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陷害高行周

最近的郭威挺忙的。因爲南面的馬雲極度高調的做着政治秀,作爲長期競爭的敵人,郭威要對馬雲的任何舉動都要想出法子來對付。剛剛接來淮南的密報,馬雲在視察蘇、常的時候,常州刺史爲了巴結馬雲做了一頓豐盛的佳餚,結果被馬雲怒斥。回到金陵之後,經過門下省、中書省的緊急磋商,正式出臺了大楚工作餐標準:四菜一湯,並且爲了杜絕鋪張浪費,在徐仲雅、範質等高官們回家仔細詢問了自己廚子之後,纔出臺了正式的菜譜(包括肉末茄子,油淋白菜等):四菜兩葷兩素,這菜單隻能從官方出臺的菜譜裡面選。馬雲還隆重的下詔書,表決心要建立一個廉潔的官府、節省的官府,紮紮實實的爲老百姓謀福利。這詔書在民間得到了極大的好評。

面對馬雲的動作,郭威在得到消息後的第二天,在汴京崇元殿裡面召集羣臣,舉行大朝會。等百官施禮完畢之後,郭威不等官員們出來奏報事情,直接揮了揮手,讓太監們將劉承佑搜刮而來的稀世珍寶搬了出來,讓大家看了看之後,方纔命人全都砸爛。郭威接着大聲的說道:“真正爲君者,是不需要這些亡國之物的。真正的寶是人心。朕出身低賤,吃盡千辛萬苦,遇上這個亂世,才僥倖成爲皇帝,我怎麼敢殘剝百姓來圖個人享受。”郭威隨後下詔,命令地方有司不準搜刮民間財物奉貢內庭,夠吃夠喝就行了,要這些東西沒什麼用處。官員們登時山呼萬歲,對着郭威是不斷的下拜。

捕風房的那些行爲糊弄一下老百姓自然是可以的,可是,這手段卻瞞不過有心人。馬雲一句話剛剛說出來,整個楚國登時就流傳開了,這要不是楚國的zf機構出力,秘密運作,怎麼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王樸早就發現這種異常了,也勸諫郭榮上書郭威,組織自己的宣傳機構。於是,郭威也開始成立自己zf喉舌,來控制輿論。

郭威砸珠寶的行爲傳到了金陵,馬雲只是撇撇嘴,心裡話郭威也太愣了吧,這都是錢啊!就算自己不要,找人換成錢糧救濟百姓,那也是善事啊,何必要全部打破呢?

郭威倒也不是純粹的防守,在打破劉承佑搜刮的珠寶之後,也開始真正的讓利於民。開始着手廢除前朝的弊政,比如廢除牛租。這牛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怨聲載道。四十多年前,朱溫攻打淮南的楊行密,搶來幾十萬頭耕牛,朱溫把這些牛分給河南的老百姓,讓他們每年交給官府租子,讓他們分期付款,這牛就算他們的了。可惜,分期付款,老百姓確實是付款了,可是朝廷卻沒有說這期限到底是多少年,過了若干年這些牛都死了,可牛租卻沒有廢除,甚至到了後漢時,這些牛的牛子牛孫都衍生多少代了,這牛租還年年照收。郭威大筆一揮,免了。老百姓得了實利。

在楚國高調政治秀的表演下,郭威的覺悟也越來越高。由於戰亂,中原百姓的流離失所,於是就空出來大批的無主荒地,有些官員就建議郭威,將這些荒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在賣給富商人家,這樣就有了大筆的銀子充實國庫。可是,這些荒地,有些地方已經有百姓在耕種了。於是,郭威說了句很有名的話:“利在於民,猶在國也,朕用此錢何爲!”(出自舊五代史)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老百姓富了,國家自然也就富裕。這話說得很樸實。

就在郭威大力改革弊政和楚國展開民心爭奪大賽的時候,兗州的慕容弟弟卻給郭威送來了一封密件。郭威打開一看,這密件果然夠機密的,說得都是大逆不道意圖反叛的話。這東西是慕容彥超送來的,可是這密件卻不是慕容彥超寫的,而是新任的天平節度使高行周寫得。這密件的發信人是高行周,收信人確實慕容彥超,裡面寫着自己在大周工作沒勁,整天鬱悶的很,想和慕容彥超商量商量,咱們兄弟兩反他孃的一場,也好給自己平淡的生活抹上一層傳奇的色彩!這信是反信,可以說是高行周的罪狀了!

