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好雨知時

次日天朗氣清,又不歸容輝當班,他換上短褐,去了藥園幫忙。山門已開,自有香客上山。或祈福,或遊覽,或探親,或訪友。商賈士紳,絡繹不絕。其中常和山上走動的,少不了在客堂喝一盞茶。少則歇足一夜,多則盤桓數日。你來我往,十分熱鬧。

容輝過“太極門”時,見幾個少女正在東廳爭着嚐點心,正是“客堂”的迎客弟子。其中三女姿容出衆,那個叫“芳琴”的過年時還一起包過餃子。如今見她們穿着一樣的窄袖襦裙,色澤鮮亮,鶯鶯燕燕,晨光中明豔照人,心頭不由一蕩。又怕碰見王老,徒增尷尬,也不敢多看,直往藥園快走。

藥園闢在“太極門”外,毗鄰北面山峰。百丈正方,站着十六畝地,由溪水灌溉,受暖風吹拂,位置十分優越。

藥園的管事媽媽姓辛,拿着三等月例。她從前是花房的“大執事”,如今還是少婦,非但言語不羈,還有三分姿容。縱在田間,也講究穿戴。少年們見她品性隨和,又出落得風流動人,都愛和她說笑。

她身邊跟着兩個少女,一個叫纖竹,一個叫蕊香,都生得十分清秀,也是剛上山的弟子,正拿着三等執事的月例。

容輝記得過完新年,那些姿容清秀出挑,性格活潑機敏的,都被選進了“客堂”。“客堂”是全山的門面,供奉自然最好。她們形容本美,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新茶糕點,更加矯情而獲百利,嬌氣惹人憐惜。人前人後,佔足了體面。

他當時十分豔羨:“都是貧窮子弟,可模樣不同,命也不同,真是造化弄人!”

瀟璇就笑他:“你羨慕什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美的人兒,過了花信年華,也要放下山去。小姑娘家仗着年輕漂亮,整天做夢,正經人家,自然看不上。將來都得給人做姬做妾,沒一個有好下場!”

容輝一想也是:“以色事人,終究落了下乘。”如今見纖竹和蕊香與藥相伴,就覺得少女應該如此,將來氣如幽蘭,清心怡神,必能得個好歸宿。

他走到藥園時,辛媽媽正領着兩個少女翻土播種。三個人都盤着一樣的圓髻,穿着一樣的短褐長靴,蹲伏田中,舉止輕捷,春光中十分可人。

容輝走上去問:“山上這麼冷,不蓋暖棚,能發芽嗎?”說着接過辛媽媽的鏟子,幫着翻土。

“藥材不比白菜,長得慢也不打緊,只要是自然長大,就不失藥性。”辛媽媽笑着說:“看這氣候,只怕等過了清明,才能破土抽芽。”

山上天氣清涼,播種也不趕農時。容輝值班時勤背藥理,有空就往藥園幫忙。用功一月,堪堪認清了上百味常用草藥。

陽春融雪,驚雷叱喝,和風細雨,萬物萌蘇,正是仲春時節。針線房剛剛發下春裳,男裝是細麻直裰,女裝是細棉半臂。陰雨天中,少女們相互串訪,討論針線刺繡。

山上風光迤邐,正宜種茶。山陰處早闢了茶園,由專人看守。“明前”“雨後”是採茶時節,寮房又專挑出模樣周正,冰清玉潔的少女,在煙雨濛濛中以口採茶,稱爲“口香茶”。少女們採一斤茶,能另拿一兩銀子。一時間鶯舞蝶飛,十分熱鬧。

這日天剛放晴,下午又歸容輝和萬榮當班,樓上則歸張大夫坐堂。容輝學了個乖,自覺拿出牛皮紙,背過身去包紅糖。萬榮又用胳膊撞他:“你說繡什麼花好?”她才洗了頭,春風中還有淡淡髮香,不待回答,已如數家珍:“牡丹太富態,我怕襯不起來。”“梅花又太消瘦,顯得我多淡漠似的。”……

山上慣例,執事每年四套常服,管事每年十二套常服。少女們正值花樣年華,每年只有一套春裳,自然分外珍惜。春衫又是素面,若要鑲花着繡,還得自己動手。於是每當春裳下來,自有一番熱鬧。

萬榮自拿到春裳,逢人必問,顯得十分謹慎,容輝已被問過三次。他完全不能理喻,不由腹誹:“頭髮長,見識短。”正覺無措,忽聽有人應聲:“春天萬物生髮,山上花期又晚,正襟上繡花不免過於妖豔。你性子活潑,爲人磊落,倒和鬱金香相配。不如用鬱金香打袖邊,你看怎樣?”語聲和緩,悠閒淡雅,正是瀟璇。

