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

?範質站出來說道:“當前天下,楚唐皆江南之大國也。可是,除了我大楚之外,四下皆是貴國之仇敵。楚唐聯合,則江表自安。楚唐相爭,淮西之地恐怕不復爲唐有矣。貴國形勢如此惡劣,汝等做臣子者,不爲國主分憂,反而妄自尊大,徒然樹敵。我真爲唐王感到可惜啊。”?

韓熙載瞟都不瞟範質一眼,說道:“閣下可是大晉翰林學士範文素嗎?晉主對你可有什麼不周到之處嗎?爲何閣下一入荊湖,就再也不肯北上了呢?如此沒有臣節的人,有能怎能看清楚天下形勢呢?你剛纔所說得,都是匹夫之見。當今天下,契丹與大晉失和,中原動盪。晉主施政不恤民力,盤剝日重,百姓怨聲載道;晉主行軍,只知窮兵黷武,卻軍法不明,封賞不均。今春晉國雖然擊潰了契丹的入侵,可是內部矛盾重重,一旦契丹重來,大晉滅亡已經是指日可待。”說得這裡,站在馬雲左手第三位的李驤,突然掙開眼睛,看了看這個正在指點江山的韓熙載。?

“大晉自顧不暇,安有餘力進攻我大唐呢。再者我大唐北依靠淮河之險,西具長江天塹,進可供,退可守。等到滅亡了閩中、吳越,無後顧之憂的時候,北上可進圖中原,南下討滅漢國。至於西進嗎,我二十萬精兵,不知貴國可有什麼禦敵之策呢?”?

韓熙載並不去看一臉怒容的楚國官員,繼續說道:“因此,我大唐安若磐石,倒是貴國恐怕是危機四服吧。嶺南劉氏乃是貴國的宿敵,梧州、桂州乃偏遠之地,產糧入不敷出,棄之則荊湖危矣;守之,則每年糧食運輸上的消耗就是貴國肩上的重擔了。昔年,南平王在時,還能替貴國抵禦中原的攻擊,眼下荊南被貴國佔據,那麼貴國花費在抵禦中原上的精力,想必也不少啊。這荊湖乃四戰之地,貴國居之不易啊。楚漢失和,貨物想必早已不相流通;中原戰亂,商人南下的多,北上的少,肯買荊湖財物的恐怕只有我們大唐了。如果我們大唐再封鎖邊境,不許通商,不知道貴國,還有何打算啊。”?

範質管的就是民政,如果李唐真的封鎖了邊境,那對於楚國的打擊,實在是無非想象的,範質默然的退了下來。?

馬雲在上面什麼話也沒說呢,下面就已經辯論了幾個回合了。他看了看坐在自己右手的文臣們,這些人一個個氣鼓鼓的,心裡是萬分的不服,可剛纔活生生的例子,讓他們心有所忌,也不敢再輕易挑釁。?

文臣是不說了,可武將們卻忍不住跳了出來。劉彥濤說道:“閣下虛言恐嚇,莫非以爲我十數萬大楚精兵,淨是擺設不成。”?

韓熙載笑道:“嶽州大敗之時,梧州逃竄之日,楚軍大名,在下久有耳聞。”韓熙載是深得罵人不吐髒字的真傳,他說得這兩個日子,是馬殷自打當了楚王之後,敗得最慘的兩次。?

Wшw• тт kan• ¢ ○

劉彥濤噌的一下就跳了出來,看樣子是不想在和韓熙載口頭交流了,想動用一下肢體語言。馬雲看了連忙咳嗽了一聲,一旁的王贇一把抓住劉彥濤,死死將他拽的重新歸了隊。劉彥濤要真的衝上去就是一老拳,楚國的臉可就丟大了。馬雲掃一眼羣臣,文官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服,可是再也沒人敢跳出,武官這邊要不是馬雲在,估計早就跳出來要狠狠的揍一頓韓熙載了。至於李驤,卻似乎有點心不在焉。?

