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邸店

“其拖乃益久,”馬大夫好一會才說。

謝氏輕聲說:“我一直在看病。”

馬大夫轉頭看着劉昌郝,據說是孝子,便問:“劉有寧,你記不記得藥方?”

“能,”劉昌郝說,抓了好幾回藥,豈能記不住。

馬大夫遞過毛筆,意思讓劉昌郝寫出來,劉昌郝拿起筆就寫,腦袋換了處理器,學書法速度也變快,只是時間還略短,只能說略略能看到一些董氏書法的影子。字還行,馬大夫更是不置與否,傳說中的西坡居士,能寫好字才正常,寫不好字反是不正常。

劉昌郝寫完,馬大夫一邊看一邊想,說:“庸醫誤人矣。”

“爲何?”

“其以爲腎水疽壞……”馬大夫說了一通,大意是縣城裡的張大夫以爲謝四娘是腎出了問題,是不是慢性腎炎的什麼,劉昌郝不懂,碰到中醫術語,就更不懂了。經過馬大夫的診斷,不是腎有問題,是子宮出了大毛病。

“妾身的病能看好?”謝四娘小聲問。

“博兒,你去抓藥,”馬大夫沒有回答,而是寫下一長串藥名,數量也驚人。他身邊的青衣拿着藥方去抓藥,不知是他兒子還是他的藥童,但劉昌郝看其穿着,多半是兒子。這時代技藝的傳承,多是子承父業,很正常。

看病的人多,馬大夫讓謝四娘與蓋氏先坐在邊上,繼續替其他人看病,過了一會,叫博兒的青年提着一大包中藥回來,馬大夫走回屋中,在一個婦人耳邊低語一番,又走回來,對謝四娘說:“她是我內人,你先隨她去,用藥湯蒸之,我內人針炙之,畢後,我再給你診斷。”

謝四娘這個病十分難纏,拖了好幾年,馬大夫也不得不慎重。但結果未出來,一家人都十分擔心,連二妹也斂出笑容。

馬大夫替一個病人看過後,一邊寫藥方,一邊瞅了劉昌郝一眼,說:“劉有寧,你不用擔心,京城人呼老夫爲神醫,我雖非神醫,亦非庸醫也。”

劉昌郝長吁了一口氣,聽他的語氣,謝四孃的病很難纏,竟然讓他一時不能斷定,但還是能看好的。

幾人等了好一會,謝四娘走了出來,說:“我好輕鬆。”

“此乃針炙之效也,然京城許多人過於迷信針炙之法,針炙須之,藥湯亦須之,二者結合,方能救治百病。”馬大夫說道。

劉昌郝對中醫的看法很客觀,中醫確實有許多糟粕與迷信的地方,但不能說中醫一無是處,包括針炙。

如景佑元年,去年宋仁宗親政,全國遭到前所未有的大旱災,規模可比去年嚴重十倍了,景估元年黃河又改道,千里之地,數個富饒的州府漂之一空,八月天現彗星,宋仁宗急怒攻心,一下子暈迷過去,御醫束手無策。這時他的小姑姑魏國大長公主帶來民間醫生許希診,許希診要用針刺包絡穴。其在心窩下,大臣們紛紛反對,太監爭以自身先試。刺了幾個太監,無害,於是一針紮在宋仁宗包絡穴間,結果手到病除。

就這麼一針,救了宋仁宗的命!

馬大夫說京城許多人迷信針炙之法,恐怕就是從這件事以後纔開始發生的。

某些方面,馬大夫的說法更科學。

即便西醫,也講究多管齊下,況且是中醫。

但讓劉昌郝想不到的,按他的說法,謝四娘已經針炙過了,肯定是馬大夫妻子主針的。不過隨着釋然,宋朝風氣不太古板,男女之間還是有大防的,又是子宮患病,針炙肯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只好讓他妻子來主針。

泡了藥浴,又施了針炙,馬大夫複診,一會說:“你之前不惜身體,不止宮寒,血亦寒,陰亦虛……”

還是有一手的,劉昌郝又想到,之家劉傢伙食很樸素,劉昌郝來了,雖然開始“補吃”,平常人幾個月補下來基本上能補好的,謝四娘虧得太久,一時半會補不好,不僅子宮有病,可能患有嚴重的貧血症,子宮不好多半能導致陰虛了,陰虛又能使子宮病變得更嚴重,反正劉昌郝是這麼理解的。

“劉有寧,如此,你讓你母親留下,我每日讓內人替你母親以藥湯蒸之,湯頭溫之,針炙調之,月餘後,能令你母親病情扼止,我再根據你母親身體狀況,開一湯頭,亦開幾副食湯。”

“食療?”