她也穿着青棉半臂,左襟上卻多蹩了一朵百合。英姿佼佼,雪袖飄飄,恍若雲裳仙子。她也穿着百褶長裙,裙角卻繡着一圈花瓣。款款邁步,恍如踏紅而來。

瀟璇的裝束,總是在簡約中透着精巧,在端莊中透着別緻。她既是掌門弟子,又生得年輕美麗,自然廣受少女追捧。萬榮轉過身來,竟似摘到了夜空星辰,滿心激動,眸光璀璨。

瀟璇常常下山走動,心胸漸開,又見多識廣,已不放在心上。這時在容輝面前,卻微覺拘束。她向萬榮微微頷首,又吩咐容輝:“你跟我來!”語聲悠悠,透人心扉。

故人越走越熟,朋友越見越老。容輝每見瀟璇一面,卻覺得她全身都是新的。未及多想,見她走上樓梯,心裡不由一突:“不好,阿姐病了!”忙放下紅糖,快步跟上。

萬榮的目光早順着瀟璇去了,見容輝跟去,就倒了兩杯茶,一手握着托盤,一手提裙跟上。纖足擊地,“噔噔噔……”連聲響過,人已上到二樓。

樓上也是三間建制,樓梯口在南,獨佔一間。張大夫在中間坐診,正和瀟璇客套:“老夫得蒙姑娘照顧,如有所命,擔當盡力而爲。”他年過半百,兼任醫房管事,還拿着十兩紋銀的月例,算是供奉中的頭一份。

萬榮撩簾而入,見瀟璇端坐椅上,姿容閒靜,如座雲端,讓人肅然起敬。她不敢多看,輕輕端上兩杯茶水後,又躬身退下。回身時睃了容輝一眼,見他身姿如鬆,還侍立在旁,心中好生羨慕。

瀟璇端起茶碗,拿盅蓋撥開面上浮葉,輕啜一口,不由讚歎:“今年雨水足,茶也嫩得多。不過我聽說張老愛喝紅茶,是嗎?”

“人老了,受不住新茶!”張大夫鬚髮皆白,本顯得十分蒼勁,如今頭戴克絲綸巾,身穿藍綢直裰,又生出幾分光采。他靠坐太師椅上,含笑應承:“不喝茶,沒精神。喝了茶,睡不着,第二天更沒精神。老嘍,不中用了!”

瀟璇不動神色,順着他的話說:“紅茶縱能防老,也防不住思親之情。張老每年都封銀子回去,這些年來,家裡也該添丁進口了,山上的供奉可還夠用?”

他吃穿嚼用都在山上,除了十兩月例,每年還拿三十兩供奉。時下國泰民安,五口之家要過得殷實,每年也不過二十兩紋銀。可兒子成親,要置地建房,還真不夠。這時聽瀟璇主動開口,不免有些猶豫:“好兒不爭爺孃產,好女不穿嫁時衣,家人平安康泰,老夫知足了。”

張老家境窘迫,本是江湖遊醫。漂泊半生,平生只願在府城開堂坐診,做有體面的大夫。上山十年來,攢夠了銀兩,就求到了瀟璇跟前。

張家租門面,進藥材,拜把頭,撫閒幫,都是瀟璇打的招呼。她來前又問過號房:“張老夫人在家含飴弄孫,長子而立,剛納了一房小妾。次子新婚,家中置了二十畝良田,在鄉下守業。”眼見張老神色不定,心道果不其然,就勸張老:“兒孫自有兒孫福,您也不必掛心。況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您都給全了,也算對祖宗有個交代。我給您推薦個人,每年十五兩束脩,再加四季常服一套,怎樣?”

薑桂之性,老而彌辣。世間有三大行當,也是越老越香,所以經久不衰。一是賬房,賬算多了,好帳壞賬都會做。二是狀師,案辦多了,活人死人都能判。三是大夫,病看多了,疑難雜症都能診。

張老眨了眨眼,還在運量。容輝卻下了一跳,怔怔地看着瀟璇。“江湖險惡,人心難測。若只在山上治個頭疼腦熱還好,若給人治傷解讀,無異於跳進‘是非窩’裡。若被殺人滅口,或許臨了還矇在鼓裡。”

瀟璇眉心微脹,側頭看了容輝一眼。眼神光風霽月,透着磊落安閒。容輝心悅臣服,又覺得自己想偏了,忙踏上一步,恭恭敬敬地給張老作了三個揖,喊了聲:“張師傅!”又轉身下樓,衝了杯紅茶上來。

張老微笑頷首,勉勵容輝:“細心周到,孺子可教!”

