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

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

“大將軍,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朕認爲朝廷當今確是要嚴明執法,懲治不法官吏和豪強。”宣帝早年生活在民間,十分清楚老百姓對官員貪腐的切齒痛恨,深知吏治好壞將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散朝後,他留下霍光說道。

“皇上英明。”霍光也很清楚這種現象,也很懂得這個道理,可一直沒有精力來重點抓好吏治。他拱手說,“老臣接受孝武皇帝遺託輔政時,可以說面臨的是危機重重,百廢待舉,朝廷上層內訌爭鬥、國內數處暴動叛亂、邊境匈奴時而侵犯,我的主要精力只能用在休息安民、平亂維穩、固邊衛國上。現在皇上提出要從嚴治吏,老臣認爲已經到了應該抓可以抓的時候了,我完全贊同。”

霍光的言下之意是,吏治出現嚴重問題,不是我放縱造成的,我不是不想抓,是內憂外患使我騰不出手來抓。

宣帝見霍光贊同自己的動議,就與霍光商量了狠抓吏治的具體招數。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派出使者持朝廷符節到各郡各封國,詔令曉諭二千石級別的官員要謹慎理政,用自己的道德風範感化老百姓。這叫做先“打招呼”。

接着,就是查案辦案。一年內,一些腐化貪污的官員都相繼被查出誅殺。

隨着反腐的深入,朝廷高官、封爲陽城侯不久的大司農田延年被人舉報,揭發他在修建昭帝陵墓中有貪污行爲。

“啊!這怎麼處理呢?”宣帝和霍光接到舉報後,又驚又怒。

昭帝年輕急亡,他被葬於搶工建成的地下墓室後,陵墓還在繼續修建之中。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招募郡國吏民資產在一百萬以上的人遷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居住。作爲昭帝的繼承人,爲了表示自己孝忠、減少朝廷開支,宣帝拿出自己的私錢水衡錢來爲昭帝修建平陵,爲遷移到此地的百姓興造住房,也就是“安居工程”。西漢皇室儲藏的錢,都由水衡都尉和水衡丞掌管、鑄造,故稱水衡錢。

當今皇帝的私錢都拿出來了進行建設,你田延年身爲朝中主管財經的重臣,還在修建之中以權貪污,又怎麼不怒?

田延年又系霍光的多年幕僚門客,一直才能業績過人,特別是在廢黜劉賀尊立宣帝上作用非凡,“以決疑定策”封爲陽城侯,發生了貪污犯罪,又怎麼不驚?

宣帝想了想,就主動向霍光提出,田延年貪污一案,既不交御史府也不交廷尉府,先由丞相府審理,意思就是不走紀檢法律系統,只在政務部門內部調查,視情況變通處理。

霍光心裡很急。過了幾天,霍光召來丞相蔡義詢問審理情況。

“蔡大人,究竟是誰告發田延年大人啊?”霍光待攙扶丞相蔡義的兩個屬官退出後,關上門問道。

“唉,是茂陵兩個很有錢的商人焦氏、賈氏。”蔡義搖頭回道。

“這兩個人我知道。”霍光記得,這兩個人曾通過管家馮子都來爲子女出錢買官,被自己拒絕。

“他倆爲什麼要告發田延年大人?”霍光接着問道。

“事情是這樣的,孝昭皇帝駕崩後,這焦氏、賈氏認爲賺錢的機會來了,便立即以數千萬錢爲本,購買積貯木炭、葦草等下葬用的物資,以待朝廷高價購買。等到爲孝昭皇帝辦理喪事時,這些物資在市上根本就買不到,經辦官員找到這焦氏賈氏,喊價很高,只好請示主管財經的田大人如何辦理。田延年大人聽後,十分氣憤,便上奏說商人在皇帝年輕病逝後,不但沒有一個臣民應有的悲傷,反而利用國喪預先收貯下葬用的物資,準備等到朝廷急需時獲取暴利,這不是一個遵紀守法正當經營的商人所應該做的事,請求給予沒收處理。”

“對,這是我籤批的,對這兩個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就應該堅決打擊。”霍光拍着案几說道。

蔡義乘霍光說話的機會,喘了喘氣說:“這兩個傢伙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一下就損失大了,都十分怨恨田延年大人,就花錢找人查找田延年大人的問題。”

“哦。”

“大將軍您應該記得,當時在民間租用了三萬輛牛車,從渭河灘拉沙,趕緊構築孝昭皇帝地下墓室。”

“老夫記得,那是趙廣漢大人負責這事的啊!”

