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

在北京大學進行演講之後,陳敬雲又是馬不停蹄的前往城郊區的第九師駐地,對第九師進行視察,並觀看了第九師組織的一場營級別規模的演習,陳敬雲也知道這種情況下的演習自然是中規中矩,下面的那羣將領們可不希望陳敬雲面前讓演習出現任何的紕漏,所以這場演習看上去一帆風順,不過也只能讓陳敬雲看個熱鬧而已。

陳敬雲看了小半天后就是興趣缺乏,類似的演習他看過太多了,見陳敬雲興趣缺乏,負責安排演習的第九師師長左玉剛自然感到不妙,隨後就是咬了咬牙,走到了邊上和頂頭上司李繼民說了幾句,李繼民聽罷左玉剛的話後沉思了會也是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吩咐:“等會你親自下去看着,這檔口可不能出任何問題!”

隨即左玉剛就是快步走到了另外一邊,和空軍北京基地的負責人單濟中小聲交談了起來,半晌後,左玉剛纔是走到了陳敬雲面前:“總統,後邊還有一場陸空聯合演習,您看是不是?”

陳敬雲一聽陸空聯合演習,這才眉『毛』一跳,然後道:“嗯!”

左玉剛聽罷就是快步出去準備了,當然這絕不是全新準備,而是之前第九師就準備了兩套的演習方案,而先前左玉剛爲了防止出現各種意外,所以就暫時用了第一套方案,而眼見陳敬雲明顯不滿意,那麼左玉剛也就是準備着第二套方案了。這一次的演習雖然說不是的什麼大規模的戰役,但是左玉剛對此卻是極爲看重,他自己也是知道軍中很多人自己有所不滿,那些小角『色』就不說了,單單一個參謀部總長沈綱對他頗有微詞就讓左玉剛的壓力極大,而且不但沈綱,而且他左玉剛也聽幾個要好的將領口中得知袁方和林成坤都對他有着貶低的評價,這如果是一個人也就算了,偏偏還一個參謀部總長,兩個軍長都對他評價不高,如果不是左玉剛在北伐戰爭中立功顯赫,說不準就被這些人給重新拉下去了。

所以能有在陳敬雲面前表現的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隨着左玉剛的吩咐下去,很快預定的第二套演習方案就是準備好了,等陳敬雲等人一到達觀禮臺,演習就是正式開始了。

陳敬雲一邊用着望遠鏡看着,而身邊的左玉剛則是親自向陳敬雲以及沈綱等人解說着演習的內容!

“總統請看,前方七號地區的是乙方的固定堡壘陣地,擁有一個營的兵力,並加強了六挺重機槍、三門八十毫米迫擊炮,他們的陣地乃是按照我軍標準陣地構築。除了壕溝外配備了鐵絲網以及水泥防炮堡壘!”左玉剛繼續說着:“如此一個堡壘陣地即便是面對同等戰鬥力的五倍敵軍進攻依舊能夠堅守!”

左玉剛的這番話倒是不假,第九師現在的火力雖然比起當初巢湖戰役時大大降低,但是依舊採用的標準1914年編制,而國民軍中達到1914年編制齊裝滿員的部隊依舊只有第九師一家,其他的哪怕是在湖北前線參戰的部隊都是比不上。蔣方震和郭恆思等參謀部人提交的最新編制表也就是1914年標準編制表中,相對比1912年標準編制而言略微增加了重火力,部分增加機槍火力,不過這種火力的增加相對於當初完成火力擴編的第九師而言又減少很多。1914年標準編制是考慮到了國民軍大大擴編的數量等各種條件,在戰時標準補充了完整了後勤輜重人員師,全師人員達到一萬三千,和之前的1912年編制補充了後勤輜重人員後人數相差不多,炮兵團也延續三十六門火炮的標準,全師擁有80毫米迫擊炮也保持在十八門,六十毫米迫擊炮增加到四十門,但是輕重機槍的數量大幅度增加,重機槍增加到27挺,輕機槍增加到四十挺。實際上1914年編制相對於1912年編制就是把後勤和輜重人員正式納入編制當中,同時落實騾馬、馬匹等牲口,企圖完成騾馬化,當然了現在部隊所用的牲口還是國民軍臨時徵召的民間牲口居多,並且還嚴重依賴後勤部的運輸隊手中的獨輪車進行補給的運輸,真正要讓全軍的騾馬都實現軍隊內部供應並撤銷獨輪車這種獨特的運輸工具,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根據1914年編制進行縮編過後的第九師依舊擁有整個國民軍中最爲強大的火力,雖然所轄的一個炮兵營借調給了第二軍,但是第九師的其他迫擊炮和輕重機槍依舊滿編,而這一點是其他國民軍部隊所不能做到的。

