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

重陽節上,一家人攜手登高,一起在北峰上吃長壽麪。容雪照顧容雰和容耀,容霜帶了整套茶具上山烹菊花茶,瀟月和瀟娟則給衆人分派點心吃食。

容輝見一家人各有精進,又商量衆人:“以後立個規矩,我們家的人,男子八歲修煉內功,十六歲開始修煉‘靈力’。女子七歲開始修煉內功,十四歲開始修煉‘靈力’。”

“好啊!”李容光立刻引經據典:“男子八歲而腎氣實,二八而精氣溢泄。女子七歲而腎氣盛,二七而天葵至,任脈通。”於是紛紛贊成。

李母心中卻有說不出的苦:“兒子是成氣候了,可女兒們的婚事就難辦了!”

過完“重陽”,容輝接着和瀟璇煉功。再一月間,兩人先後煉通了“十二正經”,靈氣流轉周身後,身輕如燕,一躍數丈,飄飄然如兩團棉絮。

山峰上,白雲間,容輝凝力躍起,又躺在風中晃晃悠悠地飄下,仰天感慨:“咱們從前的輕功都白學了,什麼叫輕功,這才叫輕功!”

瀟璇聽着,好像在說自己的輕功算白教了,冷哼一聲,縱身躍起,凌空倒掛,伸手向下一指。小拇指端,烈焰吞吐,直罩容輝面門。

“哎呦!”容輝一聲慘叫:“別鬧!”擡手在身前虛化一個半圓,水靈裡自掌心各穴涌出,凝成一道冰幕。寒熱相激,“嗤——”,一聲長響,水汽飛散。

兩人落回地面,容輝忽然輕疑:“你說法術是我們這麼練的嗎?怎麼和我想的不一樣?”伸食指在身前一點,木靈力在指端相激,火光一閃,“啪—”,一聲炸雷,勁風四射。又伸無名指在身前一劃,水靈力自指端“關衝穴”涌出,“刺啦”聲中,凝成一彎冰刃,順勢斬出。“嘶—”,破風急響,入石寸許。

“反正書上是這麼寫的,誰知道呢?”瀟璇抿嘴狡笑:“要不我們去把那不入流的神仙抓來問問?”

驕陽下,秋風裡,瀟月忽然縱身上山,看見二人,才長舒一口氣:“不好了,那炸堤的集結靈州兩衛兵馬,打過來了,前軍已至六驛!我剛讓陸管事領兩衛兵馬去迎敵,剩下一衛騎兵,已在山下集結。”

容輝嚇了一跳,瀟璇已問:“對方是誰統兵?”

“靈州衛指揮使,領鎮東大將軍。”瀟璇據實相告:“還有一衛留守靈州,另兩衛正從江那邊趕來。”

容輝卻睜大眼睛問:“迎敵,不會是空手入白刃吧!”

“哦,倒是一人有把衝擔!”瀟月忙安慰容輝:“放心吧,我們好歹練了一個半月,他們可從沒練功。前面的人,隊都排不好,走兩裡就要停下來整隊,再走兩裡就要派人去抓逃兵。”

容輝深深吸下口氣,正色說:“那就讓陸大海帶着騎兵,直取靈州,來個釜底抽薪!”說着縱身躍出,輕飄飄直去下山谷口。

瀟璇又吩咐瀟月:“關閉山門,讓護法晝夜巡視。山上山下,戌時宵禁,異動者全部收押。反抗者,殺!”說着牽起她手,飄然下山,足尖輕點樹梢,一躍十數丈遠,飛檐走壁,直往“無量閣”去。

瀟璇到前廳屋頂時,見管事們在院中“唧唧喳喳”,亂成了一團,不由輕哼一聲,擡手向天一指。水、木靈力脫手射出,相互激發。火花閃過,驚雷爆喝,應聲飄下一股細雨。

衆人大吃一驚,循聲望去,見瀟璇和瀟月伴着細雨,飄然落地,立刻靜聲。瀟璇傲然門中,神色自若。瀟月當衆宣佈宵禁,又問衆人:“知道剛纔那是什麼嗎?法術!師姐神通初成,能御使風雷水火。知道大家修煉的是什麼嗎?也是法術!只有功力到師姐這樣,也能擡指間御雷降雨。你們知道自己是什麼嗎?神仙!區區一衆蚍蜉撼樹,又有姐夫親自迎敵,有什麼好慌的!”