馬雲心裡嘆了口氣,要是趙普在,就不會讓韓熙載這麼得意了。馬雲出口問道:“常大人,若寡人記得不錯,去年年底之時,楚唐兩國尚且還是對等大國。爲何今天,閣下卻是如此趾高氣揚啊。莫非唐王是真的看上我大楚這二十八州了不成。”?

吐血!絕對的吐血!?

韓熙載好不容易站了上風,卻被馬雲這句話給說的啞口無言起來。當時馬雲出使的時候,插科打諢,外加不要臉,一副流氓地痞的模樣,讓金陵的大佬們有口難辯。兩國的關係才定爲了對等大國。可是這小子在私底下,不僅接受了李景的冊封,而且還獅子大張口,要了不少財物。這纔多大會兒功夫,這就翻臉不認人了。這上數十萬兩的資助就這麼打水漂了。魏岑、常夢錫鬱悶的不行,卻也不敢說什麼有傷兩國邦交的狠話,畢竟,現在大唐的主力不是在閩中,就是在淮西。在馬雲萬一真翻了臉,從宜州掩殺過來,這可就是要掉腦袋的大罪啊。?

韓熙載卻譏諷道:“晏子曾說: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一河相隔則境界迥然,下官向來不太相信。今日見大王,下官真是大開眼界,欣然相信了。”?

相國們發了言,吃了癟。下面的文官們也就不敢輕易在發難了。可是韓熙載變本加厲,直接罵馬雲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形勢不好就裝癟三,一朝得意,就充大尾巴狼。這話說得也太過難聽了,禮部尚書劉昭禹硬着頭皮,站出來指責道:“大膽……你居然……”沒辦法,誰讓他是禮部尚書呢?管的就是這外交的事兒。他不出頭還不行。?

可是他還沒說完,馬雲就攔着道:“呵呵,劉大人,暫且退下,我大楚雄踞荊楚,地闊千里,人口衆多,大國將有大國的氣度,衆位臣工,注意胸懷,注意胸懷啊。寡人作爲人主,要有容人之量,善於納諫,說得對了,寡人就會獎賞,說得不對,寡人也不會和他一般見識。寡人如此,衆位臣工也當如此,聖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有句古話,叫做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無非是說,一人的智慧畢竟有限,衆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思廣益,咱們大楚才能夠真正的繁榮富強起來。”說得這裡,馬雲頓了下。?

大楚的文武百官以馬希隱、王贇爲首,趕緊跪下,山呼千歲。這麼一搞,魏岑、常夢錫、韓熙載,多多少少有了些尷尬。這不是歡迎李唐使臣的大朝會,怎麼搞成楚王對百官的訓話了呢。?

馬雲擺擺手,繼續說道:“衆卿平身。古人還曾經雲過: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兩句,大家也要謹記在心中,戒驕戒躁,才能維持君子的品行。不過呢,反過來說,這苦口的可不一定是良藥,逆耳的也不一定就是忠言。對於那些莫名奇妙的無端指責,我記得但丁……吭……有個人曰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咱們就把它當成一陣風兒,一溜兒屁得了。”?

馬雲說完,整個朝廷笑聲跌起,文官這邊還有些矜持,笑也是偷笑,武將那邊就咧開大嘴,哈哈大笑起來。這楚國有些官員,也很是促狹,居然又跪在地上,山呼千歲起來。?

魏岑、常夢錫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面色潮紅,心裡或多或少,有點埋怨韓熙載剛纔說話太沒譜兒。卻沒想到,韓熙載之所以那麼說,還不是他們三個商量好的。他們本來就商量着,利用韓熙載的口才,喜笑怒罵一番,打擊一下楚國的氣焰,回去好交差就得了。沒想到,這楚國官員確實是被韓熙載給震住了,這楚王卻是毫無禮義廉恥的胡攪蠻纏。而且還借訓斥百官的機會,給自己這羣人難堪,指桑罵槐,說自己是混亂放屁。?

見常夢錫幾人面色尷尬,馬雲揮揮手,止住大殿裡的笑聲。和善的說道:“常大人,是不是可以將岳父大人的書信,交給寡人看看了。”?

