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南下邕州

得知了李唐的底線,趙普頗爲高興的跑到了議政殿。其實楚王馬雲這半個月可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幹,一心度蜜月。如果他真要這麼做的話,別的人不說,估計都察院那位御史中丞拓跋恆,早就跳出來勸諫了。

這半個月馬雲忙着出書呢,在南陽附近發現的石油,讓他對外作戰多了一種思路——火攻。可是這石油是液體,還有點怪味兒,如何開採,如何安全的運輸,誰也不懂啊。沒有辦法,馬雲就自己總結回憶,昔年讀高中和大學時候,學的一些物理、化學知識,寫成一個常識性的科普文獻。這幾個不到20頁的小冊子,就把馬雲給忙了個昏天暗地的。然後在將這個小冊子,下放到工部的相關人員手中,命令他們根據小冊子上的指導,邊摸索,邊工作。另外,他還命令丁思瑾就地調撥兩架發石機,讓工部的人員,就地試驗,檢驗發射石油的效果。

馬雲有這麼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要做,哪裡顧得上和馮延魯磨嘴皮子啊。再說,馮延魯、魏岑這些人可不是傻子,有文章寫的花團錦簇一般的傻子嗎?如果馮延魯來了長沙,馬雲就和他談判,那不是表明楚國很需要這筆軍糧嗎?那馮延魯還不得獅子大張嘴啊。所以,馬雲拍板,以婚事爲藉口,讓趙普陪這馮延魯在長沙城裡瞎逛遊兒,禮節一定要到位,招待一定要周到,讓馮延魯挑不出毛病來,可就是不接見他。馮延魯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個彬彬有禮的讀書人,這樣的人有一個毛病,就是總喜歡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考慮一下,他就是想發飆也要有藉口才能發飆。現在,吃好喝好玩好,他想發火也發不出來,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到了時間,他自己憋不住了,就只能降低要求。

於是,馮延魯果然中了楚國的奸計,着急上火的,簡直都想跳牆進到楚王宮裡找馬雲去了。他的要求自然是一降再降,降到楚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趙普將李唐的要求帶回來之後,馬雲立刻召集王贇、李驤、劉彥濤、徐仲雅、範質等人商議南征的方案。

王贇說道:“大王,自秦設象郡、桂林郡以來,到唐代設立廣南西道,這鬱江之西雖然一直歸於中國管轄,可這裡地方偏僻,外加山嶺連綿,丘陵錯綜,河流縱橫,人煙稀少。這官道年久失修,狹窄綿長,不適於大軍行進。況且,鬱江之南這三十多州(廣南西道呈多盆地地貌,外加少數民族聚集,所以設立的州比較多。不過每州的轄地比較小。廣南西路30多州地方和10多州的廣南東路或者威勝節度使轄地差不多大,)的地方,屬於建武節度使和寧遠節度使,其中建武節度使治所是邕州,寧遠節度使治所原本是容州,去年被我軍攻取之後,已經遷到了封州。建武節度使是陳守忠性子怯懦,才具有限,而寧遠節度使潘崇徹頗具將才,因此,臣以爲,我軍不如先集中兵力,擊破封州,再派一支偏師,耀武與邕州,以陳守忠的平庸表現十有八九,是要投降的。”

別人都在琢磨王贇的話,樞密副使劉彥濤笑道:“大王,這封州城,臣當年跟隨許大將軍打過,城牆高大,兵精糧足,恐怕不好大啊。我看我們不如圍而不打,讓李唐的人馬去打韶州等地,免得,我們打下了封州,漢國急紅了眼,派遣軍隊和我們死拼,不就白白的便宜了李唐嗎?”

馬雲點了點頭,說道:“衆卿還有什麼意見嗎?”

李驤出列問道:“大王,臣想大王只是想取廣南西道呢?還是想取整個廣南道呢?”

