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自古有言:利令智昏。

看着馬希萼異想天開的樣子,劉言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徐徐說道:“大人,我只想問您一句話,如果大王傳召郎州,安撫武安節度使府帳下軍將,大人能保證有幾人會跟隨大人南下‘勤王’呢?”

馬希萼默然不語,許久才說道:“馬雲發動政變,囚禁大王,我打着勤王地大旗,想必應者應該不少吧?”

劉言忍不住繼續說道:“大人,現今李唐嗜好空談,不恤國力民力,中原又是動盪不堪。五王爺此人頗有武穆王遺風。得軍心,識民意,志向高遠,知人善用,荊湖之地恐怕只是他的踏腳板,此人乘虛而起,將來未必不能成就一翻王霸之業。從長沙政變之中,也可以看出來,此人謀定而後動,絕非粗魯武夫。智者謀國,如手談圍棋,一子未落,便看穿其後數十步,徐徐佈局,談笑間收水到渠成之功。五王爺有意於天下,恐怕是絕難容忍大人您獨掌郎州,早晚必然回收復郎州的。現今,南有廖仁勇擁兵在益陽,北有朱元駐守石首,郎州外有大義所在,內有軍將失控之憂,大人您若在遲疑,恐怕會有大變發生啊。五王爺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來掌控郎州地。現如今,荊湖之勢如一盤棋局,長沙局勢平穩,內有大軍數萬,外又掌控了西北門戶益陽,大人若直接南下無異於以卵擊石,決不可取。至於誆騙朱元,奪其軍隊,大人您想,那朱元官拜防禦使,可謂是荊南軍中的高層,五王爺奪權地計劃,朱元這樣地大員,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這個計劃無異於與虎謀皮,恐怕還會引狼入室啊。“

劉言眉目間頗爲激動,這話也是越說越快,聲調越來越高。這話音剛落,就聽書房外有人嗤笑道:“劉大人,馬雲許了你多大的前程,給了你多少好處啊。你居然如此賣力的替他鼓吹。難道你忘了我父親數年來對你的扶持之力嗎?“

門簾挑開處,卻是馬希萼的兒子馬光贊進到了書房。他用一種看家賊的目光直盯盯的看着劉言,眼光犀利,彷彿要剖開劉言的胸膛,直視其肺腑一般。

劉言坦然地站起身來,衝着馬光贊深施一禮後,方纔說道:“大公子,下官只是就事論事,一片赤誠之心,天地可鑑,所言或許難聽,可畢竟眼下,形勢比人強。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之地啊。大公子,起兵舉事,絕非兒戲,一旦事起,就如利箭離弦,潑水至地,再也沒有後悔的時候了。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啊。若不深思熟慮,佈置完妥,萬一。。。“

劉言言正意切地急急表白着,勸解着。馬希萼被他說得心思猶豫起來。可這話還不等他說完,馬光贊就不以爲然地笑道:“劉大人危言聳聽了。照你的想法,這要準備多久才能算作佈置完妥呀?我父親擔任武安節度使已經五六年了,在郎州諸地威望宿着,雖然說不上登高一呼,應者如雲,可也是令行禁止,聞着莫不瑟瑟發抖,垂首聽命。武安節度使府節制郎、酆、溪、辰、嶽諸州,擁兵四萬,且是與洞悉族久戰之兵,可謂兵精糧足。而內軍不過區區四萬,而且首領被殺,軍心動盪不安。父親鼓衆南下,在遣人遊說洞悉族出兵敘州,讓馬雲首尾不能相顧,他想坐穩長沙可就難了。“

“此計不妥,馬大人,您忘了內軍主將彭師皋可是洞悉族大酋長之子,他若出面遊說洞悉族,那些蠻人恐怕不但不會出兵進攻長沙,恐怕還會趁虛而入,攻我腹背之地。洞悉族不是援軍,反而成了要命地殺手鐗了。“

“洞悉族內部矛盾重重,並不相互統屬,我就不信,彭師皋能把他們全部說服不成。”馬光贊心中不忿的說道。

八年前洞悉族謀反,楚王馬希範派張少敵、劉全明等人率軍大破之,築銅柱刻功而返,洞悉族或逃或降,從此彼此對立互爲牽制,再也不能成事了。馬光贊說得雖是實施,可是,把希望寄託在洞悉族身上畢竟是飄渺不可及啊。

馬希萼左看看自己心腹謀士,搖了搖頭,右看看自己地愛子,忍不住又搖了搖頭。關鍵時刻,是發兵犯上,還是上表稱臣,他犯了猶豫。魚與熊掌,怎麼樣才能兼得呢?