衆人聽得一愣一愣,欣喜從心底直竄上嘴角:“我要成神仙了,我要成神仙了……”

瀟璇見衆人激動地恨不得用頭撞牆,開口喝止:“既然知道了自己該幹什麼,還不當差去!”眼見衆人魚貫而去,才鬆了口氣,轉身回屋。剛踏出兩步,腿都軟了,忙扶住瀟月。

瀟月一驚:“師姐,師姐,你怎麼了?”

“沒事,沒事!”瀟璇蹙眉苦笑:“就是沒試過出一次用出全力,想不到真能打雷下雨,不過得歇幾天了。”梅釵等人聽見,立刻圍上來扶住瀟璇,攙回了正房。

容輝親領騎兵,繞過七驛鎮,晝夜狂奔。十月二十四晚上到了靈州城外,又趁深秋大霧,待城門開後,從四門入城。他來過靈州,直入府衙,兵不血刃。

當地大掌櫃率手下恭迎“君侯”,又被派到渡口聚守,不許船隻進出。陸大海率人佔領了府庫,然後被容輝派往各地,由當地分堂配合,攻城拔寨。

輕功高手視城牆如無物,大軍到處,無不開城投降。三五日內,江東城鎮盡相歸附。消息傳回七驛鎮,兩衛官軍不戰而潰。陳國朝廷接到線報,一片譁然。

瀟璇每日在“太始門”西廳等示下,這日剛吃完午飯,瀟月就送來消息:“朝廷上吵得更熱鬧,有的說要整頓江昉,調兵進剿。有的說要封王議和,犒賞三軍。”

“憑這麼點人,佔不了一個州。”瀟璇搖了搖頭,正色說:“你快讓石萬鑫調集馬車,把各城府庫全運回來,再讓各城官吏仍司原職。然後寫一篇降表,乞降。”瀟月冷靜下來,覺得也該如此,點頭答應,轉身去辦。

瀟璇又問身邊梅釵:“凌霄這幾天在幹什麼!”

“她這幾天特別勤奮,整日呆在靜室練功。”梅釵信誓旦旦:“夫人放心,我們每天輪班守着,不會讓她亂來的。”

“你們也別太緊張,去給她透個風,我們要乞降了!”瀟璇嫣然輕笑:“她是聰明人,不會亂來的。”梅釵應了一聲,轉身去辦。

容輝上表乞降後,親自押送最後一批庫銀回七驛鎮。陸大海忽然湊過來問:“君侯,咱們就這麼灰溜溜地走了,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六千頃良田,能養活三百萬人。”容輝得意地笑:“枉你會武功,連‘四兩撥千斤’都忘了。咱們要是收了靈州,把這地方攪個稀巴爛。靈州百姓不得歸咱們養嗎?現在多好,靈州府的所有庫藏都在我們手上,他們要想拿回去,就得求着我們。”

陸大海沒聽出其中利害,但想讓人又敬又畏又不敢得罪,總比讓人纏着自己拼命好。回到七驛鎮外,看見驛道旁一個個百人方隊一眼望不到頭。隨着穿行路上,笑意從心底直竄上嘴角:“君侯,咱們這麼多人,又是農戶出生,是不是該屯塊田。”

“不屯,咱養着他們!”容輝毅然決斷:“屯田的兵你們也看見了,關鍵時候根本指望不上。你告訴他們,願意當兵吃糧的可以留下,咱以後教他們排兵佈陣,內功心法,靈力法術。不願意的,現在就可以回家打糧。”

陸大海立刻高聲傳話:“願意跟着君侯吃糧的,以後就是自家兄弟!捨不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現在就可以回去過安生日子!”邊走邊喊,待走到隊伍盡頭,身後已有人陸續離去。容輝頭也沒回,和鎮上管事打了聲招呼,乘馬車回了靈山。

黃昏時分,容光和容耀帶着山中管事迎到山下,翹首半晌,看見一輛齊頭平頂馬車徐徐東來,紛紛笑着迎上:“二爺,是二爺的車!”

容輝在車中打盹,聽到人聲,一躍下車,樂得開懷大笑。容耀“噔噔”地跑到容輝身邊,踮起腳拉他的衣袖:“二哥二哥二哥!”自從認親時得了三樣見面禮,再叫人時都是連叫三聲。

容輝低頭看見小傢伙烏溜溜的大眼睛,索性蹲下來抱了她,笑着和容光打招呼:“大哥,山上還好嗎?”

