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節 考舉(3)

經過考場門口的檢查後,公孫弘拿着自己的考牌,在一個考場的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了屬於他的考棚。

說是考棚,其實就是個臨時搭建起來遮陽的茅草棚子。

棚子裡用木板隔開,分成四個座位。

每個座位下都有一張草蓆,一張案几。

案几上面擺放着三支筆,一個硯臺,以及幾張白紙。

公孫弘拿着自己手上的考牌看了看,找到了那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公孫弘坐下沒一會,一位魁梧的年輕人,也走進了考棚,拿着考牌,打量了一會,然後,就坐到公孫弘的前面。

公孫弘擡頭看了對方一眼,趕緊低下頭,不再去看對方。

“晦氣!”公孫弘搖搖頭。

他幾乎都不需要去求證,只從這魁梧的年輕人的衣着打扮上,就知道,此人是墨家的學子——當世除了墨家的人外,沒有人會赤着腳來參考!

公孫弘不知道的是,這次考舉,爲了防止出現舞弊等行爲,漢室的官員,絞盡了腦汁。

將冤家對頭們塞到一起,算是其中一項預防性措施。

本次考舉在排座次時,是秉着儘量將那些有宿仇的士子安排在一起,以相互監督和震懾。

畢竟,假如兩個同派士子坐在一起,那作弊的可能就會大大上升。

相反,假如兩個死對頭坐在一起,即使其中想作弊,恐怕也不敢了!

不過。本次考舉的士子來源構成中,有將近八成的士子是儒法兩派。

剩下的纔是黃老、墨等其他學派。

墨家學子更是少的可憐。總共只有幾十個報名者。

是以,公孫弘能分配到一個墨家弟子。還真是他的運氣!

絕大多數的儒法弟子,都是分配一個政敵進行監視。

譬如,穀梁派的士子後面坐的基本是公羊派的人,韓非子的門徒前面是申不害的傳人。

通過這樣的分配方式,負責本次考舉座次排位的官員認爲,舞弊的可能性已經被降到最低了!

公孫弘坐好以後,大概過了一刻鐘,一個四百石左右的官員,就帶着幾個衙役。巡視過來。

他走進考棚,對着公孫弘等人拱手,道:“本官乃是蘭臺尚書,奉天子詔命,爲本考場巡查之一,諸位士子倘有任何身體不適或者卷面問題,都可以隨意搖響設置在諸位案几左側的鈴鐺,本官手下的吏員,會立刻前來詢問!另外。按照聖天子詔命,本次考舉,倘有士子發現他人舞弊,檢舉成功者。一律加五分,這五分,可以加到任意某輪考舉的成績之上!”

這尚書話音剛落。整個考棚,立刻就是嗡嗡嗡的議論了起來。

五分啊!

還是可以加到任何輪次的考舉成績上的分數!

無數人的眼睛都紅了起來。

狠狠的盯着自己前面或者周圍的人。甚至有人在心裡無比希望,有人二貨作弊。然後被自己抓到。

那尚書卻不管這些,繼續道:“還有半個時辰,考舉就要開始了,現在,本官來宣佈本次考舉的一些規矩!”

這尚書面朝未央宮方向拱手,道:“聖天子詔命,本次考舉禁止士子喧譁,交談、吵鬧乃至於鬥毆,但有違反者,一律零分!另外,凡有作弊、未經許可走動者,除將剝奪考試資格外,還將交付廷尉衙門處置,爾等,可都聽清楚了?”

“清楚了!”附近幾個考棚中的數十個士子紛紛拱手道。

這尚書點點頭,臉上露出一個笑容來,繼續道:“考舉,爲國掄才,諸君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社稷的支柱,因此,聖天子特地恩旨,爲諸君準備瞭解暑的湯藥以及綠豆粥,另外,在考場中,每五百步,都設有一個醫館,坐館者,俱是太醫官,倘有士子有任何不適,皆可在本官屬下吏員陪同下,前往診治!”

