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節 佈置

元德六年夏五月,甘泉宮,劉徹泡在溫暖舒適的溫泉裡,幾乎飄飄欲仙。

石渠閣之會,已經結束將近十天。

在過去十天的時間中,石渠閣之會的影響,在整個關中發酵。

根據石渠閣會議精神,劉徹指示少府、大農和御史大夫,開始制定了三老五更的劃分制度。

當然了,劉徹也不傻。

他命令有關部門,對以前已經授予三老榮譽的人,既往不咎,不要去觸動。

只從今年開始,對三老和五更進行細分。

換言之,就是承認既往的政策,只對今後出現的三老五更進行劃分。

這無疑是一個很聰明的決定,減少了許多的問題,更讓儒家得以完美背鍋。

每每想到此事,劉徹都非常得意。

至於那石渠閣的最後一個議題,自然必然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議題。

這也是制度設計的妙處。

正想着這些事情,忽然,汲黯快步走到劉徹身邊,報告道:“陛下,代國急報:有秦朝遺民,不遠萬里,來歸中國,請陛下明示……”

劉徹聞言,一開始還沒弄明白。

直到汲黯將一份代國報告的奏疏,呈遞給他,看完了之後,劉徹纔算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是西漢版的土爾扈特部歸義事件啊……”劉徹立刻就站起身來,披上浴巾,下達第一個命令:“立刻傳朕命令:以大鴻臚公孫昆邪爲朕特使,持節以慰歸義之手足!”

“命大鴻臚帶朕一句話去給諸歸義之義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諾!”汲黯立刻領命,然後他身邊的一個尚書郎即刻就恭身一拜,領命前去長安城頒佈命令。

Wωω▪ TTKΛN▪ c ○

劉徹則披着浴巾,走上岸,將那個代國的奏疏拿到手裡,問着汲黯:“秦朝遺民,既萬里來歸,繡衣衛及大鴻臚的細作,何以絲毫不報?”

這是一個很大疑點。

今時今日,漢室對匈奴內部的滲透,雖然不敢說是無孔不入,但這樣的大事,怎麼可能事先聽不到風聲?

汲黯答道:“繡衣衛與大鴻臚,皆在檢討此事,繡衣衛左都尉尹齊已經在調查了……”

劉徹聞言點點頭,這個事情上面,繡衣衛的情報系統,確實有問題。

但,更大的問題,卻是……

“且渠且雕難……想不到,你居然膽敢背朕……”劉徹鼻孔裡哼了兩聲。

繡衣衛的細作和情報網沒有得到有關這事情的情報,還情有可原。

畢竟,高闕之戰後,草原的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

其實不止此事漢室沒有得到及時的情報,其他事情上面,情報的回饋速度也慢了許多。

畢竟,草原形勢的變化,讓許多被收買的匈奴貴族,難以與漢室的情報人員接頭,而且,在高闕城下,還有大批大批的本來潛伏在匈奴的漢室情報人員和親漢部族,直接倒戈投降。

這些都削弱了繡衣衛和大鴻臚的情報偵測能力。

但且渠且雕難,絕對不在此列。

但這貨,卻沒有報告半分有關此事的情報……

高闕之戰後,他甚至沒有再報告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了。

這個傢伙想幹嘛?

劉徹不想去管!

但他既然想背叛,那就要付出代價!

不過,他現在暫時還有用,留着他比毀了他,對漢室更好!

所以,劉徹也就是在心裡面將這個事情記下來。

有史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登上劉氏天子小本本上的人,能夠逃脫報復!

“說一下,這前朝義民是如何衝破萬里險阻,成功歸來的吧?”劉徹拿着奏疏問道。

這也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地方。

按照代國奏疏的報告,這支秦朝遺民是從幕北地區出發,穿越瀚海,躲過和衝破了無數個匈奴人的追尾和堵截,迴歸長城的。

出發時,他們有人口將近五千。

其中三千人是成年人。

而回歸長城後,總數只有兩千餘不到三千。

確實是損失慘重!

但作爲皇帝,劉徹都留了一個心眼。

因爲他知道,從幕北出發,穿越浩瀚的瀚海,到長城腳下,總距離可能超過了七千裡,甚至更遠。

這麼長的長途跋涉,哪怕只是正常遷徙,也是一場艱難遠征。

更何況,對方是頂着匈奴人的圍追堵截,在萬里草原上,一路向南,抵達的長城的。

這幾乎是奇蹟般的偉業!