瀟璇又和張老說起春季的養生之道,契闊半晌才走。容輝和萬榮送她出門,瀟璇看着萬榮微微頷首,又吩咐容輝:“你隨我來!”容輝應了聲“是”,垂首跟上,看得萬榮滿心羨慕。

瀟璇盈盈邁步,轉過藥房,沿花徑直去西苑。春光燦爛,暖風醉人。路旁五丈一樓,十丈一院。或是在茂林修竹之間,或是在綠樹瓊英之外。

容輝跟在後面,不自覺伸了個懶腰,又見瀟璇步履輕盈,風姿綽約,更加賞心悅目。待到沒人處,不由快走兩步,追上去問:“姐,你認識張師傅?”

“當年在陳都時,一次師父生病,不敢去請大夫。我恰好碰見他,就請他去瞧病!”瀟璇步履不停,緩緩地說:“師父和他一見如故,再回山時,就帶上了他。”

容輝滿心奇怪,敢想敢問:“大家不都說‘掌門真人’是武林高手嗎?怎麼會病,又不敢請大夫?難道是花柳病,見不得人?”

“呸!”瀟璇瞪眼輕淬,眼角止不住往上挑,又悠悠自語:“當年時運不順,師父連做了好幾場祈福法會。又是抄經唸咒,又是開壇畫符。結果積勞成疾,就病倒了!”言語間也有幾分笑意。

容輝忍俊不禁:“掌門真人可真有趣,給人祈福,自己先病倒了!那當然不能請大夫,不然誰還信他!”兩個人說說笑笑,走出兩裡多地,纔到“瀟雅軒”外。

小院坐北朝南,十丈正方。青瓦烏門,十分幽靜。院外花團錦簇,豔麗妖嬈,種的竟是“一品紅”和杜鵑花兩種毒花。容輝嚇了一跳,趕緊止步,束手等候。

瀟璇莞爾微笑,輕輕推門,閃進鑽入,一絲內景也不讓瞧。容輝忽見門軸微動,門縫中閃過一道精光,烏溜溜晶瑩剔透,正是少女的眼眸,竟有個少女藏在門後偷看。

“是瀟璇,還是她的同屋姐妹?”容輝滿心愜意,既然看見了,又覺得全身不自在。站直了太過嚴肅,隨意了又過輕佻,正手足無措,又聽門軸轉動,“吱喲”輕響,瀟璇應聲走出。

她拎出一隻包袱,直接遞給容輝,正色囑咐:“這裡面是一套春裳,十五兩紋銀,你恭恭敬敬地捧給張師傅。他行醫多年,見多識廣,你好好跟他學,吃不了虧!”

容輝連連點頭應是,捧回包袱,躬身呈給張大夫,正式當了徒弟。至此以後,凡有人上樓問診,容輝都在一旁服侍,不避男女。

張大夫只道瀟璇有意接濟,纔給他送了個便宜徒弟。心存感激,又不想欠她人情,於是沒人問診時,就給容輝講他周遊行醫的故事。三句話不離本行,端的是字字珠璣。非但無意怠慢,更比一般師傅用心。

容輝看完藥典,又對照醫書,驗證張老講的故事。這日遇到疑竇,就拿着家傳的醫藥經典請教張老。張老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主動要求爲容輝講解其中道理。

容輝只覺得書上的經驗之談說到了自己心裡,看得十分順眼。眼見張老如獲至寶,反而覺得他大驚小怪,不由喊了聲:“師傅!”

張老連連擺手:“你有所不知,我當年若有這本醫術傍身,早已功成名就。”又向容輝解釋:“市面上縱有醫書,不過是前人口述加切身經驗。猶如夏蟲井蛙,只適行當時當地。此書以養生爲鋼,辨陰陽,通四時,疏經絡,調內息,歸於氣候習俗,當真是功參造化。”又問:“此書當世絕無僅有,一些藥方、藥材和藥性,連我也沒聽過。想祖上絕非泛泛,不知怎麼稱呼?”

