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

bookmark

重回到我身邊的慶筠,對“寫作”的“使命感”更加強烈。在國外走了一圈,他心有所感,極力想寫一些有意義有深度的作品。這種“使命感”把他煎熬得很苦。當他在“煎熬”中時,我無法分擔他的苦惱,也無法進入他的世界。我忙兒子,忙家務,忙自己的寫作就忙個沒完。我頂多能做到的,就是抱着兒子到屋外的草地上去玩,讓他耳根清靜,讓他有短暫的時間可以利用。

我和兒子在外面玩了兩小時,回到家裡,他桌上的稿紙仍然空白,寫了字的稿紙,全在字紙簍中,堆了滿滿一字紙簍。而他,頭髮凌亂,眼神落寞。

同一個時期的我,卻寫了好多篇中篇小說,我把它們寄給《皇冠》,都能刊載出來。《皇冠》的稿費不高(我後來才知道,這本雜誌是如何慘澹經營的)。稿費雖不高,對我的生活,卻已不無小補。最重要的,是我有一個發表的園地。我的中篇小說《尋夢園》、《黑繭》、《幸運草》……都是這時期發表的。有一天,我居然收到《皇冠》社長“平鑫濤”的一封信,信中寫着這樣幾句:

“我們非常喜歡你的小說,讀者反應也十分熱烈。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每期給《皇冠》寫一篇稿?長短字數都沒有關係,《皇冠》篇幅大,可容納較長的文稿……”

我捧着信,雀躍三丈。這是我生平收到的第一封“邀稿”信!我把信拿給慶筠看,簡直“得意忘形”。慶筠看了信,十分納悶,他總覺得我的小說寫得很沒“深度”。這樣沒深度的作品怎會有人邀稿!他立刻把我發表的那些中篇小說,拿來重讀一番。看完了,他把雜誌丟在桌上說:“你不過是在說故事而已!”

“對!”我承認。“我就是在說故事!”

“你連故事都沒有說得很好!”他又批評。

“對!”我仍然承認。“不過,我會慢慢進步的!”

“如果你一天到晚寫這些沒深度的東西,你一輩子都不會進步!”他氣沖沖的說:“如果你以此爲自滿,你就完了!你會陷在流行的、通俗的案臼裡,再也跳不出來!”

我有些受傷了,擡頭看他,我語氣不佳:

“你去寫那些藏諸名山、流傳後世的不朽名着,讓我去寫沒深度沒格調的故事!我只想說故事,只愛說故事。我才氣不高,學問不深。能寫得出來,能有地方發表,我就很滿足了!”慶筠看着我,不知道爲什麼那樣生氣。他整晚坐在桌前想心事,偶爾塗塗寫寫,又都撕掉。第二天他去上班,到下班時沒有回家,我抱着兒子,站在門前等,越等越心慌。怕他出事了,怕他騎車太快了,怕他被車撞了……夜越深,我越怕。最後,我鐵定他出了意外,哭着跑到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公司早就下班,沒人接電話。我又哭着打給麒麟,麒麟在工廠上班,或者知道下落。麒麟一接到電話就問我:

“你是不是和他吵架了?”

“沒有!”我哭着說:“我沒有跟他吵架。”

“安心啦!”麒麟喊:“一個大男人,不會有事的!你回家去等就對了!”我只好抱着兒子回家。午夜,慶筠回來了,我聽到腳踏車聲,就衝到門口去看他,一看他四肢俱全,完完好好,我竟“哇”的一聲哭出來。慶筠把我一把抱住,連聲說:

“對不起,對不起,我應該猜到你會着急。我只是和幾個朋友去玩橋牌,不知不覺就玩晚了!”

我驚魂甫定,身子還在顫抖。那時候,家裡都沒電話,聯絡起來本就不便。丈夫一夜晚歸,我似乎也犯不着小題大作,只要他安好,就什麼都算了。我拭去淚,雖然心底仍然委屈,卻也不再多說什麼。誰知道,這種“晚歸”,竟逐漸變成一種“習慣”了。

那年,麒麟和他的女友小霞結婚了,也定居在高雄,我們雙胞胎都已成家,又住在同一個城市,時相往來,實在是件很好的事。但,我和慶筠的感情,卻開始陷入風風雨雨之中。慶筠常常下了班就不知去向,歸家時已是夜深。頭幾次,我會哭,會着急。次數多了,我不再着急,隙化爲一股怒氣。年輕的我,脾氣一向就不很好。現在,身上的工作又十分沉重。小慶已牙牙學語,而且飛快的學走路。小傢伙渾身有用不完的精力,爬高下低,跳來跳去,簡直沒片刻安靜。我每天僅僅帶他,已經筋疲力盡,何況我還要抽出能抽出的每一分鐘,去寫一些東西。現在,我寫的作品,幾乎大部分都能發表了。我有好幾個固定的地盤,是從不會退我稿的:一家報紙的副刊,香港的一本文學雜誌,和臺灣的《皇冠》。我每月只要勤於耕耘,就會收到相當不錯的稿費,這對於我的生活和寫作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我就寫呀寫的,幾乎沒有停。我最大的錯,是從沒有去體會慶筠的“失落”。當他夜不歸家時,我就生很大的氣。我罵他沒有責任感,沒有良心,既不是好父親,更不是好丈夫!他被我罵急了,就怒衝衝的吼了回來:“你不要以爲你現在能賺幾個臭稿費,就有什麼了不起!你知道嗎?如果我不是要上班養活你,如果我像你一樣,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寫作,我早就是大作家了!都是你!都是你!你害慘了我!你謀殺了我的寫作生命!我會夜不歸家,就因爲你!因爲我苦悶,因爲我不要回家面對你!”

這太殘忍了。夫妻一旦吵架,常會說些最刻薄的話,但是,這些話也正流露出對方的心態。他這樣一吼,我就被打倒了。我踉蹌着往後退,又氣又急又傷心,眼淚就奪眶而出。一面哭,一面就去抱兒子,要抱着兒子衝出家門,永不回來,免得讓他看了討厭。我抱着兒子跑,兒子看我哭,他也哭,用小手摸着我的眼淚說:“媽媽哭哭,小慶哭哭!”

兒子這樣一說,我更是淚不可止,那場面實在慘烈。我抱着兒子奔到房門口,慶筠一下子攔過來,把我們母子都圈在他的臂彎裡,蒼白着臉說:

“不許走!不要走!我吵架說的話,你怎麼能認真?你們母子兩個,是我整個的世界呀!我什麼都沒有,連寫作都沒有,我只有你們兩個!難道連你們兩個,也要遺棄我了嗎?”

我站住,然後哭倒在他懷裡。聽了他這種話,我怎麼忍心走?走?又走到何處去?我不是下定決心,要和他恩恩愛愛過一生嗎?我們不是要用三百六十五日的相思,來奠定百年相守的美景嗎?連離別的日子都捱過了,怎麼相守的日子反而如此悲慘呢?我收住步子,不走了。但是,我們之間的情況,卻每況愈下。

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落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落榜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章 落榜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
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三章 落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四章 小錦旗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七章 “中國人”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九章 曾連長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七章 別了!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一章 少年“嚐盡”愁滋味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三章 落榜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九章 曾連長第二十二章 撿柴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六章 初試寫作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五章 二十歲第一章 我出生第三章 落榜第十一章 大風坳第十一章 小慶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七章 “中國人”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緣起第三章 落榜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騎馬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