“租用車輛、組織運輸是趙廣漢大人負責,但最後費用給付是田延年大人負責的啊!”蔡義嘆了口氣說,“從渭河到橋下運沙送往陵地,定的一輛車的租金一千錢,田延年大人上報時卻虛報增值爲每輛二千錢,總共六千萬錢,他貪污了其中的一半。”

“啊!”霍光聽後大吃一驚,沉吟一會問道:“蔡大人將如何辦理?”

“田延年大人趁主持先帝駕崩國葬公事之機貪污三千萬錢,罪屬大逆不道。可丞相府沒有審判之權,案情查明之後,只能移交廷尉府。”蔡義停了停說,“皇上把此事先交給老臣受理,我揣摩皇上是看在田延年大人曾是大將軍的幕僚門臣,又是功績顯著的朝中大臣,還是想從輕處理。”

“對,蔡大人說的很對。”霍光高興地看着蔡義說道。

蔡義走後,霍光決定出面爲田延年疏通,認爲田延年只能從態度上找出路,連忙秘密召來田延年,打算進一步問清事由,叫他進宮去當面向宣帝認罪退錢,以求寬大處理。

田延年是個倔犟孤傲之人,見霍光詢問他是否用權貪污,便沒有絲毫猶豫,一口否認道:“我本出於大將軍門下,蒙受您的大恩纔得到現在的爵號官位,下官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你真沒有做這樣的事?”霍光兩眼緊盯着田延年問道。

“真的沒有。”田延年仍是否認。

“田大人,你若有此事,那就現在進宮去當面向皇上認罪退錢,請求寬大處理。

你若真的沒有此事,那你就應該到丞相府趕快澄清事實,朝廷將深入追究,查清真相,據實論處,還你一個清白,追究誣告之人。”

“多謝大將軍關懷下官。”田延年含淚拱手,跪謝霍光。可他出了大將軍府門,沒有去丞相府澄清事實真相,也沒有進宮向宣帝坦白認罪,而是直接回家了。

過了幾天,丞相府只好把受理情況移交給御史府。

御史大夫田廣明接過案宗一看,知道了全部案情。他認爲此事肯定真實,也知道宣帝和霍光的心思,爲保護田延年,就對太僕杜延年說:“按照《春秋》一書的大義,可以用功勞掩蓋過失。當初在廢掉昌邑王劉賀時,若不是田延年大人站出來勇於直言,則大事不能成功。”

“確實是這樣。”杜延年點頭贊同。

“我看了全部案情,田延年大人上報租金時虛報增值總共爲六千萬錢,他實支給了出租人所在的縣裡三千萬錢,另三千萬錢現在可以就說縣官全部收到後拿出錢請求他收下的,也可以就當作是他自己向朝廷乞求賜給他三千萬錢,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希望杜大人將我這番愚蠢之言稟告大將軍。”田廣明知道杜延年是霍光多年的幕僚門臣,就直接說出他的設計。

“田大人好主意!”杜延年一聽,伸出拇指稱讚。他覺得田廣明的想法很好,就連忙去大將軍府將這些話稟告給霍光。

霍光聽杜延年講完,感慨說:“田廣明大人說的是啊,田延年大人真確實是勇士!當初在決定大事時,多虧他挺身而出,他的舉動一下震動整個朝廷。”

