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丫就一空城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周行逢幾句要小心,要慎重的勸說,顯然被韓保正視爲居心叵測,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在北伐形勢不是很好,而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周行逢作爲一個楚將,動搖自己堂堂大蜀國的北面督招討北伐的決心,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而是紅眼病氾濫成災,生怕自己得了頭彩。

韓保正越想越以爲然,越想越覺得時不我待,自己不能在耽擱下去了,再耽擱下去,萬一馬光猛那小子跑到自己前面去了,先行拿下了涇州,自己可就真正變成了陪走路、陪打仗、賠糧草的三陪人員了。正是基於此,韓保正不僅回絕了周行逢的挽留,甚至連周行逢專門爲韓保正接風洗塵的宴會都不參加了。哥們山珍海味的什麼沒吃過,還留在寶雞吃你的楚國拖兵宴,要喝酒要擺宴席,咱們打下了涇州好好的熱鬧熱鬧。

於是,韓保正不僅不再寶雞停留,在天興城更是繞城而過,根本就不停留,一路上晝夜兼程直奔涇州!蜀軍翻過杜陽山,取道普潤縣,然後沿着細水河直撲涇州的靈臺縣(今甘肅靈臺縣),然後在北上涇州(今甘肅涇川縣)。韓保正前腳離開寶雞縣,周行逢就趕緊派人向遠在渭州的馬光猛通風報信。這內容只有四個字:魚已上鉤。

杜陽山一帶崇山峻嶺,山路崎嶇難走。好在蜀軍本就習慣於山地作戰,急行軍起來既然比楚軍還要快上一些。過了杜陽山,這地勢漸漸開闊了起來,此時的西北高原還沒有變成後世的黃土高原,一路上,橫七豎八的山隴極多。在山隴之上,極目遠眺,溝壑縱橫,樹木野草郁郁青青,一片生機勃勃。這本是夏日,可是從西北大草原上從來的厲風,輕而易舉的將酷熱氣息一掃而光。風清氣爽,愜意無限。可惜,孟昶兄不在這裡,否則的話,他肯定會當場潑墨作畫,然後在吟唱一篇詩賦。這哥們文學功底雖然不及李璟李煜父子,可是附庸風雅的心情卻是一般無二!

韓保正雖然是***出身,也算是打過幾次仗的,特別是去年跟着“諸葛先生”王招遠在鳳翔好好的打了一個勝仗。當時大勝之下,也就是韓保正竭力建議王招遠追擊,結果中了埋伏,被周軍嘁哩喀喳的一通亂打,給打回了蜀國去。中國有句成句:吃一塹長一智,希臘人也說過人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按理說這次出兵,韓保正應該謹慎一些,畢竟上次慘敗而歸,正是他本人負責撰寫“北伐經驗教訓”的總結報告的。那報告當然是言真意切、痛心疾首,認認真真的分析了北伐道路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言猶在耳,可這位老兄卻似乎有點淡忘了。從行軍上來看,這位兄弟並沒有吸取多少經驗教訓。其實不能怪韓保正,本來出兵之前,韓保正也想過,這一次出兵,一定要派出儘可能多的流星探馬,最好是一里一報,不把這行軍線附近的情況弄個清楚,就絕對不動窩。可是,馬光猛的光輝成就,讓韓保正眼紅了,他一路上自顧着催促手下的兵丁們加快腳步,就把偵察這事兒給降低了難度。

只是,由於去年哪一仗輸的實在太慘了。進入涇州地界之後,韓保正還是含糊了一會兒,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他有點硬着頭皮碰運氣的意味兒,時刻準備着撒丫子就跑,說什麼也不能像前一任督招討王招遠那樣。在路上,一個老百姓一不留神的碰上了韓保正的大軍,被正無所事事的斥候們,當場給扭送到了韓保正的面前。這百姓是一個老頭,六十多歲年紀,鬍子拉碴的,可是,韓保正不知道是那隻眼睛看出來的,硬說這老頭是周軍的奸細,對這老頭一頓的嚴刑拷打,最後實在是什麼也問不出來,這才放了已經奄奄一息的老頭。

經過這一鬧騰,韓保正膽氣稍稍壯了點,更是賣力的催促這人馬前進。這一路上都是風平浪靜的,一個周軍的人毛也沒有見着,倒是抓了不少的百姓。漸漸的,靈臺縣縣城已經在天邊若隱若現了。前部的趙彥韜距離靈臺縣只有10里路程了!

