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黃袍加身(4)

馬雲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中原的局勢變化太快了,自十二月十三日,汴京的“楊黨”分子被連根拔起,到十二月二十二日,郭威率軍進入汴京城,連十天都不到。這讓馬雲完全的措施不及,這個年代沒有電話、電視、視頻,消息的傳送靠得全都是人力、馬力。轉眼之間中原已經粗安了,想下手都來不及了。就像大楚滅李唐一樣,在鄂州、建昌一帶耗了一個半月,所有的人都以爲楚唐之爭將演變成一場持久戰,哪想到風雲突變,僅僅又過了半個月,大楚就輕鬆的擊垮的李唐。讓中原的準備看熱鬧的史弘肇等人,瞠目結舌後悔不已。

馬雲看着地形圖,緩緩的問李驤和趙普。馬雲這話說得很含糊,搭上關係?怎麼才叫搭上關係呢?

但馬雲這話,有一層意思,已經很明顯的透漏了出來,楚國要插手,絕對不作壁上觀。這讓在做的重臣們心裡都有所緊張,特別是範質,他直溜溜瞪着眼睛,看着對面的軍方大佬王贇,等着王贇反對。讓範質自己來反對,他有些說不出口,一來他性格有些軟,二來這大楚的直臣太多了,很多時候,根本不用他說話,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可是,王贇不吭聲,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那張地圖。武寧節度使管轄着宿州和徐州,在他們的東面和大楚的海州相連,如果拿下了武寧節度使無疑是加強了楚國的東線防禦,而且,這徐州距離汴京不過五百多裡地,再加上西線的鄧州唐州,如果將來楚國休息完畢,兩面夾擊,必然可以是中原顧此失彼。如果能拿下來徐州,那對大楚顯然是有利的。可是,楚國現在有能力北進嗎?王贇心裡忍不住懷疑道。

趙普搖了搖頭,楚國經濟薄弱,對於中原地區的消息刺探,只能是抓大放小,抓主要的地方,更多的是針對汴京以及郭榮,別的地方,可就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了。李驤的軍情司主要精力放在了李唐這方面,對中原顧及的很少。

馬雲沉吟了一下,說道:“依照眼下的形勢來看,郭威不可能不對皇位嚮往,這劉贇十有八九就成了擺設,甚至難逃一死。寡人想派人去找劉贇,假借這悼念大行皇帝,還有恭賀他當皇帝爲名義,大張旗鼓的見劉贇一面,表達我們對劉贇繼位的贊同之意。趁勢結交徐州留守的官員,如果他們對劉贇是忠心耿耿,那麼劉贇一旦被囚或者被殺,他們就只能投靠我們,這樣咱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得到武寧節度使的轄地。諸位大人以爲如何啊?”

韓熙載說道:“大王,許州節度使劉信是高祖皇帝的親弟弟,他對郭威必然是不認同的,何不從中串聯劉信出兵,爲劉贇護駕,如果劉贇這能當上皇帝,外有河東節度使劉崇、兗州節度使慕容彥超、許州節度使劉信,三人合力,未必對付不了郭威啊。”

李驤搖了搖頭,說道:“韓大人可能不知道,中原的精銳眼下分成三大塊,一塊是郭威的河北軍,一塊是劉崇的河東軍,還有就是郭榮的關中軍,而許州等地兵力不但缺少,而且戰鬥力底下,再加上劉信此人比起哥哥們來說,差的實在是太遠了,貪污聚財也就不少了,這人喜歡殺人,而且特別喜歡殺手下人,這種人恐怕身邊沒有什麼貼心的死士,成不了什麼氣候的!”

馬雲點了點頭,說道:“韓愛卿的辦法原本不錯,只是咱們得到這個消息實在是過於倉促了。就像李愛卿說得那樣,聯繫劉信是沒有什麼用得,可要是聯繫河東的劉崇,又沒有充足的時間了。咱們還是火速派人去徐州看看劉贇,能拿下徐州最好,實在不行,也就只好作罷了。”

王贇沉吟着說道:“大王,如果劉贇被囚,而徐州卻不聽從汴京的命令,那麼汴京方面必然會派遣軍隊趕赴徐州,到時候,如果徐州倒向咱們大楚。大王的意思可是說要和中原軍隊在徐州作戰嗎?”

