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五代諸葛

沒有什麼比聽到錢清的聲音,更讓馬雲高興的了。藍衫男等人也是一愣,回頭望去,就見廖仁勇、錢清、石大他們帶着十七八個人來到了衚衕口。

光膀青年的人堵着了馬雲,馬雲的人又堵着了他們。不過這裡面,形勢最危險的還是馬雲,所以馬雲高興只能藏在心裡,並不吭聲。

馬雲不說話,廖仁勇他們反而覺得馬雲可能出了什麼事。就聽見石大嗷的一聲大叫,就和這羣兒小青年戰成一團。看到光膀青年、藍衫男也相聚投入了戰鬥,馬雲的心暫時安定下來了。

看着廖仁勇他們來了。馬雲以爲很快就能把這夥影響汴京城市形象的流氓無賴制服,哪知道這羣人戰鬥力頗強,光膀青年和錢清打了個不相上下,而那小孩對石大拳來腳往,似乎還隱隱站着上風,這也就罷了。更可令馬雲吃驚的是,廖仁勇對藍衫男,纔打了幾個回合,已經是險象環生。

想到電視劇裡大反派總是讓小弟一個一個的跟主角打鬥,最終全部被主角打翻在地。馬雲忍不住拎起一個木棍,加入了戰團。除了錢清這三對打的太過激烈,他插不上手外,在其他的人面前,馬雲站盡了上風,但見他閒庭信步般走在大混戰之中,左一棍右一板,小流氓們吃盡了馬雲的苦頭,藍衫男三人看形勢不對,拼了命般的向馬雲衝來,想把他撂倒,可是反而自亂了陣腳,特別是光膀青年剛纔就被砸了幾木板,現在似乎越來越支持不住了。

在馬雲的幫助下,剛剛把嘍羅兵們收拾乾淨,那邊錢清一聲大喝,用右手架住光膀男的左腳,緊接着一個側踢,就把就把光膀青年一腳給踹爬在地上,馬雲一揮手上來了幾個士卒,把光膀青年就給綁了。然後錢清就和廖仁勇雙戰藍衫男,不一會這兩個傢伙也被制服了。

看着這羣小流氓被結結實實的綁了一溜兒,馬雲心情大好,東踹一腳,西踩兩下,還狠狠的踢了藍衫男兩腳,心中異常得意。馬雲讓錢清修理了他們一番後,正準備開溜,又看見藍衫男恨恨的眼神,馬雲忍不住又衝上前去朝他屁股上又賞了兩腳。

那小子很是硬氣,不服的說道:“你等着,我城東小霸王不是好惹的。”

馬雲心情甚好懶得理他,帶着廖仁勇他們得意的走出了衚衕。

廖仁勇帶來了兩個消息,一好一壞。好的是,在大楚強大的國力面前,南平乖乖的放了拓跋常,他已經繼續出使了,壞消息是趙京娘,這個馬雲只見過兩面的小妾,失蹤三天了。

馬雲根據時間推測,趙京娘很可能是在見到他以後,就失蹤的。雖然兩人只見過一面,但是名義上已經是一家人了,尤其是在馬雲落難時,趙京孃的焦慮表情更是一幕幕出現在馬雲腦海裡。馬雲當即就拿上廖仁勇找人畫的畫像,去找馮寶想辦法。

可是剛走到出衚衕,就見一個青衣男子騎馬縱馬從身前經過,馬雲正着急着找馮寶,並不留意,身後的廖仁勇眼尖,說道:“公子,剛過去那人是郭大官人。”馬雲駐足看去,青衣男子已經勒住繮繩,翻身下馬,衝着馬雲笑道:“二弟,你什麼時候來的京城啊。”

馬雲上前拍了拍郭榮的肩膀,喜道:“大哥,不想我們這麼快就見面了。你不是去河東了嗎?”

