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海軍處(一)

安華林並不笨,並且在軍政府中擔任財物總長已經大半年,政治嗅覺已經是非常靈敏,當陳敬雲說出讓自己兼任籌餉處的處長後,安華林幾乎就是猜到了陳敬雲的意圖。

表面是利用籌餉處統一閩浙兩省的財政,但是統一財政的背後卻是更深一層的政治企圖。那就是想要把浙江徹底的融合到國民軍體系當中來。

安華林是知道陳敬雲的野心的,而安華林也是一直支持着陳敬雲的這種野心的。陳敬雲越強,掌控的地盤越多,那麼身爲陳敬雲下屬文官集團中的第一人安華林的好處也會越來越多。而今天似乎就是一個例子。

“我的意思是,把你在財務部的主要班子移植到籌餉處中,然後你留下部分人員在福建財務部當中。今後國民軍的財政體系將有籌餉處主導,下面兩省財務部配合執行!”陳敬雲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安華林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了。

“都督放心,有我安華林在,閩浙兩省的財政就不會出問題!”安華林如此保證着。

陳敬雲也是點頭道:“好,相關的通報我會下發明天開始你就上任吧!”

確定了這事後,時間已經是兩點多了,陳敬雲還沒來得及休息一二,於世峰就回報海軍處處長宇文濤以及馮勤等三個總長都已經到達,陳敬雲當即就是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馮勤、歐陽天、孫廣亮相繼走入陳敬雲的辦公室裡,而這三人身後則是海軍處處長宇文濤。見這四人進來後,陳敬雲走了過去道:“都坐吧!”

等五人都坐在了沙發上後,陳敬雲纔開口道:“因爲海軍處這邊要來彙報,我就想着這事和你們幾個人也有點關係,所以就讓你們來了!”

陳敬雲這幾句話是對馮勤以及歐陽天和孫廣亮說的,自從國民軍掌控福建後,整編六旅之餘也把各個海防以及小部分的海軍部隊接管進來,當時福建各地當中還有水師、海防部隊總數數千人的部隊,這部分部隊中部分加入了國民軍六旅和幾個地方守備團中,然後各海防炮臺的部隊被整編爲一個海防團,下設各營分別駐紮福建沿海的各個海防炮臺中,總數大約三千餘人,團部設馬尾。

除了這個海防團外,另外還從前清福建地方水師裡接管了少數的炮艦以及相關船隻,其中的三艘主力炮艦不過數百噸,而且都是二十多年前造的老舊船隻,出趟海都得擔心會不會沉的貨色。

可以說,福建的海防力量是極其薄弱的,水面艦艇就更差了。

基於這種狀況,陳敬雲自然不會特地弄一個海軍部出來,而是在司令部下設立了一個海軍處處理海防事務,那幾艘老舊炮艦也就弄了一個福州艦隊出來,然後基本就沒怎麼管過了。

後來國民軍的各項擴張中也基本沒這個海軍處什麼事,可以說到目前爲止海軍處在國民軍體系當中是處於偏僻地位的。然後前段時間國民軍調用大批船隻連接運送了兩個加強團到達杭州時,海軍處可謂是把全副家當都拿了出來,連那三艘老舊炮艦都是一路護送,然後又徵集了不少民用船隻,租用了不少外國船隻後纔算是完成了這個任務。

有了這麼一個經歷後,身爲海軍處處長的宇文濤就是連續向上報告,申請經費準備大修幾艘可憐的炮艦,由於海軍處是司令部直轄,所以這報告也自然也就送到了陳敬雲手上來。陳敬雲當時也沒怎麼在意,只是粗略看了看需要的錢不過一萬多所以也就立即批准了。

可是沒等三天工夫呢,宇文濤就又是給陳敬雲遞上了一份報告的,內容先不說,但就那報告的題目看的就讓陳敬雲心裡發慌:‘民國元年至民國五年的造艦計劃案並理由書’。

翻看那疊厚重的報告書後,前面是說了海軍在杭州戰事上的重要作用,大談當時運送的那個警衛師第一團對於浙江局勢的重要性,然後話頭一轉就是說海軍處下轄福州艦隊中僅有三艘老舊小炮艦,日後若福建沿海遭遇威脅時無法保證沿海安,總之是怎麼困難怎麼說,之後結尾來了一段,鑑於我軍之困局,海軍處特規劃了添置戰艦之計劃,但限於軍政府財政之困難,海軍處已做大幅削減計劃,最後說預計五年內添置一等巡洋艦兩艘,二等巡洋艦四艘,三等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八艘。

其實以上這些對陳敬雲而言並沒有什麼具體含義,關鍵的關鍵就是,在報告書最後附上的經費總數上。

宇文濤做出的這個計劃書裡頭,申請的經費不是幾萬,也不是幾十萬,而是幾千萬啊!這個數字就算陳敬雲把整個國民軍賣給蔡鍔或者袁世凱都湊不出來。

面對宇文濤的空想計劃,陳敬雲都不用仔細看,直接給退了回去。

不過接到陳敬雲打回來的報告書後,宇文濤卻是沒有失望,報告被駁回他是早有預料的,畢竟他也知道軍政府根本就沒有什麼餘錢來擴張海軍之類的,別說福建軍政府這個地方政府了,就連袁世凱那邊也沒什麼錢給海軍方面。