馬雲呵呵一笑:“王愛卿,你的顧慮寡人知道。寡人對此也很是擔憂啊,所以,寡人才想派人大張旗鼓的去找劉贇,試探試探郭威的反映。而且也是給河東的劉崇壯壯膽,讓他明白咱們大楚和大漢朝是有感情的,是支持大漢的,對什麼郭威卻沒有什麼交情!”

趙普眼睛一亮:“大王的意思是說,如果郭威立劉贇做皇帝,那就什麼事情也沒有了,如果不是,河東的劉崇必然要和郭威翻臉,到時候,兗州的慕容彥超十有八九也憋不住,有這兩個勁敵在,郭威對咱們大楚就只能妥協了,說不定,咱們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馬雲哈哈大笑:“趙愛卿說得極是,咱們就是要做出一副如果劉贇不能被立爲皇帝,就立刻舉兵北伐的假象,命令淮河一線的軍隊,徹底的動起來,給郭威施加壓力,另一面也讓劉崇等人有點信心。等到劉崇等人反叛之後,郭威就不得不騰出手來安撫我們大楚,這樣,徐州豈不是可以不佔而得嗎?”

“可是,如果郭威派人來爭奪徐州呢?”範質有些擔心的問道。

“呵呵,那我們就和郭威在徐州打一場局部戰爭,調動個一兩萬兵力,咱們大楚還是打得起這場戰爭的!”馬雲笑道。

李驤說道:“大王,臣以爲只用命令鄧州丁思瑾所部做一些北伐的動作就可以了,整個淮河一線全動起來,說不定就會給郭威一個錯覺,覺得咱們是要和他決一死戰。那麼,郭威在內外的壓力下,萬一真的冊立了劉贇,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咱們可就不利了!”

“對,要把握好這個‘度’的問題,李愛卿言之有理啊!諸位愛卿,還有什麼主意嗎?”

徐仲雅站起來說道:“大王,臣覺得有件事,咱們應該考慮了。如果大漢這個旗真的倒了,咱們還有必要繼續向中原稱臣了嗎?”

“這個……”馬雲想了下,接着斷然否定道:“大漢天下共主,如果大漢覆亡,寡人當替大漢朝復仇!我們大楚與滅漢者誓不兩立!”如果郭威真的當了皇帝,和郭家父子還有趙匡胤這樣的人對敵,還讓對方佔了大義和名分,到時候郭威、郭榮是君,自己是臣子,這自己還不被他們給玩死啊!所以,一定要和他們平起平坐!馬雲暗暗的打定了主意。

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01章 逃亡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80章 活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7章 大火熊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7章 孤注一擲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章 觀兵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10章 夜宴(一)第117章 救人(下)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72章 中計第105章 會戰(4)第79章 截擊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11章 隴州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8章 火中會師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1章 聽春宮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7章 戲弄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5章 約四事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08章 心動(中)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63章 堅守第99章 戰高平第66章 援軍?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9章 幫你守城28第65章 攻城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8章 謀臣(3)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殺人第105章 會戰(4)第1章 南平窘境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5章 不謀而合第38章 決策(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60章 出降(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107章 心動(上)23第60章 出降(下)第182章 對峙第120章 歸程(上)第206章 鳳翔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1章 周娥皇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55章 強弩之末?第80章 騎射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43章 等待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7章 戲弄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5章 觀兵第183章 發兵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77章 奇襲第117章 救人第81章 豫章行(四)第94章 箭在弦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136章 詩賊(3)第50章 家書第82章 包圍第26章 謠言第22章 覆手爲雨
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01章 逃亡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180章 活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7章 大火熊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7章 孤注一擲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章 觀兵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110章 夜宴(一)第117章 救人(下)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72章 中計第105章 會戰(4)第79章 截擊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11章 隴州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8章 火中會師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01章 聽春宮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87章 戲弄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5章 約四事第141章 改朝換代(2)第108章 心動(中)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63章 堅守第99章 戰高平第66章 援軍?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159章 幫你守城28第65章 攻城第3章 敲詐勒索(1)第18章 謀臣(3)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5章 殺人第105章 會戰(4)第1章 南平窘境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5章 不謀而合第38章 決策(1)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60章 出降(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107章 心動(上)23第60章 出降(下)第182章 對峙第120章 歸程(上)第206章 鳳翔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1章 周娥皇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55章 強弩之末?第80章 騎射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43章 等待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87章 戲弄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5章 觀兵第183章 發兵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77章 奇襲第117章 救人第81章 豫章行(四)第94章 箭在弦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136章 詩賊(3)第50章 家書第82章 包圍第26章 謠言第22章 覆手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