“是也,回去後,注意溫養身體,離開吾館時,我再叮囑你,明歲草木始發,陰下陽上季節,你帶你母親來吾館,後年復來,你母親病約能漸康復。”

得需兩三年時間,才能漸漸將謝氏的病看好,實際就是一個血寒,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看好的。至於爲什麼要到“草木始發,陰下陽上”纔來看病,這是中醫,還是宋代的中醫,一點不迷信,那是不可能的。

“謝過馬大夫。”

“勿謝,此乃老夫本職。”

據朱三的說法,馬神醫也比較貪錢,然而看病時,卻是很認真負責,應當還行。

至於貪錢,人家憑技藝賺錢,有什麼不對?怕的是錢要拿,責卻不負。

馬伕人又替蓋氏針炙,針炙完了,蓋氏與謝四娘喝了“博兒”煎的藥湯。但晚上還要喝,不過晚上的藥湯,是拿着馬大夫開的藥方去抓藥,回到邸店自己煎去。

劉昌郝努嘴,韋小二會意,卸下肩上十貫錢,肯定是不夠的,不夠時再補就是了。馬大夫微微額首,他兒子“博兒”將錢搬進後宅。一家人道謝,要去找邸店。

馬大夫忽然說:“你母親病需靜,往東兩百餘步,南首有一紫石巷,巷內有一邸店,雖不大,環境清靜,宜於你母親臨時寄住。”

這一帶,東邊是東汴水,南邊是蔡水,西南邊是惠民河,散落着無數邸店。爲什麼馬大夫推薦這家邸店,多半與馬家有些關係,無所謂了,東也是住,西也是住,況且馬大夫知道劉昌郝就是京城裡傳得紛紛揚揚的“西坡居士”,也不會坑劉昌郝。

“有幾樣食物忌口也,”馬大夫繼續說道,劉昌郝立即拿筆記下,馬大夫又說:“吾館上午人多,每日下午來,我也好精心替你母親治病,月餘後,我雖不能使汝母康復,至少乃使氣色稍壯,蓋娘子更不用擔心,月餘,約已漸愈。”

復謝。

走出來,謝氏臉上終於綻放出一絲笑容,以前在縣城看病,張大夫總有些支支吾吾,非是張大夫醫德不行,他醫德還好吧,多是醫術水平跟不上,沒有把握看好謝四孃的病。

越是這樣,謝四娘越是擔心,去年讓劉昌郝相親,與此也有關係,萬一那天自己撐不下去呢,別看她病怏怏的,劉家還真缺不了她,有她在家裡,劉昌郝去京城好,或是去田間好,都會放心,若她不在了,劉家馬上就會面臨各種麻煩。

能看好,慢就慢點,至少能等着兒子真正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竟然與蓋氏是一樣的心理,但作爲一個合格的母親,必然存在着這種心思。

大夥尋馬大夫所說的那家邸店。

邸店便是旅館,但宋朝的旅館與後來的旅館不一樣。

一是朝廷的驛站,不僅負責傳信之功能,它又是官方的全國性的“連鎖”旅店。二是少量腳店,也提供客人臨時休息服務。

最後便是邸店,邸店情況比驛站還要複雜,小邸店只提供住宿服務了,大邸店服務項目之多,後人難以想象。

商客帶了金銀等貴重細軟進城,不可能帶着金銀亂跑,得在城中找寄存的地方,這個寄存的地方便是各大邸店,有了寄存便有了兌換業務,相當於弱化版銀行。

外地客商帶着大量商貨進城,得尋找堆放貨物的地方,官方有倉庫,但官不可與民爭利,那怕倉庫再空着,也不會向客商開放。又要去找大邸店,許多大邸店設有大型倉儲,以招攬客人。

商貨進來,外地客商不熟悉本地情況與人事關係,邸店會取代牙人擔任中介商,雖然業務沒有牙人多,每一筆業務談下來都是大交易,特別是京城的邸店,往往都能談成一筆達到數萬數十萬貫的巨型交易。

