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者詭道

龍天羽在現代也算一位有名的軍事將領,指揮特種部隊參加過幾次戰役,高科技尖端的武器和信息化戰爭操控自如,忽然被婉兒問及將帥之道,有些飄飄然不知該從何處解釋,不答反問道:“那婉兒說怎樣纔算得將帥之道呢?”

衆人也都被她的言語所吸引,一時靜而不語,注視着才女,被她的玄學之術所震懾。

淳于婉兒感受着在場諸人的目光,絲毫不因自己此刻稱爲衆矢之的而不自在,得體大方,嫣然一笑道:“要懂將帥之道,首先要明白這‘兵’字的學問,兵者有可見之兵,有不可見之兵,通常說的可見之兵卒,持槍掛斧披甲執銳,乃肉身實體之士,不可見之兵,日月星辰、風雲水火、山川之靈氣、河流之載力,如此萬物萬象皆可爲兵。

“譬如占卜星相,提前預知未來,吉凶禍福提早防備,未雨綢繆,小用可避開災難,逢凶化吉,大則可以通過星辰變化,預知國運昌盛興衰之道;再譬如兵卷中提及的《七十二候圖》,成圖於周公,將氣節周天三百六十日分類別之,五日爲侯,三侯爲氣,六氣成時,四時成歲,將一年氣候更替,萬物衰榮一一列舉道明,何時虹藏雲現,何時雷始收聲,何時雨潤風斂,何時霧霾蒸騰,如此只需諳熟於熊,融匯變通,運用得當,便可勝於百萬雄兵!

“婉兒往日常與乾爹論及將帥之道,爲將者不通天文,不懂地理,不曉陰陽,不知奇門遁甲及陣圖兵勢的變化,實乃庸將也,乾爹傳授龍郎和張師兄的《太公兵法》略有不同,涉及的重點也不一樣,但原理是相通的,只是龍郎一直忙於征戰伐秦,未來得及仔細鑽研,纔會遇上韓信這等對手時感覺縛手縛腳了,倘若你能像子房師兄那樣研而不倦,定能悟透用兵佈陣與治國安邦的玄機,豈會再擔心項羽與韓信聯手乎?”

龍天羽聞言如警世鐘敲響他你這朦朧人,點頭受教,心想自己一直仗着自己來自現代,熟讀歷史與現代軍事而傲視天下,卻忘記了不斷求學修身的理念,再說古代戰爭與未來戰爭方式是不一樣的,不懂奇門遁甲行軍佈陣之術,還真難對付韓信。

想到此處,天羽汗顏道:“婉兒說的及時,爲夫聽妻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日後定會好好研習兵法謀略,使自身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依依在旁挽住婉兒的雪白手臂,讚歎道:“都說大秦才女不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治國通史、文韜武略不讓鬚眉男兒,今日聽婉兒姐姐一番精闢玄論,素日聞所未聞,今日算是長了見識受益匪淺啊,日後婉兒姐定要督促龍郎,學好這些通天徹地的本領,成爲天下無敵的上將軍!”

張良當年在下坯有機緣逢遇黃石公,被授予《太公兵法》,不過並不是全卷,而他得到後由於志不在帶兵,所以有關醫卜星相和行軍佈陣並沒有深做研究,選擇文謀策略,對於政治上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更有驚人造詣,比之范增、陳平智囊謀士更勝一籌。

張子房此刻聽及婉兒師妹論將爲道,深有感悟,老子所著《道德經》中有云: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衆玄之法門,道家在春秋百家爭鳴時期與儒家、墨家、法家等並起於世,各自遊說諸侯國,儒家以禮儀著稱,墨家以戰爭爲長,法家以治國立論,唯有這道家注重修身養性,師法自然,日後自己助天羽一統天下後,歸隱山林,像師傅那樣終日與清風明月爲伍,悟道煉丹,那也不錯啊。

灌嬰、樊噲、夏侯嬰、張雲、葛離等都是呆若木雞,將玄女驚爲天人,心想乖乖不得了,連主公都解決不了的疑難棘手問題,這淳于少夫人竟能想出破敵之法,難怪當日設下石頭陣擋住數萬秦兵追殺,救了主公脫難,並非機緣僥倖才辦到,實是她力所能及啊!

龍天羽搖頭失笑道:“依依,你也來笑爲夫,好了,婉兒,我已回答了你問題,你也該解釋一下有關風向和破陣之法了吧!”

淳于婉兒微微一笑,說道:“剛纔我瞧天際冥冥中,貪狼水星移位,景門風雲交變,後天辰時將會雷雨交加,在此之前,雨雲凝聚從東南方向吹來,明晚將會有東風,正好配合龍郎下一步襲城策略!至於破陣嘛,等虞將軍收兵回來,我再一一調遣,解說破陣之法。”

衆人心癢難耐,卻又無可奈何,樊噲更是瞪大了眼睛,張大了耳朵,唯獨關鍵之處不得聽聞,煩躁之極,還不敢吱聲,那個憋悶啊!

龍天羽仰頭觀望四周天險山峰,懸崖峭壁巍峨陡立,要爬過去難比登天,要飛過去卻是有法可尋,只要從東面山麓升起蒸汽艇,藉着東南風飄飛過函谷關,空中投下精兵,先火燒楚軍糧草,再反撲城門,裡應外合,就是兵神韓信用兵當真料事如神,也猜想不到我龍軍精銳會變成歷史上第一支空軍夜襲過去。

一切胸有成竹,舒了口氣,英俊的臉頰上浮現出幾分自信的笑容,嘆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當年秦始皇以此雄關做爲屏障,鐵騎延伸中原,征討伐平六國,今朝後人亦來破他的雄關,攻它都城,千秋萬世宏圖霸業,哈哈……有誰道得清?”

淳于婉兒、張子房、雪夢依、灌嬰等忽然聽到主公作詩興嘆,大覺新鮮獨特,衆人被他幾句話引入沉思,陷入腦海的戰爭場面中。

轟轟轟……

前方戰鼓喧天,廝殺正烈衝入楚軍陣列中的盟軍全線潰敗,死傷無數,被楚軍精銳當成羔羊般肆意屠殺,臧茶、吳芮、韓廣在身旁一羣副將鐵衛的保護下,只帶數百人馬殺出重圍,大敗而歸。

虞子期見敗勢已成,即使孫武在世、白起復生也難挽回頹廢的士氣,立即下令五千弓箭手亂箭齊發,掩護衝出包圍的人馬安全撤回,然後金銘收兵,全軍撤退,此時隊伍只剩下三萬人而已,其餘的將士或被殺、或逃散、或降俘、或受傷沒有跟回來。

鍾離昧見盟軍撤退前,弓箭射來,立即揮旗成守陣,數排持劍盾牌手迅速跑位,擋住空中飛射而來的亂箭,未來得及去乘勝追擊,不過今日的戰事已經取得了輝煌戰績,一萬楚軍迎戰八萬盟軍,竟把對方打得亂花流水,己方傷亡還不大,傳到天下人耳朵裡,誰會不佩服韓賢弟的用兵謀略呢?

他回首望向城樓,在城樓正中佇立着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正是韓信。

“今日一戰,只可惜龍天羽未親自領兵前來,否則擊敗了他,看他還囂張不?”韓信心中感到惋惜,不過他相信:明日龍天羽定會沉不住氣,親身帶兵前來破陣,到時同樣可以決一雌雄!

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
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整裝待發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孤男寡女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四章 建兵工廠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