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

bookmark

桂林!桂林!桂林!我想,父母和我,都從未這樣發瘋股的狂奔過,我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跑得無法呼吸時才停止,休息一兩分鐘,又再度狂跑,這樣,我們一直跑了好幾小時。那難民火車,始終沒有開上來。從早上跑到中午,我們終於到了桂林城!

抵達了桂林城,天知道我們有多焦急,多興奮,多迫切!一進城門,我們就呆住了!

彷彿又回到了當日的東安城,滿桂林都是各路駐軍,街邊上,民房中,全是軍人,老百姓幾乎找不到,只見到滿城滿街的駐軍。桂林比東安大,這麼大一個城中,在成千成萬的駐軍裡,哪兒去找曾連長?父親顧不得避嫌疑,看到任何軍官就問:“請問您知道二十七團輜重連連長曾彪駐紮在什麼地方嗎?”“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沒有人知道!父親越問越急,這消息顯然有些靠不住,曾連長確實在桂林城嗎?父親焦灼得滿街亂闖:“你知道曾連長嗎?”“你認識二十七團輜重連連長嗎?”

一個軍官攔住了父親。

“老百姓爲什麼要打聽軍隊?”他狐疑的問。“你的身分是什麼?”父親惶急的解釋着,就在這時,一聲熟悉的大吼忽然傳了過來:“陳先生!陳先生!陳先生!”

我們一擡頭,迎面大踏步衝來的,正是曾連長!父親忘形的狂叫了一聲:“曾連長!”衝過去,他們緊擁在一起,父親頓時淚如雨下。曾連長急急的說:“好了!好了!這下好了!我正準備今天下午,把你的兩個兒子送到鄉下我的老家裡去,交給我的老婆撫養,如果你們晚來一天,你們就見不到這兩個孩子了!”

“他們好嗎?”母親哭泣着問:“你怎麼會找到他們的?他們沒受傷嗎?”“兩個小傢伙又壯又結實!”曾連長笑着。“怎麼找到的?說來話長!我們一直以爲兩個挑夫落在後面,誰知道他們早已出了東安城,走到前面去了。那兩個挑夫準是發現落了單,就不安好心,商量着開了小差了。把兩個孩子遺棄在一條小路上!事有湊巧,我出了東安城,就選了這條小路,王排長聽到有孩子哭,找了過去,兩個孩子正爬在一口荒井上哭呢!說爸爸媽媽不要他們了!”

母親想笑,卻一直哭,父親也淚盈滿眶。曾連長帶着我們往他駐紮的院落裡走去,一面說:

“我曾經派人奔回東安城去找你們,卻沒有找到,我想,戰爭總有一天會結束,結束後,我要在四川、湖南,各大報登啓事找你們,把孩子還給你們,如果找不到,這兩個孩子,就是我自己的兒子了!”沒有言語可以說出我們對曾連長的感激。我那時雖如此稚齡,卻也能體會到父母那刻骨銘心的感謝和激動。

這樣,在一間小小的平房裡,我們又見到了我那失蹤多日的兩個弟弟!至今記得當時的情景:

小弟弟一看到母親,就“哇”的一聲放聲大哭,撲奔過來,用手緊緊箍住母親的脖子,把臉埋進母親的懷裡。麒麟手中有一把玩具小手槍,大約是王排長找來給他的。看到了我們,他癟了癟嘴,紅着眼睛,舉着槍,對我們瞄準,說:

“砰砰砰!打你們,你們好壞,爲什麼不要我們了?”

父親跑過去,把他抱進懷裡,於是,他也哭了。我跑過去,加入了他們,我也哭了。

我們一家人擁抱着,哭成一團,抱得好緊好緊。什麼叫“喜極而泣”?什麼叫“悲歡離合”?我在那一瞬間全瞭解了。

我們哭了好一會兒,然後,父母拉着我們三個孩子,轉身對曾連長跪了下去。這是我這一生中,第一次看到父母親這樣誠心誠意的跪倒在一位恩人的面前。

我們和弟弟,前後整整分散了七天。在一個大戰亂裡,分散七天而又重聚,像個傳奇,像個神話,像個難以置信的故事!後來和曾連長談起來,我們才知道,曾連長是當天纔到桂林的,如果我們早到桂林一天,碰不到曾連長,晚來一天,弟弟們已被送到遙遠的地方去了!

是誰安排我和父母遇到那熱心的老縣長?在那小鎮莫名其妙的逗留了三天?爲什麼是三天而不是四天?是誰安排我哭醒父母,從河中爬起來繼續求生?是誰安排我們搭上那班難民火車?剛好遇到連長的部下?人生的事,差之毫釐,就謬以千里!從此,我雖是無神論者,卻相信“命運”二字!我和弟弟們的故事,我只能說,“命運”太神奇!

所以我常說,人生的故事,是由許多“偶然”造成的,信不信?

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三章 投河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章 騎馬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結婚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五章 二十歲第八章 結婚第七章 慶筠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八章 結婚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四章 小錦旗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章 結婚第十一章 小慶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緣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三章 落榜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四章 小錦旗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七章 慶筠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
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三章 投河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一章 小慶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章 騎馬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八章 結婚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五章 二十歲第八章 結婚第七章 慶筠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八章 結婚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四章 小錦旗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章 結婚第十一章 小慶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緣起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三章 落榜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四章 小錦旗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四章 小錦旗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七章 慶筠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