看着馬希萼沉默不語,馬光贊再次說道:“父親,就算您猶豫不定,那不如先下令把武安節度使府節制地軍隊,全部積聚在郎州如何?擁兵自重,或戰或降,全部由我做主,豈不大妙。”

這話卻說到了馬希萼地心坎上,他讚賞的看了自己兒子一眼,這麼絕妙地注意,他居然都能想的出來,正是妙極啊。

劉言張了張嘴,正要說話,卻見馬希萼再次站起身來,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就依我兒之見,速速下令,調集軍隊齊聚於郎州。”

劉言插言道:“大人,您想用什麼樣地名義來調集軍隊呢?”

“這個。。。這個。。。”他看了眼馬光贊,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眼下楚漢正在嶺南激戰,爲臣子者當先爲君父謀。我們調集大軍匯演,選拔精壯之士南下援助。就是大王想必也會重重地嘉獎於我們。”

大晉開運二年四月底,武平節度使馬希萼調集酆、溪、辰諸州兵馬於郎州匯練。這些軍隊剛剛在郎州集結。駐守石首地朱元,竟也帥兵南下,進駐了酆州,而彭師皋也奉命在溪、辰二州巡視,安撫當地的洞悉族百姓。這些人都是奉有王命,當地的官員們俯首聽命,竟沒有一點點的反抗。郎州竟是被四面八方團團包圍了起來。

馬希萼跌落在書房地太師椅上,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了。

“劉先生,以你之見,這馬雲,阿,不,大王是何意思啊?”見劉言進來,馬希萼忙不迭的追問道。

劉言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昔日鄭莊公明知其弟,野心勃勃,圖謀不軌,卻沒有立刻發兵,反而封他大城,以驕其志,等到他反行暴露,方纔發兵討伐。這是爲什麼?無非是因爲先前的時候,他雖有反心,卻無行動,貿然拿下,恐人心不服。這是有意地養虎除奸啊。大人,駐守郎州,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世子心中就算再對您忌憚,恐怕也不會擅自發兵征討,他政變奪位,恐怕心中對名聲甚是擔憂,您無異動,他是萬萬不會發兵地。可是您貿然聚兵,無異於給他了一個口實。如果此時,他派人傳大王地詔令,調您進長沙或移鎮他地,您是從命還是不從命。如果他先在派人去郎州城外地軍營裡,傳大王地詔令,您覺得城外領兵而來的辰、酆諸州將領們,是回聽您地,還是聽大王地。您若奉王命,進長沙,那你聚兵豈不是沒有一點用處,反而增加了五王爺對您地猜忌之心。如果您舉兵南下,根本不用長沙派一兵一卒,就城外那三萬兵馬,就足矣攻下郎州了。大人,大局已定,您趕緊奉表祝賀五王爺爲世子吧,不然悔之晚矣了。“

“父親,不如您立刻下令,將辰、酆諸州地將領們,召集到城中威逼他們一同舉事,這大局未必想劉言說得那樣啊。“

忠言逆耳,劉言微微嘆了口氣,不再說話,事已至此,生死就讓馬節度自己選擇吧。

“大人,大人,大王派使者來了。“管家慌不跌地跑了進來,高聲稟報道。

什麼?一直握在馬希萼手中地茶杯,噹啷一聲墜地,摔了個粉碎。馬希萼驚慌失措地說道:“他們來了多少人馬?“

管家詫異地看了一眼,馬希萼說道:“就是一個宮中地內宦,還加八個護衛,一行總共九個人。“

馬希萼等人放下心來,馬光贊臉上似乎還有點不以爲然的表情。劉言心裡暗暗罵了一句:草包。大勢已去,尚且不知。

傳詔令的卻是宮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太監,養移體居移氣,見慣了高官的他,仰着頭,挺着胸,趾高氣揚地大聲念着楚王的詔令,果然不出劉言的推斷,這詔令真的就是招馬希萼進長沙,拜爲太尉,天策府大學士的。馬雲是判內外諸軍事,這太尉的職銜恐怕已經變成了榮譽頭銜了,至於天策府大學士,更應該是給老臣的恩蔭了。這馬雲好絕情,竟然是要將他馬節度給一捋到底。這讓一心一意想繼續節度武安的馬希萼心中不滿了起來。

