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隴州

孟昶雖然是蜀國的第二代領導核心,從小錦衣玉食的,沒有吃過什麼苦。可是,孟昶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正兒八經的當過幾天領導,當時權臣囂張,他費了老大的心血,才幹掉了那些個自命不凡的權臣們。因此,對權力,他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什麼權力可以撒手,什麼權力必須要牢牢掌控,他腦子還是很清醒的。讓馬光猛來指揮蜀國的軍隊,孟昶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他是堅決不同意的。

可是,韓保正作爲統軍大帥,一旦真的決定要出兵北伐的話,他不能不問一問這協調作戰的事情。倒不是說,韓保正想指揮楚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他自己都不願意馬光猛指揮蜀軍,將心比心,馬光猛又怎麼可能會同意讓他韓保正指揮楚軍呢!

鍾允章壓了一口茶,沉默不語,他在思索着,韓保正的話無疑說明,他已經動心了,他從拖延出兵,很可能轉爲積極出兵了。楚**政分的很清楚,文官對軍隊只有監督的權力,卻沒有指揮的權力。雖然以徐仲雅爲首的文官們向皇帝爭執過幾次,想把軍隊的指揮權也掌控在文官手中,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武夫亂國嘛,惶惶大唐是怎麼完蛋的,武夫們的藩鎮之禍,是最明顯的原因。可是,馬雲卻始終沒有同意。徐仲雅他們或許不能理解,可是從嶺南躋身楚國政界的鐘允章心裡很清楚,武夫當道那確實是要天下大亂的,可是,這兵權要是掌控在了功勳卓著的文官手裡,那可不僅僅是天下大亂的問題了,那是要改朝換代的!所以,鍾允章始終都不參與這些事情,這一次被派往興元府,他也是謹守本分,一面都督糧道,另一面收拾川中民心,對軍隊他更多是請示馬雲。

當然了,韓保正的問題,鍾允章並不是一點話語權都沒有,至少可以重申一下楚國的軍政,或者表述一下剛剛兩國關於軍隊指揮權的協議。但鍾允章並沒有這麼做,如果說馬光猛的任務是北伐,他的目標是關中的話,那麼鍾允章的任務則是滅蜀,他的目標自始至終都是蜀國。他在興元府開粥棚只是做一個幌子,他是想把蜀國可能存在的懷疑目光,全部集中到粥棚子上面來。其實,蜀國又不是大災,區區幾個粥棚子又能收拾多少民心呢?他真正的手段是用在了運糧上面。蜀國君臣想的很如意,很理想,每次供給楚軍的軍糧都是十天一發,可是他們似乎並沒有想到,這麼一來,從成都府到梓州(今四川三臺)、綿州(今四川綿陽)、劍州(今四川劍閣)、利州(今四川廣元)、再到興元府(今陝西漢中),這一路上,綿綿不斷都是運糧的車隊,而且鍾允章以避免勞動力不足、加快運送爲藉口,這運糧都是分階段進行的。比如在成都府僱人,把糧食運到梓州,再在梓州僱人把糧食運到綿州,這一下子官道上往來的百姓急劇增加,蜀國官員們收受賄賂之後,對運糧百姓的盤查極爲鬆懈。只要再過上一段日子,鍾允章甚至可以拍胸脯保證:如果他手裡面有一支萬人的軍隊,他可以在不驚動蜀國官場的情況下,把這一萬人從興元府神不知鬼不覺的送到成都城下!

想想看,如果在成都城一點防備都沒有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了一直萬人的楚軍,孟昶他還跑得了嗎?

