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錯再錯(下)

馬希廣是貪墨案的後臺,他突然頭腦發熱或者突然良心發現,自己舉報自己的可能性當然爲零;而馬光亮如果是事先知道這件事的,那麼案發的時間肯定要早的多了,也不會有馬雲碰巧摻和的事情發生,如果馬光亮是自己查出馬希廣涉及貪墨案的話,一定會設計周密,將馬希廣一網打盡,把內軍的頭頭腦腦全換成自己人……

馬光亮現在人望、班底這些都不缺,也不缺楚王的關注,就缺軍權,這玩意兒一直都在馬希範、馬希廣哥倆手裡攥着呢,尤其是馬希廣當這個天策府左將軍可有一二十年了。有這個機會他當然不會讓馬雲參合進來了。

這事馬雲不用想也明白,他疑惑的問道:“以趙兄之見,你覺得誰的可能性最大呀?”現場有趙普這樣的聰明人在,馬雲免不得要不恥下問了。

趙普微微一笑,神色間頗有看天下事如掌中觀紋般的瀟灑和自信。他嘴角一動,說道:“本來嘛,可疑的人有那麼三四個,但現在可以確定下來,有一個人最可疑?”

彭雙在一旁說道:“可是郎州的那人嗎?”

郎州的那人,當然是指馬雲的四叔馬希萼了,按照馬殷的遺言“兄終弟及”,他是最有資格當下一任楚王的。可是趙普搖搖頭,道:“他當然可疑,但應該不是他,這馬希萼性格猶豫、粗率,這麼複雜的一招,他是想不出來的。”

彭雙一撇嘴道:“他想不出來,說不定他的謀士,可以幫他想啊。”

趙普一窒,心想:我沒得罪你吧,你這話說的,有點擡槓的意味了。女人難纏,這句話趙普最近體會的很深,所以他面色如常,甚至還略有點討好的說道:“彭小姐,這話說的不錯,可是如果能想到這招的人,不可能想不到這案發的後果呀?”

領導是不輕易發話的,一來表示自己的虛懷若谷,能聽得進意見,二來,在聽意見的同時,要弄清楚對方的目的,要思考要決斷;三來,隨便打斷別人的話,也不太有禮貌,所以馬雲不說話。

可彭雙不是領導,因此繼續道:“案發當然是五爺倒黴了呀,而且王爺還和二王爺兄弟鬧翻了,這不就是他要的結局嗎?”

趙普笑道:“王爺爲什麼敢冒大險把馬左將軍給救下來呢?無非是因爲馬左將軍萬一到了黴,最得利的卻成了二王爺的原因了。這一點,那個謀士怎麼可能想不到呢?這樣白白壯大二王爺的事情,想必馬希萼不會做吧。”

“可這事情,不管誰做,最終得利的都會是二王爺呀。”

趙普笑道:“彭小姐,你爲什麼會覺得一定是二王爺得利呢?”

彭雙瞥了趙普一眼道:“那自然是因爲二王爺他人在長沙城嘛……”突然,她似有所悟的住了口,有看了眼趙普,心裡不禁有點佩服,這個人看着是討厭,不過還算有兩下子。

彭雙本就聰明,剛纔只是不爽,趙普指責自己,忍不住才斗的氣。她明白過來了,馬雲也不笨,他當時也明白過來了,喃喃道:“莫非是他,哪他的心思也太深了吧?”