“微臣至今記憶猶新。”杜延年說道。

“當時的情景,使我至今想起來還心有餘悸。”霍光隨之擡手按在自己的胸前繼續說:“感謝田廣明大人爲田延年大人辯白,但田延年失去了自救的機會,依照朝廷的通規,應該將他送到監獄去,由公衆來議決他。”

“大將軍一貫是按規辦事啊。”杜延年不由讚道。

“我不這樣做不行啊!”霍光苦笑一下,捋着鬍鬚說,“請你代我向田廣明大人道歉,讓他明白告訴田延年大人,自己主動到監獄去,老夫相信他會得到公平的裁決。”

田廣明聽到杜延年轉達霍光的意見後,深爲佩服霍光的穩慎老練,連聲叫好,就派人到田延年家裡說了上述情況。

性格偏激的田延年還是不願按照霍光說的辦,不肯主動到監獄去,就對田廣明派去的人說:“多謝大將軍、田廣明田大人寬恕我,出來爲我開脫。但我有什麼臉面進入牢獄,讓官民衆人當面指點恥笑我,讓獄卒囚犯在我的背後唾罵呢!”

田延年在田廣明派去的人走後,一個人走出家門,來到大司農官衙旁邊的屋子裡,緊閉房門,拽開半邊衣服,拿着刀劍在室內來回走動。他自此將自己封閉於室內,外人不知道他想幹什麼。

既然田延年自己不願主動認罪自首,過了幾天,丞相蔡義下了逮捕令,派丞相府主管監察的官員召喚田延年到廷尉府去受審。

這時,封閉、孤獨、緊張、悔恨、煩躁、絕望,使田延年的精神已經進入了極不正常狀態。他在緊閉的屋子裡聽見外邊逮捕人的鼓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心想:“當年飛將軍李廣因迷失道路未能及時參戰,不願受那些刀筆吏的質問污辱而拔刀自刎了。我田延年一堂堂朝廷高官、陽城侯,怎麼能被刑卒抓捕送審!我生是轟轟烈烈,死也要不同凡響。死算得了什麼?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想到此處,田延年“哈哈”大笑一聲,抽出刀劍朝脖子一抹,頓時一股鮮血迸射而出,他隨之仰面倒地,睜目而亡。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春,大司農、陽城侯田延年因貪污罪自殺,他的爵位取消,封地收回。

霍光在朝中一個重要有力的胳膊斷了。

田延年因貪污罪自殺,誰來擔任主管財經的大司農一職呢?宣帝想到了一個人,宣帝估計他想到的這個人會遭到霍光的堅決反對,便決定自己主動來找霍光事先溝通一下。

“皇上駕到!”門外傳到黃門尖尖的聲音。

霍光一聽,趕忙起身離案准備迎接。

霍光正欲彎腰跪迎,宣帝已經大步邁入室內,上前伸出雙手拉住霍光說道:“大將軍免禮。”宣帝扶着霍光邊向坐榻走去邊說:“朕叫侍從們不要驚擾大將軍,可他們說是您定下的規矩,一定要及時稟報,不然就要責怪他們。”

“這是臣下應有的迎接之禮。”霍光回道。

“大將軍太拘禮了。”宣帝邊坐邊說。

君臣入座之後,霍光隨即問道:“皇上找老臣,是要交辦什麼事情?”

“大司農自殺,令朕感到惋惜,朕本來是想……”宣帝沒有正面回答霍光的問話,先提起田延年這個事情。

“誰叫他利用職權造假貪污呢!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霍光沒等宣帝話說完就說道,“以前他在我身邊做幕僚時,確實是個正直廉潔之士,這地位一高、權力一大,怎麼就貪腐起來了呢?”霍光痛苦地搖着頭。

“大將軍您不必爲他的死痛苦,這全是他位高權重之後不能自律所致,也是他執迷不悟,不體諒我和您的良苦用心。”宣帝邊說邊想:看來霍光不是硬要包庇田延年。

“皇上是爲大司農的人選來找老臣的吧?”霍光這時猜想到了宣帝來此的目的,擡頭問道。。

“大將軍說的對,朕來找您正是要商議此事。”宣帝停了停問道:“大將軍有合適人選嗎?”

