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陸軍大學

蔣方震自從和陳儀在浙江戰事後一起加入了國民軍,就一直擔任着參謀部教育司司長一職,相對於作戰司和戰略司時常變動人選,國民軍參謀部下屬的其他各司卻是極少變動人選,比如總務司司長就一直是郭恆思,蔣方震自從當上教育司司長後也一直沒有變動過,主要是因爲這少數幾個部門的職位無法讓很多國民軍的將領們眼紅,畢竟不是每個部門都能夠和作戰司一樣實際接觸到制定作戰計劃,並策劃實際行動的,更何況作戰司還出了沈綱、樑訓勤這樣的前任司長,讓衆人看到了從作戰司中出來後前途光明,所以纔會有諸多人去爭奪作戰司的位置。相對而言,其他部門則是要遜一些,尤其是總務司這個部門,基本就是打雜的,就連郭恆思自己也是數次謹慎的向陳敬雲表示,想要到野戰部隊裡帶兵。

好歹郭恆思是留學陸士的第四期畢業生,學的還是傳統的步科,學成歸國後也擔任過新軍軍官,當初被陳敬雲招攬後可是直接就留在了參謀部內,不久後就是擔任了總務司司長,乃是國民軍中較爲早期的少將了。可是人都是有上進心的,眼見着當初的那些同學、同僚們一個個在外面領軍征戰四方,自己卻一直窩在參謀部裡頭,這就讓郭恆思心裡有些不知滋味了,畢竟現在正值戰爭期間,要升快速升遷爬上去,肯定是到野戰部隊裡最快的,待在參謀部裡雖然可以平穩熬資歷,但是郭恆思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繼續這麼下去待在機關裡,而一直撈不到帶兵機會的話,那麼他可能也就傲多年以後升中將,但是像國民軍的那幾個軍長或者沈綱這樣的話位高權重的話,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連總務司的郭恆思都想要去野戰部隊裡帶兵,而教育司裡的蔣方震也是婉轉的對陳敬雲表達過相關意向,只不過陳敬雲一直沒準許而已。

因爲他發現,這個蔣方震帶兵能力如何他不知道,但是搞軍事教育還是真的有一套,福州軍校在他手裡發展良好,短時間內就是擴大膨脹了數倍,併爲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合格基層軍官,從國民軍擴招至今,已經爲國民軍提供了至少三千人的基層軍官,其中包含前期的一月期速成班學生以及福州軍校目前的三月期班,目前福州軍校已經開辦了半年期的學制,預計到後期將會取消三月期的學制,換成半年制的學制。

福州軍校能夠開辦的如此成功,自然有着陳敬雲支持,但是和蔣方震的功勞也是分不開的。陳敬雲現在名義上還是擔任着福州軍校的校長,但是福州軍校的實際事務基本都不可能是陳敬雲親自處理,只能是教育司方面來負責。

除了這些雜物外,蔣方震更是和衆多將領一起編成了福州軍校的教材,包含步科,騎科,炮科在內的軍事教材都是出自蔣方震的手。爲了掌控其他技術兵種,蔣方震更是參考了外國軍事院校的體系,開設了通訊科、後勤科等科目,進一步完善了福州軍校的基礎課程,讓福州軍校從一個單純的速成學校發展爲一個大型的基礎軍事教育學校。

福州軍校有着如此的發展,和蔣方震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也是陳敬雲一直沒讓蔣方震到部隊裡帶兵而是讓他繼續當教育司司長的原因所在。

陳敬雲不讓他去帶兵,蔣方震雖然心裡鬱悶但是也沒辦法,只能是繼續埋頭於自己的工作,並且給陳敬雲拿出了建設陸軍大學的的方案。

“現在福州軍校雖然規模龐大,各科目設置的也較爲完備。不過由於學制過短,即便是明年全部完成改制後取消三月班後,代替的也只是半年期的學制。怎麼短的時間對於培養一個合格的軍官而言是遠遠不夠的,當然現在我們是情況特殊,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慢慢培養,只能是用幾個月的時間教會他們一些基本軍事知識後就讓他們在實戰中成長。”蔣方震慢慢的說着:“但是這種方式是絕不能長久的,等統一戰爭結束後,福州軍校最少也要改編爲三年制!”