而這種的火力標準,加上標準化的陣地堡壘,就連陳敬雲也是能夠看出來要拿下這種陣地堡壘的話,沒有數倍兵力進行強攻根本不可能有效的粉碎這種跑壘,當然用重炮轟炸也是一個辦法,但是這只是一個營級的陣地,而且還是標準的普通陣地,可不是什麼要塞堡壘,可沒要求過能夠防守住敵軍一百五十毫米重炮的炮擊。

隨着前方演習區的陣陣硝煙升起,演習的裁判所已經根據甲方和乙方的指揮以及表現傳來各種演習結果,而左玉剛自然是繼續不斷向陳敬雲解說着:“現在甲方的一個步兵營進攻受阻,通過電話召集後方師屬炮兵團的支援!”

由於是演習,陳敬雲只能看到一陣陣煙塵,但是看不到具體的爆炸,而炮擊的效果自然是演習裁判根據雙方的指揮來判定。

“甲方的一個炮兵連四門75毫米野炮對乙方陣地進行了炮擊,效果甚微!”左玉剛繼續道:“甲方開始以斜行壕溝向乙方陣地挺進,遭到乙方迫擊炮阻擊,撤退!”

“甲方召喚後方空軍支援抵達,此時步兵伴隨進攻!”左玉剛如此說着的時候,陳敬雲也是認真的看起來,陸空演習,這纔是此時演習的重點,而看這場演習的目的,似乎就是爲了演習陸空雙方如何攻克敵軍的固定陣地堡壘。

很快,天空中就飛出了四架飛機的身影,飛機的外觀很明顯,雙發雙翼,陳敬雲一眼就看出來是空軍中大量裝備的b3轟炸機,這四架轟炸機很快抵達陣地上空,然後降低高度準備投彈時,左玉剛卻是突然臉『色』一變,然後看着手中裁判傳來的結果,讓他臉『色』不太好看,不過依舊深吸了口氣道:“乙方通過擡高重機槍槍口和輕機槍一起組成了防空網,甲方四架轟炸機被擊落兩架,另外兩架重傷脫離戰場!”

左玉剛沉着的說完後,心裡卻已經是咒罵了起來:“李玉挺這個王八蛋,誰讓你組織防空火力啊~”

演習、演習,自然是首先安排好了的,而之前的演習內容裡可沒有說乙方會用重機槍和輕機槍組織密集的防空火力,如果連飛機都被擊落了,那麼他精心組織的這一場陸空聯合演習自然也就泡湯了,很顯然負責指揮乙方的那個營長李玉挺並沒有循規蹈矩的習慣,臨時一發揮就讓左玉剛事先的安排化爲了泡影。

不過陳敬雲對這種結果卻是沒有感到意外,國民軍中的飛機相對比其他國家的飛機可以說是先進很多,至少暫時列強的飛機上都還沒有裝備機頭機槍,也沒有裝備像b3轟炸機這種可以攜帶數百公斤炸彈的大型轟炸機。但是儘管如此,這年頭的飛機缺陷依舊極大,時速普遍在一百多公里左右的飛機在低空飛行時根本無法有效的避免地面防空火力的殺傷,當初巢湖戰役時國民軍空軍爲了給第五混成旅進行空運,損失的轟炸機可是不少。很明顯,不是每個將領都看到了機槍對飛機的威脅,至少現在國民軍陸軍當中就沒有成立專門的防空部隊,防空都是臨時用輕機槍和通過擡高重機槍的『射』界來組織防空火力。這也是因爲國民軍沒有面臨敵人空軍威脅的緣故。