翻臉走人肯定不行,無奈之下,常夢錫只好將李景的文書,恭恭敬敬的遞給了張順,由太監張順,又交到了馬雲手裡。馬雲翻開隨意看了看,上面無非是恭喜馬雲即位爲王,接着就詢問了馬雲準備何時將連州交給李唐。最後是恭賀禮物的清單。?

馬雲闔上文書,說道:“岳父大人如此掛念,讓寡人甚是感動啊。三位大人初次來長沙,不要急着走,盤橫數日再走不遲。劉愛卿,這幾日你就替寡人好好的招待一下。”?

常夢錫等人也知道,在大朝會上接見自己,那是給了李唐的面子,至於割讓土地一說,那自然不會在這大朝會上詳談的。三人聽馬雲這麼說,只好告退,其實,從心裡講,剛纔玩了個難堪,楚國官員象看猴子一樣的戲謔的看着自己,這三人早就想走了。?

三天之後,巡視地方,查看有無冤案的趙普趕回了長沙。楚唐談判正式開始,趙普請常夢錫等三人進來自己的刑部書房之後,笑着說道:“三位大人別來無恙。下官前幾日去地方稽查,無暇拜訪諸位,尚請見諒啊。”?

常夢錫等人自是隨口客套了幾句。?

趙普押了口茶說道:“三位大人的來意,下官是一清二楚。我家大王對李唐的深情厚誼,也是銘記在心。大楚與南唐乃是翁婿之國,我大楚是真心的希望楚唐能夠長期的和睦下去。”?

韓熙載冷笑一聲,說道:“楚唐和睦,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兩國的信任是要靠實際行動的,對於貴國出爾反爾之事,我大唐真不知道該如何相信。”?

韓熙載這話一出口,魏岑就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論品級,論資歷,自己和常夢錫都沒說話,你這個愣頭青說什麼!楚王的意思已經非常的明顯了,他就是想賴賬,他既然要賴賬,咱們現在確實也得罪不起楚國,他想賴就賴唄,你充什麼大尾巴狼啊。?

趙普笑着喝了口茶,似無意的瞟了三人一眼,魏岑的反映恰好就被他看了個一清二楚。

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6章 詩賊(3)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6章 蜜月第47章 關門打狗第63章 堅守第54章 使者不斷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7章 調軍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65章 條件第174章 逼宮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92章 真議和第109章 心動(下)第47章 賞賜第12章 被打斷了!第28章 打劫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34章 詩賊(1)第12章 新妃(3)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0章 洞庭密議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38章 家事第183章 發兵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5章 伏擊(一)31第26章 離間第9章 長沙朝議第98章 論戰第136章 詩賊(3)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3章 周宗犯錯第28章 打劫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0章 戰高平2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章 出使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11章 隴州第59章 出降(上)29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75章 搜捕第64章 收編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43章 等待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1章 豫章行(四)第80章 騎射第74章 算計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5章 置之死地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56章 專權第13章 出使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81章 生意經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206章 鳳翔第42章 隔山打牛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6章 謀臣(1)第64章 祭孔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45章第106章 樊若水第117章 救人(下)
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54章 如此舉薦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6章 詩賊(3)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6章 蜜月第47章 關門打狗第63章 堅守第54章 使者不斷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7章 調軍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30章 攻克江陵第165章 條件第174章 逼宮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92章 真議和第109章 心動(下)第47章 賞賜第12章 被打斷了!第28章 打劫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34章 詩賊(1)第12章 新妃(3)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20章 洞庭密議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38章 家事第183章 發兵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15章 伏擊(一)31第26章 離間第9章 長沙朝議第98章 論戰第136章 詩賊(3)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3章 周宗犯錯第28章 打劫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00章 戰高平2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3章 出使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211章 隴州第59章 出降(上)29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75章 搜捕第64章 收編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43章 等待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1章 豫章行(四)第80章 騎射第74章 算計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75章 置之死地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56章 專權第13章 出使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81章 生意經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206章 鳳翔第42章 隔山打牛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6章 謀臣(1)第64章 祭孔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45章第106章 樊若水第117章 救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