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天子詔書一下,關中首先震動,隨即天下震動!

劉氏政權的支柱,廣大的中小地主階級,首先對這個天子的詔書表示了歡迎。

因爲,很明顯,這個詔書最大的收益對象,就是他們。

貧民和黔首這個社會最底層的階級,別說是生四個五個了,能養大兩個孩子,就已經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

只有地主階級纔有那個餘力來養大更多孩子。

但大地主貴族官僚階級,並不需要天子詔書中的所謂獎勵。

他們指縫夾裡隨便漏一點出來,就比那個獎勵多多了!

只有廣大的中小地主階級們有那個能力養育大量的後代,並將他們拉扯大。

然而,即使是中小地主階級,想要養大四個甚至更多的孩子,也是非常吃力的。

更何況,孩子一多,將來分家時,會是一個大問題。

不知道多少小康之家,就因爲分家,一下子跌落到了平民黔首的地步。

所以,漢室民間有着非常廣泛的溺嬰傳統。

不止是女嬰會被溺死,便是男嬰,假如出生的日子不吉利,哥哥們已經夠多了,等等原因,也會被溺死。

而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避孕措施,出生率非常高。

這就導致,每年實際上都有大量的嬰兒,還沒來得及睜眼看看這個世界,就被自己的父親、祖父親手溺死。

民間將這種行爲稱爲不舉。

殘忍嗎?

確實殘忍!

然而,愚昧或者說理智。主導了人們的這種行爲。

儘管士林輿論一直在鞭笞這種愚昧自私的溺嬰行爲,但收效甚微。

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人權概念,更不存在母嬰保護法律。

父殺子。天經地義,無可違逆!

但,人心都是肉長的,假如有辦法,誰願意親手去殺自己的孩子?

而且多數家庭還存在着一年殺一子的悲劇傳統——出生率太高了!

劉徹的詔書,毫無疑問給了那些飽受殺子折磨的家庭一個解脫的方向。

他們終於能有理由說服自己和族人,養大那些呱呱落地的嬰兒,而不是將他們遺棄或者溺死。

畢竟,對於中小地主來說。免徭役賦稅,優先假田甚至遷徙關中,賜几杖,這些都是很有誘惑力的。

而且,一個兒子,只要養大了,就是一個壯勞力——大多數中小地主家庭,都是親自下地勞作的——坐在家裡收租的,那都是真正的地方豪強。與官府勾結起來的惡霸。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後來的漢光武劉秀。

劉秀沒造反前,讀過書,遊過學,但他更下過地。拿過鋤頭。

而劉秀家族可不是什麼泛泛之輩,他祖父至少還曾有過貴族的頭銜,是貨真價實的劉氏宗親。

兩天後。劉徹又在這道詔書上補了一刀。

他命令丞相、御史大夫,在漢律中加了一條。並將這一條法律放到了官員考績的條目下。

這條法律是這樣說的:凡有四百石以上,子嗣不及三人。皆課殿,又,凡有不舉者,皆罷!

這明顯就是抄襲的後世寄生委的一票否決制度。

只不過,寄生委是生多了的滾蛋,劉徹這邊是生少了處罰,溺嬰者罷官。

這條律法一出,頓時好評如潮。

輿論皆以爲是仁政。

當然偶爾有幾個不合蟹的聲音嚷嚷着說什麼此乃秦法。

但沒什麼人鳥他們。

秦法?

整個漢律就是山寨的秦律……

不管怎麼說,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劉徹覺得,至少可以在未來十年到五十年內形成一股嬰兒潮。

將整個漢室的人口,推向一個新高。

最起碼,在二十年後,劉徹覺得,漢室人口應該能達到大約一千萬戶,約七千萬左右的水平。

五十年內實現人口破億的偉大構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這西元前的時代,只要人口破億,那就幾乎等於是發明了原子彈。

你要知道,假如五十年後,漢人人口成功破億,那麼,很有可能其他生活在地球上其他地區,包括南極洲的人類加起來,可能也沒有漢人多!

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足夠劉徹完成將來的殖民計劃。

當然,假如人口真的破億,不,甚至只需要達到一千萬戶的水平,漢室的壓力,也會變得巨大無比。

到那個時候。

擺在劉徹面前的,估計就只有兩條路了。

一條是用鐵與血,劍與火,去爲自己那些嗷嗷待哺的子民開拓生存空間。

另外一條……

在農業社會,特別是在這個農業技術相當原始,連鐵器都還沒普及開來的時代,七千萬人口,以目前漢室的土地狀況,幾乎就是一個巨大的炸彈。

僅以時下最普世一夫五口百畝模式來計算,養活這七千萬張嘴巴,至少需要十二億畝土地,折算成後世的面積,應該是六億畝左右。

後世中國有着完整開發的國土,但耕地面積卻不過20億畝。

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劉徹就知道。

假如他不能幫自己的子民弄到足夠的生存空間,足夠多可以養活他們和他們的後代的土地。

那麼,以中國百姓的傳統,他們是絕對不會願意坐在家裡等死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纔是中國農民活不下去了的真實寫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到那個時候,就算聖母再多,他們要是不想被農民殺全家。就只有跟着劉徹,一起去征服異域。殖民印度了。

而只要能養活這些新生的子民,再配以漢室的民兵訓練體系。稍作改良後,出臺一個動員機制。

到那個時候……

漢人就可以一個局部動員,拉出上百萬把刺刀教歐羅巴鬼畜做人。

真正的投鞭斷流!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代,人口就等於國力,等於稅收,等於戰鬥力。

只要能養活那個數量級的人民,那麼,漢室朝廷必然能得到充足的稅收以及足夠的人力物力去進行更大規模的建設與創造。

“這大概算是西漢版本的人口倒逼戰爭了吧?”劉徹站在北闕的閣樓上。遠眺着長安的風光。

但這個計劃最後能完成到什麼地步,劉徹心中還是沒有多少底。

畢竟,這個時代是醫學的荒漠,新生兒出生率高,死亡率更高!

