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兄壯侄大

馬雲這幾個人都是人精,李璟打的什麼主意,一聽就明白。想必剛纔在戰略上沒現實出來自己的高明,氣勢上又沒能壓不住大楚,想要動動軍事的主意了。

趙普冷笑着說道:“洞庭湖大不大,先前的吳王楊行密、楊渥等人應該很清楚吧,這幾個人不幾次來洞庭湖遊玩嗎?什麼結局,大王,應該心理很明白吧。”

樑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的六月,吳王楊渥積聚江表精兵良將,大起水路三軍,在嶽州刺史做內應的情況下,進入洞庭湖,並順湘江而上進攻長沙,結果就是在洞庭湖畔,全軍覆沒,江表的名將劉存等人被活捉,數萬精兵葬身洞庭湖底。馬殷趁勢不僅再次收復了嶽州,並調轉牆頭,打下了一直與江表遙相呼應的郎州,徹底的統一了湖南。從那時起,不管是吳還是後來的南唐,都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

楚國實力不弱,李璟也是明白的,不然也輪不到他來打楚國的主意了。如果楚國很弱,他老爹李昪、幹爺爺徐溫,幹大爺楊行密早不就把老馬家給收拾了嘛。

所以他只想學學唐莊宗,看能不能佔些口頭的便宜,結果人家是寸步不讓。李璟雖然有些不爽,可也發作不得。一旁的查文徽等人也領教了馬雲這幫子的詞鋒,心知他們不好對付,所以對這聲“大王”,也不敢輕易跳出來責罵了。

這一眨眼工夫,菜都上齊了,馬雲一看有點愣住了,看來今天這個飯是徹底的吃不成了。他偷眼看了下李節、趙普,正好與這兩人的目光相對,他們已經氣的身子發抖。

這菜是挺好,什麼紅燒雞翅、雞鵝魚、酒香雞、繡球白菜等等,這菜色香味俱全、品種也多,可是做菜的材料卻很單一,裡面都有雞肉。而這正好是楚國忌諱的一件事。

這倒不是因爲楚國信奉什麼新的宗教,而是因爲楚國第二任楚王,馬殷的二兒子,馬希範的二哥,已故的衡陽王馬希聲,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吃雞。這個吃雞大王的名聲,傳揚天下,他一天三頓飯,至少要吃掉五十多隻雞。

馬殷在世的時候,衡陽王不敢大手大腳花錢,馬殷一死還沒下葬,衡陽王就擺起了全雞宴。古人送葬是要素食的,可是衡陽王偏偏要吃雞,而且是很吃了幾隻雞以後,纔去送葬。當時楚國的一個官員就譏諷道:“晉朝阮嗣宗臨母喪,尚吃掉一頭蒸豬,喝了兩斗酒。主公如此,可謂善法賢人。”(阮籍是著名的“狂徒”,從不尊禮數的,這句話可不是什麼好話)衡陽王卻不知道別人是譏諷自己,還樂的呵呵大笑,不知廉恥的說自己是學習朱溫(朱三也是個大名鼎鼎的吃雞大王)。

這衡陽王可不止吃雞這一條,他識人不明,誤殺了楚國的‘諸葛亮’高鬱,同時也懶惰異常,除了胡吃海喝、貪圖享受什麼事也不幹,惹得楚國上下是敢怒不敢言。可是,楚國的老百姓命運比較好,這衡陽王當了一年多的楚王居然薨了。他一死,馬希範便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當上了楚王,馬希範是尊義理,愛面子的人,馬雲不過就是擅自娶親,馬希範就氣的要死,更不要說這個“吃雞大王“的名聲了。衡陽王已經死了,也就算了,可是馬希範自打當了楚王之後,百官誰都不敢再提雞的事,誰提誰倒黴。

就連馬雲貴爲王爺,在長沙呆了那麼多天,也沒吃到過雞。

馬希聲“吃雞大王”的名頭那麼響,李唐怎麼可能不知道,後來的馬氏子弟甚至楚國的百官都是不吃雞的。今天這個全雞宴,顯然就是故意的了。

李唐這招夠損,李節很生氣,覺得受到了侮辱,但是也沒什麼辦法,這明顯是指桑罵槐,但是人家沒有明說啊,自己站起來貿貿然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沒有針對的對象,說的不好反而顯得沒有度量了。

