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

楚國在安南等地,大兵壓境,牛刀殺雞,徹底的滅亡了吳氏的割據勢力,也有效的震懾住了蠢蠢欲動的十二使君。邵挺捐的第二水軍,隨後在南洋清剿海盜,既保證了海運商道,也打出了楚軍的名號。

隨着南洋的海盜減少,南北往來的商船也增加了不少。南洋的黃金白銀、糧食等源源不斷的運往楚國,換來楚國的絲錦、瓷器等產品。林邑、真臘等南洋小國,紛紛派遣使者出使廣州,謁見楚王。雖然也不過三五個小國,可是這對於楚國來說確實少有的大事,從專管外交事務的鴻臚寺卿蕭益,到負責大局的徐仲雅、範質,甚至是從來不管事的名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馬希隱都被吸引了。

就連身居宮中的文昭王馬希範,也被驚動了。老馬今年四十多歲了,除了接見南寧州(今貴州惠水),夷州(今貴州鳳岡)、那州(今廣西東蘭)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酋長之外,難得有國際友人前來朝貢,更何況,前面那些酋長們,現在大都改土歸流,當上了大楚國的良民了。所以,老馬精神頭十足,連連寫信,讓馬雲一定要帶着這些使臣來長沙,一定要見見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一來,滅掉了嶺南劉氏,了卻了兩家的舊怨,二來又是萬國來朝(雖然就三五個),老馬一高興,閒暇之餘,在和馬希廣、廖框圖等人聊天的時候,透出了想當太上皇的口風。老馬想得好啊,中原就不說了,李景這個倒黴蛋就可以當皇帝,蜀國孟昶這個小屁孩都能當皇帝,現在大楚地盤這麼大,人口七八百萬,精兵十餘萬,怎麼說也能面南背北,立國登基了吧。

廖框圖人老了,可心思一點可不糊塗,前一陣子剛鬧過羣臣勸進的事,搞的有一陣子文武百官,天天開會寫報告,現在這陣子風波終於壓了下去,這充分說明楚王馬雲他不想當皇帝,再說這時機也不成熟啊。可這事兒,沒法勸,明眼人都知道,這楚王如此勤政愛民,躬親示範的,肯定是奔着那個皇帝寶座去的。你現在勸,擱不住就是給別人一個把柄。他張了張嘴,裝了糊塗,不再說話。

而旁聽的馬希廣心動了,他哥哥是太上皇,侄子是皇帝,自己這個老叔怎麼說也得是個王爺了吧。當了王爺,好賴你不得分封一個州的食邑,咱們就不可以去地方上吃香的喝辣的,無聊的時候,還能禍害禍害老百姓,比現在天天呆在這個長沙城裡,不是強上了百倍了嗎?

可這傢伙也不是笨蛋,他明知道馬雲現在不是很待見他,在目前嚴打勸進的情況下,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敢幹這種不和諧的事情。所以,他腦子一轉,當時對馬希範、馬雲父子就是一陣溜鬚拍馬,勸文昭王下詔令,讓馬雲登基稱帝。

老馬被吹捧的雲裡霧裡的,就想在寫一封信,給馬雲說說,讓他趕緊登基。還沒等他拿筆寫信呢,這邊的馬希廣就勸他:“三哥,這是好事,您應該下詔令,明發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叫做普天同慶啊!”

老馬沒想到他弟弟一門心思的想着自己的好事,他沉吟了一下,覺得這也挺對的,當皇帝,又不是做賊,當然要光明正大了。於是,就命令伺候自己的大太監劉彥,拿詔令用得黃錦來。

劉彥有點作難,自從老馬退位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完全按照自己意願下過詔令的時候,這太上皇的宮裡壓根就沒有黃錦。可老馬在興頭上,劉彥可不敢觸這個眉頭,一溜小跑去找管着前宮的總領大太監張順。劉彥說明了來意之後,張順眼睛一轉,他說道:“劉公公,眼下的形勢,你也是知道的,大王厲行節約,這黃錦數量非常有限,而且大王雖然遠征未歸,可他仍舊要管理天下不是,這黃錦他就拿走了一部分,剩下的,現在是王后娘娘監國,這緊要的物事,由王后娘娘親自管理,咱家這裡也是沒有的啊。”

這話要是放在往日,劉彥自然不信,可是現在除了太上王的宮中用度不減之外,王宮的用度真的大大的削減了,王后娘娘這一頓飯,幾位娘娘圍坐在一張桌子上,也不過八個菜色而已。這張順這裡,說不定還真的沒有黃錦。

沒辦法,劉彥就又到了趙紫英所在的承樂宮主殿。前些日子,馬雲在廣州新開了一科鄉試,爲了讓廣南東道的士子們,有機會盡快的爲人民服務,馬雲已經下詔在六月份再開恩科,在長沙舉行一次大比,也就是殿試。劉彥去找趙紫英的時候,趙紫英“垂簾聽政”,和徐仲雅、範質、何仲舉、吳班、拓跋恆等人議事呢。

聽高進稟報了劉彥有事覲見,紫英還以爲老馬有什麼出了什麼事情呢?馬雲整天標榜的是忠孝仁義,紫英對老馬也是相當的緊張,立刻就宣劉彥進來了。

劉彥進來之後,躬身施禮:“奴婢叩見娘娘。”

“劉彥,可是太上王有什麼事情嗎?”

