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

這蜀國皇帝孟昶不知道是太笨,還是太聰明,他不僅僅防範大周,而且也防範大楚。什麼增兵歸州,什麼駐防金州,只要是楚國、蜀國兩國邊境,楚國有什麼風吹草動,總能激起這位蜀國皇帝的堤防。讓馬雲、孟昶兩位筆之間信往來極爲頻繁。

這就是汴京一戰的後遺症了。明面是漢、楚、三國共同討伐大周,暗地裡另一個大國契丹人也出兵了,可是,四國大軍愣是被大周先後擊破。號稱不敗的楚軍,被打得丟盔棄甲,連皇帝馬雲也徹底搭載了裡面。這一切,楚國似乎像沒事人一樣,可是卻把蜀國孟昶給嚇了個半死,偷偷派人跑到汴京想向大周皇帝郭威求和。

當時大周皇帝已經輪到了郭榮了。單憑蜀國那點實力,在諸國爭霸中根本不了檯面,幾萬蜀軍被幾千周兵想趕羊一樣,灰溜溜的趕回了四川。郭榮對蜀國根本就看不,如果不是戰亂太多,疲憊,而蜀國旁邊又有楚國這個龐然大物幫助,郭榮早就要收拾孟昶了。見孟昶寫來了信,準備發展自己當筆,郭榮本來沒有什麼意見,可是打開信一看,一條劍眉頓時就扭在了一起。

這孟昶當帶頭大哥十幾年了,頤指氣使的事兒乾的太多了,這信措辭就不太注意,客套話他確實也說了不少,可是,偏偏讓人覺得他這客套是假客套,骨子裡還是指示自己做着做那的,好像這“和平”是孟嘗賞賜的一樣。郭榮和馬雲不一樣,他本質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一看信,嘴角微微一笑,直接就扔了。

這麼一來,孟昶也發了牛脾氣,你個叉叉的,老子當皇帝的時候,你姓郭的還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裡面混着呢,你不理我,我也不稀罕理你。於是,孟昶也就把郭榮給放在一邊。按理說,孟昶在郭榮哪裡受了氣,應該繼續倒在大楚的懷抱裡,在同一條戰船繼續前進,可是,孟昶偏偏不這樣,他或許覺得大楚這條船也不是那麼穩當的,還是關起門來自己稱大王比較爽。於是,兩國邊境楚軍的調動總能讓孟昶派人來質詢。到了這地步,馬雲有點投鼠忌器、左右爲難了。楚軍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孟昶破罐破摔,自己在天府之國裡面自娛自樂。

可今天趙普這話,還真的有點打動了馬雲。這事兒看起來有點“助人爲樂”的意思,可是,如果大楚真的就這樣把夔州的政務給掌控起來,以後真的對蜀國用兵,可就真的是打開方便之門啊。

想到這裡面,馬雲終於點頭表態,同意了趙普的意見,就等到八月批文,把秋決了了事。至於拓跋恆的質疑,徐仲雅終於站出來說道:“蜀國尚且不急,我大楚又何必先吵個不亦樂乎呢?”

這句話說得很中庸,大有“皇帝不急,太監急”,這涉案國都沒有發表意見呢,咱們爭論他做什麼呢?萬一人家蜀國當成沒人一樣,咱們這麼心急火燎的討論,不是惹人笑話嘛。接着,徐仲雅又說道:“不過,大楚律法頒佈已經有5年時間了,顧天忠案律法辦事,也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不管蜀國是否就此發難,我們貿然指斥顧天忠,都會難免使人質疑大楚律,不利於我大楚的長治久安。”

徐仲雅這話一說,表明這位首輔大人已經緊跟皇帝旨意,站在了趙普一邊,而且他把這個話題給拔了一個高度。你申斥顧天忠辦案不對,那不就是在暗指自己隆重頒佈的大楚律,出了問題了嗎?所以,別說蜀國不吭聲,就算蜀國不樂意,跑到金陵來談判、,大楚也不能退步。

皇帝說話了,首輔大臣也開始站隊了。這事件的處理,也已經明朗化了。在現階段這特殊的歷史條件下,顧天忠的做法顯然是有功勞的。可是,顧天忠做事也確實存在着不合規矩的地方,如果地方的人都像他這個樣子,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主,那麼中央的權威還真的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對這事兒,馬雲也不覺得自己累,他先下旨申斥顧天忠急於求成,招徠百姓的舉措,有失誤之處,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詔裡面壓根就不提這案子的事兒;接着他又下旨,說這個顧天忠依律法做事,敢於任事,爲民除害,不愧是一方父母官。兩份聖旨一前一後,內容是一貶一褒,其中韻味就不足道了。

剛剛討論完這個出乎意料的話題,還沒等馬雲將會議重正軌,商量騎兵事務。拓跋恆又是一躬身,說道:“臣還有本奏,臣湘王涉足商業,混亂市場,豪奢無度,其倡導奢華之風,引領之樂,影響極爲惡劣,若不加申斥,恐怕十數年之後,大楚官員衣食住行動輒廢千彌萬,士子們則留戀風花雪月之地,百姓則必然身受百種盤剝之苦,煌煌大楚難免沉淪下去。”

馬雲對王室看的很嚴格,馬希萼下海經商的事兒,馬雲還真的知道的一清二楚。不僅如此,馬雲對馬希萼這種自力更生的精神還非常的讚賞,再職責範圍之內,還讓人給馬希萼的商隊大開方便之門。怎麼從拓跋恆嘴裡這麼一說,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了呢?