“沒有。想必皇上已經考慮好了,不知是哪個?”霍光馬上想到,宣帝肯定想

好了人,而且估計我會反對這個人,所以這纔來我這裡溝通。

宣帝看到已經到了明說的時候了,就問道:“大將軍,您看河南郡太守魏相如何啊?”

霍光一聽,馬上就想到,這宣帝徵召曾被自己送往牢獄的魏相入朝擔任大司農,這也是他在朝中重臣近臣中“摻沙子”的動作。此時他想到自己已經越來越衰老了,遲早是要歸政於宣帝,還在意他這些“小動作”幹什麼;何況,魏相也確實才能過人,正是朝廷所需之人。想到這裡,便說道:“皇上,這魏相先後任茂陵令、揚州刺史、諫大夫、河南郡太守等職,他爲人嚴毅,剛正不阿,治理有方,深得民心,特別經過一次牢獄之災後,倔強執拗的性格也得到調改,老臣沒有意見。”

宣帝聽霍光這麼一說,完全是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忙拱手說道:“大將軍無愧爲我大漢三朝元老,對臣官們那是瞭如指掌、如數家珍啊!”

“皇上過獎了。”霍光拱手還禮。

由於霍光投了贊成票,宣帝便徵召魏相由河南郡太守進入朝廷,擔任了大司農職務。

興奮之後,宣帝乘興轉到另一個話題,也是通過田延年這件事引起他連日思考的一個問題。

“大將軍,朕從田延年這件事上想到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朝廷官員,特別是郡縣地方官員,僅靠御史、刺史,那是解決不了對他們的監督管理的。如果只能通過官員得罪傷害過的仇人來檢舉揭發,那是極不可靠又十分有害的。”宣帝憂慮說道。

“是啊!老臣也是這樣認爲。”霍光點頭說道,“這樣下去,官員們就會害怕被人報復而不敢嚴格治理了。”

“不能讓官員因此不敢擔當不敢作爲,朝廷要想出個辦法出來才行啊!”宣帝自語般說着,他轉向霍光問道:“大將軍在朝廷主政多年,您能爲朕提出個好的辦法吧?”

“皇上,老臣最近聽說了一個方法,我感覺很好。”霍光聽到宣帝問話,短暫沉默了一下,突然興奮說道。

“什麼方法?”宣帝急切問道。

“這個方法是趙廣漢大人發明的。”

“大將軍快說說。”趙廣漢在宣帝頭腦中印象很深,一聽是趙廣漢發明的,心想一定是個好辦法。

漢代的郡國介於中央與縣之間,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郡守國相起承上啓下的作用。郡守國相的優劣好壞,不僅關係到一方的安寧與否,也關係到國家的治亂興衰。

宣帝對此有着深刻的認識,即位後不久,就開始注重調整選用郡守國相官員。他對廢黜漢廢帝劉賀、擁立自己即位的有功人員進行論功行賞後,就與霍光商量,把賜關內侯爵位的守京兆尹趙廣漢提升爲潁川郡太守。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設置,因境內有潁水而得名。西漢高祖五年,高祖封韓王信到此,故改稱韓國。次年,韓王信轉封太原郡,恢復潁川郡之名。潁水郡大致在今河南省範圍內,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郡,管轄20縣,自設立以後一直是京師之外人口最多、最爲繁華的地方。

此時的潁川郡存在着嚴重的社會問題,迫切需要一位政績優良、作風凌厲的官員前去治理整頓,趙廣漢治理京兆尹表明他無疑是一位合適的人選;而且趙廣漢曾做過潁水郡治所陽翟的縣令,對那裡的情況也很熟悉。

趙廣漢調到潁川郡太守任上,立即着手調查研究,果然發現不少問題:豪族大姓互通婚姻,勢力交結龐大;官員也有與地方上富豪結爲朋黨,結黨營私成風,社會烏煙瘴氣。惡名昭著的原氏、褚氏兩大家族更是結爲姻親,蓄養門客,形成一霸,橫行鄉里,胡作非爲,無人能治,平民百姓敢怒不敢言。

