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方園QQ連線在美國的妹妹方芳。可她不在家。

他就給方芳發了條微信:朵兒讀啥專業好,你再給點建議。還有,你請女兒米娜給朵兒吹吹風。

三年前因爲朵兒留學的事,方園方芳兄妹倆曾有過分歧和不開心,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以及隔着萬水千山,這份彼此的不快漸漸轉化成各自心裡的忐忑,之後,慢慢地淡去了。

當然,如今方園偶爾也在心裡對妹妹這樣說:怎麼樣,方芳你現在看到了吧,在國內像我家這樣的中等生,如果不早點對接海外高中,怎麼可能去申請世界名校呢?所以啊,一家人同心協力吃點苦,是必須的,不付出什麼都得不到,那些送小孩出去的人家都是會算的,算來算去還是決定“小別離”,讓小孩出去讀,那是沒辦法,也是辦法。

他相信妹妹方芳現在對這一點已有所明白。

所以最近這一年,他與妹妹時有聯絡,比如諮詢申報學校和專業的事。

現在妹妹方芳呢,在這個問題上也很熱心。她的建議非常明確:最好讀商科和計算機,因爲好找工作呀,如果想在北美留下來,就儘量別選那種虛飄飄的專業,哪怕它聽起來有趣;也別選那種對語言交流、文化心理特別有要求的行業……所以,最穩妥的是財會和計算機,技術活嘛,即使不善言語。

妹妹的這些觀點方園已心領神會。他今天聯繫妹妹,最主要的還是想託她關照米娜向朵兒吹風,因爲他知道自家小孩主意是蠻大的,這個年紀也比較逆反,哪會喜歡結結實實的東西啊,喜歡的是“遠方和詩”,大人說多了反而會牴觸,相反,他們會更聽同齡人的話,小孩是看樣的。

方園知道外甥女米娜讀的就是商科。

方芳是在去斯坦福大學的路上,看到哥哥發過來的這條微信。

從灣區自己家開車前往女兒米娜入讀的這所學校,並不是太遠,一個小時不到的路程。

方芳在馬路上等紅燈的時候,看了一眼手機,就看到了哥哥的託付。哥哥的焦慮讓她這一刻生出比較強烈的感慨:是啊,都是爲了將來能在這裡工作。

方芳由此眼前掠過了自己這20年來與老公季平原、女兒米娜在這異鄉打拼融入的情景:讀書、找工作、安家、育兒,然後終於落下腳來……這一番艱辛,就像此刻這條自己正飛奔而過的馬路,切實,具象,每一米都掠不過去。

她眼前還掠過哥哥方園、嫂子海萍、侄女朵兒的臉。一代代人接踵上場,從彼岸到此岸,從此岸到彼岸,各懷無法言喻的心思,彷彿循環不息。

此刻在這條陽光照耀的馬路上,方芳有些傷感,何況她今天心裡本來就有煩事。

因爲,此刻她要去大學勸阻女兒米娜回國。

現在可以看見校園外圍那些蔥鬱的樹了,方芳又瞥了一眼放在副駕駛座上的手機,心裡閃過哥哥方園微信裡的字句,她想,這條微信不就是勸女兒的最好依據嗎?

她想,你看人家這麼不容易都要來美國讀書,而你已經在這裡了還要回去,你說好不好笑?

方芳眼下的心煩意亂,是因爲一週前女兒米娜的決定所致。

米娜告訴她,自己要去上海一所大學做5個月的交流生。

米娜說,有學分的,在巴黎、上海兩所大學之間,我選擇了上海。

這令方芳脫口而出,這哪能行,上海最近霧霾這麼大!

於是,在隨後的這些天裡,方芳的忠告像一波波浪潮向米娜襲來,這讓米娜懷疑媽媽是不是這些年其實一直生活在國內,要不然她從哪裡搞來這麼多個擔心的理由:怕空氣,怕牛奶,怕食物,怕穿馬路,怕……天哪,要知道,自己小時候就是寄養在上海外婆家的,從1歲到6歲,還讀了上海的幼兒園,那時候還是小baby不也過來了嗎,不是好好的嗎?

米娜可聽不進媽媽的理由,因爲米娜也有自己的理由。

於是她乾脆不理會媽媽在電話裡的大呼小叫了,她說,我要去,我是大學生了,你看看人家老外爸媽,誰像你管得這麼多?!

