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交易(2)

時間寶貴,劉徹與烏孫大祿抓緊時間,達成了關於許多商品的交易內容。

作爲漢室的太子,劉徹答應,每年漢朝可以以優惠價格,向烏孫大祿提供一千匹絲綢、一百石大黃以及不少於此數的花椒。

作爲交換,烏孫大祿承諾,盡一切可能爲漢朝尋找和獲取新的植物種子,每提供一斤新的植物種子,漢室就無條件多給一百匹絲綢或者十石大黃、花椒,作爲回禮。

漢烏兩國初步商定,待時機成熟,兩國互派使者,訂立兄弟之盟,友好合作,互利互惠。

當然,這些都是口頭約定。

一個字都沒有落到紙上。

所以,約束力真是一點不具備。

能否繼續執行下去,完全取決於劉徹和大祿兩人的私人意願。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的協議與約定,反而,更加牢固。

最後,兩人又商定了交易地點和交割方式。

出乎劉徹的預料之外,交易地點居然是漢室的右北平和雁門關,而不是劉徹以前以爲的雲中。

因爲雲中直面的是河套地區,即昆邪、休屠、樓煩、白羊等出了名的匈奴實力派部落。

至於右北平和雁門關,面對可都是王庭勢力根深蒂固的部落。

劉徹看着大祿,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和尚能摸,道長就一定摸得!

這大祿能收買那些部落,漢室同樣也能收買!

別以爲匈奴都是些什麼三貞五烈的貞潔烈女!

自有史以來,匈奴內部就不缺乏帶路黨,史記上就記載了數起被漢室收買,意圖發動政變的事情。

最著名的,自然是導致蘇武被扣留的那一次。

雖然,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匈奴勢力衰落的時期。

現在,想要收買和培養帶路黨,有困難。

但假如只是買些情報或者保護幾個人通過其領地,劉徹相信,還是能做到的。

這大概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交易內容約定以後,劉徹與烏孫大祿就迅速的各自離去。

劉徹在御花園門外的一個偏殿,換回自己的太子常服,然後,就慢悠悠的走回宣室殿。

掐着時間,劉徹剛剛來到宣室殿時,匈奴的使團衆人,剛好從宣室殿中出來。

與劉徹一樣,這些傢伙,剛剛也進行完了一次談判。

這個世界現實的很。

當劉濞起兵的消息一傳到長安,這些匈奴人立刻就蹦躂了起來。

一口一個‘我大匈奴控鉉數十萬’,明裡暗裡都在威脅恐嚇。

遇到這樣的無賴,沒有人能有辦法。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相對的來說,匈奴人現在只要金銀財帛,對於漢室來說,真是萬幸。

是以,不管匈奴人提出多麼不可理喻的條件,漢室君臣都只能坐到談判桌前,與之一條條的談。

劉徹看着這些志得意滿的傢伙,趾高氣昂的從宣室殿之中出來。

心裡真是有些忍不住跑上前去給他們一巴掌。

拼了命,劉徹才壓制住內心的狂暴。

看着這些匈奴人消失在視線之外,劉徹才狠狠的揮了一下拳頭,他發誓,總有一天,會讓匈奴人連本帶利的將欠漢人的血債,全部還回來,還會讓他們嚐嚐被羞辱的滋味。

來到宣室殿,見了皇帝老爹,劉徹照例跪下來問安。

“太子,可都談妥了?”天子劉啓問道。

劉徹恭身答道:“回父皇,都談妥了………”

於是,劉徹就將自己與烏孫大祿談成的協議內容都說了一遍。

天子劉啓聽完,點了點頭,道:“這事情,太子辦的不錯……”

隨即他又問道:“太子確信,烏孫人會將苜蓿找來?”

劉徹肯定的點點頭。

就在方纔,劉徹已經問過大祿了。

問過了以後,劉徹才知道,他原先想靠匈奴人去弄苜蓿,基本上是不可能搞到的。

原來,據這大祿所說,苜蓿草,在西域只有月氏人建立的大夏纔有。

此草在大夏被視爲國寶,而月氏人與匈奴仇深似海,想靠匈奴搞到這月氏人的鎮國之寶,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大祿知道這個,還是因爲距離大夏比較近,而且,月氏與烏孫也是世仇,因此,對月氏人的近況,比較關心,這才知道。

天子劉啓卻是苦笑兩聲,對劉徹道:“太子,漢匈新約已定,今歲益加絲帛千匹,大黃兩百石,花椒五十石,其他一切如故……”

