面面相對,彼此交換着目光。亂世之中,人心難測,父母必須面臨一個決定,這軍官,是好人?是壞人?很快的,父親下了決心,他伸出手去,坦然的,誠懇的說:‘我姓陳,陳致平,我們誠心接受您的幫忙。感激您的熱心!”那軍官用大手一把握住父親的手,熱烈的搖着,爽朗而愉快的說:“我姓曾,名彪,第二十七團輜重連的連長!”

這就是曾連長!從此,我們成了他保護下的老百姓,跟着他的軍隊走,吃他的軍糧,喝他水壺裡的水……曾連長,他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

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一章 我出生緣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章 騎馬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五章 二十歲緣起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三章 落榜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章 騎馬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七章 慶筠
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一章 我出生緣起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章 騎馬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五章 二十歲緣起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三章 落榜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章 騎馬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七章 慶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