“他是想先用一招兩虎竟食之計,再用一招驅虎吞狼之計,一方面既打掉了馬左將軍,另一方面又讓王爺和二王爺失和。最妙的是,馬左將軍一旦下臺了,他正好在內軍中,十有接替馬左將軍的反而是他了。這真是一箭三雕啊。”趙普說着,一絲佩服的表情忍不住就浮現在臉上。

“這麼說,老二應該比我先到一點,至少該和我同時到場纔對呀,我怎麼會比老二提早了半天呢?”馬雲不禁問道。那人既然猜到了馬雲要保馬希廣,而馬光亮則恰恰相反,怎麼說這個案子,也應該是馬光亮要先到場一點,而不會出現馬雲先到場,然後把馬希廣給保下來這種情況了。

“我聽說,就是王爺到望城縣的那天上午,楚王突然詩興大發,召集子弟和百官一起賦詩來的。”一旁的彭雙又忍不住說道。

馬雲明白了,被楚王這麼一打岔,馬光亮必然會晚一些的,一來,他這個孝順兒子當慣了,作詩出風頭也出慣了;二來,這古人的作詩,就像今天那些麻將迷一樣,他作慣了,說不定就成癮了,聽說有詩會,心癢難耐,忍不住就會去參加了。畢竟今天的人看來作詩很難,這古人那邊還不就跟玩似的,全唐詩可都有3萬首啊,這還不說那些遺落的。更重要的是,他想不到馬雲也會知道貪墨案。

可楚王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辦這個詩會呀?按理說,有人舉報,馬光亮是一定會稟報給楚王知道,奉了命纔會出城徹查的。這楚王他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還有心情辦這個詩會呀?再說,這個時間也選的太巧了吧。

看着馬雲疑惑的眼光,趙普兩手一攤,無可奈何的笑了笑,說道:“楚王的詩會,辦得好的啊,不費吹灰之力,就直接把那人的計劃給全盤打亂了。”

一旁一直靜聽的張順,突然說道:“先生的意思,大王知道那人的意圖嗎?這人到底是誰呀?”

看到大家有看向自己,趙普苦笑道:“楚王知不知道這事,我也猜不到,不過這事確實太巧了。”趙普心中腹誹,依大王的脾氣,什麼事情也沒有自己作詩遊玩重要,可是眼下有馬雲在,這話,他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

“可我一路來走的極慢,那人完全可以在老二出了長沙以後,再命人向我舉報周廷誨的案子呀。”

看着馬雲又自擺烏龍,趙普也是不由得心裡好笑,這個王爺有時很伶俐的,可有時又太……

還沒等趙普琢磨好改怎麼回話,就聽彭雙說道:“想必是,那人也沒有料到楚王會突然出開詩會,當時來不及通知了。”

馬雲猛醒過來,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汽車、手機一類的東西,派人再去通知,一方面萬一那人已經按照計劃出去了,就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那個舉報人,另一方面,他們也不知道馬雲的速度,萬一馬雲進了望城縣,甚至是過了望城縣,他們再想舉報,一來能不能見到馬雲是個問題,二來就算見到了,也沒有當街舉報那麼轟動,三來馬希廣那羣人也不是傻子,說不定從哪兒就知道這事了,所以,當時是箭在弦上,不發也得發了。

這一發就發錯了,把這個時間順序給顛倒了,要保馬希廣的人,雖然後接到消息,卻先動了手;整馬希廣的人,雖然先得到消息,卻來晚了。

馬雲嘆了口氣:“七叔的心思也太深了吧。如果不是楚王那一下子,估計我們現在全中他全套了。”七叔就是馬希崇,馬希範的七弟,也是大楚內軍的一個將領。內軍的主管,向來都是馬氏子弟親領的,一旦馬希廣到了黴,在長沙資歷最老的,就是他了。

趙普斜了眼馬雲,意思在明白不過了,你還不是上了鉤了。不然,也不至於現在在大牢裡蹲着了。

“照這麼說,我們王爺不是怎麼做都不行嗎?”彭雙在一旁,皺着眉頭,邊想邊問道。

趙普笑道:“當然不是了,還是有辦法做的。最關鍵的就是在弄清楚二王爺的來意之後,就立刻把周廷誨交給二王爺,自己來個作壁上觀。”

“哪馬左將軍不就倒了黴了嗎?”

