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遇刺

日上三竿,馬雲才醒了過來。第一件事就是睜開眼睛向左看了看,什麼也沒有!他又向右看了看,居然也是空空如也。相對於前天晚上的香豔生活來說,昨天晚上,喝醉了之後,居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這早上也沒有什麼美女來伺候更衣。

他賴了一會兒牀,確定再也不會享受到昨天的待遇之後,這才意興闌珊的爬了起來。

洗漱完畢,正在用早餐的時候,趙普過來向他問安。

馬雲看了看趙普的身後,說道:“那個李節呢?”

趙普笑道:“李大人今早去馮延巳馮大人家裡,商量公主……商量王爺的結婚大典了。”

馬雲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楚唐和好,這個談判什麼時候談呀?”

趙普詫異的看了眼馬雲,不解的說道:“王爺,昨天唐王后來不是說,楚唐兩國自此交好了嗎,他還嫁了公主過來,這不也是楚唐和好的表示嗎?”

馬雲吃了一驚,懷疑的說道:“這個東西,不是要籤個條約一類的嗎?這萬一李唐要是說話不算話了該怎麼辦呀?”

“條約?王爺可是指的盟約啊。”趙普冷笑了一下,說道:“楚唐聯姻,明擺着是同牀異夢。李唐現在是要東進攻擊閩中,生怕我們在背後同他們一刀,而我大楚,也不是真想和他們議和,只是因爲嶺南劉氏不斷的騷擾我們的桂州等地,大王也怕我們大軍南征的時候,李唐從背後給我們使絆子。所以,現在只是各取所需,這個聯盟只是暫時的。”

趙普看了看外面,低聲接着道:“我大楚要想混一天下,那麼必先要橫掃江南;反過來說,李唐要想做這件事,它也是要橫掃江南的。所以他們只說結盟,至於怎麼結法,他們是壓根就不提這事了。哼哼……”

馬雲慢慢的放下了筷子,這個事情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當時,楚王派他來李唐,打的名義可是楚唐議和,娶媳婦只是買一送一,順帶的。現在看來,這娶媳婦反倒是主要的,議和倒成了贈品。

馬雲猶豫了一下,說道:“可是,趙兄,現在劉仁瞻控制着武昌一帶,嚴禁糧食進入荊南,這樣今冬對荊南節度使府的壓力就好大了。現在,既然是議和,怎麼說也要談一談通商的事情吧。”

趙普想了想,說道:“恩,這倒也是,雖然昨天唐王也說了這個事情,說以後要互通有無,既然這樣,我們還是找機會就來往商旅的事情,籤一個紙質的文書,昭告天下。”

昨天有說過這事嗎?馬雲愣了,他只記得別人不停的給自己敬酒,好像自己也喝了不少。李璟居然趁喝酒的時候,說了這麼多事情呀。中國啊,還真是的什麼事,都是在酒桌子上定的。

馬雲想了想說道:“哪唐王有沒有說我們楚國的商人到唐國來做生意,這個賦稅該怎麼個收法呢?”

“這倒沒有,不過向來都是各收各的呀?”

馬雲搖搖頭說道:“稅收,是影響商人經商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這……”他看趙普的表情,馬雲明白,趙普沒明白自己的意思。

只好解釋道:“就是說,抽稅抽的重不重,對商人願意不願意經商,影響很大。對我們楚國來說,這個影響更是厲害。”

五代的兩湖地區,可不像明清時代那樣,湖廣熟,天下足。當時兩湖地區,特別是湖南地區,還沒有大面積開發,從人口數量就可以看的出來,嶽州五縣這麼大一個地方,才1萬多戶,一戶就按五個人算,也才六七萬人,郎州的人少比嶽州更要少一些,反倒是荊州人要多一些,是嶽州的兩倍。人口數量,在一定意義上也代表了當地的開發水平。

馬雲接着說道:“咱們大楚地大人稀,如果只是收莊稼人的田稅,國力怎麼能都強不起來。所以,我們要別的辦法來提高稅收。”

趙普眼睛一亮,說道:“王爺意思是說,要我們大楚和李唐同時把商人繳納的稅收,給降下來嗎?”

好不容易想到了“最惠國待遇”這個名詞,馬雲有點得意的說道:“雖不中,也不遠矣。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大楚和大唐可以互相給對方的商人提高便利,降低他們的賦稅。我們可以把這個叫做最惠國待遇,這樣對我們兩國都有利的。趙兄,你覺得怎麼樣?”

“王爺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不過,我看李唐一定不會同意的。”

見馬雲有點不自在,趙普笑道:“以我對李唐官員的看法,陳覺、查文徽、馮延巳等人深的李璟的器重,而這幾個人肯定是不會同意這個提議的。”

馬雲錯愕的說道:“這是爲什麼呀?”

“陳覺這個人識人而不能用人;馮延巳嫉賢妒能,沒有氣量,經常播弄是非;查文徽好詩詞,可惜他太在乎這些東西,反而有點不辨公私,不分輕重。這幾個人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眼高手低,目空一切,志大才疏。”

“李昪還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吳越王宮發生大火,多年的積蓄當然無存,吳越王受驚發瘋,吳越上下震動,就是這樣,李昪也沒有出兵攻打,反而送去了大批財物。當時馮延巳就這麼說李昪:‘田舍翁安知天下事。’由此可見,馮延巳這些人是念念不忘,要做一番大事業的。而現在李璟有這麼信任他們,他們認爲這個時機已經來了。他們胃口,可不僅僅是區區閩中,在這種情況下,王爺,就算這件事對李唐也有利,可目前唐強楚弱,您認爲這樣有利於楚國的事情,他們會同意做嗎?”

