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

1941年8月份後,英國發表公告,面對緬甸的緊張局勢,承諾會在近期內讓緬甸人獲得獨立,這種宣告實際上也是真的,但是緬甸人卻是不想再等,因爲有了越南的前例在,東南亞的民族獨立並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各國的獨立運動已經進行了長達十幾二十年,三十年代的時候法國爲了緩解越南局勢,也曾經答應了說近期內給越南自主權,但是一直到了法國被德國滅掉了也沒有實現,緬甸人可不想繼續這樣等下去,加上背後還有中國的支持,所以緬甸人民軍非但接受英國的這份通告,反而是提出了要求英軍即刻撤離緬甸的要求。

1941年8月十六號,緬甸人民軍總司令昂山抵達南京,受到了衆多中方高層的接見,甚至還見到了總統陳敬雲,兩人的交談中陳敬雲對緬甸人民的民族自由獨立表示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並宣稱中國人民將會和緬甸人民一道,共創一個和平繁榮的亞洲而努力。

昂山訪華之旅作爲直接的作用就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是支持緬甸人民軍的獨立事業的,儘管陳敬雲不願意和英國爆發戰爭,但是這種外交上的扶持態度他卻是不會少的,如果緬甸那邊鬧的不厲害,英國人怎麼會在談判桌上低頭啊。

昂山回緬甸的時候,又是帶回去了整整一個師的裝備。

儘管緬甸人民軍從中國手中獲得的都是老舊的庫存武器,而且以輕兵器爲主,大口徑火炮和坦克之類的是不要想了,他們買不起也用不了,他們獲得的軍械以單兵武器爲主,比如1916年式步槍,1921年式輕機槍,火炮則是以迫擊炮爲主,至於傳統火炮則是沒有給太多,主要是因爲緬甸人民軍雖然已經成立了幾個正規師,但是說到底還是支游擊隊,給了他們火炮也用不好。

而且中國國內的武器庫存雖然不少,但是也沒到隨便送的地步,中國陸軍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囤積了大量武器彈藥,同時也封存了大量退役武器,其中數量最多的自然是1919年式步槍了,然後各類機槍也不再少數。而火炮的話還真封存多少,因爲火炮這玩意的服役年限都比較長,中國陸軍的制式師屬火炮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現在還是現役武器呢,根本沒有退役,退役的都是一些早年使用的七十五毫米系列的火炮,而這些七十五毫米系列的火炮一些比較新的都還在中國的一些二線炮兵團服役,尤其是那些比較新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還廣泛服役於一些二線步兵部隊作爲團屬火炮使用,而中國的大規模擴軍也使得這些武器哪怕已經老舊,但是也不會說輕易退役了,所以中國陸軍手中的二手便宜火炮還真沒多少,就算之前有一些大多也是出口給了幾個軍事盟國,比如朝鮮以及東南亞幾個國際,還有伊朗和阿富汗等,留在手中的真還多少,新的倒是很多,但是緬甸人肯定買不起,而陳敬雲向來又木白送東西的習慣的,當然更關鍵的是中國正處於陸軍大擴軍時期,各種新式武器裝備自己用都不夠呢,那裡有多餘的送給別人啊。

哪怕是已經和中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的時候東南亞六國中實力和財力都比較強悍的泰國,都無法從中國購買到太多的先進裝備。

緬甸人民軍手裡頭雖然重武器沒有多少,但是步槍、機槍和迫擊炮卻是不少的,甚至還有中國陸軍中已經廣泛裝備的槍榴彈以及火箭筒,武器構成是非常典型的游擊隊模式。

他們的武器雖然不咋滴,但是架不住他們人多啊,破壞了鐵路後對着曼德勒一陣猛攻,英國人就是有些受不了了,英國人的傷亡雖然不大但是鐵路天天都被破壞,鐵路運輸幾乎陷入癱瘓的階段,使得曼德勒的英軍所獲得的補給非常少,這也就加大了英軍的困境。

如果是放在以前,英軍斷然是不會陷入如此困境的,但是現在英國人又不單單是需要面對一個緬甸內戰,他們在歐洲還在德國人打着仗呢,而且在非洲北部也是在和軸心國交戰,德國隆美爾所指揮的德國非洲軍連續擊潰北非英軍,迫使了英國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到北非戰場上。

除了本土以及北非外,英國在亞洲地區的壓力也不輕鬆,英國爲了防守新加坡和印度部署了不少兵力,但是由於地區廣大,加上英國在亞洲的兵力也的確不夠用,導致英軍在亞洲的兵力是相當分散的。截止到1941年8月份爲止,英軍在馬來地區,也就是新加坡地區只有當地人做組建的馬來西亞人步兵旅,此外還有從印度調來的兩個印度步兵師,可憐的一百多架飛機,海軍實力倒是不差,但是這樣的兵力面對中國的龐大軍事壓力,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就連馬來西亞英軍總司令阿瑟?帕西瓦爾中將都不止一次的表示,僅僅依靠他手中目前的力量,根本無法在戰爭中守住新加坡。

