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典軍使

聽了拓跋恆的話,李皋和徐仲雅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上當受騙了,彈劾劉彥竟然是個幌子,證實楚王不是身染重疾也只是順手牽羊,他真正的意思原來是要給那個遠在荊南的馬雲創造一次機會,可這次機會卻大得足以消弱馬光亮祭祖對羣臣所產生的影響了。

拓跋恆實在是着實的可惡。可現在李皋、徐仲雅兩人卻無話可說,怒火只能憋在肚子裡面迴腸蕩氣,反對舉行這個盛典,他們沒有膽子,剛纔楚王是大聲叫好,贊成之意是羣臣皆知,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必然是應者寥寥,而且還是大違王意。至於說反對馬雲主持,那就要推出楚王來,可是楚王現在生病了,剛纔拓跋恆口口聲聲體諒君父,勸慰楚王好生休息,他們此時跳出來,力主楚王主持,不就反被拓跋恆扣上居心不良、不愛君父的大帽子了嗎?至於推薦馬光亮來主持,不說別的,這黨爭之意就太明顯了。看楚王今天裝病的樣子,可不像選準了馬光亮做世子,說不定他正是在試探自己的兄弟兒子們。

馬雲上奏主持儒家盛典的這一招。想的實在是太妙了。這招是一記擦邊球,它雖然沒有祭祖那麼明顯的寓意,卻是不顯山不露水的表達了反對馬光亮當世子。治理國家,要靠的還是士子們,主持儒家的學術討論會,豈不最是吸引士子們的心聲。馬雲要是真的承認了馬光亮的世子地位,還要收買人心做什麼?!

就在李皋、徐仲雅又急又無奈,眼看着楚王就要下旨同意拓跋恆的提議的時候,馬希崇卻笑道:“大王,說起來,雲兒的這個想法是極好。這次大典辦好了也是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話啊。咱們大楚雖然地處偏僻,比不得中原和江南。可舉行了這麼一次儒家的大盛典,可就壓過他們一頭了。不過,臣弟有些擔憂,這個。。。”

李皋神色一動,忽的想到馬雲這個傢伙不學無術,由他來舉辦儒家盛典,豈不是貽笑大方了嗎?他正要出列反對。

卻聽馬希廣“噗嗤”一笑,說道:“七弟,你過濾了。雲兒就算學問不好,可荊南有範質、石文德這樣文采非凡的大臣做幫手,有他們在。大王儘可放心。說起來,範質還是從中原來的。中原雖然動亂,可是朝廷禮儀俱在,有這麼一個熟悉大禮的人在荊南幫着,臣弟想,這次盛典一定辦的不負大王心願的。”

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又堵着了即將藉機大放厥詞的李皋,讓猶豫再三的楚王終於同意了拓跋恆的建議,准許馬雲舉辦這次盛典。

拓跋恆趕緊替馬雲謝恩。搞的楚王倒是在寶座上一笑,他裝作無力的樣子,說道:“雲兒,是我的兒子,難得他有這份上進之心。人不讀書,則不明。他能認識到讀書的好處,寡人心中大慰啊。”

等拓跋恆回到了隊列之中,楚王看了看欲言又止的李皋、徐仲雅,似乎覺得還不太牢靠,又緩緩說道:“不過,這事關重大,雲兒的學識有限,範先生的文采,寡人是知道的,可是此事重大。李皋。。。恩,這樣吧東野,你就替寡人去一趟江陵,幫一把雲兒。”楚王本想派李皋走一趟的,可想到李皋和馬雲關係不恰,去了以後,說不定反而誤事,於是就改派徐仲雅去江陵。李皋心中一鬆,嘴上卻微嘆了口氣,不知在想些什麼。

“微臣,遵命。”徐仲雅趕緊答道。

看羣臣再沒有了意見,楚王微微擡了下手,劉彥會意,大聲喝道:“大王有詔令。”

