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

劉德在城東的一個校場附近找到了在那裡指揮着衙役們維持着秩序的中郎將郅都。

中郎將這個官職,在此時比較複雜。

漢承秦制,基本繼承了秦代大部分的政治設計和構架。

整個國家的基本政治形態差不多就是山寨的秦代的設計,然後,歷代漢家天子,就在這些秦人的政治智慧結晶上不斷的加些自己的理解和見解。

中郎將這個秦代僅次將軍的武職,自然逃不脫漢家天子的魔掌了。

在此時,中郎將的名目有許多個說法,但主要有三:五官及左右中郎將,在漢代史上,稱爲‘三署’,主要是負責天子的個人安保與皇室車騎及朝廷大臣的安全。

而郅都現在擔任的就是五官中郎將一職。

所謂的五官是指的那五個呢?議郎、侍郎、中郎、外郎、散郎,因此,實際上,現在的郅都是文官,而非武職,其職權是管理和約束朝廷的郎官們協助御史大夫整治吏治。

但,劉德卻知道,郅都這頭便宜老爹的蒼鷹,不僅僅是個酷吏,還是一位有着很強軍事天賦的名將胚子,前世郅都倘若不是被竇太后賜死的話,那麼,在對匈奴戰爭中,他能貢獻的力量應該不比韓安國、李廣、程不識差。

所謂‘戰克之將,國之爪牙’並非只是說說而已,雁門關下橫屍累累的匈奴屍首,就是他功績的最佳註釋。

“臣郅都恭迎殿下……”劉德的馬車剛剛到,郅都就帶着大大小小的屬官出來迎接了。

劉德走下馬車,笑着扶起郅都道:“卿快快平身……”

這頭蒼鷹對於貴族、地主惡霸來說,自然是恐怖的惡鬼,索命的無常。

但對於劉德跟他的便宜老爹來說,這卻是一把鋒利的匕首。

基本上,遇到棘手的問題,馬上就會想到:不用擔心,我還有郅都!

而且劉德覺得,郅都被打進酷吏傳之中,真是冤枉他了,比之同在酷吏傳中的寧成、義縱、王溫舒等後輩,郅都其實從來沒有做過半點以權謀私,欺壓平民的事情,他一生之中都在跟權貴與惡霸做鬥爭,其在濟南郡一邊殺地主惡霸,一邊組織民衆修繕水利,開闢良田,貫徹朝廷輕徭薄賦的政策,使濟南人口戶數在之後十幾年裡不斷增加,可謂功在社稷。

就是劉德後來在河間國,遇到一些濟南來的商旅人家,也常常能聽到濟南人對於郅都的懷念。

“這次的考舉,有勞卿家了……”劉德笑着拉着郅都的手親切的道。

“臣不敢當殿下繆贊!”郅都低着頭道。

“卿過謙了……”劉德搖搖頭,看了看郅都平靜的臉,笑道:“這次考舉有卿坐鎮,我就放心了!”

有郅都在,基本上考舉的秩序就不需要擔心了。

劉德擡頭看了看漸漸高升的太陽,就對郅都道:“卿先忙,我還有事,就不與卿多敘了!”

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跟郅都告別,劉德先去了趟長樂宮,給竇太后問安,順便給她做了一套眼保健操。

劉德自然不會放過這種跟竇太后拉近關係培養感情的機會,期間自然是想盡辦法的說好話,爭取贏得竇太后的感情。

這樣例行公事後,劉德就回到自己的寢宮中。

在宮殿前的院子裡,幾口大鼎正在烈火的烹煮之下,散發出濃烈刺鼻的藥味。

“這裡熬了多少?”劉德走過去對王道問道。

“回殿下,已經熬了大概一千多斤,用木桶裝了起來,這是第二批熬製的湯藥!”王道恭敬的答道:“在考舉開始前,奴婢能保證熬出三千斤的湯藥,供給士子與監考衆人飲用!”

“這就好!”劉德點點頭,心裡一塊大石終於落地。

今天的天氣,比起前幾日來說,恐怕會更熱,到中午左右,溫度少說也能答道三十五度以上,如此炎熱的天氣中,萬一若是出現大面積的中暑情況,對於劉德來說就不妙了。

好在,身爲穿越者,劉德怎麼會不知道後世大吃貨省出名的涼茶呢?

王老吉、加多寶可是就差打出狗腦子的兩個品牌啊!