當然了,鍾允章現在不這麼幹,並不是他不想這麼幹。關鍵的原因在於,時機還不夠成熟!一方面是因爲兵力上面有點捉襟見肘,馬光猛麾下的7萬大軍,有3萬在鳳翔,其餘四萬在在金州與周軍對峙,他並沒有足夠的軍隊向蜀國進攻。至於調動其他地方的軍隊,這事兒需要馬雲親自拍板,畢竟馬光猛在楚國西陲呆了一段時間了,有了這麼好的一盤菜,居然不讓西線的軍隊吃,恐怕有點說不過去。另外一方面,蜀國還是有點所謂的精銳部隊的。在目前的情況下,僞周還具有很強的實力,楚國是不可能在蜀中投入大量的軍隊的。怎麼樣以最小的成本拿下蜀國,這纔是值得楚國高層考慮的。

因此,鍾允章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削弱蜀國的實力。這怎麼削弱呢?又不能用楚軍來幹蜀軍,那就只能借刀殺人了,讓蜀軍出蜀和周軍作戰!讓周軍把蜀軍給幹掉。

韓保正見鍾允章不說話,不知道他葫蘆裡到底買的什麼藥。他心裡有點着急。他爲什麼着急呢?因爲韓保正覺得自己剛纔說錯話了,剛纔的話把自己的真實意圖給暴露了,這不就讓鍾允章這老東西知道自己要北伐了嗎?現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萬一楚軍覺得自己一國的力量足以對付僞周了,那。。。那我們大蜀可就沒什麼好處了。

韓保正擔心鍾允章在想什麼歪點子,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趙季札早就把孟昶聖旨的內容告訴了鍾允章。鍾允章現在想的不是

韓保正催促的說道:“鍾大人,既然我國也要北伐,這兩軍協調的問題要是處理不好,恐怕不僅不利咱們北伐大業,恐怕還會讓貴我雙方心生嫌隙啊!”他的想法很簡單,他想和鍾允章敲定出兵後的分贓問題。親兄弟還明算賬呢,打仗之前不先把規矩講一講,這又怎麼能夠安安心心的打仗呢!

鍾允章斜視了一眼韓保正,他臉上笑容有點僵硬,當下訕訕的說道:“其實,北伐之戰剛剛開始,現在局勢變化莫測,貴軍完全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作爲一支生力軍出現,這樣對咱們的北伐大業可能更加有利!”其實鍾允章之所以沉默,就是在想着措辭,怎麼樣打動韓保正,讓姓韓的趕緊出兵,從而造成川中的空虛,自己也好向皇帝陛下稟報蜀國的動靜,請示皇帝是否派兵秘密入川。可是,韓保正心急火燎的這麼一說,立刻讓鍾允章意識到,對面這位一來身子上有孟昶施加的壓力,二來,這位十有**是覺得北伐必勝了,他要趕緊出兵摘桃子。

此次北伐能不能勝利,鍾允章還真的不好猜測,畢竟僞周還是有一些猛人的。可是如何說服韓保正儘快出兵,鍾允章已經想到辦法:欲擒故縱。

韓保正小眼睛一轉,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鍾允章這老小子似乎並不希望自己趕緊出兵,這。。。這和他剛纔的態度有點不一樣啊。剛纔這鐘允章可是口口聲聲吹噓北伐必勝的,現在老子一說要出兵,他立刻改了口風,這老小子是不想大蜀得到什麼好處吧。韓保正暗自揣摩着,事實上,鍾允章的態度變得有段突兀,如果他沉心靜氣的想一想,未必不能發現。可韓保正這人本來就是孟昶的應聲蟲,這一次由於自己膽怯,所以想軟抗一下孟昶,但是,當他突然意識到出兵是大有好處的時候,他立刻就變了。

韓保正笑着說道:“鍾大人,北伐之事,乃是貴我兩國結盟之由。年節的時候貴國的望城王專門趕到成都,重申了此事。前些日子,貴軍借道之時,我們兩國也再一次表述了一齊北伐的意願。現如今,我們大蜀一齊準備完善了,自然是要北伐的,也是作爲盟國出一份力嘛!”