容光讚不絕口:“二弟妹持家有方,都好,都好!”衆管事見二人走來,一起躬身喊了聲“二爺”,又簇擁三人上山。

瀟娟和瀟月則在“太始門”西廳代理事務,瀟璇則和周氏、容雪、容霜、容雰一起在東廳等候。正喝着茶,梅釵進來通報:“二爺剛到山門,正上來呢!”

瀟璇喜笑顏開,欣然起身。其她人也是眉開眼笑,齊齊站起,由周氏招呼,迎出門去。十餘步外,一大羣丫鬟媳婦浩浩蕩蕩,跟往“太極門”去。

瀟璇看見容輝,笑盈盈的喊了聲“相公”。其他人有的喊“二叔”,有的喊“二哥”,聽得容輝一愣一愣,不知答應誰好。只好拉過容光,領頭先往“紫薇閣”請安。

當夜山中張燈結綵,大擺筵席。翌日陸大海上山報賬:“願意留下的有五千多人,我又剔了些根骨差的,整整留了五千人。白粳米按八萬兩千五百石入庫,綠豆按一千五百石入庫,芝麻按八千石入庫,黃蠟按十萬斤入庫,白蠟按三萬五千斤入庫,精鹽按二十五萬斤入庫。白銀,按六萬兩入庫。”

容輝以前聽到這“按”字,只覺省了個零頭,十分方便。這時坐在花廳上位,再聽到這個字,好像吃了只蒼蠅,怎麼聽怎麼不舒服,不由沉下臉問:“現在誰管倉庫。”

陸大海一怔,如實相告:“幸好我們先建了十三座大倉,現在歸各鎮管事分管。”

容輝點了點頭,看向瀟月。瀟月點頭贊同:“不錯,這麼多東西,是該專門找個人看着,我看外藥房的萬管事不錯,幾年來沒損毀一箱藥材。”

容輝想起萬榮和秦家兄弟還呆在藥房,立刻決斷:“對對對,萬管事勤快、本分、做事又仔細,藥材都能管好,管糧倉再合適不過。藥房管事就讓秦欽接替吧。”

“上降表”的事隨着傳開,衆人看在眼裡,知道容輝封王進爵,指日可待。再見這家人時,又多了三分敬畏。只等着按品授銜,也得一份尊榮。

到了十一月十日,陳國禮部尚書領“招撫欽差”果然親自登山,全山肅然。一番討價還價,容輝得封“靈山王”,李老太爺推封王爵,容光蔭封“鎮國將軍”,諸女蔭封“縣主”。

大管事授五品“奉政大夫”,年俸一百九十二石。二等管事授六品“承德郎”,年俸一百二十石。三等管事授七品“宣議郎”,年俸九十石。大執事受八品“修職郎”,年俸七十八石。二等執事授九品“登仕郎”,年俸六十六石。

瀟月領人在“無量閣”前院擺設香案,容輝則把欽差老爺請到花廳說話。爭論最多的是如何接旨,最後各讓一步:沿用軍禮,單膝下跪,頓首不拜。

當晚全家人焚香沐浴,按品大妝。容輝戴了七旒冕冠,穿了五章袞服。其中圍的、掛的、墜的,五花八門。瀟璇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幫着收拾了小半夜。

十一月十一日寅正,老太爺領着榮光兄弟,李母領着媳婦和一衆女兒,開祠堂叩告先祖。容輝看着族譜上從沒見過的名字,也不知老兩口認了誰作祖宗,只管跟着敬香磕頭。

卯初時分,嚴良和陸大海領着所有管事在“無量閣”對列排開,瀟娟和瀟月領着所有管事媽媽在無量閣西廂中整齊站好。李母則領着全家女眷,站在“無量閣”正房。

正午宣旨,只有一句話:“封,李家次子容輝爲靈山王。”

容輝一怔,還等着聽自己的讚詞。那站在香案後戴七樑冠、穿大紅朝服的欽差已合上玉軸,遞出五彩制書。他接過來一看,果然只有一句話。又接過金冊玉印,在“千歲”聲中,算是當了王爺。其他人中,除了瀟璇有玉寶金冊,都只有銀冊和禮服。

容輝請那招撫欽差到廚房吃齋,自己回“無量閣”換便服。和家人打過招呼,欣然拉瀟璇回內室問:“王妃,終於美夢成真了?”

