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

如果加上海軍以及空軍和國家軍事委員會裡的各部門裡的文職人員,那麼共和國的總兵力輕鬆超越一百萬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沈綱帶着他的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找到陳敬雲的時候,可不是簡單的說要恢復那些以前輩滇軍、桂軍以及晉綏軍所佔領的番號,而是準備了大量的資料說明以中國現有的廣大國土而言,目前的陸軍部隊是嚴重不足,哪怕是整編出來了五十九個步兵師依舊不足面對周邊國際局勢,按照沈綱的說法就是,東北至少得擺上十來萬的兵力防備日`本,然後河北、山東一線也得好幾萬、再者經濟重地的江蘇、浙江、廣東也得重兵佈防,這少說也的二十幾萬的兵力下去,另外蒙古等西北地區不穩,沒有十幾萬兵力也是不夠的,再就是西南地區少少的也得十幾萬。

總之說來說去一句話,那就是兵力不足。

面對陸軍的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陳敬雲考慮許久後又是找沈綱等幾個陸軍將領詢問了一番,最後是批准了這一計劃,但是陳敬雲卻是把這份計劃的實行時間從一年內延長爲三年,換句話說就是準備分年付款擴軍,而不是現在這樣要一次性拿出來。

沈綱找了陳敬雲後,薩鎮冰和程璧光等海軍的人也找了上來,並且帶來了經過修改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在上一次海軍提出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中,可是要求購買兩艘戰列艦、兩艘兩萬噸大型巡洋艦以及四艘輕巡和十八艘驅逐艦的龐大計劃,所需經費高達三四個億,陳敬雲當初只看了個開頭說要在三年內購買兩艘戰列艦的時候就沒有繼續看下去而是直接原封不動的退回給了海軍部,並且嚴肅的告訴了程璧光,要求海軍部正視財政狀況,切莫提出不切實際的擴軍要求。

被陳敬雲嚴肅批評後,海軍方面並不甘心失敗,要求購買新式戰列艦的話題他們從1911年提到了現在的1915年了,幾乎隔幾個月就和陳敬雲提一次,雖然每次都無法獲得批准但是不影響海軍方面繼續提出類似的計劃。不過出於實際考慮,海軍還是很快提出了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修正案,戰列艦和大型巡洋艦已經被程璧光自己給劃掉了,但是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被保留,雷擊艦隊的核心就是以三艘驅逐艦爲一支隊,三支隊爲一個雷擊艦隊,一支雷擊艦隊配屬一艘五千噸以上的旗艦。建成後一共擁有三艘輕巡、二十七艘驅逐艦。除了建設三個雷擊艦隊外,海軍部提出保有一支戰列艦艦隊、一支高速巡洋艦隊,也就是分別以現有的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爲核心組建戰列艦艦隊,以兩艘重巡爲核心組建高速巡洋艦隊,而現有的四艘輕巡則是分別給戰列艦艦隊和巡洋艦隊各配屬兩艘當做偵查巡洋艦,而實際上這四艘巡洋艦一開始也地區是作爲偵查巡洋艦設計的,並不是作爲雷擊艦隊中的旗艦所設計。

至於一批海字舊艦因爲老舊過時的原因則是不在編入主力艦隊,而是用作海防以及訓練所用。

除了遠洋艦隊外,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中還提出了要求建造五十艘的百噸魚雷快艇,用於各港口、長江、珠江等入海口的近海防禦。

計劃是美好的,不過當陳敬雲看到這份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總費用高達八千萬元的時候,陳敬雲再一次揮起了砍預算的大刀,這一次他也是懶得讓海軍那羣人改來改去了,因爲海軍那羣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太多了。

於是乎他直接在海軍的第一期發展計劃中提筆修改,繼續抱有戰列艦艦隊、高速巡洋艦隊是可行的,爲此可以撥付一定款項對兩艘前無畏以及兩艘裝巡進行現代化的改裝,主要是改進無線電通訊、火控設備方面。而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也直接砍掉一個,只剩下兩個雷擊艦隊,如此一來的話排除海軍現有的艦艇,就只需要新建六艘驅逐艦和兩艘雷擊艦隊的旗艦。

魚雷快艇方面陳敬雲也是覺得有必要,不過卻是不需要一下子就建造五十艘那麼多,按照魚雷快艇九艘一支隊的編制,先建設三個支隊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這個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變成了新建兩艘雷擊艦隊旗艦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二十七艘百噸以下的魚雷快艇,總費用大約在四千五百萬元左右。分成三年撥付的話,一年就是一千五百萬左右。

當然了,海軍的發展並不單單隻建造海軍,海軍基地的建設和海防設施的建設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軍費。

相對於陸軍和海軍的發展計劃通過困難重重,空軍甚至沒有主動提交發展規劃的時候,陳敬雲就已經指示空軍方面要在三年內建成五個聯隊的規模,並要對現有的飛機進行升級換代。

在三家爭吵了好幾天後,軍費的分配方案終於是確定了下來,陸軍方面再一次霸佔了絕大部分的軍費,三億軍費裡拿了兩點三億元。海軍雖然拿了個小頭但是也有五千萬元,但是去年陳敬雲承諾的高達八百萬元特別造艦經費也算算進了這五千萬里頭,作爲小弟弟的空軍則是得到了兩千萬元的預算。

