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奢侈品

馬雲這話一出口,大傢伙都明白馬雲的意思了,皇帝不願意在糾纏了,要給拓跋恆一個臺階下,把這事兒給了了。如果拓跋恆聰明,隨便提出來點要求就可以了,如果這傢伙要是上綱上線,繼續追纏不休的話,皇帝就需要大家夥兒友情助拳了,要讓拓跋恆看一看大勢所趨,看一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羣衆的力量。

話說爲什麼要做這麼,馬雲也難啊。總不能拓跋恆提出了一個彈劾,馬雲就把他給否決了吧。這不是打擊下屬的工作熱情嘛,再說了,官場裡面人都猴精猴精的,見拓跋恆接連被否定,心裡面不定在想些什麼事情呢?面對北伐大業,馬雲需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後方,不能讓大家夥兒的注意力集中在朝廷內部。

拓跋恆看來就是久經考驗的國家幹臣,那種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精神在他身上是閃閃發光,看樣子這人一點都沒有即將被否決的覺悟,或者已經練到了“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銅筋骨鐵臉皮。他一本正經的說道:“以臣之見,奢侈用具、靡華之物都是花的都是民脂民膏,耗費的都是國家財力。看起來他用之於達官貴人,事實上卻是影響深遠。就像請客吃飯一樣,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今日徐相舒敏齋宴(金陵城比較豪華的飯店,類似於後世的五星級飯店)請範相,範相爲了回禮絕對不能跑到次於舒敏齋的地方回請,官員如此,地方富紳盡皆效仿,天下疲敝矣!”

拓跋恆是一貫的賊大膽,大家對他知根知底,所以,他當着這麼重臣的面,拿徐仲雅、範質舉例子,別人也只是微微一笑。而當事人徐仲雅淡然一笑,範質卻猶猶豫豫的偷看了馬雲一眼。

馬雲聽的有點糊塗了,這到大飯店去消費消費,這不是刺激經濟,拉動內需嘛。這事兒怎麼也算是奢侈呢?這事兒不對吧,有錢就應該拿出來花差花差,然後這錢不就轉移了嗎?這經濟不就搞活了嘛。不一定非要艱苦樸素纔好吧。

馬雲想到這裡,覺得自己作爲帶頭大哥不能這麼藏着掖着,自己掌握了先進的理論武器,爲了保證大家夥兒能夠跟上自己的步子,應該把這理論武器給大家人手發一份。於是,馬雲清了清嗓子,說道:“吭。。。諸位臣工。拓跋愛卿這話,言之有理啊。聖人不是說過嘛:節儉是美德啊。”

看到馬雲已經說話了,大臣們趕緊恭恭敬敬的聆聽聖訓,這麼多年下來,大家對馬雲肚子裡到底有多少墨水,其實已經弄得很清楚了。過去馬雲一說“聖人是怎麼怎麼說”,大家夥兒腦子裡還真的翻騰一下,找找四書五經,查查聖人的原話是什麼。可是,時間一長,大家終於發現,馬雲純粹就是聖人的嘴,說自己的事兒。而且,還不是先說聖人原話,自己再借題發揮,而是直接就白話起來。但是,馬雲這個“聖人說”,總是能說出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話來,大家也都不在追究,反而有中書省的郎中們,將馬雲的話和四書五經的經典,相切合起來,給與融會貫通的解釋。換句話說,馬雲先在朝廷上把自己的意思說了,然後由中書省的秘書們把它與聖人言語聯繫起來,刊發天下,教導百姓。下面的人只看看邸報,壓根就沒想到自己的帶頭大哥文化水平也不咋地。

“可是,”馬雲話鋒一轉說道:“諸位愛卿,你們有沒有想到,這市場是怎麼繁榮起來的呢?如果富甲之人,啊,不。。。是天下百姓都是天天勤儉節約,像個老扣一樣,只會存錢,不願意花錢,地自己種,布自己織,鍋碗瓢勺能省就省,那百姓之間沒有了物質交換的需求,市場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金陵城還會有今日的繁華嗎?”