郭榮把繮繩遞給小廝,拉着馬雲的手,笑道:“二弟,這裡不是說話地方,我們找個茶館好好聊聊。”

馬雲連忙點頭,跟着郭榮就走進了不遠處的一幢褐色兩層木樓的茶館,只是進茶館的時候,馬雲低聲告訴廖仁勇讓他去八庵鋪找趙通,請趙通帶着京孃的畫像,先去拜訪馮寶。

在茶館的廂房裡,兩人分賓主坐下,郭榮笑道:“本來是直接去河東投奔父親,只是適逢戰亂,太原王世子悲天憫人,在京城開粥鋪救濟難民,所以我受命在南方籌了一批糧食,運到太原王府。”

馬雲有點不太明白,這個王爺真是怪啊,聽起來像“太冤枉”。今天三、四月間,契丹兵分兩路入侵中原,主力由耶律德光親自率領,直插汴京;另一偏師,進攻太原。主力還沒開始決戰呢,進攻太原的偏師連太原城門張什麼樣都不知道,就被檢校太師、中書令、北京(今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兼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劉知遠給擊潰了,劉知遠也因此被封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太原王。這太原王世子就是劉知遠的長子劉承訓。

郭榮錯會了馬雲的意思,說道:“我前日已經到了汴京,近日一位摯友離京,我去相送,剛剛回來。”

馬雲心中暗叫可惜,少了一個結識北方大佬的機會,遂道:“能勞大哥相送的摯友,必定也是卓越的人物了,可惜不能見面。”

郭榮哈哈大笑,說道:“二弟,別的人倒也罷了,這個人雖手無縛雞之力,卻是胸藏百萬兵,可謂當今之諸葛啊。”

見郭榮對此人評價如此之高,馬雲更是心癢難耐,問道:“大哥,他叫什麼名字啊。”

“王樸。”

聽到這個名字,馬雲當時愣住了。畢竟,那個吐血倒地男的形象一時還難以清除。

郭榮見馬雲沒什麼反映,遂解釋道:“王樸聰慧警敏、才華過人,桑維翰見了王樸以後,就異常器重,留他在府中做幕僚。不過,王兄見桑維翰雖有治世之才,但貪權好財,料他以後必然失事,所以一直想離開。不料,桑維翰似乎看穿了王兄的意思,居然派王兄當牢頭,想把王兄栓在汴京。還是王兄機警啊,他前幾日,偶遇不痛快之事,就藉故吐血裝病,偏偏又有許多捕頭捕快爲他作證,居然騙過了桑維翰。王兄此去河東,必然如魚得水,可以盡展才華了。”說完眼望北方,一副悠然嚮往的樣子。

王樸吐血居然是故意的???老子一直還爲這事洋洋得意呢,沒想到居然被騙了。

第35章 大戰略第64章 交州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15章 下杭州(3)第18章 殺**個頭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章 整風運動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8章 罪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59第17章 調軍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83章 中箭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74章 逼宮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87章 戲弄第44章 黃土鎮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71章 設伏第85章 潞州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1章 新妃(2)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05章 會戰(4)第98章 觀畫(下)第46章 蜜月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63章 天生麗質第92章 試探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章 軍事改革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8章 血戰(一)第132章 刺殺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5章 會戰(4)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5章 下杭州(3)第13章 下杭州(1)第105章 會戰(4)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94章 箭在弦上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26章 謠言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79章 截擊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7章 疑兵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10章 夜宴(一)第1章 馬邑之戰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89章 鬥嘴第66章 翻臉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11章 夜宴(二)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58章 如墜霧中第39章 決策(2)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章 英雄母親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62章 包圍圈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08章 臨江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47章 賞賜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85章 援兵1第131章 使者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
第35章 大戰略第64章 交州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15章 下杭州(3)第18章 殺**個頭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章 整風運動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8章 罪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59第17章 調軍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83章 中箭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174章 逼宮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87章 戲弄第44章 黃土鎮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71章 設伏第85章 潞州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1章 新妃(2)第35章 燒不死你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05章 會戰(4)第98章 觀畫(下)第46章 蜜月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63章 天生麗質第92章 試探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章 軍事改革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35章 燒不死你第18章 血戰(一)第132章 刺殺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5章 會戰(4)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5章 下杭州(3)第13章 下杭州(1)第105章 會戰(4)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94章 箭在弦上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26章 謠言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79章 截擊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67章 疑兵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10章 夜宴(一)第1章 馬邑之戰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89章 鬥嘴第66章 翻臉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11章 夜宴(二)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58章 如墜霧中第39章 決策(2)第113章 老虎不是病貓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8章 黎陽大戰第3章 英雄母親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62章 包圍圈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75章 廣東內務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108章 臨江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3章 嶽州現狀第47章 賞賜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85章 援兵1第131章 使者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