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

中國海軍的第七期發展計劃很快就是獲得了批准,爲此海軍在1932年財政預算分配案中獲得了額外的海軍造艦專款,加上在中日戰爭時期緊急撥付的戰時造艦計劃款,這兩個款項加在一起就讓海軍的第七期發展計劃的起步得到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海軍的軍費本來是有定額的,而每當遇上大規模的艦艇補充計劃時,單靠海軍每年的常額軍費就無法滿足需求,必須從財政預算中專門撥付一定的專款才能填補這個缺口。

款項到位後,海軍的第七期發展計劃很快就是全面啓動,首批計劃包括一艘兩萬五千噸的輕型戰列艦,一艘條約型重巡,兩艘雷擊輕巡,三艘驅逐艦,除了這些水面艦隊的主力艦外,還有三艘中型潛艇的建造計劃,一艘大型遠洋潛艇的建造計劃。

當首批計劃初步得到實施後,第二批計劃就會繼續建造作戰用軍艦,同時還會大規模的建造輔助船隻,比如專職佈雷艦,掃雷艦,油料補給艦,彈藥後勤補給艦,運輸船。中國海軍已經逐漸走向遠洋,已經不是原來的那支近海海軍了,而要出遠海作戰,艦隊中就必須有大量的非戰鬥輔助軍艦,尤其是高速補給艦更是不可或缺的,不然的話根本就無法前出到太平洋作戰,尤其是航空母艦,如果出遠海作戰的話,油料的消耗會非常大,必須隔上一段時間就補給一次,不然那些飛機就沒有航空燃油飛起來了。

而這些非戰鬥輔助軍艦的數量可不少,如果還加上海防艦、近海巡邏艦這些非主力軍艦的話,那麼就可以把海軍第七次發展計劃看成是一個全面補充的計劃。計劃的核心不是說要建造多少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而是要建造足夠多的輔助艦來讓中國海軍現有的四艘戰列艦和六艘航空母艦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來。

哪怕是那艘兩萬五千噸的輕型戰列艦,在中國海軍的戰略規劃中也是作爲輔助艦使用的,它的使命很簡單,那就是伴隨航空母艦編隊進行遠洋戰鬥,爲航空母艦編隊提供全方位的掩護支援,包括夜晚、雨霧天氣中的近距炮戰任務,包括對來襲機羣的防空任務,以及在航空母艦編隊實施靠岸對陸打擊的時候,它的大口徑艦炮還得對陸地實施支援。

海軍部給它定下了那麼多目標,但是唯獨沒有給它定下參與艦隊炮戰決戰的任務,它的噸位雖然會高達兩萬五千噸,但海軍並沒有打算把它變成傳統意義上的戰列艦。

因爲這艘輕型戰列艦可能是中國往後七八年裡唯一一艘新造的主力艦,所以在成本上海軍部也是沒有給予太大的限制,他們只要求最好的性能,爲了讓這艘輕型戰列艦滿足海軍部的需求,艦政司從大量的設計方案中擇優提出了最後的方案。

而最後選定的這個方案雖然稱得上是性能優越,但是對技術要求也極爲苛刻,設計代號爲這艘還沒有設計的主力艦的預定編號:BB-08,標準排水量兩萬七千噸,當然表面公佈的是兩萬五千噸。爲了滿足海軍提出的嚴苛性能要求,艦政司的設計方案在完成後,標準排水量預計會高達兩萬七千噸左右,不但是這一款BB-08戰艦的排水量超過了海軍條約的限制,實際上中國所設計的條約型軍艦幾乎都是超過了條約限制的限制,只不過超額的數字並不大,而且隱秘的夠好,軍艦排水量超標這種事情只有少數高級將領和設計人員才知道,內外人大多數都是不知道的,畢竟他們也不可能去親自測量,就算他們想側中國海軍也不讓啊。

預計採用三座三聯裝九門十二寸五十倍口徑艦炮,由於中國海軍中並沒有十二寸口徑的新式艦炮儲備,所以要建造這一BB-08的話,就得全新研製一款艦炮,不過中國也不打算自己硬啃,而是已經和法國進行了接觸,法國人現在也正在爲他們的新一代主力艦敦刻爾克級輕型戰列艦研發新式主炮,儘管他們選定的口徑是十三寸,而且也是打算用雙座四聯裝,不過具體的一些艦炮技術還是可以相互合作的。

中國的工業基礎雖然薄弱,但是作爲世界上僅有的四個使用十六寸艦炮的國家,歷盡十餘年的技術積累,中國在大口徑艦炮上的技術積累已經非常完善,目前已經可以獨立研發製造十六寸艦炮系統。四艘戰列艦上的十六寸艦炮的炮管壽命耗盡後,也已經不用從美國進口,國產炮管雖然在壽命上略差一些,但是好歹是弄出來了。

不過說起來也搞笑的是,中國現在製造十六寸艦炮無壓力,但是要弄出新式的十二寸或者十四寸艦炮卻是要麻煩許多,因爲對於十二寸,十四寸這些口徑的艦炮,中國海軍研究的並不算多,只是早年間研究多一部分,製造了一部分當做岸防炮使用,但是僅僅憑藉這些就要研發一款性能先進的艦炮,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因爲海軍部要求BB-08戰艦上裝備的新式主炮在性能上要能夠比肩各國海軍中裝備的舊式十四寸艦炮甚至十五寸艦炮。做到口徑雖小,但是也要能夠對敵人的戰列艦造成足夠的威脅。

