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出生

bookmark

我的故事,開始在我出生以前。我必須先從我父母的故事說起。我父親名叫陳致平,祖籍湖南衡陽,長大於北京。

我母親名叫袁行恕,祖籍江蘇武進,也長大於北京。

北京,可以說是我父母兩個人的第二故鄉,他們在這兒長大,在這兒相遇,在這兒相戀,在這兒結婚。他們從相遇到結婚,就帶着些浪漫和傳奇的色彩。那時,我母親在北京的“兩吉女中”讀書,父親在“兩吉女中”教書,就這樣結下一段師生姻緣。據說,他們的結合,也經過了一番奮鬥和掙扎,因爲母親有個大家族,她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家教非常嚴謹。而父親卻獨居於北京,生活有些瀟灑不羈。外祖父對父親摸不清底細,對於母親這段婚事,非常遲疑。遠在湖南的祖父知道之後,立刻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外祖父,代子求婚。據說,外祖父一讀完這封信,立刻大大嘆賞,說:

“虎父怎會有犬子!父親有這麼好的文筆,兒子還會弱嗎?”

於是,父親和母親結婚了。他們結婚那年,父親二十七歲,母親剛剛二十。年輕時代的母親,非常好勝,非常要強,學習力也非常旺盛。結婚後,她仍然不想放棄學業,所以進入北平藝專,開始學畫。事實上,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母親自幼不曾間斷的家庭課程,她對於繪畫和詩詞,愛之如命。

在我出生前後的許多事,我都只能用“據說”兩個字來開始。據說,母親和父親結婚時,就有個附帶條件:婚可以結,學業不能停!所以,母親一點也不想當“母親”,她還要繼續唸書。可是,母親的願望被破壞了,她結婚後沒多久,就發現她懷孕了(那並不是我)!據說,母親當時非常惱怒,一心想要拿掉孩子。但,在那個年代,如此“不道德”的行爲和思想,簡直是荒唐的!決不允許的。母親懷着她的第一胎休學了,心裡實在不甘心,也實在不開心。

就在這種不開心又不甘心的情況下,有一天,父親和母親不知道爲什麼吵架了!這一架吵得驚天動地,天翻地覆。母親在盛怒中,要離家出走。於是,跑進臥室去搬箱子,這一搬箱子就驚動了胎氣,當晚,就把已懷孕五個月的一個成型男胎給流產了!父親這一下傷心欲絕。在祖母的遺像前掉了一夜的眼淚。提一提我這位早夭的哥哥,只因爲,他在我們家庭的傳說中,似乎是永遠存在的。

失去了我那位哥哥之後,母親又繼續唸書,唸了沒多久,七七事變發生了。父親和母親離開了居住多年的北京,遷移到四川成都。這時候,我和我的孿生弟弟來報到了。

關於我們兩個,又有許多傳說。其中一個說法是:母親發現自己再度懷孕時,非常震怒。她還沒有準備好要當“母親”,正準備繼續求學呢!一怒之下,她就去醫院要求墮胎,醫生看了母親一會兒,安撫的說:

“不忙,不忙,你的胎兒看起來有點不尋常,讓我先幫你照張X光片子,看看爲什麼胎兒會這麼大?”

X光片子照出來一看,赫然是兩個胎兒,清清楚楚的一正一倒的蜷縮在母體中。醫生驚喜的對母親說:

“你懷了一對雙胞胎呀!”

據說母親一看到片子,當時,所有的“母性”都在一剎那間醒覺,她立即愛極了腹中這對未出世的雙胞胎!她歡天喜地的回家了,再也不提要墮胎了,開始爲雙胞胎準備一切小衣服小被包小枕頭,一切都是雙份。她興沖沖的告訴我的姨媽和舅舅:“我會生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女兒!想想看,一對一模一樣的小女孩兒,像一對白雪公主一樣,多麼可愛呀!我要給她們梳一樣的小辮子,打一樣的蝴蝶結,穿一樣的小紗裙……帶着她們上街逛公園!”母親當時的心態,大概多少有點扮家家酒的味道。畢竟,那時母親還很年輕!但,母親要生雙胞胎的這個消息,卻震動了袁家親人。那時候,外祖父母都留在北京。有些舅舅和阿姨已紛紛移居四川。我父母就和我的五舅及三姨,一起在成都暑襪街布袋巷中租了一幢屋子合住。在我出世以前,我的舅母和姨媽們,都幫着母親準備雙胞胎的衣物——都是粉紅色的,而且全是女孩子的用品。因爲,母親堅持說:

“女孩子纔好玩,我要一對女兒,不要一對兒子!所以,我‘一定’會生一對女兒!”

母親的個性那麼強,自信心又那麼重,誰都不敢提醒她,生兒子的可能性也很大。至於我的父親呢?我們後來一致猜想,他大概是希望生兒子的。一來,他尚有傳統的思想,二來,他對前面失去的那個兒子,餘痛猶存。可是,當母親強烈的表示,她要生一對女兒時,父親可不敢說什麼,就怕掃了母親的興,又去臥室搬箱子!