馬雲沉默了。

趙普突然又向馬雲靠近了些,悄聲道:“王爺,他們既然是這樣徒有其表的人,您想重回大楚,就簡單的多了。”

馬雲喜道:“趙兄,有何妙計。”

“呵呵,先前我們對李唐的官員瞭解不多,纔想了種種法子,現在,看來,就這幾個人在,要回大楚輕而易舉,我們就……”

今日是十二月八號,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

遠在商周時代,中華就有把天地、神靈、祖先放一起祭祀的習慣,並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而祭祀的日子就選擇在臘月初八,人們都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

而在佛文化裡面,它們是這樣傳揚臘八節的,說是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於是臘八節,也是“佛祖成道紀念日”。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

妙因寺在這一天,也要舉行一個較大規模的慶祝儀式,金陵百姓參加的人數也很多。馬雲聽說有這樣的去處,和驛站的官員交代了句,就帶上李二狗幾個侍衛,和趙普一起去妙因寺上香去了。

其實上香是假,妙因寺今天百姓衆多,人聲鼎沸,馬雲是準備趁機來金陵茶社的人接頭,瞭解一下楚國的情況,以及李唐官場對楚唐聯姻的看法。

妙因寺前是一片開闊的綠色草地,前面是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有蔥鬱的松針樹,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氣清新,景色秀麗。

此時將近中午,山門外還有些百姓擺着地攤,有賣大碗茶的,有賣包子、豆腐腦的,還有測字算命代寫書寫的,等多的卻是賣香燭的,上香的百姓有些人已經開始返家,有一些在光顧這些地攤,還有一些從遠處過來的,則正準備往裡面進。有些人進,有些人出,有些人不進也不出,搞得山門外擁擠不堪,甚是熱鬧。馬雲等人下了馬,就順着人流向寺裡擠去。

遠遠的望見硃紅的山門,上面掛着一個匾額,藍底金字“棲霞”。趙普這一旁解釋道:“公子,這‘棲霞’二字,據說是高宗李治所寫的。”

見趙普又熱心的當起了導遊,馬雲忍不住挑剔道:“不是說是妙因寺嗎?怎麼寫的是棲霞二字呢?”

“公子不知,這寺廟最初建於南朝,最初稱棲霞精舍,唐時改名功德寺,估計最近才改爲妙因寺的……”

看趙普侃侃而談,馬雲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子,這個趙普也是,什麼東西不好學,這東西記這麼清楚幹什麼。馬雲隱隱想起來,昨天晚上,這個趙普也是死活不做什麼詩詞的,莫非……

進入山門,便是彌勒佛殿。這裡人少了些,大聲喧譁的也不多了,各個一臉虔誠。殿內供奉袒胸露乳、面帶笑容的彌勒佛,背後是韋馱天王,昂首挺立。

馬雲一邊饒有興趣的看着笑容可掬的彌勒佛,一邊和趙普閒聊着。

突然有人喝道:“王爺小心。”接着,馬雲眼前就有一把明晃晃的大刀直劈過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8章 請君入甕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36章 詩賊(3)第72章 斬立決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46章 蜜月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06章 會戰(5)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22章 覆手爲雨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33章 發行國債第79章 豫章行(二)第50章 家書第67章 聯姻第22章 覆手爲雨第211章 隴州第22章 借兵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0章 一三五第31章 定策(上)第64章 收編第178章 糧草第35章 燒不死你第99章 戰高平第2章 整風運動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10章 新策略第4章 造假幣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9章 越牆第19章 圈套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4章 人心難測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1章 周娥皇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4章 交州第69章 一鍋燴第15章 伏擊(一)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9章 棄子第132章 刺殺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85章 潞州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10章 聊天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2章 定策(中)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96章 心理陰影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51章 發證獎勵第46章 奇功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12章 岳陽樓(下)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62章 匍匐臥倒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4章 黃土鎮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57章 波瀾再起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05章 會戰(4)第19章 圈套第131章 使者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01章 聽春宮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
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28章 請君入甕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36章 詩賊(3)第72章 斬立決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58章 包圍汴京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46章 蜜月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06章 會戰(5)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22章 覆手爲雨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33章 發行國債第79章 豫章行(二)第50章 家書第67章 聯姻第22章 覆手爲雨第211章 隴州第22章 借兵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宴無好宴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0章 一三五第31章 定策(上)第64章 收編第178章 糧草第35章 燒不死你第99章 戰高平第2章 整風運動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10章 新策略第4章 造假幣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9章 越牆第19章 圈套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4章 人心難測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1章 周娥皇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4章 交州第69章 一鍋燴第15章 伏擊(一)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9章 棄子第132章 刺殺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85章 潞州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10章 聊天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2章 定策(中)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91章 契丹楊袞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96章 心理陰影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51章 發證獎勵第46章 奇功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12章 岳陽樓(下)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62章 匍匐臥倒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4章 黃土鎮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57章 波瀾再起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05章 會戰(4)第19章 圈套第131章 使者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01章 聽春宮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