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

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

宣帝和霍光在國內注重從嚴治吏、調整重點郡縣官員的同時,又把目光延伸到北方邊境之外,準備與匈奴進行一次大的決戰。

鑑於多年沒有進行大的戰事,宣帝和霍光決定先打一場輿論宣傳戰,把朝廷官員們鼓動振奮起來。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五月,宣帝下詔說:

朕以眇身,蒙遺德,承聖業,奉宗廟,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仁誼,厲威武,

北征匈奴,單于遠循,南平氐羌、昆明、甌駱兩越,東定薉、貉、朝鮮,廓地斥

境,立郡縣,百蠻率服,款塞自至,珍貢陳於宗廟;協音律,造樂歌,薦上帝,封

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絕,褒周之後;備

天地之禮,廣道術之路。上天報況,符瑞並應,寶鼎出,白麟獲,海效巨魚,神人

並見,山稱萬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朕甚悼焉。其與列侯、二千

石、博士議。

“大將軍,這詔如何?您看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嗎?”宣帝把詔書送到霍光面前問道。

“皇上,您太客氣了。”霍光連忙上前接過詔書,仔細看了一遍,雪白眉毛灰白鬍須抖動起來,激動說道:“好,好,好詔書!”他從內心完全服了宣帝,感到他的輔政使命可以圓滿完成了。

宣帝在這道詔書裡全面頌揚了他的曾祖父漢武帝躬行仁義、威武迅猛,特別是開拓疆土、設立郡縣、令各國臣服的豐功偉績,要求公卿、博士討論武帝的“尊號”和“廟樂”。

對此,一些官員很不理解。按理說,宣帝應該仇恨武帝纔是,正是武帝晚年昏聵,才導致他祖父“戾太子”和父親蒙冤被害,才使他在襁褓之中就成爲監獄裡的一個孤兒。然而,宣帝是極爲精明的政治家,他不會沉限於已經過去的歷史恩怨,他是從現實的政治大局全局來思考和處理問題的。他詔令討論武帝的“尊號”和“廟樂”,確實是他即位後下的一招好棋。

“孝武皇帝行仁義,振威武,功德極盛,但祭祀時所用的音樂卻與此不相稱,朕感到非常難過。今天就孝武皇帝的‘尊號’和‘廟樂’進行商議,各位愛卿認爲如何?”宣帝望着殿下衆臣,十分懇切問道。

宣帝望着殿下衆臣心想:他們應該明白我“一箭三雕”的用意。根據中國古代傳統,立廟是正統的嫡系子孫的責任,而主喪、主祭亦是宗子才能行使的權利。所以古代皇帝駕崩後,一定要太子在靈柩前即位,然後才能主喪,爲大行皇帝發喪。由於昭帝年幼沒有出席武帝葬禮後又未能爲武帝立廟,那漢廢帝劉賀就更不用說了,宣帝即位時武帝已去世多年不可能爲其主喪。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劉據是武帝的宗嫡長子,他用爲武帝立廟的方式來宣示自己纔是武帝的嫡系遺脈,與庶出少子身份即位的昭帝有着重大區別。這樣一來,向天下充分顯示出宣帝的繼位是天經地義的,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正當性必然性;同時此舉在以孝治天下的西漢裡,顯示出他在爲武帝盡孝;他即將對匈奴進行一次西漢立國以來最大的戰爭,正是爲了繼承武帝事業和遺志,這無疑將大大提高他自己的號召力和威懾力。

“老臣贊同。”霍光首先拱手說道。

“老臣、老臣、老臣贊同。”蔡義接着低聲慢語表態。

這時,剛入京擔任大司農的魏相出列說:“微臣認爲應該按照皇上詔書的意思迅速去辦。”

“贊成。”

“好!”

“皇上英明!”

殿下一片贊成叫好聲。

就在這時,突然一個男高音在殿中響起,猶如冬天的一聲驚雷:“皇上,小臣有不同意見。”長信少府夏侯勝出列說道。

“夏愛卿有什麼意見?”宣帝雖然感到驚訝,但還是很平靜地問道。

“孝武皇帝雖然有徵服四夷、開疆拓土的功績,然而卻無恩澤於百姓。”夏侯勝哪裡能理解宣帝的潛在意圖,於是直言而出。

“你怎麼這樣說?”宣帝不由心裡震驚。

夏侯勝望着宣帝繼續說道:“就在這連年征戰中,使得將士們大量死亡,長期過度鋪張、奢侈無度,導致天下虛耗、財力枯竭,百姓流離失所,再加上蝗災大起,數千裡不見草木莊稼,天下蒼生死亡過半,以致民間竟出現殺人食用的慘景。大將軍主政以來,雖經休養生息,但積弊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大殿寂靜極了。

夏侯勝看見宣帝臉色在變,停了停仍然大聲說道:“所以,小臣認爲孝武皇帝無德澤於民,不應該給他立廟塑像設樂!”