這樣,在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九日晚間八點,母親開始陣痛,住進成都市四聖祠的仁濟醫院。距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半月。我們這對雙胞胎在母親肚子裡已經擠得不耐煩,竟提前來到世間!四月二十日凌晨一點多鐘,我先出世。母親正在產牀上痛得呻吟不止,當我一出世,母親第一句話就是:

“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個女孩!”醫生說。

母親心中大喜,一對女兒的願望顯然已經實現。她一放心之下,忘了肚子裡還有個孩子,就打起瞌睡來。在醫生又鼓勵又催促下,足足過了兩小時,她才又生出了我那孿生弟弟,當醫生驚奇的告訴她:

“第二個是個男孩!”母親這一驚,真非同小可,差點沒有暈倒。再仔細一看兩個孩子:弟弟皮膚黑,我皮膚白。弟弟頭大,我頭小,弟弟濃眉大眼,我小鼻子小嘴。兩個孩子別說“一模一樣”,簡直是沒有一個地方相像,何況還是一男一女!剛出世的我和弟弟,因爲是早產兒,都瘦弱不堪,我只有四磅十三盎司,弟弟略重,也只有五磅十二盎司,看起來又脆弱又蒼白。母親看來看去,真是失望極了。醫生安慰母親說:

“別難過,他們雖然瘦小,看來情況還不壞,尤其這個男孩,大概可以帶大,至於女孩嘛,反正是個女孩子……”

醫生的意思,女孩先天不足,不帶也罷!這一下,激起了母親所有的母性,怎可放棄這女孩呢?說什麼也要把她帶大的!一瞬間,母親忘記了她所有的失望,只想如何帶大她這兩個嬌弱的早產兒!至於父親,當他知道他竟在一胎之內,獲得了一兒一女,別提他有多高興了!據我舅母告訴我,好長的一段時間,他都興致勃勃的說:“以前失去了一個兒子,現在不是又來了嗎?”

這話可有些玄,好像弟弟是我那個哥哥投胎轉世而來的。不過,如果世間真有轉世之說,我的孿生弟弟,說不定正是我的哥哥,誰知道呢?瞧,我和弟弟的出世,就帶着點傳奇色彩!父親在喜悅之餘,就忙着幫我們取名字。因爲我們是雙胞胎,父親決定用雙並的字來爲我們命名。又因爲父母相識於“兩吉女中”,就把生爲長女的我,取名爲“□”,弟弟取名爲“珏”。這兩個名字,念起來都有點拗口,當下,又爲我們取了兩個乳名,我是“鳳凰”,弟弟是“麒麟”。

這樣,一下子,我們家裡,鳳也有了,麟也有了。只是,我們這兩個小東西,卻全然不知我們正來到一個多難的人間,和一個多難的時代。我們的父母,在新生命來臨的喜悅裡,也暫時忘了生活的困難,和戰爭的陰影,只是全心全意的撫養我們。因爲是早產,我們從呱呱墮地,就必須特別照顧。尤其是我,生下來連吃奶都不會,還在保溫箱裡放了二十天。這二十天中,母親就忙着選奶媽,她雖然深愛兩個孩子,卻無法同時哺乳兩個孩子。二十天以後,母親帶着我們一對雙胞胎出院,也帶回家我的奶媽。奶媽姓區,是從一百多個應徵的奶媽中選出來的。我和麒麟滿月的那天,父親在所有的紅蛋上,都畫了兩個娃娃,分送親友。有位久婚未育的伯母,一口氣吃了六個紅蛋,想分沾母親的“福氣”。父親在躊躇志滿的心情下,還寫下了一首打油詩,至今都被我們全家津津樂道:

“一男一女同時生,喜煞小生陳致平,

待到男婚女嫁後,一聲阿丈一聲翁!”

我和麒麟,就這樣結伴來到人間。

第十章 騎馬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章 騎馬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一章 我出生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七章 “中國人”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五章 二十歲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緣起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緣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
第十章 騎馬第十八章 生死一線的體驗第二十二章 幸福的“聲音”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一章 我出生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章 騎馬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七章 “中國人”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二十章 餈粑與紅薯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四章 強盜與縣長第七章 慶筠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四章 無法“死別”,畢竟“生離”第十五章 初見鑫濤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二章 弟弟失蹤了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二十章 浪漫與殘酷第三章 祖父和“蘭芝堂”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二十三章 一個豬頭大家啃第一章 我出生第一章 我出生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二十六章 抗戰勝利了!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七章 “中國人”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六章 在柴房中第七章 “中國人”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三章 投河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四章 《窗外》出版,愁雲滿天第三十章 初抵臺灣第八章 夜半,穿越火線第十五章 難民火車第二章 絕望的“初戀”第二十九章 再度回鄉第五章 二十歲第五章 二十歲第二十八章 在上海第十七章 “夢想家”與“實行家”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九章 融河二十日緣起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第十四章 老縣長第十六章 1964年,離婚·寫作·出書第五章 二十歲第四章 小錦旗第十九章 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第十八章 打擺子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二十一章 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第二十一章 瞿伯伯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十章 離別與兒子第二十五章 《紅薯熟了!》緣起第二十七章 瀘南中學第十三章 投河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曾連長第五章 在山溝裡第十二章 痛苦的婚姻第九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六章 弟弟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