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限制党項(1)

郭威登基之後,不顧年過半百,身老體弱,在牀上努力的耕耘了一陣子,可惜,老來得子的夢想還是一場空。更重要的是,或許是郭威的身體也漸漸出了問題,或許是郭威認爲這個時候生個兒子出來。自己年紀大了,養子郭榮的權利還不小,這麼以來,很可能影響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於是,郭威也放棄了再生個兒子的念頭,開始認真的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

郭威原本是有兒子的,可惜都在汴京之變中被李業給屠殺殆盡,這世上算的上親人的只有三個,養子兼侄子柴榮(郭威是柴榮的姑父),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這張永德的地位至少不應該比郭榮差,可惜,以古人的觀點,嫁出去的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劉備不就經常叫囂老婆如衣衫嘛),這張永德根本就不算是郭家的人。

而在侄子和外甥之間,郭威是傾向於侄子的。郭榮是郭威原配夫人柴氏的侄子,生父名叫柴守禮,這柴守禮不是個東西(郭榮當皇帝以後,這柴守禮當街調戲民女以示慶祝,搞的郭榮打也不是,罵也不行,只能裝作不知道),房上沒一塊瓦,家裡沒有一分錢;這柴榮也因此自小就跟着郭威,可以說是郭威一手帶大的,爲了郭家的生計,柴榮還經常在外賣個雨傘、販個布匹,補貼家用(這點和後唐明宗的養子後唐末帝李從珂相似,李從珂也曾經賣柴來補貼家用),郭威很是感動,乾脆就收了柴榮當義子,改名叫郭榮。

二三十年的相處,郭威和郭榮雖然不是親生父子,可是感情還是極好的,再加上郭榮自身條件不錯,雖然自身貧寒,認字不多(五代的帝王認字都不多,可有不少還是挺愛學習的,比如後唐明宗李嗣源就不不識字,可是他很愛學習,經常讓樞密使安重誨讀書給他聽,哪知道安重誨也是個半瓶咣噹,他也識字不多,每次上課講的是不知所云,驢頭不對馬嘴,李嗣源聽的是雲籠霧罩,兩人經常大眼瞪小眼),可是性格沉穩,長相英武,精於騎射,而且處世老道,在官員中畢竟有名望。

於是,郭威就想把遠在關中的養子給召回來,讓他當開封府尹,跟着自己熟悉熟悉政務,爲以後的順利接班奠定基礎。可惜,不知道爲什麼自己的老兄弟王峻看郭榮不順眼,就在郭威的面前三陰風點陰火的,阻撓郭榮回京。

郭威又不是傻子,而且還以知人善用著稱,相處了二三十年的兒子是什麼樣子,他心裡還是有數的,只不過看在王峻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再加上放棄了瘋狂造子計劃之後,郭威的身體也好了一些,於是,也就收回了招郭榮的意思。郭威雖然對王峻還是信任的,可出於多年來謹慎的習慣,也是爲了進一步提高郭榮的威望,他還是下詔各地,徵求地方官員對於朝政大局的看法。

這詔令下達以後,郭榮第一個上書朝廷,提出了“充塞關中、強幹弱枝、薄稅養民、駐兵靈武、攻取隴右”的政策。郭威看了以後是洋洋得意,就把郭榮的奏章拿給王濮、李谷、魏仁浦等中樞官員們。

這封奏章寫得確實好,它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根據眼前具體的形勢,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毫無疑問,這封奏章在朝廷的重臣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一來是驚詫與郭榮的才華,二來,這些重臣都是聰明人,見郭威連聲稱讚,極力的誇耀郭榮,大家夥兒立刻就明白了郭威是什麼意思。有些人就立刻提出來召回郭榮,讓郭榮來參贊朝政。

郭威呵呵一笑,反而拒絕了羣臣的提議,只是讓郭榮來具體負責移民的事務。這奏章的內容,在關中作爲試點,首先實行起來。

永興(長安)晉王府。

“王先生,眼下父皇已經同意了我們的奏章,而且還讓我都督關中,全權負責移民練兵事務,您看我們應當怎麼做呢?”郭榮將剛剛接到的聖旨,順手遞給了坐在一旁正細細品茶的王樸,虛心的請教道。

