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戰關中(1)

初秋時節,田野裡谷海翻波,金橙橙的一片,勞作了一季的農民們不畏秋老虎的餘威,匆忙的收割着夏糧。鐮刀舞動,汗水流淌,人們心中卻是異樣的甜蜜。今年的年景不錯,再加上大皇帝廢除了耕牛令等等舊政,身上的擔子也小了許多,或許,再交了賦稅之後,今年還能有些餘糧。

遷到長安去的人,居然人人都分到了一塊不小的耕地,可是留在家鄉的人,也不錯,除了自家的耕地之外,還能去地主家做做佃戶,幫地主家種地,多多少少還會有些收益。

有了糧食,沒了貪官污吏的巧取豪奪,人們心情也愉悅起來,臉上漸漸綻出了笑容。官道上有達官貴人的馬車經過,他們也不再躲躲藏藏,不用再擔心無緣無故的被人拉去服徭役。

“噠噠噠噠”的馬蹄聲響,六十餘騎在潼關去往汴京的官道上揚鞭疾馳。除了爲首的外,這些人都是一色的青衣短褂,顯得異常的幹練,他們掛着腰刀,有些人還揹着強弓硬弩。一看就知道這行人絕非是尋常出身。

這羣人策馬揚鞭,眼瞅着就到了西京洛陽。卻見對面迎頭來了一輛兩駕的馬車,這馬車門簾掀開着,裡面坐着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時不時的伸長脖子,翹着頭向外張望着。

見了這羣騎士之後,這中年人大喜,一手扶着車門,一邊探出身子,道:“晉王殿下,晉王殿下,臣魏仁浦在此接駕。”

那爲首的騎士拉緊繮繩,看清來人是魏仁浦之後,臉上不由得顯出一絲猶疑:“魏兄,你不在東京汴梁陪伴陛下,怎麼來到了西京呢?”

這爲首的騎士竟然是大周晉王郭榮。自漢隱帝時,郭威掛帥討伐三鎮叛亂,派遣郭榮帶兵西進,進剿王景崇之後,郭威、郭榮兩父子就天各一方,有四年時間沒有見面了。前一陣子,郭威偶得風寒,精神有些不濟,所以下詔召見郭榮進京。

魏仁浦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走到郭榮面前施禮道:“王爺,微臣奉陛下聖諭,特阻止王爺進京。”

郭榮瞥了魏仁浦一眼,見魏仁浦面帶笑容,神色正常,這才稍稍放心,他大手一揮,跟來的六十餘人“唰”的一下,便散了開去,將郭榮和魏仁浦不偏不倚的圍在了中間,郭威沉聲問道:“父皇身體有恙,再次急招我進京,爲何我還沒到西京,就又下詔阻我進京呢?聖旨在哪裡,我要親眼看看。”

這麼詭異的事情,難怪郭榮極爲慎重了。也幸好來的人是郭榮的心腹好友魏仁浦,要是別的大臣,即便拿出聖旨,郭榮肯不肯聽,那還兩說呢。郭榮可不是劉表的大兒子劉琦。魏仁浦拿出聖旨,遞給了郭榮:“王爺,這是陛下的聖旨,請您詳看。”

郭榮接過明黃綢子的聖旨,仔細的看了一遍:“父皇的病已經好了嗎?”這聖旨上寫得甚是溫馨,郭威說自己身體已經康復了,我兒就不用來京覲見了,還是抓緊時間籌措關中事務吧。可是,聖旨只是個物什,到底內情是什麼樣子的,誰也說不清楚。

魏仁浦也明白郭榮的擔心,他說道:“我出京之前,曾經見過陛下,陛下精神大好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我也曾詳細問過太醫,太醫們也說,陛下只不過是風寒入體,現在用了藥,身子已經無礙了。”

郭榮默然不語,雖然現在郭威只有自己這麼一個兒子,可是,畢竟不是親生的。俗話都說:夜長夢多。在一切未定之時,他怎麼可能不擔心呢?