說到這裡,蔣方震道:“就算一切順利,以後福州軍校成爲三年制的軍校,但是福州軍校的定位任舊是一所培養基層軍官爲主的軍校。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我們還是缺乏一所高等軍官的培養學校,一所以現役軍官爲學生,培養他們成長爲校官乃至將官的高級軍校。”

陳敬雲聽着面帶笑意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方纔我也說了,這陸軍大學是可以辦的!”

剛纔合肥捷電傳來的時候,陳敬雲看到電報後心情大好,直接是答應了蔣方震提出的陸軍大學計劃,不過嘛,這陸軍大學是可以辦,但是要怎麼辦卻是個問題了,陳敬雲可不希望自己弄出一所不受自己掌控的陸軍大學來,到時候那些陸軍大學出來的將軍們要是造自己的反那可就搞笑的。

當即陳敬雲道:“模式我看可以和福州軍校一樣,掛在國社黨下面!”

爲了更好的掌控福州軍校,保證軍校畢業生全部加入國社黨效忠於自己,陳敬雲可是把福州軍校直接劃到了國社黨名字,現在的福州軍校可就是國社黨所有的學校,而不是共和政府所有。

同樣的,名義上國民軍乃是政府軍,但是實際上這支軍隊就是國社黨的軍隊,就是他陳敬雲的私人軍隊。

這個陸軍大學可以辦,但是必須是掛靠在國社黨下面,當然了校長一職陳敬雲也是義不容辭的兼任起來。

蔣方震對於陳敬雲的心思自然是知道的,他心思雖然有所不滿,但是也知道這是陳敬雲所要求的,而且也是現階段擺脫不了的狀況,所以也沒勉強:“這個問題不大,到時候我就和國社黨的錢翰朗先生商談相關事項!另外陸軍大學成立後,相應的經費和師資還要總統示下!”

陳敬雲道:“嗯,這個你放心,辦個軍校的錢還是有的,師資方面福州軍校那邊抽調一些,其他的就讓我軍的高級將領抽空去講課!先把這兩年的過渡期撐過去,等以後寬鬆了再專門解決。”

陳敬雲答應下來了後,蔣方震很快就籌辦起陸軍大學的相關事項,在這個戰爭年代裡,國民軍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高效的,僅僅是一個月之後中央陸軍大學就是掛牌成立了,不過雖然掛牌成立了,但是卻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招生,而只是把原來福州軍校的高級班給遷移了過來,而新生的招收將會是在明年春天的時候在軍中直接招收,而且預計的人數也不會多,頂多也就是五六十人而已,而且也會限定在校官以下的軍官,主要會集中在上尉,少校這一層次上。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送走了蔣方震後,陳敬雲很快就是見到了沈綱和陳儀,他們同樣是得到了合肥大捷的消息,這不一得到消息後就匆忙趕來了,這倒不是因爲來稟告或者是討要功勞,而是因爲合肥大捷實在是大大出乎了參謀部的預料之外,現在合肥那邊出了變故,儘管這個變故是好的,但是國民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也要做出大規模的調整了。

“現在我軍已經攻克合肥,初步實現了軍在渡江時定下的前期目標,而現在參謀部認爲我軍有能力也有機會繼續實施津浦線的作戰計劃,尋找機會攻佔蚌埠或者滁州,切斷津浦線,重創乃至圍殲江北的馮國璋第二軍,奪取江北地區,奠定繼續北上的基礎!”沈綱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興奮,當初他提出整個津浦線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想過今天這樣的情況了,儘管這個過程有些曲折,但是好說好歹總算是攻下合肥了,那麼下一步只要把津浦線給切斷了,那麼江北的馮國璋就是插翅也南飛了,就算退一萬步說馮國璋真走了大運順利北逃,但是攻佔江北後,國民軍就是能夠完全佔據江蘇,保證了長江流域的安全,而現在臨時首都南京也就不用天天戒嚴,防備着江對面的重炮了。

旁邊的陳儀也是道:“根據前線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我軍在安徽的各部隊都還保持着戰鬥力,雖然第六師和第八師苦戰多日而需要休整,但是進攻合肥的主力第九師卻是主力爲損,武器彈藥消耗的也不大。完全有能力繼續下一步作戰的!”

陳敬雲道:“哦,那參謀部現在有什麼看法,下一步該如何走?”