眼看着這場演習就要泡湯之餘,陳敬雲卻是看見演習場的另外一邊徐徐駛來了四輛模樣怪異的車輛,一看到這個東西陳敬雲立馬就閃現了一個詞:“裝甲車?”

陳敬雲的神『色』並沒有掩飾,而一邊的左玉剛自然是看見了,當即就是解說道:“這是我們部隊中的汽車連!進攻北京時,繳獲了一批汽車,我們第九師也是分了這四輛作爲辦公代步所用。不過輜重團的方大山說可以在汽車上加裝鋼板,可以在運輸士兵時避免讓士兵受到子彈和炮彈破片的打擊。”

實際上,裝甲車這種東西已經不算新鮮事務了,早在布爾戰爭時期,英國人就已經裝甲汽車率先投入到了戰爭當中。不過礙於汽車發展的侷限『性』,裝甲車的發展有些緩慢,到了現在各國依舊沒有大規模的裝備裝甲汽車,對於裝甲汽車陳敬雲也是有心發展的,只不過中國國內沒有現成的汽車廠家的,加上通過民用汽車改裝的裝甲汽車作戰效能很一般,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麼多,一般而言只能擋住敵軍的普通子彈的攻擊,如果近距離的話就憑汽車上的那點鋼板,連重機槍的子彈都扛不住,更不要說敵軍的火炮直接命中了。如果說加厚裝甲的話,就汽車那點小身板和公里系統根本就帶不起來,陳敬雲把裝甲部隊的希望放在了坦克和汽車這兩樣上,把希望放在了已經引進並並開始建設的拖拉機廠上。除裝甲汽車的作戰效能高不成低不就外,其高昂的造價也是陳敬雲直接放棄它的原因所在,由於現在中國無法自產汽車,雖然華夏銀行名下有個汽車廠,但那只是一個組裝汽車廠而已,發動機以及其他核心零件全都是進口的。用這種模式造出來的汽車再去改裝裝甲汽車的話,價格就不是幾千塊就能夠搞定的了,而是至少要上萬元。當然了,以後等國內的汽車廠商有了實力後,除了大量採購普通的運輸汽車外,陳敬雲也不介意弄一些裝甲汽車來保護步兵突進敵軍陣地。

然而,這些可都是他陳敬雲的想法,坦克、裝甲部隊這些想法他可是從來不會和其他人說,甚至其他人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陳敬云爲什麼要引進拖拉機廠。可是今天,在陳敬雲還不知情的情況下,陸軍的這羣人竟然是搞出了裝甲汽車,儘管眼前的那四輛裝甲汽車很原始,一眼看上去估計是連重機槍都無法擋住的貨『色』,然而陳敬雲在意的並不是這四輛裝甲汽車本身,而是提出這個構思並去實行的人,任何時候,人都是比死物重要的多。

接下來的演習陳敬雲沒有太多興趣去看,那四輛裝甲汽車雖然出場的時候很威武讓陳敬雲多看了兩眼,但是當乙方的李玉挺用所屬的迫擊炮和重機槍組成了嚴密的彈幕後,這四輛裝甲汽車剛上場沒多久就被演習裁判判定被擊毀,很顯然,把裝甲汽車當成坦克用是不可取的。

不過陳敬雲對此卻沒有在意,甚至還不等演習結束,他就已經吩咐:“把你口中的方大山叫過來!”

他是打算見見這個人,裝甲部隊雖然還很遙遠,但是現在已經是到了需要種下種子的時候了!

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040章 秋熱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03章 兄弟(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章 孫府逸事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
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040章 秋熱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03章 兄弟(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章 孫府逸事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