“聖天子洪恩,吾等銘感五內!”諸士子紛紛感動的鞠躬。

“好了,吾就不打擾諸君準備考舉了!”這尚書負者手,帶着手下離開。

他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尤其是,他馬上將要去校場中原本的將軍官邸去領受試卷,爲發放給士子們做準備。

………………

而在長安城的士子們,摩拳擦掌的爲自己的未來做着準備的時候。

一支龐大的異族隊伍,正行走在蕭關外的馳道上。

這支隊伍中,有着超過三千人的騎兵。

這些騎兵,雖然全部換上了漢室的衣冠,穿上了長袍,衣襟右衽,但只從外表就能看出,這些人絕非中國人。

甚至其中有不少金髮碧眼,渾身上下都長滿了濃密毛髮的奇異男子。

這支隊伍,就是依照漢匈最新協議,護送着匈奴單于之女,被封爲北海閼氏的夏胭脂前往長安的匈奴和親隊伍。

“閼氏,已經過了蕭關了,再有一天,就將到達漢人的國都了!”一個侍女輕聲的對坐在馬車中的一個女子稟報着。

這女子身穿着大紅的漢室傳統嫁衣,頭髮盤起,做了個漢人女子最爲喜歡的鬟,其上插着珠玉,她大概十六七歲,但卻身材高挑,體態豐滿,尤其是胸前的偉岸,比一般的中國婦女還要高聳飽滿。

最重要的是,僅以面貌來看,她確實是個難得的美女!

夏胭脂擡起頭,輕輕掀開車簾,車窗外,屬於她的奴隸、牲畜以及親衛,延綿數裡之長,幾百名漢朝的騎兵,策馬在道路左右,即好奇又戒備的打量着這支和親的送嫁隊伍。

“漢朝的皇帝,是個怎樣的男人?”夏胭脂不免在心中思考了起來。

對遊牧民族的女子來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樣的農耕民族思維,完全不存在。

草原上的女子,只會服從強者。

誰強,她們就聽誰的!

自古以來,她們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生存下來的。

是以,夏胭脂對於嫁來漢朝這個陌生的國度並沒什麼抗拒心理。

相反,她還頗爲期待。

漢朝的強大,她自然清楚,這一路上所見的漢朝都市,更是讓夏胭脂在心中震撼無比——與漢朝的城市相比,匈奴的單于庭就好比一個破落雜亂的小山溝。

所以,夏胭脂心中,已經悄悄的對自己婚後的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

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712節 影響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350節 決戰(2)第1569節 攪局者第207節 調查(1)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959節 猛將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681節 法度第1326節 怎麼辦第386節 制度第846節 善後(3)第237節 賄賂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615節 洗錢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189節 明主(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570節 人心(2)第1116節 培育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583節 敲竹槓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615節 洗錢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437節 收買(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786節 洗腦(2)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12節 屈射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321節 馬耕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569節 人心(1)第488節 移民(1)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232節 影響第191節 造假第1507節 遊說(2)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116節 培育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375節 寶藏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239節 回長安第93節 尷尬第1141節 選擇第90節 田叔來了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1144節 經濟(1)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91節 舊恩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189節 明主(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851節 影響(1)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499節 問題第1397節 立規矩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56節 燕飲(下)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803節 出關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364節 劇變(2)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21節 過繼(2)第64節 試驗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325節 易手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440節 設計
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388節 展示肌肉(1)第712節 影響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350節 決戰(2)第1569節 攪局者第207節 調查(1)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959節 猛將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681節 法度第1326節 怎麼辦第386節 制度第846節 善後(3)第237節 賄賂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615節 洗錢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189節 明主(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570節 人心(2)第1116節 培育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583節 敲竹槓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615節 洗錢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437節 收買(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786節 洗腦(2)第1111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1112節 屈射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321節 馬耕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569節 人心(1)第488節 移民(1)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232節 影響第191節 造假第1507節 遊說(2)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116節 培育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375節 寶藏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239節 回長安第93節 尷尬第1141節 選擇第90節 田叔來了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1144節 經濟(1)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91節 舊恩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938節 鮮卑也是諸夏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189節 明主(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851節 影響(1)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499節 問題第1397節 立規矩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56節 燕飲(下)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803節 出關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364節 劇變(2)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21節 過繼(2)第64節 試驗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325節 易手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440節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