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馬邑之戰(中)

一夜的勁風吹來漫天的烏雲。清晨,藏青色的天穹下的馬邑,孤零零的矗立着,城東不遠處的渝水河,早就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流暢的叮咚聲;在遠處的東方,緩緩升起的旭日,只能透過雲彩的間隙,無力的放出點點光芒,這光芒也太弱,看起來倒像是給天邊的雲朵鑲了一個金邊。北風吹過,城牆上插着的錦旗獵獵作響。城樓上守衛的軍卒一個個弓着腰,躲着腳,凍得面色蒼白,鼻子發紅,若是往日,他們早躲道城門洞或者箭樓裡取暖去了。可昨天,晉兵剛剛侵擾過,眼下還是屬於戰備狀態,不管天在冷,他們還是不得不出來警戒守衛。

草原上的驕子,什麼時候幹過拿着長槍,在城門上巴巴等別人來進攻這樣的窩囊事。這呼嘯而來,騰身而去,本是他們這些草原上英雄們的拿手好戲,可現在卻輪到這些漢人來戲弄他們了。

昨天就有很多軍官們去找耶律照將軍,要求出擊,被耶律將軍給壓了回來。可將軍也答應了,只要晉兵今天敢再來,就給他們一次迎頭痛擊。守城的軍士們一邊跺腳,一邊嘴裡罵罵咧咧的,怎麼還不來呀!

“噠噠噠”的馬蹄聲終於傳來了,晉兵來了。

城頭上的軍士們歡呼一聲,連忙派斥候去稟報耶律將軍。蛇谷和馬邑離得實在是太近了,快馬一個時辰就到了。這些斥候都很少真正的跑到蛇谷去探查軍情,因爲去了也是白去,契丹和大晉在馬邑一般打的都是騎兵戰,就算你探到了軍情,你打馬剛進城,那邊敵兵就來了,派不派斥候也沒啥區別,特別是冬天,城外面光禿禿的也沒什麼好搶的。至於百姓,除了城裡面的百姓,城外面的百姓大部分都南下跑到太原去了。這地方離大晉很近,不願意在契丹的蹂躪下過日子的百姓,很容易就跑到南方找自己同族人去了,畢竟兵荒馬亂的,土地也荒蕪了大片大片的,在哪不是種地啊。

趙匡胤帶着馬隊,像昨天一樣,也不接近城門,只派些膂力強勁的硬弓手,遠處抽冷子,放幾箭就當練射箭了,他還想從東邊繞到西城門,然後在回蛇谷。沒想到今天的契丹人一點耐性都沒有了。他剛繞到南門那,東門就打開了,耶律照披掛整齊,帶着馬邑的軍隊就衝了過來。

好在馬邑城外地勢寬廣,趙匡胤喝令掌旗官大旗一揮,衆騎兵勒轉馬頭,不慌不忙的取弓箭在手,對這契丹就是一陣齊射。耶律照卻也不笨,南門離東門不遠,快馬轉眼就倒。這騎兵作戰,靠的就是一股氣勢,就是馬匹絕命奔馳起來、無人敢於爭鋒的氣勢。你要是把騎兵勒着不懂,來放箭,那騎兵就成騎者馬的步兵,離開了馬匹奔馳的氣勢可就不算什麼了。我拼了挨你幾箭,從到你的陣營裡面,東砍西殺一番,想哭你都沒地方哭去。

想到此處,他面帶微笑,大刀隨意撥打幾個射到身前的長箭,大喝道:“兒郎們,跟這老子衝過去,打垮了晉兵,中午,老子給你們慶功!”

兩千騎齊聲吶喊,馬聲嘶嘶,悍不畏死的衝了過來,果然不出耶律照所料,雖然自己這邊又幾十人中箭落馬,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可馬上就要衝過去了。只靠一排弓弩手,就像以靜制動,阻擋我2000的騎兵,嘿嘿,老子今天不砍你個人仰馬翻,就不是草原上的好漢。

眼看着契丹兵就要從過來了,趙匡胤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圈起,響亮的吹了一個口哨,然後“嗚嗚”的號角聲吹起。晉兵將繮繩一勒,竟再也不理契丹人,打馬向南邊衝去。

契丹人的馬匹一時全力衝刺,晉兵的馬匹卻剛剛開始衝刺,這一時間,差點就追上了晉兵,耶律照都感覺自己的大刀再長個1丈,就能夠着晉兵了。氣的他,大刀翻轉以刀爲鞭,狠狠的用刀背拍了兩下馬屁股。

雖是鳴金收兵的號角聲,可晉兵也不是一窩蜂的亂退,這晉兵居然是一批快跑,一批慢跑,快跑的是拼命逃,慢跑的卻是邊跑,邊射箭,兩批人不斷的做着變換。在弓箭的招呼下,契丹人不斷的錯馬頭,揮兵器,自己的速度也就快不起來。兩撥人就這麼一前一後,距離不遠的賽起跑來。