“夏大人,你怎麼能這樣說呢?”霍光不知是說他不應該指責武帝,還是不應該肯定自己主政的與民休息政策。

“小臣說的都是事實。”夏侯勝扭頭看着霍光回道。

“這是皇上的詔命。”霍光暗示道。

光祿大夫、給事中王仲翁看見宣帝臉色黑沉,便站出來說:“做臣子當唯皇上是聽,忠於君王,你夏侯勝誹謗先皇,罪不可赦。”

“是啊!”衆臣們紛紛責備夏侯勝。

面對衆臣的責備,夏侯勝卻正色說道:“雖然是詔命,也不能依從。人臣的大義,應當堅持原則,直言無隱,不能苟且阿諛皇上。我說出自己的觀點,即便死也不會後悔!”

“夏侯勝,你太放肆了!”王仲翁叫道。

“君爲天,民爲地,地以承天,天才以覆地。如地立翻覆,天何以覆地。食君祿應爲君遠計,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夏侯勝望了望宣帝,又扭頭看着衆臣說:“如果做臣子的看到君主有失而不直言,以小錯鑄大過,使庶民心散,讓社稷危卵,那纔是最大的不忠!”

聽了夏侯勝的諍諍大言,衆臣中不少不免低頭不語。

殿內一片靜默。

這時,霍光擡頭望着宣帝,眨了眨眼睛。

“今天算了,改日再議。”宣帝明白霍光的意思,沉着臉宣佈散朝,怏怏離開。

早朝一散,爲了自己和宣帝的謀劃實現,霍光立即叫來丞相蔡義、御史大夫田廣明,授意他倆發動朝中大臣聯名上奏宣帝,彈劾夏侯勝非議詔書,詆譭先帝,大逆不道。

宣帝接到朝中大臣聯名上奏,正中下懷,隨即下詔將夏侯勝逮捕下獄。

朝會當天,夏侯勝逮捕下獄了,接着又將丞相長史黃霸捕入獄中。黃霸進京在廷尉正任內數次裁斷疑難案件,朝廷上下都認爲判得很公平,不久轉任丞相長史。在頂頭上司丞相蔡義帶頭彈劾夏侯勝時,他卻拒絕在彈劾夏侯勝的聯名書上簽字,被定爲附和縱容夏侯勝的罪名。

夏侯勝和黃霸兩人被捕入獄後,按“大逆不道”罪判處死刑。霍光深知夏侯勝說的都是直言實情,只是在不該說的時候和地點說出來了,他建議宣帝沒有按慣例將夏侯勝和黃霸處死並“夷三族”,而是暫緩執行,長期關押以待後說。

“夏大人,你看我倆關在這牢房裡,終日沒有什麼事情,我就拜你爲師,教我經術吧!”夏侯勝和黃霸關在同一牢房,見過了很久沒有行刑,黃霸笑着向夏侯勝說道。

“哎喲,黃大人,你我都是已經定下死罪之人,隨時都要被拉出去處死,學了又還有什麼用呢?”夏侯勝搖頭拒絕道。

誰知黃霸聽後卻笑着說:“我記得《論語》裡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今天晚上我們還不會死呢!”

“好,那我就在牢中辦學了。”夏侯勝被黃霸說笑了。

“我沒有錢交學費。”黃霸裝作一臉認真說道。

“你啊你!” 夏侯勝笑着揮手說,“先欠着,等你我以後萬一活出去了,你一起補交。”

夏侯勝覺得黃霸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便給他講授《尚書》。他倆在獄中一個做老師,一個當學生,直到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被赦,“博導”夏侯勝擔任諫大夫、給事中,“博士生”黃霸擔任揚州刺史。

夏侯勝和黃霸下獄判處死刑後,霍光授意主管祭祀的官員出面,奏請尊孝武帝廟號爲世宗廟,定《盛德》、《文始》、《五行》舞曲爲祭祀用樂,在武帝生前巡行過的四十九個郡國都建立世宗廟,與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一樣祭祀。

