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

bookmark

捧着一大迭《窗外》的原稿,我雖然有初完稿的喜悅,卻有更多的茫然。二十萬字呢!什麼刊物會接受它呢?如果它去“周遊列國”,恐怕郵費都不是小數字,我把稿子壓在家裡,開始寫信給各報副刊,問一問有沒有編輯願意“過目”一下?一星期後,回信紛紛而來,都是“篇幅所限,長篇小說無法容納”,居然沒有編輯願意看它!

就在這時候,有天我出門回家,發現慶筠正在全神貫注的翻閱《窗外》原稿。我心中怦然一跳,心想戰爭又要開始!誰知,慶筠放下了稿子,擡頭看着我,嚴肅的說:

“這是一部好小說!你讓我嫉妒如果我再不奮起直追,你會遙遙領先的!”我鬆了好大的一口氣,真感激慶筠,沒有因我寫《窗外》而和我吵架,我小心翼翼的看着他問:“這裡面寫的是我自己,雖然十四章以後,都是杜撰,裡面還是有你的影子,你不會生氣嗎?”

他鄭重的看着我,誠摯的說:

“讓我告訴你,每個作家的第一部小說,多半都是自傳!你千萬不要讓這點來困惑你,只要問,你有沒有寫好它!至於我……”他微笑起來:“我如果連這點胸襟和器度都沒有,我還配當你的丈夫嗎?我還配談寫作嗎?”

我好感動。慶筠就是這樣的,當他理智的時候,當他不自卑的時候,當他想發憤圖強的時候,他真是個可愛的人。那一瞬間,我想,我們還是會恩恩愛愛過一生的!只要我們彼此都能遷就一點,都能犧牲一點!我們還是有“百年相守”的美景!報社都不願過目我的《窗外》,我想來想去,惟一的可能是《皇冠》雜誌。當時,皇冠正在擴版,增加了一個專欄叫“每月一書”,可以一次刊完十萬或二十萬字。所以,我就把《窗外》付郵,寄到《皇冠》去了。

人生的一切,是不是都有命定呢?我這樣一寄,真是萬萬也想不到,我以後的生命,就全部改寫了。

《窗外》寄出一星期後,我收到了“平鑫濤”寄來的一封長信,他的字如天馬行空,一手好草書,卻“草”得太厲害,三個字裡我有兩個不認識,連看帶猜,看出這樣幾行:

“收到《窗外》,連續三個晚上,不眠不休,終於一口氣讀完。這是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我猜作者本人,必在書中。寫得如此真實,令人深深感動。《皇冠》獲得此書,十分榮耀,已決定在七月份《皇冠》上,一次刊出

……”

我捧着信,雀躍不已。對這位從未見過面的“平鑫濤”,頗有知遇之感。我收到的第一封“邀稿信”是他寫的,第一部長篇,又是他接受的!他真是個有慧眼的人呢!我還沒從興奮中恢復,他又來了第二封信,熱心的和我討論書中的幾個細節是否需要修正?我來不及回信,他又來了第三封,建議我改寫“第一章”,讓主角先跳出來。(我的初稿中,第一章是許多女學生一齊出場。)我接受了每一項建議,重改我的《窗外》。一九六三年七月,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發表在《皇冠》雜誌上了。兩個月後,這本書發行了單行本。我首次在街頭的書攤上,看到自己的書陳列着。心裡的喜悅真是難以言喻,我悄悄的在書攤前逛來逛去,偷偷看着那本書。看到居然有人去買書,我興奮得心臟怦怦亂跳。晚上回家,做夢都會笑。平鑫濤的信,如雪片般飛來:

“第一版‘窗外’,已被搶購一空,現正再版中……”

“第二版《窗外》,又已售完,現在趕印第三版,已決定一次印五千本……”

“第三版《窗外》,又快賣完了。你在忙些什麼?難道沒有新作問世,不準備‘乘勝追擊’嗎?……”

哇!我實在有些暈陶陶,從來沒有人用這麼“直接”的方式,來“肯定”我的寫作。多年以來,在父母的懷疑下,在自卑感的作祟下,在兒子的眼淚下,在生活的煎熬下……不停不休的寫,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寫作是否有意義?這樣的“寫”,幾乎在每個字中都揉着血和淚,如今,這番掙扎,終於得到了回饋!我看着平鑫濤的信,淚水盈眶。怪不得古人有詩說:“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回憶我的“寫作”路程,真正是“寒徹骨”呀!

就在平鑫濤不斷報佳音、催新稿的當兒。《窗外》帶給我的“壓力”,竟如排山倒海般涌來。首先是我的父母,他們看了《窗外》,竟勃然大怒!雙雙寫信來指責我,說我不該寫這部小說,“出賣”我的父母!父親的“傳統道德”觀,使他完全不能接受這件事,他在給我的信中說:

“你以爲大家是喜歡這部‘作品’,而買這本書嗎?大家不過是要看看你的風流自傳而已!”

母親的來信更加嚴厲:

“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僅止於此!你就這樣等不及的要賺錢嗎?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我生你養你育你,竟換得你用這種方式來報答——你寫了一本書來罵父母!”