馬雲連用了幾個反問句,感覺自己的氣勢已成,開始大談經濟學理論:“市場既然存在,那必然是有存在的道理。以朕看,花費總比守着家業做個守財奴,強上百倍。爲什麼這麼說呢?第一,這人他既然能花費,那必然就是家裡有些餘財的,如果他沒有餘財,他還怎麼去消費呢?第二,這錢財也沒有憑空消失。舉個簡單的例子,這人去酒店喝酒,點了雞鴨魚肉若各種菜,也喝了若干壺酒,可這花費的錢真的就落入酒店老闆的腰包裡了嗎?不然,不然。酒店老闆他頂多就是做做菜、上上酒罷了,這雞鴨魚肉、蘿蔔青菜,他總是要到市場上去買吧,這酒他總要到酒肆去沽吧。這麼一說,這人喝酒吃菜的錢,不就是分攤到了酒店老闆、菜販、酒肆裡面了嗎?如果人人都不去酒店,那不僅僅是酒店老闆受損,連帶着整個產業鏈,啊。。。不,是賣菜的、賣酒的,全都輸了損失。百姓們種菜容易嘛!”馬雲苦口婆心的說道:“一年辛勞,全靠種點菜,養些雞鴨來換錢,現在沒人買了,這不是讓百姓空手而歸。不發展商業,只能有一個結果,窮者日窮,富者日富啊!”

馬雲感慨了一下,不過他這個觀點有點子老調重彈了,至少範質、趙普等人絕對不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大家夥兒還是表現出一些心悅誠服的表情。可拓跋恆卻毫不在意的直接說道:“陛下,這理自然是不錯的。可是,我大楚官員俸祿有限,如果一味的追求奢侈,每年入不敷出,長此以往,恐怕不是向國家借債,就是收受賄賂、魚肉百姓,這兩種後果不管是那一種,恐怕都不是陛下願意看到的了!”

果然,因爲馬雲這理論說過幾次,拓跋恆知道,看樣子早就想好了對策。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馬雲的側重點在於刺激消費,拓跋恆的立足點則在於過渡消費。這消費過度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21世紀那也容易引發泡沫經濟,更不要說10世紀的五代時期了。如果當官的月俸花完了,沒有收入了,無飯可吃了,那麼他真要向工作單位借債,人有三急,大楚朝廷總不能不借錢救急吧。

馬雲愣了下,眨了眨眼睛,看來今天是別想討論騎兵的事情了,拓跋師傅還挺纏人的。他心裡琢磨了很久,這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總不能丟吧。算了,問問拓跋恆到底想怎麼做吧。馬雲想息事寧人了:“拓跋大人,依愛卿之見,應當如何處理呢?”

衆大臣一下子聽明白了,有些羨慕的看了眼拓跋恆。皇帝又讓步了,這老小子還挺能搞的嘛。拓跋恆卻仍舊是面無表情的說道:“陛下聖明,臣以爲這奢侈品危害天下,決不能掌控在小商小販手裡,臣建議陛下下旨又官府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出售,既能不損傷小民,又能夠維護綱紀清明。”

這話一出口,不論是高高在上的馬雲,還是徐仲雅、範質、趙普、韓熙載等人都是一愣,怎麼回事兒?這拓跋恆是氣糊塗了?他不是在告湘陰王馬希萼享樂無度,外加有走私嫌疑嗎?怎麼扯到這奢侈品管理上面來了。

不過這人都不是笨蛋,頓時就明白了拓跋恆的意思。這老東西玩的是聲東擊西,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這拓跋恆最開始就打算追究湘陰王的責任,他肯定是看到了奢侈品的鉅額利潤,生怕官員士紳們涉身其中,所以建議整一個衙門出來管理這事兒,以後他都察院只用把眼睛盯着這個衙門,別的事兒都不用管了,又有實效,還能省心!