“稟報大帥!靈臺縣城門緊閉着!城頭上雖然插着周軍的旗幟,但是城樓上並沒有發現什麼周軍。標下捉到幾個百姓,都說原本駐紮在靈臺的周軍,今天上午已經向涇州方向撤走了!”斥候回稟道。

“哦?這就是說靈臺縣是空城一個了?”韓保正回問道。

“稟大帥,是這樣的!”

“既然如此,那它縣城城門爲什麼是關着的?縣中的鄉老應該已經開門迎接本帥纔對,又怎麼可能關着城門呢!”韓保正問道。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鬃吧。韓保正從軍多年,怎麼說也打過勝仗。自己又不是蠻族,對方的守軍自知不敵,自然可以逃之夭夭,可是老百姓不可能拖家帶口的跑路啊。對方城中有名望的鄉老,肯定應該打開城門出城迎接纔對,怎麼可能閉着城門呢!

“這。。。或許是懼怕元帥的虎威吧。”斥候拍馬屁道。

很顯然這個馬屁沒有拍準,不僅沒有拍到馬屁股上面,反而拍在了馬蹄子上。韓保正臉色一繃,厲聲道:“還不趕緊去查!”

“大帥,您看要不要派1000人馬,攻城試試看!”山南節度判官張廷偉建議道。按理說節度判官和節度使向來應該是不和的,因爲這樣纔可以讓朝廷從中掌控。不過這藩鎮到了五代時期,特別是到了五代後期,列國都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將節度使的大部分權利都收歸了中央。十國藩鎮之禍要遠遠小於五代的藩鎮。孟昶親政之後,用的都是自己人掌控天下兵馬,這張廷偉、韓保正都是***,關係也不錯。

這個建議相對來說比較謹慎,應該是可行的。如果靈臺縣裡真的沒有人了,那別說1000人馬了,就是100人馬也能把靈臺縣給拿下來,如果。。。萬一靈臺縣裡有埋伏,這1000人馬損失了,也不算是什麼。畢竟大部隊還在嘛!

不過張廷偉的建議,卻沒有得到韓保正的立刻響應。爲什麼?雖然兩人關係不錯,可那是私交,輪到公事上來說,韓保正對張廷偉確有一些疑慮。爲什麼會有這些疑慮呢?這還是要從上次北伐說起,當時鳳翔大捷之後,除了他韓保正之外,就張廷偉最積極支持追擊,而且張廷偉不僅僅是追進,他要建議王招遠擴大打擊面,派人北上取涇州。結果派去涇州的將軍孫遇,反戈一擊,跑到涇州城下直接投降了,還引着涇州的周軍南下抄了王招遠的後路,要不然蜀軍也不會敗的那麼慘。而且,事後總結起來,韓保正覺得王招遠確實犯了錯誤,可是導致王招遠錯上加錯的就是這張廷偉,這傢伙整個就一餿主意大王,堅決不能聽他的。

可是,自己的軍隊不能乾耗在這裡吧。這可是5萬人馬啊,黑壓壓的一片,方圓十里之內,都是他蜀國的人馬。眼下這地方前不着村,後不挨店的,絕對不能停留在這荒郊野外啊!而且不遠處就是靈臺縣,一路心急火燎的趕過來,真的到了別人地盤上,又不敢動手了,這。。。這多傷士氣啊!韓保正“獨立自主”的想了半天,覺得還是打一下子,反正剛纔斥候四下也搜索了,確實沒什麼周軍。既然沒有中埋伏,那爲什麼不打一下子呢!