方芳坐在學校的草坪旁,等女兒從圖書館過來

秋天上午的陽光落在草地和樹木上,是明媚的一片光影。方芳略暗的臉色、不加修飾的髮型,與她穿的藍黃色衝鋒衣,構成一個忙慣了生計、不拘小節、已融入美國隨意着裝風格的中年主婦形象。

方芳舉起手機,照了照自己的臉,心想,早上出來的時候應該化一下妝,女兒會在意老媽來學校的形象的,可惜出來急了,沒顧上。

剛纔方芳打通電話時,已感覺到了女兒的不耐煩。

其實,從入讀這所大學起,米娜就嚴禁爸媽經常過來看自己,原本她想去美東地區讀大學,那裡名校雲集,但爸媽認爲,還不如在加州家門口好,這樣方便,因爲以後找工作多半在加州灣區,這裡有名的世界級IT公司衆多,機會多,在這裡讀大學,人脈也在這裡,去公司實習也方便,以後就業也就順風順水,這樣規劃比較實在……

米娜拗不過他們,作爲華人女生,從小聽話慣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她心裡就痛快,好不容易讀個大學,原本想遠一點,自由一會兒,又不是不回來,但沒想到,他們還是要她待在身邊。

好在這所家門口的學校非常有名,所以她也就認了,但她規定爸媽:你們沒事不要來,否則這哪像讀大學,是讀幼兒園。

因爲近,所以米娜格外渴望遠,甚至節假日她也越來越不回家了,她總是有一百個理由:跟着同學出去做義工,做課題,以及旅行。

所以今天方芳是突然襲擊,她事先沒告訴女兒自己要來。她在學校草坪旁坐定後,纔打電話對女兒說,我在學校草地前面呢,米娜,媽媽有事要說。

米娜抱着幾本書,從校道過來。這是一個高挑、漂亮的女孩,一件白色襯衫,襯着身後的綠樹,顯得清純,輕盈。

米娜一眼就看見了穿衝鋒衣的媽媽坐在草坪旁。

在米娜眼裡,媽媽與不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國內出來的女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諸如時時略顯緊張、在找機會的神情,諸如常常不知道給自己稍稍收拾一下……總是穿着衝鋒衣、短T恤、牛仔褲,又沒有老外那種精神勁兒,這麼穿,就顯得有點拖沓,有點土氣。

米娜還沒走近,媽媽方芳就小跑過來。

米娜嘟噥,不急,這麼急幹嗎,找個地方坐下來說也來得及。

米娜這麼說是沒用的。媽媽已經在說話了:媽媽有事要說。

米娜剛纔從圖書館過來的時候,原本想好了帶媽媽去附近的咖啡館坐坐,但現在看媽媽臉上的着急樣子,就沒了興致。

她拉媽媽坐到草坪旁的一張椅子上,對媽媽說,你是想說去上海做交流生的事嗎?我不想說這事,因爲我已經定好了。

焦慮像風一樣吹過方芳的臉。方芳對女兒說,米娜,你知道今天上海的PM2.5是多少嗎,都200多了。

米娜說,我會戴口罩的。

方芳說,你睡覺也戴口罩嗎?你不是喜歡長跑嗎,你戴口罩跑?

米娜仰臉,對着湛藍的天空搖着頭。這一次她認定不改主意了,因爲自己大了。

方芳見女兒不說話,就說,5個月,5個月是多寶貴的時間,你去那邊能學什麼呀?又不是好玩,我們是在這裡考試、就業的,我們不做無用功的事。

米娜說,學什麼?我選的是中國文化課,還有戲劇、書法課。

方芳讓自己放平緩口氣,輕笑道,啊?

米娜知道她馬上要問了——“與你專業有什麼關係啊?”所以趕緊說,算學分的。

而媽媽方芳顯然沒被這“學分”給打發了,她說,米娜,我感覺不是太值,即使算學分,與你的專業課也關係不大,沒必要跑那麼遠,何況那邊空氣不好,媽媽對這事感覺不太好……

米娜看見一隻昆蟲在太陽光下飛舞,從面前掠過去。她對媽媽說,你怎麼知道關係不大?你知道嗎,以後的機會都在中國。

方芳的表情是“老媽不會比你不知道”。果然,她對女兒說,這要看是從哪一個角度說,是誰在說,怎麼樣的語境中說,這樣的預測從小到大媽媽聽多了。

米娜飛快地瞥了媽媽一眼,說,我的

老師、同學都說以後中國的機會多,全球經濟增長的活力還是要看中國,這麼龐大的市場誰會看不見呢?我當然要去,連扎克伯格上星期都去中國看馬雲了,現在不去對接中國的話,以後都來不及了,媽媽,這怎麼會跟我學的商科沒有關係呢?