邸店由於能直接從客商手裡拿貨,進貨價格便宜,許多邸店又會經營商鋪。

客人多,得提供吃的,許多邸店又會經營酒肆。

邸店房舍多,宋朝總體上房價一直是上揚的,雖然漲勢比較慢,此外,租金還可以,許多邸店又開始經營房產生意。

有吃的喝的,玩的樂的必須得有,賭與色又是少不了的。

大邸店不能將它單純地看成客棧,而是將它看成大型的經濟綜合體。當然,這種邸店只要能生存下去,權勢上也不能小視,背後皆有着讓人敬畏的錯綜複雜的關係。宋朝算是好的,到了明朝,因其盈利大,大塌房(邸店)多落入外戚勳貴之手。

大夥走了兩百餘步,果然南邊有一條巷子,但暫時看不到邸店,然能問人,問了一下路人,邸店還在前方百餘步處。又走了百餘步,看到一家邸店,規模不算大,只能算是中小型邸店。環境卻是不錯,裡面種着一些樹木,有幾株樹頗有些年頭,樹冠遮天蔽日一般,雖然天熱了,濃蔭之下,給人一種森涼之意。

別看它偏,也不大,可能名聲比較好,居然住了不少客人,只留下兩個小院子,有空房間便行。劉昌郝訂了一個院子,裡面正好有兩間房,那怕家裡來幾個探望的人,也能住了。還有一個讓劉昌郝很滿意的地方,別看人家規模不大,也設有寄存業務,那正好,劉昌郝讓武兆麟回去拿一百貫錢來,寄存在這家邸店裡。

謝四娘她們錢用完了,持着條據,直接換錢,既方便又安全,不過浪費一些手續費罷了。

二妹也看着院子:“阿孃,哥哥,還有花。”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花,梔子花,另個時空老劉村劉家也種着,但這兩株梔子花比劉家種的要好得多,每株上面皆開着幾十朵花。它雖不及牡丹之豔麗,也比較好看,而且花期長,其味香。但二妹不知道的是,只要上規模的邸店,院子裡必會載上幾株有觀賞價值的花木,有的居然還種牡丹,不管能不能長好,或成活,先種着再說,這是一個超級愛花的王朝。

劉昌郝摘了四朵,分別插在謝四娘、二妹與苗苗頭上,蓋氏的自己插了。

謝四娘說:“兒,不好吧。”

正好夥計過來送臉盆等生活用品,聽到後說:“小娘子,無妨,花有許多。”

劉昌郝付了一個多月房錢,也算是不小的客戶,幾支梔子花算什麼。

“哥子,我兒如此大,你如何呼我爲小娘子。”

“啊,”夥計撓了撓腮,但車船店腳牙乃是最會察言觀色的職業,他立即反應過來:“大娘子,你容貌好,使我誤以爲二十出頭,汝子亦清秀,汝女更乃國色天香。”

第186章 恭賀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122章 邸店第186章 恭賀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81章 大宏願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122章 邸店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67章 鳳鳳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219章 附從第三章 苗苗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04章 甜第134章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62章 見(三)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181章 大宏願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08章 蛻變(上)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8章 一千兩第200章 好算盤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15章 喜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八章 傳家寶第144章 落戶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226章 風暴(下)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21章 傳奇(下)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四章 箱子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54章 文字(上)第144章 落戶第199章 安息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12章 十將(下)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82章 王氣第209章 農家第183章 T字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80章 解鎖第226章 風暴(下)第128章 一千兩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200章 好算盤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6章 交換第121章 傳奇(下)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188章 父子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55章 文字(下)第129章 導水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四十六章 非議
第186章 恭賀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122章 邸店第186章 恭賀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81章 大宏願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122章 邸店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67章 鳳鳳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219章 附從第三章 苗苗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04章 甜第134章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62章 見(三)第四十三章 便錢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181章 大宏願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08章 蛻變(上)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8章 一千兩第200章 好算盤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15章 喜事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八章 傳家寶第144章 落戶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226章 風暴(下)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21章 傳奇(下)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四章 箱子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54章 文字(上)第144章 落戶第199章 安息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12章 十將(下)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82章 王氣第209章 農家第183章 T字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80章 解鎖第226章 風暴(下)第128章 一千兩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200章 好算盤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26章 交換第121章 傳奇(下)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188章 父子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170章 小白臉(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155章 文字(下)第129章 導水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四十六章 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