如果新式艦炮無法敵人的戰列艦造成威脅的話,那麼中國海軍還不如直接選用技術成熟的八寸艦炮呢,一艘戰艦裝備十六門以上八寸艦炮的話,依靠數量優勢也足以壓制敵軍的重型巡洋艦。

儘管新式艦炮還搖搖無期,但是艦政司下屬的槍炮科已經給這款新式艦炮製定了詳細的技術目標:口徑爲十二英寸,身管長爲五十倍口徑,採用五百一十公斤穿甲彈時,炮口初速爲八百米每秒,射速每分鐘兩發,身管壽命兩百五十發。在兩萬碼交戰距離上,能夠擊穿敵軍至少三百二十毫米的側舷裝甲,至少七十五毫米的水平裝甲。

如果新式艦炮能夠達到艦政司槍炮科制定的設計目標,那麼這款新式艦炮的性能足以超越各國的那些老式十四寸艦炮,將會賦予BB-08威脅敵人戰列艦的能力。

爲此上海兵工廠已經和法國方面進行了密集的合作,中國的十二寸艦炮技術缺乏經驗,那法國人也好不到那裡去,兩家聯合起來研發的話也能夠加速新式艦炮的研發速度。

在防護方面,海軍要求這艘新式戰艦能夠在一萬碼到兩萬七千碼的交戰距離上有效抵禦敵軍八寸炮彈的打擊,水平防護則是要求能夠防護目前中國海軍航空兵中裝備的350公斤航空穿甲炸彈的打擊,因此側舷裝甲的最厚處爲兩百五十毫米,水平裝甲最厚處爲一百二十七毫米。

除了艦炮,防護這兩項至關重要的數據外,BB-08的動力系統也是一個大工程,預計採用上海動力公司提供的SL930型蒸汽輪機系統,而這個動力系統是上海動力公司這兩年才提出的研發計劃,而研發的目標就是爲了在三十年代後期乃至到四十年代給海軍的各型主力艦提供性能優越的艦用蒸汽輪機,預計裝機時間在1935年前後。

基於大型軍艦上的動力系統通用型,實際上這款SL930型蒸汽輪機系統不但可以提供給BB-08,同樣可以提供給新式重巡、航空母艦等,畢竟這個動力系統是可以用疊加的方式增加動力獲取,船大一些就用多幾個燃油鍋爐,船小一些就少用幾個燃油鍋爐,按照噸位的大小可以採用四軸推進,三軸推進,雙軸推進甚至單軸推進。

目前中國軍方在進行新式裝備技術的研發時,已經非常注重通用化,因爲現在新式裝備技術的研發耗資越來越大,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不可能說給一種裝備單獨研發一個子系統。比如陸軍中所用到的坦克,陸軍目前已經進行底盤通用化,汽油發動機通用化等一系列的計劃,海軍方面也同樣如此,儘量讓各級軍艦上的子系統做到通用化。

艦炮、防護、動力這三大項外,艦政司還大膽的採用了諸多新技術裝備,計劃爲新式艦炮提供最新式的火控計算機,並準備在BB-08上搭載還處於研究當中的雷達設備。

中國的艦載主炮火控計算機的發展也相當迅速,進入30年代後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的火控計算機,不但準備搭載在BB-08上,同樣也準備對現有的多艘戰列艦進行火控系統的升級。

至於雷達設備,由於還處於研究當中,現在就只有一個試驗室樣品而已,按照那些技術人員的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就能夠投入使用,到時候也剛好裝備到BB-08上,如果性能效果良好,那麼也就在現有的其他軍艦上大規模裝備。

BB-08戰艦的設計性能看上去非常高,然而要達到如此高的性能就對技術的要求非常嚴格,新式艦炮、新式動力系統、新式火控系統、雷達系統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先不提這些新式技術研發的風險,即便是研發順利,那麼也是需要耗費衆多資金。

爲了能夠把BB-08戰艦給造出來,海軍部撥付了高達六千五百萬的專項資金,這個錢足夠造兩艘均衡性重型巡洋艦了,可以造一艘半的兩萬噸規模條約型航空母艦。

設計方案確定下來之後,BB-08的建造工作迅速啓動,預計1932年1月份就能正式動工,預計整個建造工期會達到四年左右,到1936年完工下水,下水後大約還需要一年左右的舾裝、試航時間,預計1937年就能夠以完全狀態進入海軍服役。

設計定稿後,此艦被授予正式艦名,和中國現有的四艘戰列艦一樣,BB-08的艦名同樣採用了中國上古帝皇的稱呼,由此BB-08被命名爲:少昊號。

和BB-08一起設計和開工建造的還有大批輔助軍艦,193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海軍進入了一個全新規模的擴張期,不單單追求主力艦的數量,同樣追求着輔助艦的數量和質量。

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02章 遷移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30章 問與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33章 喜與憂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457章 北巡(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91章 伍世鍾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24章 忍讓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
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02章 遷移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30章 問與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233章 喜與憂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457章 北巡(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91章 伍世鍾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24章 忍讓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