就在衆臣愣神的功夫,黃皓已經從懷中取出一份詔令,大聲的念道:“大楚立國乃將士百戰之功,現天子闇弱,契丹橫行,諸侯林立,南有劉氏之憂,東有李唐紛擾,西之孟氏,大逆不道,妄稱尊號。天下混亂,非文教昌盛,不足以教民,非兵強馬壯,不足以安國。江湖節度使馬雲,英武不凡,治軍有道,典兵不足三月,擒破國朝宿敵。南平之滅,足正其典軍之法。現特允馬雲之奏章,任馬光亮爲內軍典軍使,依法整頓,盡復昔日之精銳。。。”

這奏章居然是任命馬光亮爲內軍典軍使。典軍使這個官職看來是楚王臨時起意,才設立的一個官職。

唸完奏章後,馬光亮趕緊謝恩。李皋和徐仲雅對視一眼,神色都是一輕,今天最重要的一步終於達到了目的,有了典軍使這個職務,有了楚王在大朝會上的任命,馬光亮就可以着手整頓內軍。

好不容易,大朝會結束了。許多大臣都走過來向馬光亮道賀一番,接着又向拓跋恆也順帶恭喜了一下,恭維他教出了一個好學生。

其實,楚王有意任命馬光亮整頓內軍的消息,這幾天都傳遍了。雖然楚王沒有下達明詔。可不少官員,都跑到李皋那裡名爲新年的走訪,事實上是搶先的一番祝賀。因爲一些大臣們覺得,大王這次算是下定了主意,準備冊立馬光亮做世子了。

可今天拓跋恆早不攪合,晚不攪合,偏偏搶在楚王頒佈明詔之前,先給遠在荊南的馬雲搶到了一份任命。從楚王的表現上來看,羣臣大部分都已經明白了,大王心裡還是在猶豫啊。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要立哪個人做世子。

因此,昨天還極爲親熱的一些大臣們,口頭上雖是恭喜恭喜,態度上卻再次回到了不偏不倚的立場上去了。李皋看在眼裡,心中的恨意就不禁增加了幾番。要不是剛纔有拓跋恆這個攪屎棍胡亂攪合,今天的大朝會對馬光亮一黨來說就堪稱完美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馬光亮剛剛就任典軍使,也不知會聲李皋、徐仲雅,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了許可瓊的軍營。準備在許可瓊軍營下刀立威了。他揣着劉昭禹從荊南偷來的賬本,就準備拿賬本上這些馬希廣的人先開刀。

可是拿着楚王的旨意,還不容易進到了軍營,命人敲了半天的聚將鼓,才稀稀拉拉的來了幾個人,指揮使這些高級點的軍官們居然一個都不在,就連許可瓊也不在軍營。

馬光亮一時不明所以,詫異的問了問原因。

一個留守的軍官說道:“秉王爺,剛剛左將軍下令,在天策將軍府聚將商議軍務。將軍們都騎快馬去了天策府,這留下我等在這裡守營。”

什麼?馬光亮立馬明白了,自己的這個五叔早不聚將,晚不聚將,偏偏自己下來巡查整頓的時候,他聚將了。呼啦一下子,把主要將領全部招去開會了。讓自己對着幾個大頭兵發號施令。這是在給自己下馬威啊。

馬希廣他開得什麼會,居然把軍中的將領抽了一乾二淨。帥營裡,最大的官就是一個800人的衛副指揮使,還是因爲這人前天騎馬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跌了腳,才臨時請假沒去開會的。剩下的全是些都頭、隊正一類的小官,看樣子,從來都沒進過帥帳的,正賊頭賊腦的四下亂瞄,好奇的很。

馬光亮大爲光火,卻是無可奈何,雖然他是典軍使,可馬希廣論公,那是天策府左將軍,級別比他高,論私,他是叔叔,自己是侄兒,輩分比他高。馬光亮還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還沒處兒發作。至於,藉機發作軍中的將領,那更是不可能的,主要的人都去開會了,自己對這着羣人發號施令,這不是寒磣自己嘛。