夏侯勝在朝中提出反對意見,宣帝將他和黃霸下獄判處死刑,極大震懾了朝中大臣,沒有誰還敢反對。宣帝立即批准主管祭祀官員的奏章,下令在全國落實執行。這樣就在全國範圍肯定了武帝征伐四夷的舉措,得以隨後興兵征討匈奴,揚漢國威。

宣帝此舉既顯示了對武帝的孝心,又標榜了自己正統嫡系的身份,還確立了施政的威信,從而征伐匈奴,真是一舉三得。爲慶祝這一重大決定勝利通過實施,特地給全國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級爵位,並賞賜酒肉。

宣帝和霍光爲武帝尊號立廟定樂,意在通過歌頌武帝征服四夷、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爲與匈奴進行一次西漢立國以來最大的戰爭先打好輿論宣傳戰。

霍光主政以來,一直對匈奴採取積極防禦的方針,爲什麼這次積極與宣帝要主動對匈奴進行一次大決戰呢?這是因爲當年春烏孫國派遣使臣到漢朝來求援。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遊牧民族烏孫人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烏孫人是受塞種人影響很深的操突厥語的古代民族,烏孫這個族名就是突厥語的音譯,有“團結”、“聯合”的含意。烏孫人以遊牧的畜牧業爲主,兼營狩獵,不務農耕,養馬業特別繁盛。

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人與月氏人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人。匈奴崛起以前,月氏人居於河西走廊、祁連山遊牧,於公元前二世紀爲匈奴所敗,西遷伊犁河一帶,後又敗於烏孫,遂西擊大夏,佔領嬀水即阿姆河兩岸,建立大月氏王國。烏孫人的首領稱爲“昆彌”或“昆莫”,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人攻殺後,他剛誕生的兒子獵驕靡由匈奴冒頓單于收養成人,後來得以復興成爲立國君主。烏孫國約在五世紀初至五世紀中葉南遷至蔥嶺,被塞人所同化,不再獨立成國,在史籍上消失,如今是哈薩克族的一個大部落。塞人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原是住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遊牧民族,月氏西遷伊犁河、楚河時,塞種人受大月氏人的驅趕,一部分向南遷徙,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亞的希臘人王朝,建立大夏國。

宣帝對烏孫國與漢朝關係由來不大清楚,就召霍光和蔡義特來商議。

“皇上,匈奴進攻月氏,月氏戰敗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後匈奴又與烏孫合力進攻遷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敵,南遷大夏境內。烏孫人見月氏大部南下以後,便放棄了敦煌祁連間故土,遷至伊犁河流域與留下來的塞種人、月氏人一道遊牧,從此烏孫日益強大,逐漸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蔡義向宣帝介紹說。

“哦。”宣帝點點頭說。

“皇上,”蔡義停下換了口氣說,“烏孫人是我大漢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孝武皇帝派遣張騫大人出使西域到達烏孫後,獵驕靡派數十名使節隨張騫大人來漢。獵驕靡瞭解我國勢強盛,正積極與西域各國建交,便請與我漢朝聯姻,結爲昆弟,尋求支援。孝武皇帝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以宗室劉建之女細君公主下嫁獵驕靡。後來,獵驕靡和細君公主相繼去世,孝武皇帝又封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爲公主,嫁給即位的烏孫王軍須靡。軍須靡臨死前,見匈奴妻子所生兒子泥靡年紀還小,將王位交給叔父大祿的兒子翁歸靡,囑咐說,等泥靡長大成人後,你要把國家還給他。”

“丞相您喝點茶吧!”宣帝見蔡義已在氣喘,指着茶杯說。

“謝皇上。”蔡義喝茶後繼續講道:“烏孫族有這樣的習俗,婦女可以改嫁丈夫的兄弟、子孫或其他親屬。細君公主在獵驕靡死後,就改嫁軍須靡。翁歸靡即烏孫王位之後,號稱肥王,又娶我朝公主劉解憂爲妻,並生下三兒二女。長子名叫元貴靡,次子名叫萬年,三子名叫大樂。解憂公主生性潑辣,決意爲完成漢與烏孫合力制服匈奴的使命效力,就與匈奴決裂,我漢朝從此對於烏孫的影響力日益增加。”

霍光這時見蔡義臉上滲出汗珠,手指顫抖,便接過說道:“皇上,孝昭皇帝末年,烏孫受到匈奴和車師的聯軍攻擊,解憂公主上書求我朝廷說,‘匈奴與車師國聯合進犯烏孫,盼天子救援!’要求出兵救烏孫。老臣接到解憂公主上書後,把這事下交給公卿大臣們商議,這時適逢孝昭皇帝駕崩,朝中正陷忙於國葬廢立之中,就沒有派遣援兵。”