魏仁浦說道:“王爺,陛下身體無礙,您可以放心了。事實上,從陛下急招殿下入京一事,可以看的出來,聖意何在了。現在有資格承繼大統的人,無非是晉王和李將軍了。兩位都不在京城,陛下一生病就急招殿下入京,卻不召見李將軍,可見王爺已經是陛下心中默許的繼承人了!”

這話,郭榮不是不明白。可是,利益攸關之時,又有幾個人能保持平和的心情呢?郭榮沉默了一下,又問道:“王樞密使最近有什麼異動嗎?”

魏仁浦一笑:“王爺大可放心。王峻活不長了。”

郭榮和王峻沒什麼矛盾,可就像關羽死活看不上劉封一樣,郭威的這個鐵哥們是死活看不上郭榮,總是千方百計的阻止郭榮進京爲官。

wωω● тt kдn● ¢O

“王爺,您想必聽說了,前一陣子,王峻不是接連上書陛下,請求解除自己的樞密使職位,想做一個逍遙散人。”魏仁浦解釋道。

郭榮忍不住冷笑一聲:“王峻驕傲跋扈,他明着是請辭樞密使職務,實際上恐怕是在試探陛下吧。陛下不是已經派人挽留他了嗎?”說起王峻,郭榮心裡不免有火。王峻官高爵顯,又管着樞密院,對郭榮帳下高懷亮等人拼命的打壓,就是不願意提拔他們。不僅如此,王峻和郭威的舊將鄭仁誨、向訓等人也是矛盾重重,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半個月前王峻請辭樞密使要告老還鄉,郭威不同意,可王峻就在家裡呆着,死活不去樞密院上班。郭威沒有辦法派王峻的好友樞密直學士陳同去探尋王峻的心事,並且郭威還表示,老王你再不出來,朕就親自去你府上相請。

樞密直學士陳同到王峻府上轉了一圈,回報郭威道:“陛下,經過臣的勸說,王大人離官去職的主意已經鬆動了,如果陛下親自去王府相請,想必王大人已經會復出的。”

郭威念在兄弟情分上,就準備車架,要去王府相請,走到半路上,王峻飛馬趕到,說什麼不敢勞動陛下大駕,陛下如此厚愛微臣,臣自當肝腦塗地。看起來,王峻是在拍馬屁,可事實上,皇帝親自去大臣家裡請人出山,這可罕見啊。大家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可那是因爲劉備當時窮困潦倒,等他發達起來,可沒再尋訪過什麼人。而現在的郭威可是堂堂正正的開國皇帝啊。

這場鬧劇,往好了說,郭威最多最多是留下一個重情義的名聲,可王峻則完全不同,通過這件事,他把郭威玩弄於股掌之間,使自己的權勢大增。

王峻的這種行爲,在郭榮看來,那完全就是對皇權的挑戰了,如果聽之任之,後果不堪設想。可是,他處在皇子這個位置上,要對付王峻這樣的朝臣,卻是有很多顧忌的。這會兒聽說,王峻有可能得不償失,郭榮馬上追問道:“魏兄,此話是從何講起啊?”

“王爺,王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試探陛下的心意,可是他也怕陛下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請求,那個時候,王峻不就得不償失了嗎?於是,王峻在請辭的同時,還悄悄向各地的節度使們寫密信,要求他們保薦自己。讓陛下無法罷免自己的官職。”

“寫密信?”郭榮一愣,片刻之後,他不僅莞爾一笑:“王峻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這種事情怎麼能用密信呢?莫非各個藩鎮的節度使將王峻的密信呈了陛下了嗎?”

“王爺所料不錯。我聽宮中的太監說道,陛下得報之後大驚失色……嘿嘿……王峻的日子不長了。”魏仁浦說道。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那汴京城,我就不去了。我不去汴京,王峻就會更加的肆無忌憚,父皇對王峻的猜忌就越大,王峻不倒黴都不行。魏兄,你在汴京要時刻主意汴京的形勢,如果有什麼變化,一定要快馬送到長安來!”

“王爺放心,微臣的一雙眼睛會睜得大大的,替王爺看着王峻!”