而且疾病橫行,像後世的小病流感和已經幾乎杜絕的鼠疫,在這個時代,卻是真正的殺手,每年奪走無數人的生命。

在這個時代。人類是相當脆弱的。

譬如,東漢末年,戰亂與風寒聯手製造了‘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慘劇。

甚至貴族地主階級。也成批的死去。

便是現在,劉徹也面臨着一個巨大的考驗。

前世的經歷讓他知道,十餘年後。漢室將迎來立國以來最大的天災!

這是一個地震+乾旱+鼠疫的超級組合。

它在一年之內奪去了上百萬條生命,造成了大半個中國一片素白。

這個超級組合。在前世,迫使漢室不得不下令。禁止餵養牲畜粟米,甚至連官員的衣服,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可想而知,這是多麼大的災難!

好在劉徹是穿越重生而來,因此,他此時可以避免這個悲劇再次發生。

他清楚的記得,這個超級災難在哪裡開始,在哪裡達到高潮,又在何時結束。

因此,劉徹已經開始佈局了。

一個最明顯的信號,就是劉徹下令,將上庸縣南移,尤其是上庸縣城,直接遷徙到遠離龍門斷裂帶的地區。

前世,上庸縣大地震,持續二十二天,幾乎將整個上庸夷爲平地,死難者數以萬計。上庸縣縣城更是成爲了一堆碎石瓦礫。

這場超級地震,以劉徹估計,最起碼,也有八級。

但它並非是全部的地震。

只是大陸板塊活躍時期的一個小小寫照。

除上庸外,漢室一年之內遭遇了其他四場大規模地震。

漢中郡、衡山國以及雲中郡成爲重災區。

河東郡,河西郡以及關中受到嚴重衝擊。

更可怕是,地震之後,或者說地震的空隙中,乾旱與鼠疫橫行,這纔是真正要命的東西!

劉徹就記得清清楚楚,前世,面對這個災難,整個漢室都是手足無措。

朝廷不得不宣佈幾乎等於後世的緊急狀態,對糧食和布匹以及食鹽進行嚴格管制,對災區進行強制隔離。

此事,在後世史書上,不過是一句‘爲歲不登,禁天下食不造歲’的記載。

但作爲過來人,劉徹知道,在前世,這個巨大的災難,就是擊垮他那個本來還可以撐幾年的皇帝老爹的罪魁禍首。

這場超級災難後的第二年,皇帝老爹就駕崩了。

而現在,劉徹必須感謝上蒼,讓他有重生再來一次的機會。

他登基後,就不斷的通過各種動作,來爲這個還有十幾年就將到來的超級災難做着準備。

遷徙上庸只是其一。

將大量的地震災區的百姓,遷徙到安全的東北以及朝鮮、南方的吳楚,這些工作也都已經展開了。

當然,各自藉口也都有不同。

而且,暫時來說,動作幅度都很小。

但還有十幾年時間,足夠劉徹趕在災難降臨前,撤出災區大部分的人口。

至於剩下的,不願走的。

劉徹是皇帝,自然有辦法讓他們走!

“不過,此事將來,恐怕會成爲朕神化的標誌性事件!”劉徹摸着下巴想着。

這幾乎都不需要去想。

這就是神蹟!

是君權天授的最佳證明!

恐怕此事之後千百年,劉徹可能會成爲神話傳說中的一部分。(……)

第573節 戰和(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203節 命運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519節 盤算第127節 馬屁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803節 出關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650節 嘗試(2)第104節 栽贓第21節 招攬人才第505節 種子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27節 定策第1168節 藝術(2)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1585節 戰前(2)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421節 狗腿子(1)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476節 見聞(2)第1066節 屠殺(完)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61節 左勾拳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846節 善後(3)第550節 無題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363節 劇變(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403節 拉皮條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070節 反撲(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79節 姊弟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64節 試驗第55節 燕飲(上)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735節 心軟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28節 十面埋伏(2)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6節 燕飲(下)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966節 省親(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1260節 動員(2)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990節 交易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60節 交易第1232節 影響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874節 未來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861節 杜仲膠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775節 承諾(2)第1424節 使團(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504節 接班(2)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136節 抉擇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533節 敲打第1189節 明主(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60節 加稅?第179節 姊弟
第573節 戰和(2)第1336節 狼性還是狗性?(2)第1240節 振奮的羣臣第1203節 命運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811節 王牌對王牌(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519節 盤算第127節 馬屁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803節 出關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650節 嘗試(2)第104節 栽贓第21節 招攬人才第505節 種子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27節 定策第1168節 藝術(2)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1585節 戰前(2)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421節 狗腿子(1)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476節 見聞(2)第1066節 屠殺(完)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016節 戰前準備(1)第561節 左勾拳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846節 善後(3)第550節 無題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363節 劇變(1)第964節 墨家的春天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403節 拉皮條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070節 反撲(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79節 姊弟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64節 試驗第55節 燕飲(上)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735節 心軟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28節 十面埋伏(2)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6節 燕飲(下)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966節 省親(2)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1260節 動員(2)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990節 交易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760節 交易第1232節 影響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874節 未來第66節 劇孟來投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861節 杜仲膠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775節 承諾(2)第1424節 使團(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504節 接班(2)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136節 抉擇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533節 敲打第1189節 明主(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60節 加稅?第179節 姊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