西漢的這些豪門大族在漢武帝時代已出現,他們通過大量兼併土地來使家族得以發展,而這些地方勢力的擴張已經影響到國家的兵役和稅賦。

“皇上,趙廣漢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幹,剛到任幾個月時間,圍繞除惡打黑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霍光高興向宣帝介紹着。

“不錯!朕也聽說了。”宣帝回道。

“他到潁川的幾個月內,收到百姓舉報信,經過明察暗訪,搞清了本郡豪門大族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掌握了潁川原氏、褚氏兩大家族蓄養門客欺壓百姓的罪行。擒賊先擒王,他採取非常措施把原氏、褚氏兩大家族中作惡的頭領抓了起來。原、褚兩家便四處託人,給趙廣漢送來名貴的玉鐲、珍珠、馬蹄金爲惡人求情,但都被趙廣漢嚴詞拒絕,他公佈了他們行兇行盜、爲害一方的罪狀後,立即依法斬首。不畏強暴,誅殺原、褚首惡,震驚全郡。”

“好!”宣帝撫掌說。

“皇上,”霍光繼續介紹,“趙廣漢大人在辦理原、褚大案的同時,也在着手準備解決富豪、官吏拉幫結派的問題。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響,互立山頭,廣養門客,各自形成了一股勢力,既互相傾軋,又聯手對抗,敗壞風氣,對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他是如何解決的?”宣帝身子傾着問道。

“這正是老臣要向皇上報告的。”霍光接着講道,“他在調查辦案時發現土豪劣紳、地痞無賴結黨營私、獨霸一方,被欺壓的老百姓卻不敢公開來官衙告發。他受到存錢罐的啓發,令窯工燒製出形狀如瓶的陶器,名曰“缿筒”,瓶口很小,有小口投放簡牘,可入而不可出,上寫“受吏民投書”,掛在官衙門側,專門接受告發的信件,這樣就方便了知情者的檢舉揭發。發現有人暗中投入了舉報簡牘,便用鐵條鉤出或將“缿筒”砸碎後閱看處理。

“好!”宣帝情不自禁地拍着案几說。

這些“缿筒”類似現代的保密信筒,可以說中國最早的舉報箱,就是趙廣漢發明的。有了這些舉報箱,官吏和羣衆紛紛寫信告密。收到告發信以後,趙廣漢根據線索,一經覈實便依法治罪。

“皇上,他還有一狠招也算是‘陰招’吧。”霍光笑着說。

“哪是?”

“他同時故意隱去揭發者的姓名,對外說成是某某豪門大姓子弟所告發,引發他們的內訌。自此後,強宗大族內部果然出現分裂,逐漸成爲冤家對頭,一時奸黨散落。” wωw◆ttκá n◆C○

Wшw_ tt kan_ C〇

趙廣漢此招確實厲害。這些“缿筒”類似現代舉報箱的設置,擴大了信息來源,社會上各種消息都能很快傳到他耳朵裡,一些不法分子因此再不敢頂風作案。因爲一旦作案,趙廣漢很快就能掌握,把他們迅速抓獲。經過趙廣漢大刀闊斧整治,社會風氣大大好轉,潁川的面貌終於在短期內發生了根本性改觀。

“好,好啊!”宣帝興奮地起身說道,“他這招陰是陰了點,對付惡人就不管這些了。”

“皇上不是問老臣有什麼辦法嗎?我認爲這就是一個好方法,老臣建議皇上詔令在全國推廣實行。”霍光隨即離席說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一定要在全國推廣實行。”宣帝立即表態贊同。

此後,趙廣漢發明的“缿筒”舉報箱在漢朝京城及各地設置,用於監督各級官吏和富族豪強,並且還傳承流行於後世。

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七章 秘密跟蹤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
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七章 秘密跟蹤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十章 兩友蒙難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