“我們把賬本給拿了,周廷誨就算拱出來了,也沒有物證了,最多算個人證。再說,周廷誨會不會拱出來呢?我想那可未必。”趙普說道。

“而且,那個時侯,審案子的是二王爺,王爺大可在一旁挑刺,把時間給拖下來,賣個好給馬左將軍。何樂而不爲呢?如果您狠狠心,和馬左將軍聯手,那麼現在蹲大牢的,很可能就是二王爺了。”

“先生,你怎麼這麼確定是七爺呢?”張順問道。馬希崇平時一副紈絝子弟的樣子,突然被趙普給分析成這樣,張順忍不住懷疑的問道。

“呵呵,最開始我只是懷疑他,可我聽說,在楚王歡迎王爺所設的宴會上,好像就是他先挑起婚姻這個話題的吧?”

馬雲仔細想了想,點了點頭。

“可是,他那樣做不就暴露了自己嗎?”

“楚王的宴會向來參加的人不多,將領這邊多是馬希廣的人,文臣那邊都多是二王爺的人,他自己的心腹可能沒有幾個,再說,那些人說話分量也不夠。更關鍵的是,百官提這個話題,陷害王爺的意思那是很明顯的。二王爺他們那幫子剛和王爺鬧了矛盾,那個時候提這事,傻子也知道他們是不懷好意的,楚王未必會想不到。說出這話,而又不會讓是懷疑是在陷害五王爺,那麼只能有一種人了。”

馬雲沉吟了一下,說道:“莫非是我的那些叔叔們。”叔叔關心子侄的婚事,那是天經地義的,特別是這幾個叔叔平時表現還很老實,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王爺在最後一錯嘛,就錯在不該給馬左將軍送禮上了。就是這一錯,讓長沙城最後一個有分量,有實力,又願意爲你說話的人,徹底的與你站在了對立面。”分析完了第二錯,趙普毫不客氣有指責起來。

“這巧娘也真是誤事。”席地而坐的彭雙,忍不住用手錘地埋怨道。

巧娘?不會吧?趙普剛上來的銳氣,刷的一下又蕩然無存了。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66章 迎親第88章 親征河東第67章 聯姻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20章 我看行30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6章 打不打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91章 契丹楊袞第97章 觀畫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8章 火中會師23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章 攻攻試試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94章 再見陳傳第80章 騎射第143章 改朝換代(4)28第170章 益津關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8章 論戰第8章 把柄第16章 伏擊(二)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87章 戲弄27第59章 出降(上)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19章 援軍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96章 心理陰影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64章 收編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69章 一鍋燴第81章 巨型炮仗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38章 家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93章 夜宿周府24第170章 益津關第74章 兵進泉州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章 血戰(二)第86章 援兵2第204章 芙蓉花第38章 夜襲(下)第85章 潞州第85章 援兵1第7章 援救第17章 調軍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21章 翻手爲雲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十二章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5章 潞州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99章 追擊第16章 謀臣(1)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50章 戰象第31章 定策(上)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64章 交州
第66章 迎親第88章 親征河東第67章 聯姻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20章 我看行30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6章 打不打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91章 契丹楊袞第97章 觀畫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8章 火中會師23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章 攻攻試試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94章 再見陳傳第80章 騎射第143章 改朝換代(4)28第170章 益津關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8章 論戰第8章 把柄第16章 伏擊(二)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87章 戲弄27第59章 出降(上)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19章 援軍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96章 心理陰影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64章 收編第20章 洞庭密議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69章 一鍋燴第81章 巨型炮仗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38章 家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93章 夜宿周府24第170章 益津關第74章 兵進泉州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章 血戰(二)第86章 援兵2第204章 芙蓉花第38章 夜襲(下)第85章 潞州第85章 援兵1第7章 援救第17章 調軍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21章 翻手爲雲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十二章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85章 潞州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99章 追擊第16章 謀臣(1)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50章 戰象第31章 定策(上)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64章 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