耶律照腳踹馬鐙,身子前傾,大刀向前嘗試性的捅了幾次,終於確定不管怎樣就是夠不着對方,看着自己的部將不斷有人墜馬,不得已命掌旗官,大旗一揮,把速度控制了一下,然後自己也紛紛取長弓硬弩,想和晉兵對射。可晉兵快的一波早跑到前面去了,慢的這一撥,一看契丹人也取弓箭了,啥話也不說,拼命的打馬,向前逃去。契丹人換兵器,取弓箭,這一會的功夫,馬匹的速度就慢了點,這距離一下子就拉開了,等他們在瞄好目標,把箭給放出去,晉兵早跑的遠遠的了。這一下,把耶律照給玩了個目瞪口呆,看着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折了百八個兄弟,恨得牙齒直咬。

追吧,追不上,而且前面說不定有埋伏。撤吧,對手下人也不好交代,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就在城裡面當縮頭烏龜呢,至少損失的人數沒有這麼多啊。

耶律照猶豫了一下,傳令停止追進,暫時休整一下。他不想直接傳令回軍,一是自己心裡有火,二是抹不開面子,三是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面色也不正常。這些草原上的直腸子漢子們,第一次,打仗打得這麼窩火,一個個心想,要是我的馬再快那麼一點點,就。。。

契丹兵定下來了,等他們看清楚,前面的情況的時候,各個都是火冒三丈的。前面不遠處,晉兵也停下來了,而且還有些人跳下馬來,三五成羣圍成一團,坐在地上打屁聊天。硬邦邦的地,不怕把你的屁股給凍掉!

“將軍,我們衝上去,把這些漢豬,給殺個乾淨。”契丹兵一個個火冒三丈的請戰道。

衆情沸騰、軍心可用,耶律照想了想,不衝也的衝了,揮手繼續追進。

見契丹人追來,晉兵慌忙上馬,這會兒也不分兩撥了,一陣慌亂的向蛇谷退去。

蛇谷去馬邑的道路,在中途分成了兩條叉道,一條是大道,四邊都是農田,一條是山間小道,地勢險峻,易於設伏,秋收的時候,耶律照就在小道上中計被伏,差點沒被射死在裡面。

快到了分叉的地方,耶律照命人將大旗一揮,讓軍隊停了下來。他怕再次中計。看了看前面,晉兵居然沒有從小道走,走得是左側的大道,恩?莫非今天他們不是在這裡設伏嗎?

如果這心思,讓趙匡胤知道估計會氣的吐血:你當我們當你是豬啊,上次坑了你,這次在同一個地方,用差不多的計策,再來耍你一次。就是豬,也長了記性,不會在上當了。

耶律照猜不透趙匡胤等人的心思,爲了保險起見,他命軍隊徐徐後撤了,反正剛纔追晉兵,像趕鴨子一樣,面子都回來了。還是趁好就收吧。

契丹兵慢慢的退了回去,原本應該潰敗回蛇谷的晉兵,居然不依不饒的跟了過來。

媽的,今天還跟老子表上了。耶律照回頭一看,晉兵居然衝了過來,心裡不禁火冒三丈。

勒着馬頭,手握大刀,喝道:“兒郎們,跟我衝過去,宰了這羣漢豬。”

契丹軍齊刷刷的調轉馬頭,向着晉兵衝了過來,這會兒,他們也不像射箭了,就像用大刀狠狠的跺下對面晉兵的腦袋,出口心中的惡氣。

兩軍想看就要接觸了,可晉兵就在契丹人的眼前,來了個大拐彎兒,只不過馬速太急,沒弄成360大轉彎,而變成了一個270度的大轉彎,幸好現在田地也是凍的硬邦邦的,馬匹走在上面和走官道沒什麼區別。

晉兵利用這個轉彎不減馬速,就這麼在契丹人的面前再次呼嘯而去。漢人重守城,契丹重野戰,可這漢人今天居然玩的這麼溜而。這一下,所有的契丹人全都火了。你在我們契丹人面前玩馬術,這不是班門弄斧嗎?可是,這玩斧頭的,把斧頭玩的想小刀一樣利索,這就更讓草原上生活的契丹人,受不了了。跟我玩馬術,今天非把你追回蛇谷縣不行。

衝動是魔鬼。有些契丹兵就有點不顧號令,徑直就追了過去。

耶律照就順應軍心的追了一陣,可是畢竟是將領,雖然火冒三丈,可警惕心還是有的。他順着大道,又和晉兵較量了一會兒馬力。就準備揮棋收兵了。

可就在這時,有人高叫道:“將軍,身後有隊晉兵。”

果然有埋伏,他回頭看時,一隊約有500人左右晉兵,騎着馬從小道那邊繞了過來。耶律照嘴角一笑,怪不得感覺今天來城下的晉兵少了些呢,原來分出了一部分在小道這裡埋伏了。

嘿嘿,蕭元帥前天剛穿過將令,說是河東代州刺史郭威,將兵趨應州,由有我軍作戰的意圖,蕭元帥要分兵去應州應急,讓我好生看守馬邑。照這麼說,這兩天蛇谷不斷派兵了騷擾,肯定是想迷惑我朔州軍,是我朔州軍不能分兵去應州,嘿嘿,幸好我昨天沒有去向蕭元帥告急。