新加坡如此重要的地方都只有這麼點兵力,英軍在緬甸的兵力自然也就不可能多到那裡去,目前英軍部署在緬甸的兵力有英緬第1師、英印第17師、澳大利亞第63旅以及第7裝甲旅。

之所以部署這麼多兵力,之前還是爲了防備中國出兵的,但是沒有想到中國沒有出兵,緬甸倒是自己先內亂了起來。

而且說到英軍駐紮緬甸的這些兵力中,絕大部分都是殖民地部隊,也就是這些部隊的士兵是殖民地的各民族,緬甸人、印度人都有,不過軍官全基本都是英國人。

如此部隊的構成如果說用來對抗日`本或者中國的進攻,或許還可以用,但是用來對付當地的緬甸獨立武裝就有些問題了,首先是這個英緬第1師,裡頭可都是緬甸人,現在緬甸要獨立他們很自然的也就被拉攏了過去了,更要命的是英緬第1師是防守曼德勒的主力部隊,裡頭的部分緬甸籍低級軍官偷偷聯合了城外的緬甸人民軍,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發動了兵變,把指揮他們的那些英國軍官們一股腦駐紮了,然後向鄰近的奧軍第63旅發動了進軍。

城外的緬甸人民軍同時也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誠心而論這些緬甸人民軍的戰鬥力遠不如英緬第1師,但是勝在他們兵力多啊,在付出了超過一萬多人的傷亡後,緬甸人民軍和叛變的英緬第1師成功的重創奧軍第63旅。並且拿下了曼德勒這個緬甸戰略重地。

如果說緬甸人民軍之前拿下了臘戍後還只能算是首次向英軍把守的城市發動進攻的話,那麼拿下曼德勒就是代表着緬甸人民軍已經是有能力真正的對英軍發動大規模攻勢了。

曼德勒的陷落,讓緬甸英軍司令tj赫頓中大爲驚慌,這曼德勒失敗了也就算了,可是偏偏英緬第1師也叛變了,順帶奧軍第63旅也是被重創,一下子就是讓英軍駐緬部隊損失過半,而且也是讓英軍對當地人部隊徹底失去了信心,直接放棄了還在組建當中的英緬第2師、第3師、第4師,直接遣散了部隊,免的武裝訓練好了他們後又來背叛他們。

英軍實力大大下降,而緬甸人民軍的實力卻是大幅度上升,接受了英緬第1師後,緬甸人民軍的師級規模部隊已經達到了三個師,其中的兩個師在中國雲南秘密訓練了大半年並獲得了成批中國製式裝備的部隊,也是緬甸人民軍的作戰主力,而現在嘛,還得加上一個英緬第1師,當然英緬第1師的番號是不能用了,直接改成了緬甸人民軍第3師。

這三個師然後加上一大票的沒有正規編制的遊擊部隊,緬甸人民軍繼續向緬甸其他地區發動了進攻,以曼德勒爲依託,沿着鐵路線直奔仰光而去。

而在進攻仰光之前,緬甸人民軍雖然還沒有攻克全部緬甸領土,但是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準備建國事宜,而已這一舉動也是受到了陳敬雲的極大支持,於是乎經過簡單的籌備後,緬甸共和國就是宣告成立了,臨時政府成立後昂山當選爲第一屆總統。

緬甸共和國一直剛成立的第二天,中國就是迫不及待的宣佈正式成爲緬甸共和國爲緬甸人民的合法政府,並正式和緬甸建交,相互派遣外交官,中國的這個舉動幾乎是直接表明了中國是要支持緬甸人民軍和英軍打到底。

而有了中國在前面帶頭,一大票亞洲國家也是迅速響應,越南三國、朝鮮隔天也是宣佈和緬甸共和國建交,隨後泰國、俄羅斯共和國、柬埔寨、老撾都是相繼宣佈緬甸共和國建交,以上這些國家不是中國的附屬國就是盟國,他們的態度實際上不重要,而讓英國人更噁心都是,日`本竟然也是緊隨中國後面宣佈和緬甸共和國建交。

而日`本的這種行爲幾乎就是表明了,現在日`本要和中國穿同一條褲子了,說明中國和日`本已經在東南亞的利益分配上取得了一致,而這對於英國來是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英國一邊譴責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的時候,也是連忙抽調兵力奔赴緬甸以及印度,期望守住仰光,同時避免戰火波及到印度地區。

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41章 終戰令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61章 方大山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10章 衝鋒(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0章 密議(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64章 慘烈(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55章 分析(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
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41章 終戰令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461章 方大山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10章 衝鋒(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0章 密議(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64章 慘烈(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55章 分析(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