而劉徹素來對奇蹟很懷疑。

他有些擔心,這是不是匈奴人玩的花樣。

好在汲黯及時解答了他的疑惑:“回稟陛下,據說這些秦朝遺民,在遷徙路上,曾經得到了小月氏以及羌人的幫助,還有百餘位小月氏的騎兵,一路爲他們做嚮導,引導他們迴歸長城……”

這就合理了。

這個世界上,若是什麼人比漢朝還恨匈奴。

那麼,除了小月氏與羌人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

小月氏,就是當年月氏西遷後,殘留在河西走廊上不肯屈服匈奴的月氏遺民。

以劉徹所知,匈奴人就像貓抓老鼠一樣,留着這些自己的死敵,讓他們來磨礪自己的年輕人的爪牙。

數十年來,小月氏的遺民,只能躲藏在河西的崇山之中,苟且度日。

而在歷史上,匈奴人爲了他們的這個傲慢自大的決定,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衛青霍去病出塞,小月氏人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紛紛歸附,甘爲漢室走狗。

特別是在霍去病軍隊裡,超過兩成的胡騎,是小月氏人。

這些人熟悉塞外地理,尤其是河西的地理地貌。

他們引導着霍去病一路摧枯拉朽般的進軍,最終封狼居胥山,達成了一個漢室將軍的最高成就。

至於那羌人,在東漢是東漢政府的煩惱。

但在如今,他們是匈奴人最大的煩惱。

羌人,顧名思義,就是放羊的部族。

他們是多種民族混合的羣體,其中就包括了東胡、月氏甚至是匈奴自己逃難的牧奴。

他們世代在河西走廊的羣山之中牧羊維生。

而匈奴人,則覺得這些羌人是偷他們的牧場和牲畜的小偷,世代都予以嚴厲打擊。

發現了就要撲殺。

因而羌人也就與匈奴不共戴天。

在過去數十年中,羌人部族一直保護和庇護着小月氏的部族。

甚至有時候,羌人會與小月氏一樣,忽然從羣山中衝出來,襲擊那些沒有保護的匈奴部族,搶奪牲畜、婦女。

匈奴與羌人、月氏,一直就是死敵。

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是以,羌人和小月氏會幫助秦朝遺民迴歸,這不是問題。

但,本着小心謹慎的態度,劉徹還決定去摸摸底。

他拍拍手掌,叫來一個宦官,囑咐他道:“你立刻出宮,喬裝打扮,去參合給朕看看,這些秦朝遺民,是否是真秦朝遺民?”

若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這不僅僅可以讓劉徹的諸夏保護者的身份進一步坐實——看看,連萬里之遠的前朝遺民,都因爲朕而歸來,朕不是諸夏與中國的保護者,誰是?

更會成爲劉徹在位期間的一個重要政績。

甚至傳頌千古!

靠着此事,劉徹可以好好刷一波聲望了!

但,就怕這事情是假的。

而漢室卻到處宣揚,最終被人揭破這皇帝的新衣,到時候可就太尷尬了!

而這樣的事情,是有前例的。

劉徹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晚年就在新恆平之事晚節不保,一世英名留下了偌大的污點。

儘管劉徹的老爹和劉徹這些年一直在給他擦屁股,給他洗白。

但事實就是事實,洗白?是洗不白的!

只能避而不談這個事情,淡化它的影響。

但在民間,有關這事情的八卦傳聞,都快可以編成一本厚厚的書了!

劉徹可不希望自己也變成一個這樣的悲劇!(。)

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598節 獎懲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52節 難題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515節 聰明第1445節 歸一(2)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68節 祥瑞(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57節 證據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341節 接觸戰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064節 屠殺(3)第1464節 甜棗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157節 合縱(3)第1334節 戰場第36節 張湯第871節 覲見(2)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800節 先鋒(1)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502節 擔憂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336節 兄弟們(2)第681節 法度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509節 禍事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413節 相親(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560節 加稅?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78節 喜事第28節 竇嬰第167節 明君?第1198節 程序(1)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064節 屠殺(3)第168節 祥瑞(1)第1189節 明主(2)第30節 謊言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871節 覲見(2)第797節 戰前(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072節 血戰(3)第448節 孤兒軍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49節 嘗試(1)第50節 五銖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386節 制度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529節 擦屁股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424節 使團(1)第419 長安諜影第1179節 直臣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35節 厚恩第1277節 戰前(1)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11節 彙報第147節 陽弋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05節 血洗龍城
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1598節 獎懲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52節 難題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515節 聰明第1445節 歸一(2)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68節 祥瑞(1)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57節 證據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341節 接觸戰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064節 屠殺(3)第1464節 甜棗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157節 合縱(3)第1334節 戰場第36節 張湯第871節 覲見(2)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800節 先鋒(1)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502節 擔憂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336節 兄弟們(2)第681節 法度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509節 禍事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073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413節 相親(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560節 加稅?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78節 喜事第28節 竇嬰第167節 明君?第1198節 程序(1)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064節 屠殺(3)第168節 祥瑞(1)第1189節 明主(2)第30節 謊言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871節 覲見(2)第797節 戰前(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072節 血戰(3)第448節 孤兒軍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649節 嘗試(1)第50節 五銖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386節 制度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529節 擦屁股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424節 使團(1)第419 長安諜影第1179節 直臣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35節 厚恩第1277節 戰前(1)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11節 彙報第147節 陽弋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105節 血洗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