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一箭三雕

當天晚上,天子在大陽縣城賜宴羣臣與軍民。

宴席連擺數千席。

幾乎每一個大陽百姓,都被賜下了一頓豐盛的酒肉齊全的晚餐。

至於隨行大臣,勳貴徹侯與百家名士,則是在縣衙與天子同飲。

劉德坐在便宜老爹身邊,臨襟正坐,環顧着周圍的大臣與諸子百家的名流。

老實說,大部分人他都不認識。

特別是百家的巨頭們,他是一個也沒見過。

天子劉啓喝的有些微醉了,他放下酒樽,對劉德吩咐道:“劉德,你去代朕去給百家博士們敬酒!”

他這話倒沒錯,基本上,如今想要被人承認,你是某派或者研究某個典籍的巨頭,你首先得被漢室天子,徵辟爲博士,只有做過博士之後,才能被人承認和認可。

連博士都沒做過,就只能說明,你還是嫩了些……

只是,這些百家巨頭,通常都是在博士位子上蹲了幾個月就用各種理由和藉口辭官了。

漢室天子設置的博士官,對百家鉅子來說,也就是個鍍金之職。

所以,這些百家巨頭,基本都是前博士。

劉德連忙起身,領命道:“諾!”

於是,他舉起酒樽,在兩個宦官的帶領下,來到百家名流們所坐的一角。

見到劉德走過來,十幾個原本分成幾個小派系各自在一起議論與說話的諸子百家巨頭,紛紛起身。

“殿下,請容奴婢爲您一一介紹……”領着劉德過來的一個宦官,輕聲的慢慢的對劉德說着。

他與章德不同,甚至與大多數的宦官都不同,說話輕柔有度。聽着也很舒服,最重要的是沒有一般宦官所有的那股子陰冷。

劉德仔細一看,認出這個人來了。原來是熟人,前世時劉榮爲太子後。他是便宜老爹委任的太子、宮宦者令,嗯,後來帶兵將粟氏外戚清洗的也是他。

劉德後來聽說,此人是專門爲天子負責蒐集宮廷內外情報的細作頭子。

想到這裡,劉德就開始悄悄的留意此人了。

劉德相信,他的身邊,肯定也有這人安插的探子和耳目,只是不知道是誰?

這宦官領着劉德來到名家們面前。

“這位是故刑名博士張恢。張公大人!”這宦官不帶一點感情色彩的將一位老者介紹給劉德。

“張公在上,小子有禮!”劉德連忙躬身致敬。

晁錯的老師,誰敢掉以輕心?

況且,除了晁錯外,像後來的廷尉趙禹據說也曾經在張恢門下旁聽,算是半個弟子!

張恢是個七十餘歲的老人,身體已經乾瘦的就像一個骨架了,但精神狀態很不錯,他連忙彎腰還禮:“老臣不敢當!”

“這一位是故楚太傅申公老大人!”這宦官毫不停留的繼續道。

劉德連忙再次致敬:“小子劉德拜見申公!”

與張恢比申公的身體就強健許多了,至少。申公的面容飽滿,滿面紅光,他不需要人扶。就站起來彎腰揖首,道:“老臣拜見殿下,殿下萬萬不可如此多禮!”

“應該的!”劉德笑着道。

對於申公,他還是很尊敬的,特別是,劉德如今還在打着衛綰那個寡居女兒的主意。

而申公是衛綰的授業恩師……

那宦官又一連爲劉德引薦了儒法黃老派的幾位巨頭。

然後,就來到了一個年紀四十多歲差不多五十歲,在一衆巨頭中顯得格外年輕的男子生前。

劉德擡頭看着他,揮揮手。制止了宦官的介紹,上前一步。揖首拜道:“敢問可是子都先生當面,學生劉德謹拜之!”

若論當今天下。那個文人,劉德最尊敬。

毫無疑問,除了胡毋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胡毋生字子都,劉德當面稱爲子都先生,並無不妥。

這男子微微愣了愣,不得已,與劉德對拜苦笑道:“臣不敢當殿下如此重禮!”

“當得起!”劉德再拜道:“先生築館麓臺,授業傳經,有教無類,小子素來敬重!”