這個時候,陳儀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沈綱,沈綱也不含糊直接道:“現今安徽省內除了津浦線的滁州和蚌埠兩地外,其餘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是沒有太多的北洋軍力量了,曹錕的第三師殘部逃走的人數雖然有七千餘,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夠帶走太多的重武器,而看他們西逃的方向應該是往六安而去,對於這逃走的曹錕部,只要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行牽制即可。我軍應該把主力放在蚌埠和滁州一線上。

根據我軍偵察的情報,敵軍現在在江北地區在揚州有第七師大部約一萬人,在江北泰山鎮、解家莊一帶有第五師一萬餘人,在江北以西有第二混成旅,滁州以西有第十師,除了這些原有部隊外,空軍已經在滁州偵查到大批敵軍抵達的情況,這一股敵軍應該是敵軍第十一師的部隊。而敵軍徐樹錚部第十一師的剩餘部隊在蚌埠、淮南一線。”

現在的國民軍還不知道這抵達滁州的並不是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而是遠在徐州調來的第二十師,而且是隻有一個旅,另外一個旅則是被調往了清江浦。

戰場上雙方自然不可能知道對方的全部詳細調動,只能根據一些有限的消息來判斷敵軍的動向。

“另外從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徐州方面的第二十師應該已經往清江浦方向增援。這樣短期來看,敵軍在蚌埠到滁州一線上只有徐樹錚的第十一師!”沈綱同樣不知道北洋軍派往清江浦的只有一個旅,而不是整個第二十師。

“而我軍的情況呢,安慶方向的第十五混成旅已經向西推進嶽西地區,他們的正面雖然有一部分的北洋第一軍的部隊,但是足以掩護我軍在安徽行動,阻止敵軍繼續向東推進。在巢湖的第十六混成旅和蕪湖的第十七混成旅正在待命休整中,隨時可奔赴前線作戰。武崗方向的第一軍第一師和第四師持續和唐天喜的第十師和於有福第二混成旅僵持中。

在合肥地區則是有我軍第二軍之全部,包括肥西方向的第六師、合肥城內的第八師、肥東的第九師、肥男方向的第五師和第五混成旅。”

沈綱繼續道:“根據我軍目前的部署和敵軍的情況,我認爲應該迅速而快速的執行下一步計劃,除了兵力受損嚴重的第六師駐防合肥防備曹錕殘部和淮南的徐樹錚部外,其餘第二軍主力往東南掉,回援第一軍的第一師和第四師,同時派遣一旅前出滁州和蚌埠的中間地帶,抵達明光地區,切斷津浦線,斷掉敵軍的補給線,同時調動敵軍分散兵力駐防津浦線。而第二軍主力則是南下滁州,以優勢兵力徹底攻佔滁州,奠定津浦線勝局!”

陳敬雲聽罷後卻是皺眉:“現在滁州那邊不是還有敵軍駐防嗎,第二軍貿然進軍如果久攻不下敵軍回援的話又該如何!”

沈綱自信道:“那我們到時候就來個攻城打援!”

“按照這一計劃,到時候我軍將會彙集衆多主力部隊,就算是正面強攻也能夠拿下滁州來的!”沈綱這話可不是亂說的,如果真的執行這一計劃,到時候國民軍就能夠在滁州方向彙集第一軍的第一師、第四師;第二軍的第五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五混成旅。後續派遣增援的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

到時候國民軍將會佔據極大的兵力優勢,沒有了合肥曹錕的牽制,國民軍完全能夠騰出手來彙集優勢兵力攻佔滁州。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國民軍要先攻打合肥,曹錕爲什麼堅守兩月而不退的原因所在。因爲合肥的安危已經不是安徽一個省的事情,而是關係到了整個津浦線戰局。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看透的,馮國璋知道,曹錕也知道,袁世凱也知道,但是其他人卻是不知道,或者說他知道了裝作不知道,要不然徐樹錚的第十一師早就飛奔而下了,依靠着鐵路機動,徐樹錚完全可以在兩天內就機動到滁州,就算沒有鐵路從蚌埠出發他頂多也就需要五六天的時間就能夠抵達合肥外圍增援曹錕,可是他沒有。