“原來如此。”宣帝向蔡義遞過巾帕說。

宣帝即位後,霍光見朝中大局已穩,就派光祿大夫常惠出使烏孫,進行聯絡、瞭解和安撫。解憂公主和烏孫王翁歸靡派遣使臣隨同常惠來漢,烏孫王翁歸靡上書說道,“匈奴又接連派出大軍襲擊烏孫,佔領車延、惡師等地,搶掠百姓離去,還派使臣來對烏孫說:‘速將漢朝公主交來!’企圖斷絕烏孫與漢朝的聯繫。我願意把國中一半的精銳騎兵五萬拿出來,盡全力反擊匈奴,請求天子派兵來救公主和昆彌!”

霍光與常惠及烏孫國使臣交談後,面對烏孫王翁歸靡的求救上書,心想上次是因朝廷處於非常時期沒有出兵,此後匈奴又曾幾次侵擾邊塞,自己正想出兵征討;這次烏孫國提出派出精兵,一定要利用此機給匈奴狠狠一擊,在自己有生之年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給後人留下一個長期安穩的邊境,也給自己主持朝政在史上留下燦爛的一筆。

“皇上,老臣認爲這次一定要給匈奴一點顏色看了。”霍光站起身說。

“大將軍說的對,一定要狠狠打擊!”宣帝也站起來果斷回話。原來宣帝在召見常惠及烏孫國使臣後,想到趁霍光還在主政,要把匈奴這個老大難問題解決好,既可增強漢朝在周邊各國的威力,又可樹立自己在朝廷內外的威望,還爲以後治國理政奠定好的外部環境,決定與匈奴開戰。他找來霍光和蔡義商議,就是要打這一仗,不料霍光倒提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自孝武皇帝駕崩後,這匈奴一方面求和,但時而又在邊塞侵擾,朝廷只是相應進行了一些小的反擊。時下皇上即位已經兩年了,這次就要像孝武皇帝那樣,利用這次機會主動出擊,打一場大戰。”霍光握緊拳頭說。

“好!打一場自我西漢立國以來最大的硬仗!”宣帝眼中放着興奮的目光說。

“要把他打疼!”

“要把他打趴!”

“顯我大漢雄威!”蔡義也激動地接着宣帝和霍光的話說道。

在這個問題上,霍光與宣帝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不約而同,一個選立即位的新君與一個主政多年的重臣達到了高度默契。接着,宣帝、霍光、蔡義三人就出戰的人員兵力、財物供給、組織動員等事宜商議一番。

此前,宣帝下詔討論武帝的“尊號”和“廟樂”,只是這重大舉措的前奏曲。

七月,朝廷動員與選派關東輕車銳卒,挑選各郡國位在三百石的強健而諳於騎射的吏員,都從軍西征。命田廣明、趙充國、田順、範明友、韓增五人爲將軍,發鐵騎16萬餘兵,分五路攻打匈奴。

同時,任命派常惠爲校尉持符節前往烏孫國,統率指揮烏孫國騎兵5萬餘人,與漢軍東西並進,形成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夾擊匈奴。

這是兩漢400年中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騎兵出征。

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七章 秘密跟蹤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七章 秘密跟蹤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下)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
第十二章 接受終託第七章 秘密跟蹤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上篇:勤慎精幹的貼身謀臣 第一章 相見入京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十四章 提拔賢能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十八章 險遭謀害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下)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下)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七章 秘密跟蹤下篇:果敢廢立的鐵腕強臣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下)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二十八章 妻毒皇后(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上)第九章 奉旨建宮第二十三章 斷然廢帝(下)第八章 喪侄失子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十五章 秉規拒私第七章 秘密跟蹤第三章 入宮侍帝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上)第十九章(下) 重構朝局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四章 再立新君(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十七章 和親索人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中篇:承前啓後的主政輔臣 第十三章 扶君即位第二十一章 自埋隱患 (上)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上)第三十二章 要人結局(上)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上)第二十九章 恤民寬刑(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上)第二十七章 對匈決戰(上)第十一章 經歷動亂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三十章 病亡離世(下)第二十章 內強外硬 (下)第四章 朋友生嫌第十九章(上) 重構朝局第六章 回家暗訪第五章 娶妻亡兄第二十五章 君臣互探(下)第二十六章 從嚴治吏(下)第十六章 維穩安民第二章 出塞參戰第二十二章 葬帝選君(下)第三十一章 家族被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