“其實,咱們兩國關係這麼融洽,貴國完全可以通過贖買的方法得到關中啊!”鍾允章答非所問的說道。

媽的,贖買,你以爲是買大白菜啊!你們要價那麼高,我們買個毛啊!韓保正心裡面罵罵咧咧的說道,他嘴上卻堅決不讓。兩人推脫了一會兒,鍾允章才勉強答應了想馬光猛馬大帥通報,讓蜀軍過寶雞,同楚軍回合!現在鳳翔府在蜀國的掌控之中,韓保正要帶着自己川中子弟北伐,他不走子午谷,要走鳳翔。這麼一來,他就必須先向楚軍打招呼,免得人家不放行啊!

“大帥,兵貴神速啊!既然鳳翔府已經被咱們拿下來了,您爲什麼不發兵直撲關中呢?以末將看,這關中應該沒有多少軍隊吧!”申屠從堅在一旁問馬光猛道。

在渭河畔擊潰了郭長令之後,整個鳳翔已經沒有什麼周軍了,馬光猛一路高歌猛進,很容易就拿下了天興城。緊接着馬光猛馬不停蹄,他留下週行逢駐守天興城和寶雞,自己則帶領着1萬人馬反過來向西直撲僞周的隴州。

這隴州雖然也是僞周的邊境城鎮,再往西面走,就是蜀國的秦州了,雄武節度使高彥濤就駐兵在秦州。可是,隴州地位上卻根本不能和鳳翔比。即便從地位上來看,鳳翔是府啊,一直都管轄着隴州的。而且隴州也只有不到5000人馬的周軍,城牆還是個土牆,不到五米高,守軍也都是老弱殘兵。這一仗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懸念的。申屠從堅輕而易舉的就攻下了隴州。

“申屠,打仗可不能只靠一股蠻力啊。本帥不直撲關中,是在等人呢!”馬光猛笑呵呵的說道。

“莫非大帥是想以逸待勞,對付高懷德嗎?那。。。那怎麼應該就是鳳翔等着啊,何必跑到隴州來呢!”

強烈推薦:

第109章 心動(下)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章 晚宴第4章 美侍女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06章 會戰(5)第27章 孤注一擲30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11章 夜宴(二)第68章 來了第90章 兄壯侄大第80章 議徵安南第54章 商討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10章 聊天第149章 奢侈品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98章 罪狀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39章 重組軍隊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73章 戰爭賠款29第57章 波瀾再起第88章 宴無好宴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7章 京變第205章 借道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80章 騎射第57章 霹靂火彈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67章 中間人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86章 林仁肇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91章 被欺騙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章 整風運動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64章 收編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62章 包圍圈第59章 出降(上)第86章 援兵2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49章 越牆第86章 南下第73章 戰爭賠款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36章 打不打第120章 歸程(下)第33章 定策(下)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53章 覲見皇帝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61章 招降納叛第88章 援兵4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3章 夜宿周府第97章 拼了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46章 撞車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44章 黃土鎮第66章 迎親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66章 援軍?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9章 巧取雄州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4章 下杭州(2)
第109章 心動(下)第20章 洞庭密議第4章 晚宴第4章 美侍女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06章 會戰(5)第27章 孤注一擲30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90章 兄壯侄大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11章 夜宴(二)第68章 來了第90章 兄壯侄大第80章 議徵安南第54章 商討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210章 聊天第149章 奢侈品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98章 罪狀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39章 重組軍隊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73章 戰爭賠款29第57章 波瀾再起第88章 宴無好宴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57章 京變第205章 借道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80章 騎射第57章 霹靂火彈第67章 徒呼奈何第167章 中間人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86章 林仁肇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91章 被欺騙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2章 整風運動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64章 收編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62章 包圍圈第59章 出降(上)第86章 援兵2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49章 越牆第86章 南下第73章 戰爭賠款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36章 打不打第120章 歸程(下)第33章 定策(下)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53章 覲見皇帝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61章 招降納叛第88章 援兵4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3章 夜宿周府第97章 拼了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46章 撞車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44章 黃土鎮第66章 迎親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66章 援軍?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49章 巧取雄州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4章 下杭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