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刺殺

這幾天,田雨貓在宅子裡氣定神閒的看書寫字,可這心裡面卻是三分的緊張、七分的熱切。而馬希萼卻恰恰相反,在上京的這段日子,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最爲愜意的時候,別人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他就是“冬天裡的一把火”,把整個上京城弄得是熱潮滾滾。

整個上京除了少數幾個人,人人見了馬希萼不是點頭哈腰、笑臉相迎,就是稱兄道弟、勾肩搭背的,張口就是“給王爺問安”。而且,他還不用去計較別人心裡到底想些什麼,也不用去算計這裡面到底有沒有什麼圈套。不管去誰家的府邸,他毫無意外就是貴賓,這輩子他第一次嚐到了這王爺的滋味。

這少有的尊敬固然讓他面子十足,可是,眼前這金山銀山也照着他兩眼直髮花。

這是怎麼回事呢?用馬希萼私下對拽刺說的話,可以部分的解釋理由:生活中不缺乏着金錢,缺乏的是發現金錢的眼光。

在拽刺的引薦之下,馬希萼和契丹貴族的花花大少們開了一次零距離的親密接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交流是增進了解的基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和契丹貴族來來回回的娛樂、聯歡了幾次之後,馬希萼發自內心的鄙視這些契丹貴族。

爲什麼呢?因爲,在馬希萼看來,契丹的這些貴族少爺們簡直就是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土財主,贛菜、粵菜、淮揚菜等等南北大菜;這些人都沒有吃過,竹葉青、稻花香等等天下名酒,這些人都沒有喝過;綾羅綢緞、湖絲湘錦,這些人也很少穿;翡翠瑪瑙、寶玉珍珠,這些人也沒有什麼見識;就連逛窯子喝花酒,沒有叮叮咚咚的絲竹之聲,也沒有依依呀呀的江南女音。

套用一句21世紀的話來說,契丹的貴族少爺們現在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契丹生產力的發展遠遠不能夠滿足契丹上層的實際需要。這些少爺們出門不能夠牽狗放鷹的禍害百姓,進府沒有如花似玉的丫鬟僕人伺候着,整天就是打獵烤全羊,這。。。這也太落後了吧。

契丹貴族林林總總的表現,讓不遠萬里趕來的大楚王爺馬希萼,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所在:這些貴族不是沒有錢,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花錢。契丹建國也有四五十年了,貴族大佬們從中原也好,從過去的渤海國也好,搶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可是,他就是沒有養成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念,一個個都把寧願把這些金銀財寶放在庫府裡面發黴,也不願意拿出來拉動內需。

說白了,契丹人就是一個思維定勢的問題。多少年了,吃的是牛羊肉,穿的是羊皮大衣,風調雨順就放牧爲生,一旦有個天災人禍的,就四處搶劫。在契丹人腦子裡,充斥着吃飽了不餓,穿暖了不冷,沒吃沒穿就去搶的想法。在衣食住行上,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消費觀念,他們很少去挑剔這個衣服好不好看,這飯菜滋味有多少種類。

而馬希萼由於出生於南方,到了契丹之後,還被人當成“爺”供着,這麼一來,他腦子裡立刻就有一種反差,他覺得不適應,看着契丹的貴族們穿的衣衫還不如望城縣老百姓穿的衣服,這。。。這太彆扭了。我貴爲王爺不假,可你們也是契丹的皇親勳戚、達官貴人,你們一個個不挑吃、不挑穿的,馬希萼從心裡面覺得彆扭。巧的是,不知道馬雲是出於何種考慮,從廚子、大夫、裁縫、舞女、伶人等等,他給馬希萼配備了一整套的僕人。讓馬希萼可以帶着契丹的貴族們完整的領略一下子江南風情。這契丹的花花公子們猶如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光怪陸離,一下子就沉浸其中。在契丹掀起一股子時尚潮流。大街小巷裡,經常聽人在議論:“哥們,今天你扳指了沒?”“扳指當然有了,你買了摺扇沒?”