“不知王爺,您想從何處入手啊?”王樸接過聖旨,隨意的看了兩眼,就放在了一邊,在他看了,這道聖旨的下達是板上釘釘、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過於關注。原因很簡單。皇帝年紀一大,膝下只有郭榮這一個兒子,這皇位的傳承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郭威又不糊塗,他一定會想辦法來提高郭榮的威望,免得像後漢高祖劉知遠那樣,留下一個黃口小兒鎮不住檯面。而且,這次郭威下詔求策,本就是個煙幕彈,有嚴重的作弊嫌疑,這詔書還沒有下達呢,郭威就已經秘密通知郭榮早做準備了。

“王先生,寡人想先辦民政,妥善安置移民。”

“王爺這麼想,就對了。王爺,這充塞關中,事實上並不是咱們想出來的,而是陛下的計劃,我們只不過是在迎合陛下而已。不過正是因爲陛下關注,這件事情,咱們就更應該把它給辦好纔對。關中十室九空,土地無主,到處都是荒地,這是移民的首要條件。可百姓遷移到關中能不能活下來,就要靠官府的作用了。現今中原流言四起,說是契丹要南下,那麼第一批到達關中的百姓,可和以後在官府命令下被逼迫遷移的人相比較,他們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要有點錢,二要力氣;沒錢的百姓就算是有戰亂,也跑不太遠,而且中原戰亂多年,打仗也算是司空見慣了,沒有錢很多人明知道有難也無心逃走,另外,就是那些逃亡的人,大多都年輕力壯,年老體弱的人,一來鄉土情重,二來也不願意拖累家裡,所以,那老弱病殘是不會逃走的。有這兩個特點,我們就很容易妥善安置。有錢,我們就可以低價賣糧食給他們,有氣力就可以種地、建房子。我們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就是把這批人安置在什麼地方纔好。”

“既然他們比較有力氣,那就把他們安置在永興附近吧,永興附近土地肥沃,而且還正好處於關中,一旦四邊有事,隨時可以把他們組織起來禦敵。”郭榮說道。

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9章 援軍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43章 激戰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53章 趙季札第86章 援兵2第53章 奇謀第38章 夜襲(下)第47章 賞賜第132章 刺殺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2章 回家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8章 謀臣(3)第17章 滅蜀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28章 請君入甕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5章 誰去出征?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31章 使者第19章 血戰(二)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44章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5章 約四事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01章 聽春宮第85章 援兵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8章 觀畫(下)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55章 失蹤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47章 賞賜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80章 騎射第50章 家書第63章 天生麗質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6章 林仁肇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6章 謀臣(1)第13章 下杭州(1)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65章 搏命第170章 益津關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2章 整風運動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204章 芙蓉花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80章 活捉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81章 生意經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49章 chongle第31章 推波助瀾第76章 詐筆銀子27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65章 條件第71章 單挑第184章 奔襲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63章 我冤!我冤!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章 南平窘境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80章 議徵安南
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9章 援軍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43章 激戰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53章 趙季札第86章 援兵2第53章 奇謀第38章 夜襲(下)第47章 賞賜第132章 刺殺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2章 回家第50章 陰差陽錯第88章 親征河東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8章 謀臣(3)第17章 滅蜀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28章 請君入甕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5章 誰去出征?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131章 使者第19章 血戰(二)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44章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5章 約四事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01章 聽春宮第85章 援兵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8章 觀畫(下)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55章 失蹤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21章 咕咕雞莫漢摸的第47章 賞賜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80章 騎射第50章 家書第63章 天生麗質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6章 林仁肇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6章 謀臣(1)第13章 下杭州(1)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65章 搏命第170章 益津關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2章 整風運動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204章 芙蓉花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80章 活捉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81章 生意經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49章 chongle第31章 推波助瀾第76章 詐筆銀子27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165章 條件第71章 單挑第184章 奔襲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第63章 我冤!我冤!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章 南平窘境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80章 議徵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