韓保正大聲說道:“傳令前部的趙彥韜將軍,率領本部人馬立刻進攻靈臺縣!”張廷偉鬱悶的瞟了眼韓保正,你想了半天,還不是聽了哥們的話嘛。哼,爲了顯示是自己的主意,還加大了人手。萬一靈臺縣裡有埋伏,你就等着倒黴吧。

“殺!”趙彥韜一聲大吼,緊接着“咚咚咚!”戰鼓敲響,一隊隊蜀軍列着方陣向着靈臺縣的方向衝了過來,最前排的自然是刀盾手了。這夥人說起來手拿盾牌,正好可以遮擋對方城防部隊的弓弩,事實上純粹就是一炮灰。新兵蛋子們,除了長相怪異被將領們選爲親兵的之外,大部分人都要當上一陣子刀盾手,活下來了,有經驗了,這才慢慢的轉換成主力精銳部隊。戰爭就是這麼無情。夾在這刀盾手中間的,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派人抗着一副雲梯,顯然是準備攻城的用的。而跟在刀盾手身後的則是己方的弓箭手、弩手,以及拋石機等大塊的攻城器具。

十里、五里、一里,一路上刀盾手們都舉着木製盾牌,遮擋着自己的要害,向着靈臺縣挺進,可是,一路上居然暢通無阻,對方居然沒有一點反擊!咋會回事?莫非是要巷戰!士兵們嘀咕着。

先鋒大將趙彥韜當然不會有這麼無聊的想法了。碰到這種情況,無非就是兩種:要麼“棒棒棒”一陣鑼鼓響,“唰”的一下,城頭上萬箭齊發,這是埋伏型的!要麼,丫就是一空城。

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4章 遭遇第98章 論戰第39章 決策(2)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37章 裁軍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92章 試探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58章 包圍汴京第80章 騎射第144章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204章 芙蓉花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章 新妃(1)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9章 血戰(二)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7章 救人(下)第131章 使者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3章 大手筆第65章 好事將近第35章 拉攏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98章 論戰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43章 激戰第107章 明詔第136章 詩賊(3)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92章 真議和第84章 驛站春風第73章 戰爭賠款第65章 好事將近第56章 賬本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韶州鏖戰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5章 會戰(4)第70章 一錯再錯(上)25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44章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2章 對峙第205章 借道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1章 漫天要價第34章 入蜀(3)第28章 打劫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70章 益津關第84章 驛站春風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91章 契丹楊袞第69章 往事第47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強弩之末?24第20章 死諫第28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44章 黃土鎮第171章 設伏第110章 夜宴(一)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99章 請人喝花酒30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4章 入蜀(3)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
第12章 驅除契丹第34章 遭遇第98章 論戰第39章 決策(2)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37章 裁軍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92章 試探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58章 包圍汴京第80章 騎射第144章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204章 芙蓉花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0章 新妃(1)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9章 血戰(二)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17章 救人(下)第131章 使者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3章 大手筆第65章 好事將近第35章 拉攏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98章 論戰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43章 激戰第107章 明詔第136章 詩賊(3)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92章 真議和第84章 驛站春風第73章 戰爭賠款第65章 好事將近第56章 賬本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50章 陰差陽錯第52章 韶州鏖戰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105章 會戰(4)第70章 一錯再錯(上)25第34章 兵圍封州(上)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44章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2章 對峙第205章 借道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1章 漫天要價第34章 入蜀(3)第28章 打劫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70章 益津關第84章 驛站春風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91章 契丹楊袞第69章 往事第47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強弩之末?24第20章 死諫第28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44章 黃土鎮第171章 設伏第110章 夜宴(一)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99章 請人喝花酒30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34章 入蜀(3)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