軍費預算的分配自然是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的,但是好歹算是照顧到了各方面,薩鎮冰和程璧光面對陳敬雲親自砍掉的那些海軍發展項目也是隻能息事寧人,不過海軍也沒停止他們的戰列艦夢想,薩鎮冰時刻都準備着找機會爲海軍購買兩艘戰列艦。

要購買兩艘戰列艦,這個話題從1911年一直說到了現在,雖然一直都沒能得到批准但是海軍那羣人是不會放棄了,甚至連戰列艦的圖紙都設計了好幾份了,海軍部的艦政司參考了國外的諸多新式戰列艦,可是提出了好幾個設計方案,而這些設計方案中由於受到海軍內部高速巡洋艦隊的戰略思想,幾乎清一色都是25節以上的高速戰艦。這年頭戰列艦的航速普遍都在二十一二節左右,只有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後,各國的新式戰列艦纔是先後超越了二十五節的門檻。

不過這些設計方案一時半會是無法實現的了。一戰爆發後中國想要從英國、德國購買軍艦的途徑已經沒有,而美國方面輕型軍艦好說,但是戰列艦就很難買到了,因爲他們也在和日`本以及英國進行海軍競賽,大型的船臺自己也要用,再說了中國也沒錢,現在一艘戰列艦的價格普遍都在叄仟萬元以上,兩艘下來就是六七千萬,這不是現在的中國財政所能夠承受的。

外購嫌貴要自造的話那就更沒可能了,以中國現在的工業基礎,能夠把歲鼎級驅逐艦這種千噸的驅逐艦給仿製出來就算是很不錯的了,而以海軍部艦政司下屬的槍炮科、造船科等諸多技術專家們的意見,按照目前國內船舶以及相關工業的發展速度,未來一兩年內造三五千噸的巡洋艦問題不大,甚至造一萬噸的軍艦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說要讓現在中國的船舶工業建造一艘三四萬噸的戰列艦,基本上十年內是別想了。

這除了船舶設計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難關就是中國現在造不出來八寸以上的現代艦炮,以東南高鋼鐵和上海兵工廠等相關企業的技術力量,現在連復興號上的美造55倍口徑的八寸艦炮都仿製不出來,只能是仿製短身管四十倍口徑的八寸艦炮,而要設計建造更大口徑,達到十二寸、十四寸甚至十五寸、十六寸的現代艦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了,艦政司司長魏瀚海軍中將也提出了折中的建造方法,那就是邀請英美等國進行設計,本國建造船體,動力系統,從美國進口艦炮。魏瀚,中國近代的著名造船專家,前清時代的海軍部造船總監,後到馬尾船廠任職造船總監,隨後被掉入裝備部任職艦政司司長,艦政司劃屬海軍部後依舊任司長。帶領艦政司的技術專家們成功繪製並設計了中夏級驅逐艦、歲鼎級驅逐艦,並開始爲雷擊艦隊設計兩艘巡洋艦旗艦,而艦政司所多次提出的戰列艦設計方案也是他所主持。去年青島戰役後,魏瀚爲晉升爲海軍中將。

魏瀚的計劃還是有着相當大的可行性,船體設計的話雖然有很大的難度,但是如果要請英美國家的設計師聯合設計的話,問題不大,而造戰列艦的最基本的裝甲鋼東南鋼鐵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對ckc裝甲鋼的仿製工作,可以爲軍艦提供裝甲鋼,動力系統的話,上海動力公司的蒸汽輪機雖然質量不咋地,但是好歹能用,問題也不算太突出,而最困難的艦炮系統則是直接進口。剩下的唯一難點就是造船廠本來的船臺以及大型造船設備了,不過這些投入重資建設的話都是可以克服的。

當然用這種方法建造出來的軍艦造價也會高的嚇人,對比同時期的列強軍隊至少也得貴上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性能還無法保證。儘管有着諸多的麻煩,但是海軍方面依舊沒有放棄這一想法,並且開始了一些實驗性的項目,當然了這些實驗性的項目費用都得海軍自己掏腰包。

在無法得到新式戰列艦的情況下,海軍不得不把希望投在了其他方向裡,比如海航部隊,自從海軍的一個魚雷機中隊編組完成後,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實驗並且在青島戰役中試過對膠州灣內的德國軍艦進行轟炸,不過很倒黴的是那一次魚雷機中隊唯一的一次出擊中竟然迷航以至於沒能投下魚雷,後來空軍加大對德軍炮臺的轟炸,海軍的魚雷機中隊因爲是由b3轟炸機改裝的,所以也是裝上了重磅炸彈參加了陸上轟炸。

所以說到現在爲止,海軍的海航部隊還沒有完成過哪怕一次的魚雷轟炸行動,不過這不影響海軍內部分人對海航部隊的前景看好,不過看到的並不是他們的魚雷攻擊,而是飛機的偵查能力,爲此海軍在進行了諸多前期試驗後,已經是從一家美國航運公司購買了一艘八千噸的民船,並準備對這艘民船進行改裝,鋪設甲板後用以試驗飛機的起降可行性以及收集各種數據。

中國的航母之路,就從這艘改裝航母開始!

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14章 D5系列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35章 岑春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969章 北非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52章 蔡凝(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7章 于山和旗界
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14章 D5系列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35章 岑春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969章 北非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52章 蔡凝(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7章 于山和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