宇文濤的老上司,海軍部裡裡的一幫大佬們天天求爺爺求奶奶,爲了就是求海軍的軍費,不但有海軍各軍艦的維護費用,還有海軍人員的軍餉,另外還有更加重要的就是前清購置的各艦欠款,那可不是一批小數目,而是高達千萬的款項啊。爲了這筆錢那些海軍的大佬們幾乎是天天向上頭要錢,尤其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正式組閣後,劉冠雄幾乎天天給袁世凱催討海軍經費,然而袁世凱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答覆:‘據呈已閱,轉財政部核辦!’這裡面的意思就是,你說的我知道了,讓財政部那邊核實好後就給錢。至於覈實到什麼時候,別問我老袁,問老天去。以至於海軍的那些主力戰艦都停留在上海等各個港口裡呆着,連煤都快燒不起了。

相對比之下福建這邊的地方艦隊“福州艦隊”還是很幸福的,因爲人少船少也小,訓練等各種經費都花不了幾個錢,從國民軍陸軍中龐大的經費當中隨便擠佔一點也就滿足了。可是自打杭州戰事把兩個團運送到了紹興去後,宇文濤覺得自己說話也有點底氣了,所以就琢磨着是不是能夠福州艦隊添置一些船隻,之前那些報告書裡頭的什麼一等巡洋艦、二等巡洋艦之類的都是空話,是宇文濤用來做鋪墊的。他就想着,如果可以的話,少說也要爭取添置一艘驅逐艦,然後弄幾艘炮艦的話,將來守住閩江出海口也算是有點力量,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出個海都怕翻船!

所以那份全是廢話的五年計劃被駁回了後,宇文濤就重新給陳敬雲弄了一份報告。這一次的要現實很多,只說要兩艘三等巡洋艦,四艘驅逐艦以及若干炮艦就可以了。陳敬雲看過後自然也是不滿意的,現在別說一艘巡洋艦了,一艘驅逐艦他都不打算購置,本來想着把報告打回去給宇文濤,可是想着接二連三宇文濤以及海軍處裡的人不斷上報告也麻煩,乾脆就傳個信讓宇文濤直接來一趟。

宇文濤接到信後驚喜又加,還以爲陳敬雲要答應他購置計劃所需要的戰艦了呢,當即就是興沖沖的來了。剛纔又發現陳敬雲不但叫了他自己來,而且還把馮勤和孫廣亮以及歐陽天都叫了過來,又是讓他興奮不已!

陳敬雲開口道:“之前杭州戰事中,海運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這一點大家也都知道,而這一次讓你們來呢,主要是討論討論海軍的後續發展問題!”

當即,陳敬雲看了宇文濤一眼後道:“宇文處長,你先來說一說海軍處的計劃!”

宇文濤當即就是站了起來,然後拿出手中的計劃書分發給三個總長,隨親自講解道:“目前我軍已經控制了閩浙兩省,海岸線長達數千裡,這麼長的海岸線沒有一支得力的艦隊是無法有效維護的。根據我軍的實際需要以及財政我海軍處做出了一個大體規劃!預計在五年內添置一艘三千噸級的巡洋艦,添置四艘一千噸級的驅逐艦,添置炮艦十艘……”

隨着宇文濤的不斷講解,馮勤的臉色還好,但是負責裝備部的歐陽天卻是臉色越來越難看,而負責後勤的孫廣亮也是面色逐漸深沉。

“計劃得以實行後,五年後我福州艦隊將擁有一艘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以及相當數量的沿海炮艦,到時候將可以有效的支援陸軍通過海運轉速轉移,海岸的各要塞炮臺也可以有效的阻擊敵軍沿海登陸!……”

不等宇文濤說完,那邊的歐陽天就已經說插口道:“雖然我對各種軍艦的價格不是太清楚,但是我知道前清在英國訂購的應瑞號訓練巡洋艦就要二十一萬英鎊之多,德造的五百噸魚雷獵艦(驅逐艦別稱)也要將近六萬英鎊,按照海軍處的計劃,不計算後續的維護以及人員薪資,單單這購置戰艦的費用恐怕就高達一百多萬英鎊之多,換成銀元的話就是超過千萬元了!這千萬元的話足夠裝備陸軍三個滿編師了!”

一邊孫廣亮也是點點頭道:“如果真按照計劃來,後續每年的維護經費以及人員軍餉問題怕也不是個小數目!”

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56章 北巡(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457章 北巡(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961章 低估(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3章 收攏軍心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48章 山東亂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379章 休閒日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章 花巷所聞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717章 安南阮家
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56章 北巡(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457章 北巡(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961章 低估(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3章 收攏軍心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48章 山東亂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379章 休閒日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章 花巷所聞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717章 安南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