郭榮哈哈一笑,拍了拍魏仁浦的肩膀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先回長安了。”

“王爺且慢。您奉旨而來,又奉旨而去,在公事來說,本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從私誼上來看,陛下和王爺乃是父子,哪有父親生病,兒子連封慰問的書信都不寫一封的呢?”魏仁浦攔着郭榮道。

郭榮馬上就明白了魏仁浦的意思,見魏仁浦從馬車中拿出筆墨紙硯,他接了過來,略略思考了一下,揮毫寫了一封書信。寫完之後,又對魏仁浦說道:“我此來匆忙,魏兄可以在洛陽買些瓜果特產,替我送於陛下。也算是我的一片孝心。”

郭榮說着,臉上微微有些發紅。兩天前郭榮見到父親的聖旨,見聖旨中催促之意甚急,當下還以爲郭威發生了什麼不測,只顧得打馬揚鞭,拼命地往汴京趕,卻沒想太多。雖然王峻權力很大,可是汴京城防的軍隊卻有郭榮的親信,所以,郭榮也不懼怕。

等送走了魏仁浦,郭榮一行才轉身返回長安。他到了潼關之後,方纔和悄悄轉移到潼關一帶的石守信部一起返回長安。

回到自己的王府,一杯茶還沒有喝上呢,王樸就請求覲見,帶來了一個壞消息:根據蜀中的探子回報,楚蜀兩國很有很有可能聯合北伐。

新軍剛剛組建,雖然還沒有怎麼訓練,可畢竟這些人是從軍隊中抽調的強壯之士,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不過,蜀國既然敢出兵關中,那麼就一定要打一場打勝仗,讓蜀國心生畏懼,從此再也不敢騷擾關中才行。這麼看來,打仗的軍隊還是要用訓練有素的白衣軍了.

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7章 大火熊熊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8章 釋放第十二章第8章 把柄第54章 使者不斷第49章 巧取雄州第87章 戲弄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20章 想我?像我?第68章 來了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2章 新妃(3)第69章 側翼第3章 英雄母親第107章 心動(上)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20章 歸程(下)第7章 暖煙閣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12章 被打斷了!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55章 失蹤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07章 心動(上)第21章 形勢逆轉第79章 截擊第117章 救人(下)第31章 推波助瀾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8章 血戰(一)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10章 夜宴(一)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95章 內鬥連連第69章 側翼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1章 捕風房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62章 包圍圈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議和第68章 釋放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11章 隴州第20章 洞庭密議第87章 援兵3第6章 軍事改革第20章 西遷(2)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4章 彷徨第26章 謠言第67章 聯姻第134章 詩賊(1)第47章 五代諸葛第25章 約四事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6章 援軍?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19章 圈套第47章 南下邕州第67章 聯姻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9章 棄子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01章 聽春宮第180章 活捉第9章 讓涇州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46章 蜜月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9章 出降(上)第16章 滅蜀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82章 對峙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07章 明詔
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2章 封州之戰(下)第7章 大火熊熊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8章 釋放第十二章第8章 把柄第54章 使者不斷第49章 巧取雄州第87章 戲弄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20章 想我?像我?第68章 來了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12章 新妃(3)第69章 側翼第3章 英雄母親第107章 心動(上)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20章 歸程(下)第7章 暖煙閣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09章 峰迴路轉?第12章 被打斷了!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55章 失蹤第12章 驅除契丹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107章 心動(上)第21章 形勢逆轉第79章 截擊第117章 救人(下)第31章 推波助瀾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8章 血戰(一)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10章 夜宴(一)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95章 內鬥連連第69章 側翼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21章 捕風房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62章 包圍圈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24章 議和第68章 釋放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11章 隴州第20章 洞庭密議第87章 援兵3第6章 軍事改革第20章 西遷(2)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4章 彷徨第26章 謠言第67章 聯姻第134章 詩賊(1)第47章 五代諸葛第25章 約四事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66章 援軍?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19章 圈套第47章 南下邕州第67章 聯姻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9章 棄子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01章 聽春宮第180章 活捉第9章 讓涇州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46章 蜜月第12章 驅除契丹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9章 出降(上)第16章 滅蜀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82章 對峙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93章 兒女親家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07章 明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