就蛇谷那2000騎兵,還不放在我眼裡。

耶律照高叫道:“衆軍聽令,我們現殺了後面的伏兵,在和前面的晉兵決戰。”說着,他也不直接撥馬回頭,而是學着剛纔晉兵的樣子,走田地,繞了個大圈,不減馬速,直接進攻從小道從來的晉兵。

可今天晉兵看來是打定了主意,要賽馬到底,那500人,居然錯馬頭,和契丹兵再次擦身而過,揮揮手,射出幾隻冷箭,帶走幾條姓名。

看着晉兵回合之後,朝着契丹人哈哈大笑,耶律照怒火焚身,氣的面臉通紅,面露兇光。漢狗,欺人太甚!

他命人吹起重逢號角,死命的打馬向這晉兵衝了過來。

晉兵卻分成兩路,一路1500人,快馬進入蛇谷縣,一路和契丹人虛與委蛇,緩阻契丹,可契丹人這次是豁出命來強追,這阻擋的卻變得十分艱難。兩軍時有短兵相接。

風疾雲低,天上居然飄起了雪花。

正午左右,契丹人追到了蛇谷縣。城門已畢,那500的晉兵,倉皇的向代州方向逃去。耶律照也不再官道。只是來到蛇谷縣外,想晉兵那樣,從西門,繞道東門,抽空就射上幾箭。他沒帶雲梯一類的東西,自然不能攻城,眼看着中午將近,他心裡怒火不減,可也不能在城下久呆,就準備鳴金收兵。

他命令還沒下命令呢,就見蛇谷縣城牆上,突然扔下兩個條橫幅來,白底的橫幅上面寫着斗大的幾個大字,一邊寫着“拳打耶律小毛蟲”,另一邊寫着“活捉蕭勁老王八”。不至有漢字,旁邊還有契丹文翻譯。城頭上面傳出陣陣嬉笑聲。

耶律照出身皇族,對漢學頗有涉獵,漢字自然認得不少。當下看的是怒火沖天,他也不急着走了,就命令1000人在列陣在馬上衝着城裡對罵,另一1000人在陣後下馬吃點乾糧。

看着契丹人氣焰囂張,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開罵,廣大晉兵指戰員們,義不容辭,當即站了出來,義正言辭、爭鋒相對的諭旨對罵。只是,晉兵精神可嘉,就是七嘴八舌的,氣勢反落後了一些。

不愧是軍隊,有紀律、有組織,配合好。

看到不利的情景,晉軍中有志之士連忙將晉兵也給組織了起來,口號統一,氣勢如虹。契丹人再次受挫,心中不甘,他們有些不懂漢語,罵的繞口,於是乾脆用起了本族語言。這一下,熱鬧是熱鬧了,兩邊人都知道對罵在罵自己,就是不知道對方罵的是什麼。雙方一上一下,就這麼罵了足足半個時辰,搞得口乾舌燥爲止。

不知道那個心裡學家曾經說過,辱罵也可以發泄壓力,環節情緒。罵了半天之後,耶律照神清氣爽,得意洋洋的有繞着蛇谷縣走了一圈,然後打馬揚鞭回馬邑去鳥。

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12章 新妃(3)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35章 潑髒水2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4章 收編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6章 謀臣(1)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7章 伏擊(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68章 結義第17章 謀臣(2)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34章 潑髒水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98章 觀畫(下)第68章 結義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26章 兩派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97章 拼了第91章 契丹楊袞第93章 夜宿周府第61章 迷惑第135章 潑髒水2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34章 詩賊(1)第108章 臨江29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64章 收編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32章 定策(中)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26章 兩派第2章 回家第107章 心動(上)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79章 豫章行(二)29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2章 摸底第174章 逼宮第68章 釋放第53章 大手筆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6章 詐筆銀子第65章 攻城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88章 援兵4第37章 裁軍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44章第95章 內鬥連連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4章 晚宴第109章 心動(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6章 心理陰影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5章 搜捕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95章 軍事互動第32章 定策(中)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
第23章 曹氏父子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12章 新妃(3)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35章 潑髒水2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4章 收編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6章 謀臣(1)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7章 伏擊(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68章 結義第17章 謀臣(2)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95章 軍事互動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34章 潑髒水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98章 觀畫(下)第68章 結義第27章 孤注一擲第126章 兩派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97章 拼了第91章 契丹楊袞第93章 夜宿周府第61章 迷惑第135章 潑髒水2第58章 如墜霧中第134章 詩賊(1)第108章 臨江29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64章 收編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32章 定策(中)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26章 兩派第2章 回家第107章 心動(上)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79章 豫章行(二)29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22章 摸底第174章 逼宮第68章 釋放第53章 大手筆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6章 詐筆銀子第65章 攻城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88章 援兵4第37章 裁軍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44章第95章 內鬥連連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4章 晚宴第109章 心動(下)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6章 心理陰影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5章 搜捕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95章 軍事互動第32章 定策(中)第4章 人心難測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