“回稟娘娘,太上王準備下詔令,讓大王即位登基,可是王宮裡面沒有黃錦,於是派遣奴婢來拿一張黃錦。”

恩?羣臣愣了下神兒。沒想到老馬還有這麼一口。徐仲雅瞟了一眼劉彥,似乎想分辨出他這話是真是假?馬雲繼承王位已經四年了,這四年來,國家雖然緊巴些,老百姓的日子比之過去還是要稍稍好一些的,政府裡面不聽話的官員,已經徹底靠邊站了,軍隊裡也進行了整編。現在,馬雲的王位可以說是穩如磐石了,文昭王應該不會有別的想法吧?

範質、吳班卻是臉上一苦,這老馬詔令一下,就屬於趕鴨子上架了,楚王是很難拒絕這件事的。可是,這麼一來,楚國和大漢朝的關係肯定會惡化的,這軍隊是不是又要重新擴編了啊?

這幾個人都沒吭聲,那邊拓跋恆忍不住說道:“胡鬧,眼下是什麼時節,太上王怎麼能這麼做呢!這對我們大楚是有害無益的嘛。關起門來的皇帝,哪有現在進退自如的王爺逍遙啊。”

拓跋恆的強頸是天下聞名的,聽他這麼一說,徐仲雅跳了出來說道:“拓跋大人說得很對啊。大王稱帝,那是早晚的事情,羣臣和天下百姓也無不贊同,可現在並不是一個好時機。恩,可是太上王哪裡還是需要解釋的,要不,就請拓跋大人去一趟吧?”王后娘娘和楚王一樣,在太上王面前不好直接反對,自己又不想去,範質他們,太上王又不太熟悉,你拓跋恆不去,又能讓誰去呢?

拓跋恆是個直人,他只站在對的那一邊。他也清楚徐仲雅話裡的意思,不過,他這個人歷來都是不畏艱險,勇於任事的。當下也不推辭,跟着劉彥去見太上王去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28章 打劫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章 典軍的麻煩50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4章 經濟計劃第31章 推波助瀾第68章 結義第62章 匍匐臥倒第62章 匍匐臥倒第57章 京變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3章 定策(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74章 逼宮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05章 幽會第94章 箭在弦上第24章 名臣第108章 對策第76章 吳越變亂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0章 西遷(2)第15章 首富第81章 豫章行(四)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8章 三千精兵第7章 火藥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8章 謀臣(3)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171章 設伏第17章 送客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31章 使者第72章 狂暴衝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謀臣(3)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6章 應對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3章 圍困汴京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66章 翻臉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1章 逃亡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62章 包圍圈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34章 遭遇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20章 死諫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6章 兩派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8章 釋放第23章 召回第181章 生意經第5章 不謀而合第33章 入蜀(2)第183章 發兵第171章 設伏第87章 戲弄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10章 夜宴(一)第53章 奇謀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203章 謀蜀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8章 火中會師第81章 巨型炮仗第68章 釋放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1章 岳陽樓(上)第86章 南下第57章 京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
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28章 打劫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章 典軍的麻煩50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4章 經濟計劃第31章 推波助瀾第68章 結義第62章 匍匐臥倒第62章 匍匐臥倒第57章 京變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3章 定策(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74章 逼宮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05章 幽會第94章 箭在弦上第24章 名臣第108章 對策第76章 吳越變亂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0章 西遷(2)第15章 首富第81章 豫章行(四)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8章 三千精兵第7章 火藥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8章 謀臣(3)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171章 設伏第17章 送客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31章 使者第72章 狂暴衝擊第4章 人心難測第18章 謀臣(3)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6章 應對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31章 推波助瀾第53章 圍困汴京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66章 翻臉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1章 逃亡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62章 包圍圈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34章 遭遇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20章 死諫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6章 兩派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68章 釋放第23章 召回第181章 生意經第5章 不謀而合第33章 入蜀(2)第183章 發兵第171章 設伏第87章 戲弄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110章 夜宴(一)第53章 奇謀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203章 謀蜀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8章 火中會師第81章 巨型炮仗第68章 釋放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1章 岳陽樓(上)第86章 南下第57章 京變第48章 嶺南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