看着馬希萼遲遲不奉召,這太監心裡有些着急,忽的,他想了起來,繼續說道:“咱家在進城之前,先去了一趟城外地大營,已經將楚王地詔令宣示給了城外地將領們,他們歡聲雀躍,正準備開拔了。“

馬希萼心裡咯噔一顫,失聲道:“是什麼詔令?“

那太監不滿地說道:“是大王體恤將士,大賞三軍地詔令,另外就是調動晉升軍職,哦,對,大王有令,自今日起,裁撤武安節度使和荊南節度使,設置武安道都統,有張少敵擔任,設置荊南道都統,由丁思瑾擔任,主管軍事;復設了武安道安撫使和荊南道安撫使,主管民政等事務。哦,還有武安節度使和荊南節度使印信全部作廢了。”

“什麼?”失聲地輪到馬光讚了。馬雲這一手竟是將馬希萼剝得精光。現在真的是大勢已去了,殺了這個太監,硬生生舉事,不是不行,可眼下馬希萼能控制的主地恐怕就只有郎州這一萬守軍了。郎州有湖山之險,那是指龍陽縣守着洞庭湖地渡口,可將洞庭水軍拒之門外,而武陵縣靠着沅江,足矣抵擋難免來得危險,而酆州又有巴山餘脈,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城外被自己糊里糊塗地調來了三萬大軍,除了孤零零地郎州城,又哪有什麼據險而守地說法啊。知道自己反叛,那城外地三萬人,恐怕會高興地跳起來,這可是平白送給他們一場大軍功啊。

馬希萼還在猶豫,對面地太監卻迫不及待地催促道:“馬太尉,您趕緊奉召吧。大王很是想念您,您就趕緊跟着我回長沙吧。耽擱了時日,大王會不悅地。”

馬希萼左看看右看看,半天方無可奈何地說道:“微臣奉召。”

讓馬雲頗爲擔心地郎州變亂,最終沒有發生。

大晉開運二年,五月十日。馬希萼一家遷居長沙地第五天,楚王下詔,正式禪讓王位於馬雲。江南的政治格局爲之一變。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86章 林仁肇第165章 條件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章 各有所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5章 不謀而合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98章 罪狀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34章 詩賊(1)第98章 罪狀第172章 中計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11章 決策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章 下杭州(3)第24章 名臣第4章 敲詐勒索(2)第85章 潞州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5章 觀兵第61章 迷惑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79章 豫章行(二)第71章 單挑第4章 人心難測第25章 約四事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8章 罪狀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5章 二合一第5章 觀兵第115章 西征第68章 釋放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73章 戰爭賠款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11章 夜宴(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47章 賞賜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8章 光猛南下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7章 送客第85章 援兵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5章 潑髒水2第97章 拼了第21章 捕風房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9章 血戰(二)第39章 決策(2)第55章 失蹤第17章 滅蜀第103章 會戰(2)第46章 蜜月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72章 斬立決第84章 喜憂參半第59章 出降(上)第35章 拉攏第110章 夜宴(一)第146章 黃袍加身(3)
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86章 林仁肇第165章 條件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章 各有所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5章 不謀而合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98章 罪狀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34章 詩賊(1)第98章 罪狀第172章 中計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11章 決策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章 下杭州(3)第24章 名臣第4章 敲詐勒索(2)第85章 潞州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5章 觀兵第61章 迷惑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79章 豫章行(二)第71章 單挑第4章 人心難測第25章 約四事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8章 罪狀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5章 巧奪向城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5章 二合一第5章 觀兵第115章 西征第68章 釋放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73章 戰爭賠款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11章 夜宴(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47章 賞賜第28章 請君入甕第18章 光猛南下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7章 送客第85章 援兵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5章 潑髒水2第97章 拼了第21章 捕風房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9章 血戰(二)第39章 決策(2)第55章 失蹤第17章 滅蜀第103章 會戰(2)第46章 蜜月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72章 斬立決第84章 喜憂參半第59章 出降(上)第35章 拉攏第110章 夜宴(一)第146章 黃袍加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