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騎馬

bookmark

和曾連長同行的那段日子,是令人刻骨難忘的。

щщщ ◆ttκǎ n ◆Сo

首先,曾連長髮現母親的腳跛了,父親也步履蹣跚,他立即命令手下一位排長把他的馬讓給母親騎。那排長姓王,是位和氣而服從的好軍人。他把馬牽了過來,母親一看那又高又大,直甩頭,鼻子裡直噴氣,蹄子直踹土的龐然巨物,就已經嚇壞了。拚命搖着頭,母親說:

“我走路!我寧願步路!”

“不行!”曾連長皺着眉,命令的嚷着,完全把母親當成他手下的“軍人”,他橫眉豎目,十分威嚴。“非騎馬不可!上去!”母親不敢不“聽命”,只好壓抑着恐懼心,乖乖的往馬背上爬,她才碰到馬鞍,那馬認主人,一聲長嘶,嚇得母親回頭就跑。軍人們忍不住都笑了,曾連長卻絲毫不笑,對母親嚴厲的看着。於是母親又乖乖的走回那匹馬身邊,在王排長的扶持幫忙之下,好不容易總算爬上了馬背。可是,才坐直身子,那匹馬又一聲長嘶,背脊一聳,前蹄直立,嚇得母親尖聲大叫,抱着馬脖子,死命不放。這一下,連曾連長也忍不住笑了。他搖搖頭,示意王排長把母親攙下馬背,拉過他自己的馬來,他簡單地說:

“換馬!”

原來他自己那匹馬十分馴良,母親坐上去之後,它絲毫沒鬧脾氣。但是,母親仍然戰戰兢兢,臉色發白,於是,連長又派了一個士兵,幫母親牽馬,並且,“負責保護陳太太的安全!”他自己卻騎了王排長那匹劣馬。後來,我們才知道,曾連長對他自己那匹馬,是十分珍愛的,輕易不肯讓給別人騎。我們就這樣跟着曾連長走了。兩個挑夫仍然負責挑我們孩子和行李。一經上路,我們才發現行軍的速度和我們那慢吞吞的走走停停完全不同,他們可以一連走數小時不休息,而且包括“夜行軍”。深更半夜,也可能突然開拔。這樣走了兩天,兩個挑夫開始怨聲不斷,對父親表示,他們決定不幹了。父親只是軟言相求,希望他們忍耐一點,無論如何要挑下去,兩個挑夫猛烈的搖頭,不停的說:

“我們不去了,我們要回家了!這筆錢不好賺,我們不幹了!”父親怎麼說好話都沒用,兩個挑夫執意不做,就在糾葛不清的時候,曾連長大踏步走來,一聲怒吼,大嚷着說:

“不幹了?誰允許你們不幹?事先講好到廣西,沒到廣西之前,你們敢不幹?”兩個挑夫看到曾連長就害怕,畏縮着不敢多說什麼,其中一個仍然在念唸叨叨的低聲訴苦,曾連長“啪”的一聲,手重重的按在腰間的手槍上,豎着眉毛問:

“哪一個要不幹?”兩個挑夫再也不敢開口了。當天,我們仍然往前行走着。黃昏的時候,我們停下來吃飯。軍隊都有伙伕,專管做飯,隨時隨地,就可以搭起爐竈來煮飯吃。吃飯時,一個挑夫露出他肩頭的肌肉來察看,父親才赫然發現他肩上已磨掉了一層皮,正流着血。父親不禁惻然滿面。曾連長站在一邊,也看到了,他連眉毛都沒皺一下。當軍隊再度要開拔的時候,曾連長卻牽了一匹馬過來,對父親說:

“陳先生,你帶你女兒騎馬,挑夫的負擔必須減輕!”

父親欣然從命,不爲了自己,而爲了挑夫。於是,父親也被送上了馬背,我仰頭望着父親,對他騎馬的姿勢不太信任,他顫巍巍的坐在那兒,樣子一點兒也不“威武”。曾連長把我抱到父親前面,讓我坐在父親懷裡,問:

“行不行?陳先生,你會不會騎馬?”

“沒問題,”父親愉快的說:“我不是我太太……”

父親的話沒完,那匹馬突然一甩頭,又一蹶屁股,我只聽到父親大叫一聲“哎喲!”就抱着我從馬背上直滾了下去,我尖聲大叫,接着就重重的摔在地上,父親在我身邊直叫哎喲,我卻嚇得放聲大哭,母親慌忙抱住我檢查有沒有受傷,而四周的軍人卻爆發了一場鬨然大笑。還好,我沒摔傷,只是嚇壞了,父親也沒摔到什麼筋骨,站起身來,他訕訕的對曾連長說:“看樣子,這馬對我沒什麼好感!”

曾連長哈哈大笑:“陳先生,唸書,你行!騎馬,你不行!”

說完,他翻身上了馬背,對我說:

“跟我騎馬吧!”我拚命搖頭,往母親懷裡縮。“我不像你爸爸,我不會摔着你!”曾連長對我嚷着,下了馬,不由分說的一把抱住我,就又躍上了馬背,我連怎麼上去的都不知道,就已經穩穩的倚在他懷裡了。他用手臂環繞着我,對我說:“怎麼樣?很穩吧?”

我不說話。在我童年的印象中,這位曾連長是個使我又敬又畏的人物,他威武而神勇,粗獷而兇猛,我實在有些怕他。他不再問我什麼,一拉馬繮,他大喝一聲:

“準備——開拔!”就帶領着整隊人馬,往前行去。我坐在那兒,山風吹着我,馬背上一顛一簸,腿伸得直直的,說什麼也比坐籮筐舒服。想想麒麟和小弟都想騎馬,曾連長卻選了我,我心裡不禁得意起來,把剛剛摔的那一交也忘了。悄悄的,我回頭去看曾連長,立即,我接觸到他的眼光,原來他正對着我笑呢!

“我有兩個兒子,”他對我溫和的說:“就是少個女娃娃!所以,我喜歡女娃娃!”我笑了,沒說話,童年的我又安靜又害羞。

“以後,你都跟我騎馬!”

於是,從這天起,我不再坐籮筐,我都跟曾連長騎馬,羨煞了小弟,氣壞了麒麟。而,這一項安排,竟使我和弟弟們,在以後的一個大變故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七章 慶筠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三章 落榜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七章 慶筠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七章 慶筠第十章 騎馬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章 騎馬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三章 落榜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章 騎馬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
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七章 慶筠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三章 落榜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一章 小慶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七章 慶筠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七章 慶筠第十章 騎馬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十章 騎馬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三章 落榜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章 騎馬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