劉徹聞言,心裡頭也是很不是滋味。

本來之前與匈奴人都說好了,兩國通過貿易來換取各自所需。

然而,劉濞一起兵,匈奴人就立刻翻臉不認賬了。

也就是說,藉着劉濞起兵的空檔,匈奴人一毛錢沒出,就敲走了漢室了大量的財帛。

這還是因爲匈奴單于有國書傳遞過來,在國書上,單于行文比較溫和,還親口許諾了和平,重申了兩國舊盟的緣故,不然,匈奴人的嘴恐怕張的更大。

此事,讓劉徹生平第一次知道了國恥兩字的意思。

三世爲人,他第一次親身經歷了,國家不夠強,拳頭不夠硬,被人生生訛詐的感覺。

這感覺,讓他憤怒,讓他咬牙切齒,也讓他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弱國無外交。

“從前書上總說什麼巴黎合約什麼的,我還沒什麼感覺,現在,我終於知道了,這世界,強權即真理!”劉徹在心裡告訴自己:“要想不再有今日之恥,我就要發憤圖強,將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而在千里之外,匈奴單于庭此刻所在的草場。

匈奴單于軍臣卻面臨着一個抉擇。

南邊的漢人來了一個使者,漢朝的一個叫趙的國王的使者。

使者告訴他,漢朝內亂了,想請他出兵。

若在以往,軍臣肯定會相當樂意攙和一腳,藉此顯示一下匈奴的力量,順便,渾水摸魚,能撈多少是多少。

但現在,卻不是一個好時機。

就在不久前,他曾召集所有盟國和部落首領,親口下令,要遵從盟約,不可南侵。

雖然,匈奴人說的話,在利益面前,跟放屁沒什麼區別。

然而,這麼快就把自己說過的話給吞回去。

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是有些犯忌諱的,會讓以爲他不夠莊重。

更何況,相比南邊的漢朝,此刻,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西邊,匈奴的世仇月氏的身上。

月氏部落主體西遷之後,留在草原的月氏部落,自稱小月氏。

一直在與匈奴爲難。

最近,一系列的情報都顯示了,在西方站穩了腳跟的月氏人,已經有意再次向東方伸手。

某個小月氏部落,最近就忽然反常的壯大了起來,多次襲擊了匈奴在西方的幾個傳統牧場,殺死了數百牧民。

到底是去南邊,攙和一腳,撈些好處,還是關注西方最近的動向,集中力量來清剿死敵可能的死灰復燃。

對軍臣來說,這道選擇題,很容易選擇。

於是,他對他的大臣們道:“南邊的漢朝,與我大匈奴的盟約,依舊有效,任何部落,不許違揹我的意志,讓人看好了那些右賢王的部族!但有違逆者,就地格殺!”

第1112節 屈射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122節 影響(2)第217節 兄弟第783節 捕鯨業奠基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014節 切割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136節 抉擇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6節 推恩(中)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567節 風暴(3)第754節 遠航(3)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529節 擦屁股第987節 動員(2)第344節 背鍋俠(4)第51節 競爭對手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591節 新世界(7)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536節 居延(1)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25節 難題第70節 早朝(3)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430節 廟算(2)第395節 無題第1582節 籌備(2)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028節 狂歡(2)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853節 影響(3)第757節 抵達(1)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861節 杜仲膠第686節 平律(1)第521節 條件(2)第566節 風暴(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52節 難題第122節 過繼(3)第281節 迷霧第521節 條件(2)第795節 動員(2)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9節 微服(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995節 廟算(1)第948節 整頓(3)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027節 狂歡(1)第1063節 屠殺(2)第874節 未來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273節 新思維(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1467節 期許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387節 聯盟(1)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995節 廟算(1)第1006節 繳文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27節 定策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307節 神器(2)第112節 父親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552節 誘餌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798節 戰前(2)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686節 平律(1)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344節 武以止戈
第1112節 屈射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122節 影響(2)第217節 兄弟第783節 捕鯨業奠基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014節 切割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136節 抉擇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6節 推恩(中)第1441節 龍城大會(3)第567節 風暴(3)第754節 遠航(3)第660節 公孫弘入京第529節 擦屁股第987節 動員(2)第344節 背鍋俠(4)第51節 競爭對手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591節 新世界(7)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536節 居延(1)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25節 難題第70節 早朝(3)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430節 廟算(2)第395節 無題第1582節 籌備(2)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1028節 狂歡(2)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853節 影響(3)第757節 抵達(1)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861節 杜仲膠第686節 平律(1)第521節 條件(2)第566節 風暴(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52節 難題第122節 過繼(3)第281節 迷霧第521節 條件(2)第795節 動員(2)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59節 微服(1)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995節 廟算(1)第948節 整頓(3)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447節 如癡如醉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027節 狂歡(1)第1063節 屠殺(2)第874節 未來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273節 新思維(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1467節 期許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387節 聯盟(1)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995節 廟算(1)第1006節 繳文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27節 定策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307節 神器(2)第112節 父親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552節 誘餌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798節 戰前(2)第1204節 鬆散的聯盟第669節 鮮卑人的算盤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686節 平律(1)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344節 武以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