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編

行家一伸手,就只有沒有。站在箭樓上觀望了一陣子楚軍的攻城戰,大皇帝郭威敏銳的意識到,楚軍不好對付。這麼善戰的軍隊,一點都不亞於自己的河北精兵。楚軍此次前來,號稱二十萬,估計楚軍行軍打仗的部隊,怎麼說也應該有個七八萬人。

郭威臉色淡定,可心裡卻忍不住常常嘆息一聲,如果七八萬人都像城下這些楚軍如此的善戰,想依靠三萬驚弓之鳥來守住諾大的汴京城,可就難了。所以,他在城樓上,有那麼一會兒時間,他死守待援的決心動搖了。於是,他忍不住問了李谷。可沒想到,信任的汴京都指揮使李谷居然如此斬釘截鐵的回答:我能。只是李谷在“我能”之後,提出了一個條件。

就眼下這個局面來說,只要這條件不是太苛刻,郭威是絕對不會拒絕的。當下,他笑着說道:“李愛卿,有什麼困難嗎?但說不妨,只能朕能辦到的,朕自然會竭力幫你的。”

“陛下,臣想請陛下,允許臣在汴京城內,臨時徵兵。幫助我軍守衛汴京。”李谷說道。

郭威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谷的用意:李谷肯定是覺得城裡面守軍太少了,他要增兵。郭威沉吟了一下,仔細的看了眼李谷:“李愛卿,你覺得臨時徵召些百姓,真的有用嗎?大軍作戰,生死搏殺之際,這些人會不會……”郭威頓着不再說了,可是意思很明顯:這些平頭百姓,你讓他們運送糧草、修築城牆,那自然是可以的,可是你要驅趕他們上戰場廝殺,恐怕沒什麼效果吧。昔年暴秦荼毒天下,山東英豪羣起反抗,秦二世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啓用了章邯,可章邯並沒有從關中百姓裡面組織軍隊,而是直接把驪山的囚犯們釋放出來,組織成了軍隊,並依靠他們打死了項梁,圍困了邯鄲。換句話說,真正要上戰場,寧可用那些打過架、鬥過毆的死刑犯,也比平頭老百姓要好上許多呀。

“陛下的擔心,臣是知道的。臣要徵兵,只是從百姓裡面選些強壯之士,這主要的兵員卻不是來自百姓。”李谷笑着說道。

郭威一愣,心中暗忖道:不來自百姓,那要來自什麼地方啊?

看着皇帝陛下疑惑不解的目光,李谷笑着解釋道:“陛下,您也是知道的,大周之前,天下紛紛擾擾,暴民四起,盜賊叢生。大戶人家爲了保證安全,往往會招募大批的強壯武士,來充當保鏢護院,而那些朝廷官員都是如此。汴京城中,大戶人家數以千計,就算每一家只有十個人,也是1萬人馬。這些人就在江湖上闖蕩,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把廝殺當成了家常便飯,如果把他們給組織起來,那就是一股可觀的力量啊。就算他們沒有大軍團作戰的技巧,不過,咱們是守城,又不是野戰。正好發揮了他們武藝高強,爭強鬥狠的特點,又避免了楚軍大兵團野戰的優勢……”

“妙……妙啊。呵呵,李愛卿,心細如髮啊。如此緊要關頭,你還能注意一些民生民計,不愧是朕的好宰相啊!朕立刻降旨,讓朝廷官員和富甲商戶,都把自己的家丁護院組織起來,全部由你來指揮。對了……城門這些險要的地方,莫要讓他們去駐防。”郭威龍顏大悅,滿口答應了李谷的請求,只不過想起來楚國對大周的滲透,他不得不留了個心眼,免得稀裡糊塗的被楚國的間隙打開了城門,那可就悔之晚矣。