馬雲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自己的拓跋師傅,說實話,他現在對這位拓跋師傅徹底是服氣了。拓跋恆這人還真的是強項啊,只要他看不順眼什麼事兒,他都敢說;什麼人他都幹罵,都幹。大楚朝廷需要這麼一個人,需要這麼一個強力的震懾人物存在。

這拓跋恆剛顧天忠做國際警察,現在又馬希萼做國際倒爺,可是這事兒,你還不能說人家拓跋恆做的不對,人家乾的就是紀律檢查工作。的人數越多,說明這人工作越勤奮啊。再說了拓跋恆人家也不是瘋狗一樣的張嘴亂咬,人家畢竟還是覈實過情況的。

可是,由於拓跋恆的工作質,他在大臣之中好還是不多,基本就是一個孤臣。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人是擁有七情六慾的動物。真正能夠做到“只對事不對人”的畢竟沒有幾個。你看,範質剛纔還站在拓跋恆的一邊,替拓跋恆說說公道話,可一聽拓跋恆這個的內容,範質卻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陛下,臣以爲此事,一來湘王遠在契丹,臣等並不清楚具體的始末;二來,這事情也僅僅侷限於此例,並沒有擴散的嫌疑,拓跋大人的話,有些危言聳聽了!”

拓跋恆不幹了,他說道:“陛下,自古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朝廷做事應當以防微杜漸爲主,若是真的等到了奢靡之風遍佈天下的時候,就不會是僅僅一道聖旨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了!請陛下三思。更何況這事兒,若是旁人做的倒也罷了。堂堂國家親王卻作此商賈的勾當,也未免大損皇室威嚴!”

拓跋恆的話,再一次證明,這高調人人都會唱。拓跋恆把“皇室威嚴”給擺了出來,讓範質等人心裡難免要琢磨琢磨在出言辯駁。他們不是拓跋恆,說話可不敢走“拓氏”風格,那麼露骨的話,萬一惹的皇龍顏大怒,可就得不償失了。

馬雲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迎着春風茁壯成長起來的小樹苗。對搞活經濟的舉措,對勤勞致富有着與生俱來的好感。老馬家除了自己和馬光猛,好不容易又出來一個人才,那可不能讓人輕易的給抹殺了。生意經兒做得好,那也是本事啊,如果不是大楚的生意做得好,那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啊。淮北的幾州就不造成了大楚的累贅了嗎?

馬雲笑着說道:“拓跋大人所言甚是,不過呢?時也、命也、運也,情況不同了,不能以偏概全啊。湘王購買的物品,確實是奢侈品,不假。但是,這奢侈品並沒有在咱們大楚流通,而是遠銷到了契丹國就算是倡導奢靡,也不是在咱們大楚的地盤,讓契丹人奢侈奢侈,忘了祖宗創業的艱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趙普瞟了眼笑容滿面的馬雲,又看了眼拓跋恆,心中暗道:今天老拓跋要丟面子了,剛檢舉顧天忠,讓顧天忠得了能臣的名號,現在又檢舉湘王,看皇帝的意思,十有是很欣賞湘王的做法。

拓跋恆卻是毫不在意,面不改色的說道:“陛下,天下未平,可不能是官員奪氣,百姓失禁,臣以爲還是規範一點的好,否則天下人競相效仿,不數年,大楚窮困矣!”

拓跋恆挺纏人的,馬雲看了看窗外,暖陽斜照,在這麼和拓跋恆糾纏下去,今天下午可就白忙了,一點軍事也談論不了了。本來今天召集重臣就是協調三省六部和樞密院的關係,集中力量又快又好的建設騎兵部隊。好嘛,讓這拓跋恆逮着機會不斷的起官員來了。再說了,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總是打擊拓跋恆的積極也不太好嘛。

於是,馬雲問道:“以愛卿之見,該當如何處理啊?”

第9章 讓涇州第203章 謀蜀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05章 會戰(4)第20章 死諫第117章 救人(下)第96章 心理陰影第4章 斷其一臂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26章 謠言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9章 截擊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07章 水漲了第64章 交州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53章 奇謀第170章 益津關第90章 聯合契丹第207章 水漲了第69章 側翼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43章 等待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4章 使者不斷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82章 包圍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3章 攻攻試試第181章 生意經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31章 推波助瀾第35章 拉攏第178章 糧草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74章 逼宮第143章 等待第135章 詩賊(2)第17章 滅蜀第70章 血戰第61章 招降納叛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77章 奇襲第8章 把柄第126章 兩派第35章 大戰略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71章 設伏第107章 心動(上)第98章 論戰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17章 造反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07章 明詔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98章 罪狀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57章 霹靂火彈第39章 重組軍隊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85章 潞州第87章 援兵3第183章 發兵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31章 使者第134章 詩賊(1)第134章 詩賊(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53章 奇謀第66章 迎親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
第9章 讓涇州第203章 謀蜀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05章 會戰(4)第20章 死諫第117章 救人(下)第96章 心理陰影第4章 斷其一臂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26章 謠言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79章 截擊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21章 翻手爲雲第4章 敲詐勒索(2)第207章 水漲了第64章 交州第82章 老馬的新想法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53章 奇謀第170章 益津關第90章 聯合契丹第207章 水漲了第69章 側翼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43章 等待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4章 使者不斷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82章 包圍第19章 軍務政務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3章 攻攻試試第181章 生意經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31章 推波助瀾第35章 拉攏第178章 糧草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74章 逼宮第143章 等待第135章 詩賊(2)第17章 滅蜀第70章 血戰第61章 招降納叛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33章 激戰封川(下)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77章 奇襲第8章 把柄第126章 兩派第35章 大戰略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71章 設伏第107章 心動(上)第98章 論戰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117章 造反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07章 明詔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98章 罪狀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57章 霹靂火彈第39章 重組軍隊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85章 潞州第87章 援兵3第183章 發兵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31章 使者第134章 詩賊(1)第134章 詩賊(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53章 奇謀第66章 迎親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