“感覺還不錯!”瀟璇抿嘴微笑:“我早覺得我天生就是王妃,現在看來,還真是的!”親自給夫君更衣。

容輝一陣頭疼:“哥敢打賭,十個少女中,至少有有八個覺得自己天生就是公主或王妃!”

(第一卷,完)

第十五章 想方設法第四十二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七章 登堂入室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七十七章 女屍殘魂第四十六章 是非之地第七章 百業待舉第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章 凝血神槍第五章 明心見性第二十二章 龍骨天書第五章 乘風春遊第二章 疏不間親第四十八章 六盤山界第五十二章 應材施教第三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二十四章 規則變術第二十一章 海上鏖戰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棋第三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五章 明心見性第二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十五章 想方設法第四十九章 信義融金第六十九章 神火煉靈第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二十章 棱皮巨龜第二十四章 規則變術第十七章 借勢反擊第七十三章 修煉壁障第二十六章 京華煙雲第八十七章 掉以輕心第五十四章 財源滾滾第六十七章 鞭長莫及第十二章 芳辰壽宴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章 楚國公府第七十九章 改朝換代第二十三章 周天易數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九章 留益回血第十八章 天道酬勤第六十章 五氣朝元第五十五章 乘舟側盼第四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五十四章 重塑神槍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二十九章 壓小通吃第五十章 山中小島第七十章 雪參玉蟾第十章 妙法通玄第二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五章 因緣聚會第二十六章 一擊即退第三十一章 血掌爲誓第九十九章 同牀異夢第十九章 纖雲弄巧第二十五章 鑿冰之家第六十九章 神火煉靈第十三章 好雨知時第四十三章 臨陣圓房第十一章 三月宴請第七章 百業待舉第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十九章 匠心獨具第二十八章 碧霞元君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五章 上路回家第五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四十七章 一擊凱旋第二十六章 一擊即退第十三章 好雨知時第二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九章 元神踏天第四十八章 派股分紅第四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十章 妙法通玄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九十四章 心有靈犀第十一章 收編艦隊第六章 學成下山第二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四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五十五章 徽茶勝金第三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二十四章 中秋小較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十二章 學醫問藥第八章 力退強敵第八十九章 解毒療傷第二十五章 驀然回首第五十五章 開荒種地第七十四章 龍門鎖敵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七十三章 修煉壁障第一章 致淨秘法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十四章 月下傳功
第十五章 想方設法第四十二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七章 登堂入室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七十七章 女屍殘魂第四十六章 是非之地第七章 百業待舉第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四十章 凝血神槍第五章 明心見性第二十二章 龍骨天書第五章 乘風春遊第二章 疏不間親第四十八章 六盤山界第五十二章 應材施教第三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二十四章 規則變術第二十一章 海上鏖戰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棋第三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五章 明心見性第二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十五章 想方設法第四十九章 信義融金第六十九章 神火煉靈第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二十章 棱皮巨龜第二十四章 規則變術第十七章 借勢反擊第七十三章 修煉壁障第二十六章 京華煙雲第八十七章 掉以輕心第五十四章 財源滾滾第六十七章 鞭長莫及第十二章 芳辰壽宴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章 楚國公府第七十九章 改朝換代第二十三章 周天易數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九章 留益回血第十八章 天道酬勤第六十章 五氣朝元第五十五章 乘舟側盼第四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五十四章 重塑神槍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二十九章 壓小通吃第五十章 山中小島第七十章 雪參玉蟾第十章 妙法通玄第二十七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五章 因緣聚會第二十六章 一擊即退第三十一章 血掌爲誓第九十九章 同牀異夢第十九章 纖雲弄巧第二十五章 鑿冰之家第六十九章 神火煉靈第十三章 好雨知時第四十三章 臨陣圓房第十一章 三月宴請第七章 百業待舉第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十九章 匠心獨具第二十八章 碧霞元君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五章 上路回家第五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四十七章 一擊凱旋第二十六章 一擊即退第十三章 好雨知時第二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三十九章 元神踏天第四十八章 派股分紅第四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十章 妙法通玄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九十四章 心有靈犀第十一章 收編艦隊第六章 學成下山第二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四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五十五章 徽茶勝金第三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二十四章 中秋小較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十二章 學醫問藥第八章 力退強敵第八十九章 解毒療傷第二十五章 驀然回首第五十五章 開荒種地第七十四章 龍門鎖敵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七十三章 修煉壁障第一章 致淨秘法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十四章 月下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