衆人的眼睛刷的一下,齊齊看向了馬雲,徐仲雅第一個蹦了出來,說道:“李大人差矣。我國與大唐已經有平分廣南道的協議。李唐精銳十數萬,庫府充足,可絕非嶺南可比,而我大楚立國雖久,可是積蓄不多,現在還不是和李唐翻臉的時候,不如緩個一兩年,等我們庫府充足之後,再與李唐對峙也不遲啊。”

李驤說道:“大王,徐相,範相,諸位大人。世人皆知李唐乃是當時強國,精兵十數萬,臣以爲,李唐人口不過50多萬戶,以每戶八個人來計算,不過400多萬人口,李唐向來是養民爲主,故此兵馬最多20萬,其中精銳之師頂多10萬,先前,李唐伐閩,出動軍隊十萬,其中戰死、病死者有二萬多人,其後,李唐在福州又被吳越擊敗,戰死者七八千人,可以說,攻閩之戰,戰死3萬人,精銳兵馬恐怕至少有2萬。今年,李唐出兵8萬人北伐,基本上全軍覆沒,精銳兵馬至少損失有4萬人,這樣一算,李唐的百戰精兵,恐怕只剩下4萬人了。嶺南一戰,至少還能消耗他精兵萬人,這麼以來李唐的精銳就只有3萬人了。其餘的兵馬再多,或者是新招募,或者是缺乏訓練,這些兵馬再多,又有什麼威脅呢?臣以爲,只要策略運用得當,全取嶺南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徐仲雅問道:“可是如果,李唐以我們違背協議爲藉口,出兵入侵我國,我大楚當何以對之啊?怎麼的糧草可不多啊。如果曠日持久的打下去,恐怕我們會首先挺不住的。”

劉彥濤在一旁說道:“徐相,剛纔李大人說得很清楚了。他們李唐沒有那麼多精銳部隊,他就算來攻打我們楚國,也不是我們的對手。這點你就放心好了。”

範質說道:“李大人的話,都是推算,這萬一。。。”

馬雲笑道:“範愛卿,寡人對我大楚的軍隊,還是十分信任的。不過,咱們國庫空虛,這也是事實,萬一不得已,還是不要和李唐正面衝突,等我們的那步棋下出來之後,再和李唐翻臉也不遲啊。”

趙普在一旁說道:“大王,如果我們想要順順利利的下那步棋的話,那麼嶺南絕對不能讓李唐給得了去,這廣南西道,那確實窮,可是廣南東道,特別是興王府,可是嶺南的蘇杭啊,劉氏自立國以來,就和南洋各地通商,每年通商的收入,可不少啊。據說這商船,有些還直達波斯等地,一來一回,利潤能翻上數倍。而李唐最缺的也就是出海口了。李唐地盤雖大,卻只有海州(今連雲港)、泰州等地出海,可這些都在北方,有吳越隔着,他們南下商船不多。可是如果李唐佔有嶺南,一來可以將劉氏的財富化爲己用,二來他們繼承了劉氏的商路,那麼國力就會上漲,說不定就渡過了經濟困難期,對咱們可就大大的不利了。臣以爲,嶺南不能落在李唐的手中。”

這嶺南在唐代叫做廣南道,又爲分廣南東道和廣南西道(即今天廣東、廣西的由來),既不能讓李唐給佔了,又不太好撕破臉皮和李唐硬搶。這可怎麼辦呢?

王贇、李驤、趙普皺着眉頭想辦法,劉彥濤左顧右看,心裡話:即想當婊子,還想立牌坊,哪有這好事啊。不過,在座的這幾個都是聰明人,鬼點子多得要命,他現在也不敢隨便的發表意見,以免遺笑大方了。

馬雲想了想說道:“恩,這個要不就放一放,咱們先說說如何攻取廣南西道吧。王愛卿和劉愛卿剛纔的話,都有道理。不過,這是假設咱們一家進攻嶺南的基礎上,可現在不一樣了,咱們是和李唐聯合出兵,怎麼說也得讓李唐的大軍表現表現。所以,寡人以爲,咱們是不是把兵力集中在建武節度使上,對寧遠節度使轄地,咱們按兵不動。而李唐要進攻嶺南,必然是先攻擊韶州,然後直接攻擊興王府。他的進攻路線,顯然就是要滅亡劉氏的,而我們最多是想攻取建武節度使,這樣劉氏會不會就把大軍調派到韶州一帶和李唐作戰,對我們或許就無暇顧及或者置之不理了呢?”