這事兒不是沒有前例的,大楚爲了解決財政困難,一直實行鹽、茶的管禁政策,也就是又政府負責鹽、茶的採購,在賣給商人,營銷天下。現在只用把這奢侈品增加進來就可以了。這東西已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按理說費不了太大的事情。

可實行鹽茶管禁是爲了天下百姓,這奢侈品窮人可用不上啊。範質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爲此時不妥,此乃與民爭利也!金器、玉器數百年來皆有工坊自作自售,特色不同,價值不一,現在突然收歸朝廷,那麼該當如何定價呢?”

這是一個問題,同樣質地的玉石,名家出手和一般學徒手藝,那售價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都有官府統一管理,那。。。那官府就有點太平洋警察,管的也太寬了吧。而且管的越寬,貪腐的機會就越大,平頭百姓們的日子就越難過啊!

聽了範質的話,馬雲也從最初財政又增加了收入的歡喜中,冷靜了下來。範質說的有道理啊,奢侈品很大程度上都是手工藝品,這手工藝品的價格可不好確定啊。

“陛下,臣非指金銀器皿,指的是乃是絲綢、陶瓷這些產地較爲集中的產品。對這些東西可以像鹽一樣的集中管理,爲天下百姓謀福利。”拓跋恆絕對是深思熟慮的,範質一反對,他就立刻有了新的說辭。

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3章 攻攻試試第72章 狂暴衝擊第95章 內鬥連連第9章 讓涇州第82章 包圍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85章 潞州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97章 觀畫第108章 對策第8章 請君作詩第27章 孤注一擲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87章 援兵3第3章 攻攻試試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55章 失蹤第68章 來了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2章 新妃(3)第204章 芙蓉花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68章 結義第78章 蒙汗藥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3章 敲詐勒索(1)第77章 奇襲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63章 堅守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05章 會戰(4)第15章 殺人第89章 鬥嘴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9章 援軍第108章 對策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3章 殺機現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77章 奇襲第110章 新策略第23章 入貢第105章 後宮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204章 芙蓉花第117章 救人第203章 謀蜀第99章 戰高平第50章 戰象第52章 蕭縣大捷第50章 戰象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17章 救人(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2章 楚王選集第71章 單挑第184章 奔襲第46章 撞車第92章 試探第132章 測三圍(上)30第53章 覲見皇帝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08章 心動(中)第132章 刺殺第117章 造反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章 敲詐勒索(3)第52章 蕭縣大捷第24章 大晉的恥辱30第15章 巧奪向城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9章 軍務政務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6章 滅蜀第172章 中計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44章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200章 混戰
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3章 攻攻試試第72章 狂暴衝擊第95章 內鬥連連第9章 讓涇州第82章 包圍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85章 潞州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97章 觀畫第108章 對策第8章 請君作詩第27章 孤注一擲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45章 空去空來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87章 援兵3第3章 攻攻試試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55章 失蹤第68章 來了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2章 新妃(3)第204章 芙蓉花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68章 結義第78章 蒙汗藥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48章 嶺南的對策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3章 敲詐勒索(1)第77章 奇襲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63章 堅守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05章 會戰(4)第15章 殺人第89章 鬥嘴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9章 援軍第108章 對策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3章 殺機現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77章 奇襲第110章 新策略第23章 入貢第105章 後宮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204章 芙蓉花第117章 救人第203章 謀蜀第99章 戰高平第50章 戰象第52章 蕭縣大捷第50章 戰象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6章 架起油鍋第117章 救人(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2章 楚王選集第71章 單挑第184章 奔襲第46章 撞車第92章 試探第132章 測三圍(上)30第53章 覲見皇帝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42章 趁火打劫第108章 心動(中)第132章 刺殺第117章 造反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5章 敲詐勒索(3)第52章 蕭縣大捷第24章 大晉的恥辱30第15章 巧奪向城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9章 軍務政務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6章 滅蜀第172章 中計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44章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200章 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