現在曹錕守不住合肥而主動撤退,也就讓代表着北洋徹底失去了對皖南的控制權,更重要是沒有了曹錕的牽制,國民軍就能夠集中更多的優勢兵力進攻滁州。

沈綱提出了作戰計劃後,陳敬雲聽罷後覺得可行,當即就是批准了這一計劃,而當天參謀部就是給下屬各部隊重新下令。

命令受損較爲嚴重的第六師駐防合肥,防備曹錕殘部和淮南方向的徐樹錚部隊。同時命令休整完整後一直沒有參與到進攻合肥的第五混成旅立即東進,前往明光切斷津浦線。

剩餘的第二軍將轉到東南,以第九師和第五師爲主力,兵力已經不足八千的第八師爲預備隊向滁州方向直奔而去。

再命令巢湖第十六混成旅和蕪湖的第十七混成旅奔赴滁州、江北以西加入第一軍的作戰序列。

國民軍在安徽的各部隊幾乎是成了一個扇形向滁州集中。

同時爲了掩護安徽方向的作戰,國民軍第三軍在蘇南的作戰也是沒有停下來,第三師主力和第十八混成旅已經分別向淮安和鹽城進攻。並且由於長江正面壓力大減,鎮江方向的第七師已經是準備渡江到揚州作戰,而鎮江到南京一線的防務將會交給南京方向的部隊來負責。

現在南京那邊部隊不少,有着第二師、警衛師這兩支這裡部隊,另外還有一個獨立騎兵團,南京守備團,獨立炮兵團。眼看着就是要對江北發起大規模進攻了,繼續在南京到鎮江一線保持重兵防守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只要有海軍在和東西兩個方向的兵力壓制,北洋軍就不太可能順利發起渡江作戰的。

所以參謀,參謀部是打算抽調第七師北上參與作戰,而南京到鎮江一線的防務交給南京方面的部隊來負責。

短時間內,國民軍就已經是策劃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攻勢,而這一切距離曹錕撤退合肥不過兩天的時間而已。

當得知曹錕擅自撤退,合肥失守後袁世凱是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一邊的段祺瑞看着袁世凱那一瞬間彷佛老了十餘歲一樣,整個人甚至都是站不了而做回了椅子上。

“第三師怎麼樣?”合肥丟了,如果第三師也全部丟在合肥的話,袁世凱估計得直接吐血了,好在段祺瑞這會總算沒說出如此的話,而是回道:“第三師那邊情況還好,從合肥撤出了近萬人馬,戰力未損。只是軍械彈藥緊缺,一時間怕是!”

袁世凱聽到說第三師還有小一萬人,總算是略微寬心了些,不過他也知道這個數字估計有些水分,一萬人估計是沒有的但是七八千應該還是有的。

“那安徽陸軍的兩個師呢?”袁世凱繼續問着。

北洋軍進駐安徽後,袁世凱九十八安徽省內的地方軍隊改編爲了三個師,第一師就是倪嗣沖的部隊,算得上是北洋旁系。而第二師和第三師都是原來的投降皖軍,第三師早在巢湖的時候就已經被國民軍成建制的消滅,只剩下一個第三師而已。

段祺瑞道:“倪嗣沖也是走出了合肥,不過他手下的部隊卻是沒帶出來多少,胡萬濤的第二師同樣如此,這兩個師不是被圍殲怕也是投降了!”

“唉,安徽的三個師就這樣全沒了!”袁世凱嘆氣着,雖然這些三個師都是旁系部隊,但是好說好歹也是己方兵力,就這麼沒了也是讓他人覺得可惜的。

安徽戰事進行到現在,安徽省陸軍的三個師是宣告全軍覆沒,一個都沒剩下。合肥城破之時就胡萬濤都當了俘虜,胡萬濤之下的安徽省陸軍將領一大羣,倪嗣沖倒是跑得快,扔下了部隊就跑到了淮南去了。而這兩個師除了被打死打傷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當了俘虜,逃走的只有零星少數。而曹錕的第三師中獨立旅已經成建制被消滅第五旅和第六旅也損失過半,炮兵團更是隻剩下了十來門火炮,還保持完整編制主力未損的只有第三騎兵團。

逃到六安的第三師殘部總兵力只有六千餘人,兵力上一定多也就是相當於一個混成旅了。

歷盡此役,北洋軍可算是損失慘重,其實說起來,國民軍的損失也不小,不過因爲國民軍取得了勝利並沒有發生全面崩潰的事情,所以傷亡數字較小,後面也有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着,一時間還不至於讓部隊喪失戰鬥力。

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350章 蔡凝(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21章 陸小曼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57章 北巡(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002章 兄弟(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76章 不孝子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14章 D5系列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9章 蘇浙局勢(二)
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350章 蔡凝(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21章 陸小曼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69章 十九號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57章 北巡(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002章 兄弟(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76章 不孝子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14章 D5系列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59章 蘇浙局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