郭威看了信之後的第一個反映,是不相信。首先,高行周這個人老實巴交的沒什麼野心,再加上高懷德、高懷亮兄弟兩都跟着自己兒子幹事,以後前途光明,他沒有必要反,再說,高行周和慕容彥超有矛盾,而且是很深的矛盾,雖然說在利益的驅使下,仇人也能當朋友,可是依眼下形式來看,高行周和慕容彥超沒有什麼共同的利益啊。

可郭威看了幾遍這信,字跡還真的挺像高行周的。事關謀反,郭威也不敢太大意,當時就派人把幾個重臣招來商議。郭威首先表明了自己觀點:“這不是真的,不過,讓大家來檢驗一下。”

這密信在重臣手裡轉了一圈之後,王濮第一個站出來說道:“陛下所說不錯,這信卻是是假的。假就假在這個天寧節度使的官印上。真的官印上面是有缺損的,上下字連接不上來,而這密件上的官印確實沒有絲毫的缺損。”

天寧節度使和朝廷來往的文書可多了,當下郭威命人取來兩個,兩下一對照,果然這是僞造的。

郭威現在沒有準備好和慕容彥超翻臉動手,於是,對慕容彥超就來了個不理不問,他反而把這封密件送給高行周,並且派人加以假說。高行周立刻就上表謝恩,對自己南邊的這個鄰居就更加的厭惡了。

郭威沒什麼反映,反倒把慕容彥超給嚇了一跳,他雖然有時候混了點,可畢竟還算聰明,登時就明白了郭威是看穿了自己。慕容彥超心驚膽戰,有趕緊給馬雲寫信,表達自己對大楚的忠心耿耿。

馬雲相幫慕容彥超的忙,可是他卻很爲難。

自動更新了十多天,兄弟們感覺還好吧……新造型兄,你還在給我送花嗎?要堅持啊!

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82章 對峙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64章 祭孔第7章 大火熊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01章 聽春宮第4章 晚宴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8章 決策(1)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05章 會戰(4)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70章 申屠近況第110章 夜宴(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43章 激戰第55章 失蹤第20章 西遷(2)24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91章 遇刺31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4章 彷徨第69章 進攻潼關第十二章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章 下杭州(1)第67章 疑兵第98章 觀畫(下)第68章 釋放第7章 援救第120章 我看行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4章 經濟計劃第45章 空去空來第91章 陪太子讀書27第35章 燒不死你第9章 讓涇州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0章 家書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章 馬邑之戰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8章 觀畫(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9章 長沙朝議第5章 敲詐勒索(3)第38章 夜襲(中)第65章 攻城第9章 長沙朝議第10章 新妃(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79章 兵發明州第86章 林仁肇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3章 攻攻試試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3章 出使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77章 奇襲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64章 交州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2章 入蜀(1)第50章 戰象第25章 約四事第3章 突擊檢查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56章 專權第97章 觀畫第111章 決策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0章 西遷(2)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8章 光猛南下第75章 廣東內務第203章 謀蜀第17章 調軍第65章 搏命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5章 不謀而合第45章 神棍
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82章 對峙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64章 祭孔第7章 大火熊熊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01章 聽春宮第4章 晚宴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8章 決策(1)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05章 會戰(4)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70章 申屠近況第110章 夜宴(一)第13章 周宗犯錯第43章 激戰第55章 失蹤第20章 西遷(2)24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91章 遇刺31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24章 彷徨第69章 進攻潼關第十二章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3章 下杭州(1)第67章 疑兵第98章 觀畫(下)第68章 釋放第7章 援救第120章 我看行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4章 經濟計劃第45章 空去空來第91章 陪太子讀書27第35章 燒不死你第9章 讓涇州第86章 林仁肇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50章 家書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章 馬邑之戰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8章 觀畫(下)第21章 形勢逆轉第9章 長沙朝議第5章 敲詐勒索(3)第38章 夜襲(中)第65章 攻城第9章 長沙朝議第10章 新妃(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79章 兵發明州第86章 林仁肇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3章 攻攻試試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3章 出使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77章 奇襲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64章 交州第146章 黃袍加身(3)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2章 入蜀(1)第50章 戰象第25章 約四事第3章 突擊檢查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56章 專權第97章 觀畫第111章 決策第58章 包圍汴京第20章 西遷(2)第80章 議徵安南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8章 光猛南下第75章 廣東內務第203章 謀蜀第17章 調軍第65章 搏命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5章 不謀而合第45章 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