李節眨眨眼,看向了趙普。趙普雖然是剛加入楚國封建軍事集團的,可他是荊南節度使府的“包打聽”,自然也是知道這個緣由的。他腦筋急轉,想辦法把這個難看給轉移過去,事以至此,是千萬不能認慫。

趙普還沒想出來辦法,馬雲笑道:“唐王也愛吃雞嗎?看來世的‘吃雞大王’,也要加上唐王爺了。”

李璟看着趙普等人的窘像,正得意洋洋的喝酒呢,沒想到馬雲突然給他慣了一個‘吃雞大王’的名聲,當下忍不住,一口酒就噴了出去。我文采風流的,怎麼會是朱三那樣的匹夫,更不會是馬希聲那樣的蠢貨了。

李璟很生氣。

看着李璟憋鼓這兩隻眼睛的樣子,查文徽站起來說道:“王爺,誤會了。聽說貴國雞少,我王怕諸位沒有吃飯雞,所以才專門做了這席全雞宴。其實,在下也好奇,世上之人皆雞鳴才起牀,不知貴國是聽什麼聲音才知道天亮了呢?莫非是狗叫嗎?”

李唐那邊的官員聽了這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馬雲站起來,斜眼看了幾眼對面的李唐官員,帶他們靜下來之後,才說道:“稀奇稀奇,貴國看天亮沒亮,居然靠聽聲音,我們很普通,就是用眼睛看的。查大人,不知道貴國人的眼睛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馬雲這個話,說的就有點無賴了。他曲解了查文徽的意思,而且還乾脆來了個將錯就錯。

李唐的官員刷的一下,不做聲了。對這麼無恥、這麼下流、完全不按聖人教誨出牌的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應付。破口大罵?先不說能不能罵的過對方,就算罵的過,對方這麼不知廉恥,丟人的反而是自己。而且,還不能把對方惹毛了,畢竟現在大唐正在征討福建,如果楚國在西線來點小動作,大唐不就兩面受敵了嗎?

李唐的官員只能發揚下阿q的精神,我是讀書人,不和你一般見識。

馮延巳看了看對面的馬雲,心中一動,說道:“陛下,今日楚國來使,唐楚聯姻,自此相和,可謂是件天大的喜事。臣聞楚王最喜作詩,天策府十八學士各個文采風流,臣請陛下下詔,在做諸位共賦詩詞,以饗盛世。”

作詩?

李璟大喜,搖頭輕念道:“最愛招提景,天然入畫屏。水光含鏡碧,山色擁螺青。抱子猿歸洞,衝雲鶴下汀。從容坐來久,花落滿閒庭。這篇楚王佳作,傳唱江南。這詩應情應景,而又富有深意。真是讓人忍不住擊節叫好!”

看李璟搖頭晃腦,那邊李唐羣臣或微笑捻鬚,或沉靜思考,馮延巳甚至居然跟着搖頭晃腦,擊節相合。搞得馬雲是心中是暗笑不已,這李璟還真是個文學家,這李唐的詩友會,看來比大楚可要強多了。可惜啊,政治上,簡直就是個弱智。

李璟又說道:“馬王爺,是楚王五子,想必也是深得楚王風采,不如在今日我們一起作詩相合,共慶楚唐聯姻。”

馬雲連忙謙虛道:“在下實是不精通此道,李節李大人倒是此中好手,不若就讓他替我們作詩吧。”

李璟不滿的看一下他,笑道:“這作詩,手到擒來只是,安能頂替呀。馬王爺,莫要謙虛了。”

馬雲自然知道這是李唐故意想讓自己出醜,不過他也想趁此機會,表現一下自己的粗鄙風格,當然站起神來在院中,緩緩走了幾步,輕聲念道:“山下一羣鵝,噓一聲趕落河,落河捉鵝一肚餓,吃完回家去玩老婆。”

這是剛做完,哄得一下,李唐百官笑得是前仰後合,馬雲恬不知恥的,說道:“唐王,在下做的不好,請各位批評指正。”說着就要回座位上去。

“王爺,且慢。”查文徽好不容易逮着機會,戲弄道:“王爺,這詩做了,可這題目,總也得告訴我們吧。”

“題目,”馬雲楞了一下,他慢慢仰起頭來,一隻手撫摸着下巴,想了半晌,方纔說道:“應該是……”

查文徽得意洋洋的向左右,輕挑了一眼,笑道:“下官倒有一個好題目,王爺,你看這‘五六七八’如何呀?王爺這首詩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多一個字,不就正好是‘五六七八’嗎?”

