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戰爭,張學良東北軍大部主動放棄抵抗,撤回關裡,將關東大片黑土地留給了日本侵略者,我國東北地區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拋棄的人民,從此遭受到了日寇鐵蹄的踐踏和蹂躪!八年抗戰,是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算起,而我國東北人民的抗戰是從1931年918事變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光復,長達十四年!
1932年1月,日本農林次長石黑忠篤、日本國民高等學校校長加藤丸治以及公主嶺農業實驗所所長宣光彥等人共同炮製了一份《滿蒙移植民事業計劃書》,提出以在鄉軍人爲主體,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招募向中國東北移民的人員。6月,所謂“滿洲開拓之父”的東宮鐵難大尉向日本政府提出《屯墾意見書》,主張由在鄉軍人爲主幹,編成吉林屯墾軍基幹隊。
1932年3月1日,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持的傀儡政權僞滿洲國成立,日本在武裝侵佔了中國東北領土的同時,開始了實施向滿洲移民的計劃,妄圖將日本本土的農民移民到中國的東北,搶佔中國東北的黑土地。
日本政府制定的《向滿洲移住農業移民百萬戶的計劃》規定以20年間移民100萬戶、500萬人爲目標。每5年爲一期,移民戶數是呈遞增的,第一期爲10萬戶,第二期爲20萬戶,第三期爲30萬戶,第四期爲40萬戶。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期間,共派遣開拓團860多個、33萬多人。“開拓團”強佔或以極低廉的價格強迫收購中國人的土地,然後再租給中國農民耕種,從而使500萬中國農民失去土地,四處流離或在日本組建的12000多“集團部落”中忍飢受寒,飽受欺辱,其間凍餓而死的人無法計數。
日本人把滿洲國的黑土地稱爲“王道樂土”,並宣稱以滿洲爲侵華戰爭的大後方基地,作爲日軍的生命線,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號召日本農民大批來到滿洲,建立開拓團。
日本開拓團的到來,引發了當地中國農民爲保衛黑土地採取的不同形式的反抗,在十四年亡國奴的屈辱歷史中,關東黑土地的人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反抗日寇侵略者的鬥爭,白山黑水間發生了數不盡的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抗日的事件!
這本書所講述的就是發生在東北三江平原佳木斯松花江下游,當時被稱作“下江”地區的圍繞黑土地的掠奪與反掠奪的抗日故事……
一樣的國恨家仇,不一樣的抗戰視角。本書取材於1934著名的樺南縣土龍暴動,是首部揭秘僞滿洲國時期日本開拓團在中國黑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記錄黑土地上的農民可歌可泣的抗戰歷程的紀實小說。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緬懷祖烈,警世後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