天啊!我沒有要罵父母,我愛他們,我真的愛他們!《窗外》是我生命裡最強烈的故事,這故事中如果沒有我的父母,就根本不能成立!我或者寫得太坦白,太真實,不過,就在我下筆的時候,我對父母雖然有“怨”,卻有更多的“愛”呀!難道他們看不懂?難道他們體會不出來?難道他們根本不曾“深入”我的內心世界,竟無法接受我的書。我捧着父母的來信,又覺得自己闖了大禍,罪該萬死!淚水就滴滴滾落。我親愛的父母啊,爲什麼要這樣誤會我呢?我走這條路,走得如此艱辛,你們爲什麼不鼓勵我,反而要生氣呢?我不瞭解,我真的是百思而不得其解。慶筠下班回來,看我兩眼哭得紅紅的,驚問爲什麼。我把父母的信拿給他看,他跳起來說: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不管是誰的作品,都無法逃開人生的範圍呀!一個作者會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到作品裡去,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這樣責怪你,實在太過份了!”他伸出手給我,慷慨的說:“別哭,你還有我!”

我好感動,真的好感動。

但是,沒有幾天,慶筠又徹夜不歸了。當他拖着疲倦的腳步,睜着佈滿紅絲的眼睛,狼狽而踉蹌的回到家裡,他不等我開口,就先發制人的對我大吼:

“不要怪我不回家,也不要怪我去賭錢!都是你,你和你那本見了鬼的《窗外》!你恨不得向全世界宣佈你的真愛,那麼,你把我置於何地?你有沒有顧全過我的自尊?我的感覺?”

我驚愕得幾乎不會說話,好半晌,我才低低的說:“你不是說,每個作家的第一部小說,都是自傳,你會諒解嗎?”“會諒解的是神!”他大喊:“我不是!我只是人!連你的父母都不會諒解你!我怎會諒解你!”

我呆呆的跌坐在椅子裡,腦中昏昏沉沉的,連思想的力氣都沒有了。幾天之後,我在報紙的副刊上,讀到一篇作品,作者是慶筠。再仔細一看,文章的內容,居然在寫我,他杜撰了許多事情,把我痛痛快快的大罵了一場。我等他回家,深深的注視着他,我沉痛的說:“我不知道你這樣恨我!”

他看着報紙,頓時歉容滿面。

“對不起,”他說:“那天我覺得沮喪極了,所以寫了這篇東西,這不算‘作品’,我只是在泄憤而已!”

“泄憤?”我難過極了。“我讓你這麼生氣嗎?爲什麼呢?僅僅因爲《窗外》,還是你對我的愛情都死掉了!”

他悲哀的看着我,試着要向我分析他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回事,自從你出了書之後,我就無法平衡了。我受不了同事們的眼光,受不了你一天到晚寫,受不了自我的期許,也受不了這個家裡的氣氛!”他痛苦的用手抱着頭,似乎痛苦得快要死掉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我覺得我已經完了!”

看他那麼痛苦,我也痛苦起來。年輕的我,還不太懂得爲對方設想。易地而處,我可能也會和他一樣痛苦。如果我能多爲他設身處地想一想,或者我能付與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來挽救我們的婚姻。但,那時的我太年輕,肩上已扛着沉沉重擔,父母給我的壓力已使我透不過氣來,總覺得慶筠該給我的是慰藉和支持。怎能也用這種態度來對我,怎會對我說,他受不了這個,受不了那個……他不平衡,我也不平衡。覺得自從他回國以後,我們就陷在彼此折磨中。我看着他,悲哀而無助,我說:“如果我讓你這麼痛苦,那麼,就讓這場悲劇結束了吧!”

“什麼叫‘結束了吧’?”他大聲的問。

“離婚!”這兩個字從我嘴中一吐出來,我們兩個都有些驚怔了。他死死的盯着我,一語不發。(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婚姻的失敗,我實在要負相當大的責任。我總覺得自己委屈,不能去體會他的委屈。在我的書出版後,我也沒有去體諒他的失意。直到今天,我都認爲我不適宜做個“妻子”,我和慶筠會走上離婚的路,都因爲我扮演不好“妻子”這個角色而造成的。連“離婚”這兩個字,也是我輕易出口的。)

當時,我一提到“離婚”,兩人都震動了。慶筠看了我很久,終於點了點頭,咬牙說:“這樣也好!”

可是,一轉身,他看到小慶,他把孩子抱了起來,擡頭看我,啞聲說:“你預備讓小慶沒有爸爸,還是沒有媽媽?”

我眼淚一掉,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就是《窗外》出版,帶給我的各種壓力。說真話,《窗外》的出版,是我寫作生涯的一個大大沖刺。但是,在我真實人生裡,它卻帶來毀滅性的風暴。

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八章 結婚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章 騎馬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曾連長第七章 慶筠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四章 小錦旗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八章 結婚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八章 結婚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緣起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章 騎馬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落榜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三章 投河第三章 落榜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
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八章 結婚第十三章 二十五歲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十章 騎馬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五章 二十歲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章 騎馬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曾連長第七章 慶筠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章 四歲以前第四章 小錦旗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八章 結婚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八章 結婚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一章 我出生緣起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章 騎馬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落榜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三章 投河第三章 落榜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