李驤點了點頭,說道:“大王的設想是對的,可是有一點,寧遠節度使潘崇徹絕非等閒之輩,他未必看不出來我們的意圖,如果他收斂寧遠節度使的兵力,佈防在封州、義州一帶,徹底放棄建武節度使,那麼我軍日後攻取興王府等地,就困難了。”

趙普笑了:“臣倒有一個主意,用離間計。如果潘崇徹一旦收斂寧遠節度使的兵力,我們立刻派人在興王府散步謠言,於此同時,我軍卻對邕州卻是圍而不打,這麼以來,邕州求救的書信必然天天飛報道興王府去,劉氏的寵臣林延遇和潘崇徹有隙,他很可能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替我們除掉潘崇徹。而我們打下建武節度使以後,按兵不動,那麼李唐和劉氏必然火拼,就讓劉氏耗盡李唐最後的精兵。”

馬雲撫掌笑道:“妙,妙啊。”

李驤在一旁說道:“趙大人的離間計,提醒了微臣。微臣想到了對付李唐的法子了。”

馬雲楞了一下,連忙追問道:“李愛卿,你有什麼辦法嗎?”

“李唐最終拿下興王府,那是必然的了。李唐現在經濟困窘,他們拿下興王府之後,恐怕不但不會減稅安撫百姓,很有可能增加嶺南的賦稅,來犒賞軍隊,到時候百姓一定怨聲載道。那個時候,我們派人喬裝成嶺南義軍,在廣南東道,和李唐搗亂一下。如果李唐被義軍給打敗了,或者陷到這個泥潭裡面,不得不抽身去而。我們到時候順勢而下,那不就不是從李唐手裡取的嶺南嗎?李唐他們也無話可說。”

馬雲想了下,說道:“好,就按李愛卿說的辦,管他到時候,李唐是增稅還是減稅,我們照樣派義軍過去,給他們搗搗亂。呵呵。。。”

第14章 威逼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章 下杭州(1)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1章 翻手爲雲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7章 暖煙閣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案發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04章 芙蓉花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5章 約四事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4章 名臣第54章 如此舉薦23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99章 戰高平第3章 嶽州現狀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51章 發證獎勵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116章 含元殿第43章 繼續出使第67章 催妝第25章 約四事第120章 歸程(下)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102章 會戰(1)第11章 周娥皇第45章 水攻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章 周宗犯錯第53章 奇謀第65章 攻城第117章 救人(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章 整風運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86章 南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章 馬邑之戰第64章 祭孔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60章 三成機會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9章 棄子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11章 夜宴(二)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88章 宴無好宴第81章 分兵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9章 西遷(1)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2章 新妃(3)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4章 商討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0章 新妃(1)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07章 明詔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6章 滅蜀第75章 搜捕第9章 讓涇州第108章 臨江第34章 遭遇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66章 翻臉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1章 新妃(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22章 嶽州流言
第14章 威逼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章 下杭州(1)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1章 翻手爲雲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7章 暖煙閣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案發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0章 後漢的建立(上)第204章 芙蓉花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5章 約四事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24章 名臣第54章 如此舉薦23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99章 戰高平第3章 嶽州現狀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51章 發證獎勵第5章 大楚高級會議(一)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116章 含元殿第43章 繼續出使第67章 催妝第25章 約四事第120章 歸程(下)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102章 會戰(1)第11章 周娥皇第45章 水攻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3章 周宗犯錯第53章 奇謀第65章 攻城第117章 救人(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18章 三千精兵第2章 整風運動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86章 南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章 馬邑之戰第64章 祭孔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60章 三成機會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9章 棄子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11章 夜宴(二)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88章 宴無好宴第81章 分兵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9章 西遷(1)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2章 新妃(3)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4章 商討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0章 新妃(1)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07章 明詔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6章 滅蜀第75章 搜捕第9章 讓涇州第108章 臨江第34章 遭遇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66章 翻臉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11章 新妃(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22章 嶽州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