而且大吃貨省人民喜愛的涼茶配方也簡單的很,就算劉德從沒用心留意過,也大抵知道,涼茶裡有金銀花、甘草,劉德自己又腦補了兩個清熱解毒的中藥:菊花跟夏枯草加了進去。

這樣,一款西漢版的涼茶就問世了。

跟後世的涼茶是否有差距跟區別,劉德不清楚,但,最起碼有了這樣一種清熱解暑的茶飲,大面積中暑的意外,就能降到最低了。

“倒一碗來給我嚐嚐!”劉德吩咐道。

沒多久,一碗涼茶就端到了劉德面前,劉德看了看,賣相比較差,看上去有些藥,而不是保健用的涼茶,捏着鼻子嚐了一口,味道也不怎樣。

“多放些甘草吧!”劉德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將那碗涼茶倒掉,吩咐道。

劉德能做到的也就這麼些了,假如有人說這涼茶味道不好不喝,那他就活該中暑!

至於士子不接受涼茶,拒絕飲用這種事情,劉德一點都不擔心,事實上,涼茶可以說是古代中國記載最古老的一種中藥製劑了,它曾經甚至是殷商王朝不傳之密,是成湯天子的神器。

劉德與其說是發明,倒不如說是復活了這種避暑降溫的中藥湯飲。

“你們忙……”劉德揮揮手走進寢宮之中,從他的榻上拿起一張被密封在竹筒之中的紙張,拿出來看了看。

這張紙上,記載的就是今天考舉的五道算術題。

劉德看着這紙上那最後的一道題目,心裡想着:“有沒有人能答出呢?”

這確實有些難度啊!

這道題目是這樣的:今有百人答題,八十一人答對第一題,九十一人答對第兩題,八十五人答對第三題,七十九人答對第四題,七十四人答對第五題。答對三題及以上者方爲合格,問:合格者幾人?

“會不會太過喪心病狂了?”劉德心裡想着,權衡着,這道題目,別說是現在的人了,便是後世的許多大學生都答不出來,最初劉德也不想用這道題目的。

然而後來想了想,數學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未解的難題啊!

沒有哥德巴赫猜想,後世西方的數學就不可能進步那麼快。

因而一咬牙,劉德就用上了這道他前世被自己的侄子難倒的題目。

沒人答對沒有關係,甚至可能沒人答對的效果更好!

士子們都是要臉的!

假如這次沒有一個人能答出此題,那麼對於他們無疑是個強刺激,能刺激許多人去研究和解讀數學中的奧秘,尋找數學的規律。

……………

明天晚上凌晨就上架了~好忐忑的說~~~~~~

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42節 野望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24節 你行的!第489節 移民(2)第1529節 刷經驗(1)第6節 推恩(中)第1194節 紛紛擾擾(1)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1263節 上谷第501節 驚喜第2節 雪中送炭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589節 新世界(5)第1407節 裁決(1)第1093節 天單于(1)第306節 神器(1)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349節 決戰(1)第179節 姊弟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67節 安排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518節 昆明池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774節 承諾(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29節 彌補疏漏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474節 衆智(2)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425節 冬小麥(2)第1583節 敲竹槓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343節 屍山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411節 考舉(4)第34節 覺悟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927節 封王第275節 新思維(4)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5節 推恩(上)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588節 新世界(4)第216節 基本盤第1155節 合縱(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465節 大朝儀(5)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37節 收心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21節 招攬人才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624節 隔閡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461節 大朝儀(1)第1146節 使命第1265節 戰略(1)第413節 考舉(6)第1162節 征途(2)第73節 袁盎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98節 暗流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874節 未來第1160節 連橫(2)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295節 人蔘!第735節 心軟第397節 津關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036節 出塞(1)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633節 新學派(2)第1310節 協議
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42節 野望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470節 在安東(2)第224節 你行的!第489節 移民(2)第1529節 刷經驗(1)第6節 推恩(中)第1194節 紛紛擾擾(1)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1263節 上谷第501節 驚喜第2節 雪中送炭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80節 袁盎來了第589節 新世界(5)第1407節 裁決(1)第1093節 天單于(1)第306節 神器(1)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349節 決戰(1)第179節 姊弟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67節 安排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518節 昆明池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774節 承諾(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099節 軍臣回師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29節 彌補疏漏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474節 衆智(2)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425節 冬小麥(2)第1583節 敲竹槓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343節 屍山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411節 考舉(4)第34節 覺悟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927節 封王第275節 新思維(4)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5節 推恩(上)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588節 新世界(4)第216節 基本盤第1155節 合縱(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465節 大朝儀(5)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345節 你要戰!那便戰!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37節 收心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21節 招攬人才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624節 隔閡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836節 軍臣的悔意與恨意第461節 大朝儀(1)第1146節 使命第1265節 戰略(1)第413節 考舉(6)第1162節 征途(2)第73節 袁盎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400節 父系天下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98節 暗流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874節 未來第1160節 連橫(2)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295節 人蔘!第735節 心軟第397節 津關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036節 出塞(1)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633節 新學派(2)第1310節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