在這裡面,還要數拽刺這小夥兒腦子比較好使。他看大家對江南的事物比較着迷,立刻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他馬上找馬希萼來商量。兩人一拍即合,相對於高價的馬車來說,南方的絲綢、玉雕、茶葉、陶瓷、小裝飾品等等,在契丹的市場更大。馬雲送馬希萼的兩船禮物,頃刻之間就被馬希萼換成了真金白銀。按理說,皇帝賞賜的東西,是萬萬不能夠拿出去賣錢的,這是犯忌諱的事情,可是,不知道是不是馬雲的疏忽,既沒有明詔下旨賞賜,也沒有派人傳話御賜,就是叔侄倆閒聊的時候,說送就送了。

或者說,那兩船的小玩意兒,並不放在馬雲的眼裡,他很可能就是考慮到馬希萼要坐很長時間的船,爲了避免馬希萼過於無聊,才賞賜這些東西解悶。這些東西雖多,可在江南,還真不值什麼錢,如果大張旗鼓的明詔賞賜,皇帝馬雲或許會覺得有些丟臉,所以,他就難得糊塗了一下。可誰也沒有想到,契丹貴族居然這麼快就墮落了,誰也沒想到,那兩船小玩意兒,居然還賣出了意想不到的大價錢。馬希萼就連睡覺都能夠樂醒了。

當然,作爲一個老牌的花花公子,馬希萼還是很有職業道德的。他雖然帶着一幫子人墮落了,可是,越墮落越快樂。這不,剛剛過午,馬希萼往懷裡拽了兩樣新奇的玩意兒,就坐着馬車出門了,準備繼續去找拽刺等人研究研究,樂呵樂呵。

雖然,契丹人這兩年也有漢化的趨勢,府裡面也有八人擡得大轎。可是馬希萼就是喜歡做馬車。轎子,契丹人很多,可是這麼大、這麼炫的馬車,整個上京城也找不出來幾輛,從舒適度上看,比契丹皇帝耶律璟的龍輦都舒服。

他出了府門,繞過衚衕口,朝着西城而去。剛走到半路上,就聽到有人大喊一聲:“這就是楚賊的馬車,殺了楚賊,必有重賞。”緊接着,就是一陣“乒乒乓乓”的打鬥聲,馬希萼在馬車裡面嚇了一跳,這。。。這。。。怎麼會有了刺客!

第112章 夜宴(三)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37章 裁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20章 我看行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69章 往事第5章 不謀而合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65章 二合一第20章 死諫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46章 撞車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43章 等待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章 出使第4章 人心難測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20章 我看行第120章 我看行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77章 奇襲第75章 廣東內務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5章 失蹤第75章 置之死地第53章 大手筆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5章 水攻第106章 樊若水第32章 入蜀(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58章 如墜霧中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14章 下杭州(2)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53章 趙季札第165章 條件第144章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56章 專權第93章 夜宿周府第46章 奇功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95章 內鬥連連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4章 彷徨第18章 殺**個頭第45章 空去空來29第73章 斷頭臺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37章 裁軍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07章 明詔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91章 被欺騙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50章 家書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5章 誰去出征?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4章 威逼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6章 打不打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83章 發兵第117章 救人(下)第75章 搜捕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04章 芙蓉花第76章 詐筆銀子第54章 使者不斷第20章 西遷(2)第13章 突襲楚軍第64章 交州第25章 小兵傳奇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38章 夜襲(上)第104章 會戰(3)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35章 拉攏
第112章 夜宴(三)第21章 形勢逆轉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37章 裁軍第138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20章 我看行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69章 往事第5章 不謀而合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65章 二合一第20章 死諫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46章 撞車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43章 等待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3章 出使第4章 人心難測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20章 我看行第120章 我看行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76章 詐筆銀子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77章 奇襲第75章 廣東內務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47章 南下邕州第55章 失蹤第75章 置之死地第53章 大手筆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45章 水攻第106章 樊若水第32章 入蜀(1)第52章 脫身之策第58章 如墜霧中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19章 李唐猝亡(3)第14章 下杭州(2)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53章 趙季札第165章 條件第144章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56章 專權第93章 夜宿周府第46章 奇功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95章 內鬥連連第60章 跟我走一趟第24章 彷徨第18章 殺**個頭第45章 空去空來29第73章 斷頭臺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37章 裁軍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107章 明詔第30章 往事如煙(下)第191章 被欺騙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劉崇南下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50章 家書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5章 誰去出征?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4章 威逼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36章 打不打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83章 發兵第117章 救人(下)第75章 搜捕第72章 狂暴衝擊第204章 芙蓉花第76章 詐筆銀子第54章 使者不斷第20章 西遷(2)第13章 突襲楚軍第64章 交州第25章 小兵傳奇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38章 夜襲(上)第104章 會戰(3)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35章 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