容輝一直以爲父親敝帚自珍,不料真是古籍孤本。又想家裡還有一大箱,豈非空入寶山?又想財不露白,於是推給瀟璇:“這書是阿姐淘換回來的,您若喜歡,等她下次下山,我再求她多淘幾本。”

張老擺手輕嘆:“這種抄本,可遇不可求。所幸有本總綱,與我憑添助益。”至此以後,容輝每得空閒,就去請教張老。

張老結合自身經歷,逐條應正。許多經驗之談只需稍加推論,就成了能著書立說的道理。他每講一段,就嘆息一回,只恨自己當年愚昧,沒有多想一步。

第四十七章 一擊凱旋第二章 滴血喚魂第二十四章 冰山一角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一百章 攜手天南第三十七章 誤入蠻荒第五十六章 大河湯湯第四十章 整兵備戰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八十二章 舊貌新顏第一章 金風玉露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五章 一筆勾銷第二十二章 夜不承歡第六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十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十章 棱皮巨龜第五十六章 大河湯湯第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十四章 安排後事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八章 風中引氣第十三章 強賜道侶第四章 回家過年第五十四章 財源滾滾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一章 築基受劫第四章 靈山真人第一章 築基受劫第十六章 一招之戰第五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四十四章 順風船客第二十三章 初訪贛州第五十八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七章 誤入蠻荒第五十章 山中小島第五十九章 界外仙緣第五十二章 屋裡佳人第七十五章 直搗黃龍第七章 海上風波第三十九章 巧計退敵第三十二章 午夜夢迴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十八章 大修真界第六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二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四章 順風船客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九十二章 竹籃撈月第二十五章 驀然回首第六十一章 月華生暈第二十九章 王城腳下第二十三章 周天易數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三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五章 一筆勾銷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六章 謁見舅姑第四十章 整兵備戰第三十二章 籌辦聘禮第十八章 天道酬勤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四章 瀟璇歸來第五十七章 開拓進取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十四章 月下傳功第二十八章 碧霞元君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八十二章 舊貌新顏第十七章 借勢反擊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一章 致淨秘法第四十章 食不甘味第七十四章 龍門鎖敵第四十七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六章 徽茶勝金第四章 靈山真人第五十五章 開荒種地第八十章 歸心似箭第五十二章 屋裡佳人第五十九章 界外仙緣第八十五章 因緣聚會第五十章 奉母上山第六十九章 琴歌石碑第二十章 風流舊賬第七十四章 護陵甲士第五十九章 瀚海闌干第九十七章 開府建節第二十三章 喜上見紅第十一章 收編艦隊第九章 丹元大會
第四十七章 一擊凱旋第二章 滴血喚魂第二十四章 冰山一角第六十三章 封王授爵第一百章 攜手天南第三十七章 誤入蠻荒第五十六章 大河湯湯第四十章 整兵備戰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八十二章 舊貌新顏第一章 金風玉露第十四章 起死回生第六十五章 一筆勾銷第二十二章 夜不承歡第六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十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十章 棱皮巨龜第五十六章 大河湯湯第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十四章 安排後事第三十四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八章 風中引氣第十三章 強賜道侶第四章 回家過年第五十四章 財源滾滾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一章 築基受劫第四章 靈山真人第一章 築基受劫第十六章 一招之戰第五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四十四章 順風船客第二十三章 初訪贛州第五十八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七章 誤入蠻荒第五十章 山中小島第五十九章 界外仙緣第五十二章 屋裡佳人第七十五章 直搗黃龍第七章 海上風波第三十九章 巧計退敵第三十二章 午夜夢迴第五十七章 過關斬將第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十八章 大修真界第六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二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四章 順風船客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九十二章 竹籃撈月第二十五章 驀然回首第六十一章 月華生暈第二十九章 王城腳下第二十三章 周天易數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三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五章 一筆勾銷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六章 謁見舅姑第四十章 整兵備戰第三十二章 籌辦聘禮第十八章 天道酬勤第二十五章 月落參橫第四章 瀟璇歸來第五十七章 開拓進取第六十一章 修真問道第十四章 月下傳功第二十八章 碧霞元君第四十五章 惑亂敵心第八十二章 舊貌新顏第十七章 借勢反擊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三十章 赴邊御辱第三十一章 談婚論嫁第一章 致淨秘法第四十章 食不甘味第七十四章 龍門鎖敵第四十七章 直搗黃龍第五十六章 徽茶勝金第四章 靈山真人第五十五章 開荒種地第八十章 歸心似箭第五十二章 屋裡佳人第五十九章 界外仙緣第八十五章 因緣聚會第五十章 奉母上山第六十九章 琴歌石碑第二十章 風流舊賬第七十四章 護陵甲士第五十九章 瀚海闌干第九十七章 開府建節第二十三章 喜上見紅第十一章 收編艦隊第九章 丹元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