哎喲,米娜。媽媽方芳說,咱是個女生,這些太宏大的事,也不是咱做的,我們定位裡沒給自己吃這麼大的壓力,我們小人物只想着靠譜就行,讀好書憑專業找個安妥的工作,蠻好了。你說他們在說中國機會,而我知道的是那邊更多的人在過來,留學潮、移民潮,心裡在說“美國機會”哪,喏,你看看。

方芳拿出手機給女兒看,並說,這是你舅舅剛發過來的,你表妹朵兒就要選報大學專業了,人家小小年紀在這裡吃這麼大的苦,認定在這裡讀書,你說……

方芳話沒說完,米娜就知道媽媽的意思了。米娜說,如何選擇,那要看每個人的長板是什麼,全世界越來越一體化,學專業也得跟上趨勢,媽媽,比起我美國的同學,我會說中文,這是我的長項,但這個長項需要鞏固它纔是強項,所以這次我去中國學習就是爲了鞏固、強化與中國人交流的能力。

方芳有些愣,因爲平心而論,女兒說得也對,中文是她的優勢,如果哪個公司需要面對中國市場,米娜就比其他競聘者有天然的競爭力。

方芳說,但是媽媽擔心你在那裡的空氣,還有穿馬路……

米娜說,我小時候不是在那邊的外婆家待過嗎,那時不也過來了嗎?

方芳說,那時候是那時候,現在別說你,就是我也適應不了了,你以爲我不想回去看看,我天天夢見你外婆,但每一次回去,就又覺得不適應。

方芳下意識地按了下胸口,接着說,真的,包括好多人心裡想的,嗯,跟我們不大一樣,跟以前也不一樣了。

方芳看着這女兒,想着故鄉,心裡是那麼不安。她讓自己剛纔有些搖擺了的念頭趕緊消失,她得繼續勸阻。

米娜說,媽媽,還有我喜歡中國的書法、戲劇,小時候外婆唱的越劇,我感興趣。

方芳瞅着女兒的臉有些發怔,這個她懂,因爲中國人嘛,小孩好奇她自己天然的文化來歷,所以感興趣,這是天生的。

方芳輕撫女兒的背,說,這個以後作爲愛好是可以的,媽媽也喜歡越劇,那麼優美,好想聽的。

米娜趕緊藉機哄媽媽,想讓她接受自己的想法,她說,這也不完全是愛好,是有用的,因爲多元、寬容是未來全球商業合作的基礎,要合作就需要了解、尊重對方的文化,媽媽,這應該是我的優勢,我兩邊的文化元素都有一點,所以我很慶幸你和爸爸好多年前搬到了這裡,讓我有了這個優勢,老師同學都這樣看好我,他們還說扎克伯格都找華裔女朋友了呢,所以,這次去中國做交流生是個機會。

她還興奮地說,媽媽,還有書法課呢。

面前是陽光下的草坪和這個神色爛漫的女兒,方芳感覺到了自己的無力。小孩大了都是不聽大人的。方芳想起當年自己鐵心出國,媽媽拉她別出去,說有職業有吃有穿去那邊當陪讀婦女幹啥,去美國的話,你這裡打的基礎全沒用了,到那邊要重新來過了,你都30多了。

方芳感覺有點像做夢,她低頭看了一眼手機。哥哥方園微信裡的託付,媽媽趙姨如今對定居美國多年的她助朵兒一把的期望,跟面前這個執意要回去、說那邊有機會的米娜,像兩股對衝的氣流讓她迷茫。

米娜伸手拿過媽媽手裡的手機問,朵兒要申請大學啦?好快啊。

方芳說,你要幫她出出主意,從找工作的角度。

米娜說,知道,我下週剛好要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聽個學術會議,我可以去看朵兒,她來美國後,我還沒去她那邊看過她呢。

方芳知道自己沒說服女兒。

她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心裡依然不知如何是好。在啓動汽車之前,她給哥哥回了條微信:哥,已關照米娜給朵兒建議了,她會去西雅圖見朵兒。另外,哥,你幫我一個忙,幫我勸勸米娜,告訴她你那邊的環境空氣狀況,勸小孩別去上海讀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