說着李唐官員是鬨堂大笑,剛纔的鬱悶早就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李節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慚愧,歡喜的是馬雲一下子弄臭了名聲,慚愧的是,這樣一來,讓人小看了楚國。而趙普則是微微一笑,視若無睹的自斟自飲起來。

此後,酒宴就漸漸熱鬧起來,過來向馬雲敬酒的人很多,而且每人都要誇讚幾句,馬雲似乎完全沒有聽出來其中的揶揄,竟然也得意起來,越喝越高興。趙普、李節二人害怕再次着了道,只是打着哈哈,再也不敢喝了。

這人喝多了,有些人是悶頭大睡,有些人就變成話勞,更有些人會怒罵旁人。馬雲喝的有點多,這話也多了起來,講的都是自己如何帶領精兵攻破南平,如何和南平江陵大戰八百回合,吹噓的是天花亂墜。李唐上下心裡暗笑,嘴上還來捧成幾句,這馬雲就喝的更多了。多到以至於李景遂過來敬酒的時候,馬雲居然認不出他是誰了。

趙普在一旁解釋道:“王爺,王爺。唐王太弟過來敬酒了。”

“誰?你姓王啊,王兄你好!”

說着,馬雲一把摟着李景遂的肩膀,說道:“咱哥倆喝。”

“王爺,王爺,這是唐王太弟。”

馬雲眨了眨眼睛道:“王太弟。”

看馬雲有點明白了,李景遂笑着正想說話。

馬雲一巴掌排在李景遂的腦門上,說道:“兄壯侄大,這大好頭顱,不知將被何人割去。”

這聲音剛落,喧鬧的庭院唰的一下,變得異常的寂靜。李景遂驚得面如土色,偷偷的看了李璟一眼,而李璟正好也向他看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68章 來了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84章 喜憂參半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章 造假幣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79章 豫章行(二)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56章 碰壁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0章 西遷(2)第89章 援兵5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76章 詐筆銀子第33章 發行國債28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200章 混戰第2章 整風運動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54章 使者不斷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5章 連番用計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81章 生意經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71章 設伏第203章 謀蜀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52章 韶州鏖戰第55章 連番用計第9章 讓涇州第64章 收編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46章 撞車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80章 豫章行(三)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86章 林仁肇第98章 罪狀第120章 歸程(上)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53章 趙季札第56章 碰壁第19章 軍務政務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4章 造假幣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58章 如墜霧中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33章 發行國債第35章 大戰略第101章 逃亡第53章 覲見皇帝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5章 巧奪向城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91章 遇刺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35章 詩賊(2)第27章 物價暴跌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16章 含元殿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26章 兩派第25章 刺殺第66章 翻臉第111章 夜宴(二)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74章 逼宮第49章 爲你做主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80章 騎射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39章 重組軍隊
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68章 來了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84章 喜憂參半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章 造假幣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79章 豫章行(二)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56章 碰壁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0章 西遷(2)第89章 援兵5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76章 詐筆銀子第33章 發行國債28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200章 混戰第2章 整風運動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54章 使者不斷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5章 連番用計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181章 生意經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71章 設伏第203章 謀蜀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52章 韶州鏖戰第55章 連番用計第9章 讓涇州第64章 收編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46章 撞車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80章 豫章行(三)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86章 林仁肇第98章 罪狀第120章 歸程(上)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53章 趙季札第56章 碰壁第19章 軍務政務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4章 造假幣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58章 如墜霧中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33章 發行國債第35章 大戰略第101章 逃亡第53章 覲見皇帝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5章 巧奪向城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91章 遇刺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35章 詩賊(2)第27章 物價暴跌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16章 含元殿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26章 兩派第25章 刺殺第66章 翻臉第111章 夜宴(二)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174章 逼宮第49章 爲你做主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80章 騎射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39章 重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