“陛下,臣以爲此時此刻,不易降旨,不如在朝會中先吹吹風,讓百官率先貢獻家丁護院,這樣那些商賈之家也無話可說了。免得……”李谷在一旁勸道。

郭威立刻醒悟,當天中午,郭威接着午朝的機會,將天下形勢向羣臣解說了一番,當然在郭威的嘴裡面,河北的向訓和關中的郭榮馬上就會帶領大軍來援救汴京,大周的江山是穩定的,眼下只不過是遇到了一些困難而已,要求百官緊緊的團結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度難關。事實上,郭威的話,就是一派胡言,純粹是爲了安撫百官。向訓是剛剛被他派出去都督河北,可是,向訓的主要任務不是整頓、抽調河北軍隊,南下援救汴京,而是在鄴城只會河北人馬嚴陣以待,讓河東劉崇和契丹人無隙可乘。汴京是重要,可是如果一旦河北丟了,汴京還能守住嗎?莫說汴京了,關中能不能守住都成了問題。而汴京城唯一的援軍,就只剩下關中的郭榮了。

郭威的話說完之後,李谷就站出來,首先稱讚了郭威高屋建瓴的軍事戰略,然後又率先表達了自己對大周王朝的忠心,最後又委婉的提出,眼下楚軍賊勢猖獗,自己要把自己的看家護院的家丁們全部貢獻出來,參軍入伍,幫助朝廷守衛汴京,早日擊潰楚軍。

李谷說完,王溥、魏仁浦等人朝廷重臣也先後站出來,貢獻家丁。郭威龍顏再次大悅,當衆賞賜了李谷等人。有了這些朝廷重臣做託,又有了郭威封賞的刺激,衆位大臣也紛紛站出來,貢獻護院家丁。當場就湊出來小2000人馬。要知道,這只是四品以上高官的貢獻,汴京城作爲都城,大小官員數不勝數啊,等着股風吹開之後,僅僅花了兩天時間,李谷就湊出了2萬人馬。

這轉眼之間,汴京城的人馬就增長了將近一倍,而汴京城裡糧草又是充足的,這麼一來,楚軍攻城的難度就大了不少。由於汴京城的封鎖,汴京城外的馬雲並不清楚城中的變化,他還以爲周兵只有三萬。在大軍休整了一天之後,馬雲在大帳裡召集團練使以上官員,做着攻城的軍事部署,他要爲一舉拿下汴京城,和周兵做一番殊死搏鬥。

“拿下汴京城,天下一統的形勢就將是不可逆轉的。朕等着諸位愛卿的好消息!”馬雲最後總結道。

第26章 離間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7章 救人(下)第86章 援兵2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4章 名臣第31章 定策(上)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6章 專權第42章 隔山打牛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26章 謠言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8章 血戰(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7章 援救第99章 戰高平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12章 夜宴(三)第73章 斷頭臺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25章 刺殺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50章 戰象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79章 兵發明州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204章 芙蓉花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5章 詩賊(2)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7章 火藥第66章 援軍?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章 馬邑之戰第210章 聊天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56章 賬本第53章 奇謀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9章 戰高平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7章 造反第7章 援救第59章 出降(上)第11章 岳陽樓(上)24第38章 夜襲(上)第144章第17章 謀臣(2)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49章 奢侈品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5章 下杭州(3)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8章 夜襲(上)第4章 造假幣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20章 歸程(上)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46章 奇功第52章 蕭縣大捷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70章 血戰第45章 神棍第134章 詩賊(1)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
第26章 離間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17章 救人(下)第86章 援兵2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4章 名臣第31章 定策(上)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30章 攻克江陵第56章 專權第42章 隔山打牛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3章 半渡而擊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26章 謠言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44章 三使南唐(5)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8章 血戰(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7章 援救第99章 戰高平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12章 夜宴(三)第73章 斷頭臺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25章 刺殺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50章 戰象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79章 兵發明州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204章 芙蓉花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5章 詩賊(2)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7章 火藥第66章 援軍?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章 馬邑之戰第210章 聊天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56章 賬本第53章 奇謀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99章 戰高平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17章 造反第7章 援救第59章 出降(上)第11章 岳陽樓(上)24第38章 夜襲(上)第144章第17章 謀臣(2)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49章 奢侈品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5章 下杭州(3)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38章 夜襲(上)第4章 造假幣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20章 歸程(上)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46章 奇功第52章 蕭縣大捷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70章 血戰第45章 神棍第134章 詩賊(1)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