當今天下,只有胡毋生這麼一個巨頭,公開的在麓臺授課,來者不拒,甚至某些貧寒子弟,還能受到胡毋生的接濟。

前世之時,劉德曾聽人說,胡毋子都的麓臺學苑,前後二十年,教育出了千石官員不計其數,兩千大員數位,丞相一位,其餘鄉間官吏,數不勝數。

沒有胡毋生二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和播種培養出來的數以千計的知識分子與官員,董仲舒、劉徹想玩罷黷百家獨尊儒術?想都別想!

對於這樣的人,再怎麼敬重都不爲過!

劉德於是再拜道:“我聞先生麓臺著述,教授子弟,異常辛苦,我願上奏皇父,請立麓臺爲國苑,一應支出與開銷,俱由少府報銷,使先生能廣招師長,大開山門,收錄天下有志之人,無論貧賤富貴,有教無類!”

胡毋生聞言,瞳孔陡然放大。

這是日思夜想,做夢都想要獲得的東西啊。

當年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孔子能教育這麼多弟子,除了學生們奉獻的學費外,要是沒有他的先師子夏、子貢,顏回等弟子在一邊幫忙,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也曾想過,留幾位學業完成的弟子在門下幫他教授學生。

但沒錢啊!

他門下又沒有一個子貢那樣的有錢弟子,學不了孔子當年的手段……

他連弟子們練字和讀書所必須的筆墨有時候都負擔不起!

就更別說給那些有成的弟子開工資了。

爲此,他不知道發愁過多少次了!

如今劉德一見面,就拋出這麼大的一個好消息,怎能讓他不激動不高興。

於是,胡毋生也顧不得什麼保持形象了,立刻就跪下來拜謝道:“老臣爲天下士子與貧寒子弟拜謝殿下厚恩!”

“先生不必多謝,這是應該的!”劉德笑着道。

支持胡毋生,對劉德來說,可謂一箭三雕。

首先,胡毋生能安心做教育事業,在這個時代,每多一個讀書人,漢室的國力就增強了一分,而這是劉德所喜聞樂見的事情。

讀書人多了,特別是貧寒子弟多了,劉德的考舉規模才能不斷擴大,否則天下總共就幾萬十幾萬讀書人,還玩個屁的考舉啊,改成科舉算了!

其次,胡毋生的麓臺學苑獲得國家扶持,財政支持,說不定就能讓一代惡人公孫弘搖身一變,成了麓臺學苑第二任山長……

再者,就是刺激諸子百家了。

黃老學與法家,什麼都好,就是他們只教育貴族和大地主子弟,這一點很不好!

必須引入競爭,讓這些傢伙乖乖的去從事教育事業。()

ps:還有3更

第1515節 局勢第927節 封王第427節 看望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92節 密謀第321節 馬耕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327節 選秀(2)第878節 世仇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42節 長漂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966節 省親(2)第497節 身毒真相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323節 抉擇(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474節 衆智(2)第273節 新思維(2)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909節 換俘(2)第104節 栽贓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24節 佈置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570節 人心(2)第1122節 影響(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676節 覺醒第1071節 血戰(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004節 漢三藏第1005節 殺雞第1425節 使團(2)第1326節 怎麼辦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690節 文治(1)第1247節 佈置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691節 文治(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583節 戰前(1)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1079節 小算盤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78節 夢兆(1)第1502節 擔憂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729節 圈錢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360節 微服(3)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027節 狂歡(1)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436節 收買(1)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166節 決心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1079節 小算盤第550節 無題第1206節 撕逼!(2)第543節 酷吏(3)第1315節 透露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
第1515節 局勢第927節 封王第427節 看望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92節 密謀第321節 馬耕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327節 選秀(2)第878節 世仇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42節 長漂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966節 省親(2)第497節 身毒真相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323節 抉擇(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474節 衆智(2)第273節 新思維(2)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909節 換俘(2)第104節 栽贓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324節 佈置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570節 人心(2)第1122節 影響(2)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676節 覺醒第1071節 血戰(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004節 漢三藏第1005節 殺雞第1425節 使團(2)第1326節 怎麼辦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690節 文治(1)第1247節 佈置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691節 文治(2)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583節 戰前(1)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1079節 小算盤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78節 夢兆(1)第1502節 擔憂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729節 圈錢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360節 微服(3)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027節 狂歡(1)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436節 收買(1)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166節 決心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1079節 小算盤第550節 無題第1206節 撕逼!(2)第543節 酷吏(3)第1315節 透露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