這些小軍官雖然基本上都是大頭兵出身,沒幾個識字的,可也不是傻子。馬光亮來軍營,自己的上司卻全都不在,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人不咋地嘛。再加上,進了帥帳之後,這馬光亮就只是發愣,什麼話也不說,一個個心中都頗爲鄙夷。

馬光亮沉默了半晌,他心裡忿忿不平的說道:“既然你們的將領都不在,你們都回去吧。明日,本將軍再來整頓。不過,軍伍之中講究什麼,講究的是令行禁止。主將他們不在,你們就軍中大將,怎麼到了帥帳還是如此的放肆,難道你們就沒見過主將嗎?哼。。。”馬光亮本來心裡有火,還想趁機立威,可從來沒喝大頭兵打過交道,一時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見下面的軍官們不住的東瞄西看,他心裡是既想立威,又想樹恩,最後卻是怒火橫燒,這話說的就更是不倫不類。

這些小軍官,大多爲人粗狂,聽了這話不痛不癢的,就想耳旁風一樣,基本上全部過濾到了,馬光亮說了等於沒說。

從軍官們的表情上,馬光亮也知道自己的話是白說了,心中怒氣衝衝的出了軍營,騎馬直接就去了天策將軍府。

到了之後,他也不等人通報,就衝了進去,將軍府的議事廳里正百餘名軍官正熱熱鬧鬧的聊天喝酒。馬希廣看到馬光亮進來,連忙站起來,招呼道:“亮兒,來來,我剛派人去叫你呢,今天是大聚內軍將領。你這個典軍使,又怎能不來呢?”

“馬左將軍,你大聚內軍將領,萬一,要有什麼變故,來不及指揮軍隊調動,你負得起責任嗎?”馬光亮陰冷的問道。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82章 對峙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67章 疑兵第14章 威逼第9章 典軍使第80章 議徵安南第54章 留一手第15章 案發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47章 賞賜第15章 案發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6章 離間第16章 應對26第99章 戰高平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8章 蒙汗藥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8章 血戰(一)第101章 逃亡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32章 入蜀(1)第21章 捕風房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86章 南下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16章 含元殿第27章 孤注一擲第54章 留一手第45章 水攻第22章 嶽州流言第64章 祭孔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2章 狂暴衝擊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6章 應對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211章 隴州第120章 我看行第7章 援救第12章 新妃(3)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9章 往事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7章 調軍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6章 伏擊(二)第6章 軍事改革第12章 楚王選集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7章 滅蜀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66章 翻臉第72章 狂暴衝擊第69章 一鍋燴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80章 騎射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86章 援兵2第9章 長沙朝議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98章 罪狀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53章 趙季札第63章 堅守第41章 路遇趙匡胤
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82章 對峙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67章 疑兵第14章 威逼第9章 典軍使第80章 議徵安南第54章 留一手第15章 案發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47章 賞賜第15章 案發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6章 離間第16章 應對26第99章 戰高平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78章 蒙汗藥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8章 血戰(一)第101章 逃亡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32章 入蜀(1)第21章 捕風房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86章 南下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57章 霹靂火彈第116章 含元殿第27章 孤注一擲第54章 留一手第45章 水攻第22章 嶽州流言第64章 祭孔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72章 狂暴衝擊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6章 應對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211章 隴州第120章 我看行第7章 援救第12章 新妃(3)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9章 往事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7章 調軍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6章 伏擊(二)第6章 軍事改革第12章 楚王選集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7章 滅蜀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66章 翻臉第72章 狂暴衝擊第69章 一鍋燴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80章 騎射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86章 援兵2第9章 長沙朝議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98章 罪狀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53章 趙季札第63章 堅守第41章 路遇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