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門庭若市

“好吧,那就麻煩你了”徐階點頭苦笑道。

“恩師,您千萬別這麼說,不然學生有何臉面再見人。”張居正惶恐道。雖然現在和徐階的關係大不如前,但那份提拔教誨之恩張居正一刻也未曾忘記,現在徐階這樣說,讓他如何當得起。

“好好好,你的心思爲師明白。”徐階擺手笑道,寂寥的內心總算是多出了一絲安慰,“叔大,時辰不早了,內閣事務繁多你還是早些去當差吧,爲師自己回去便是。”

張居正知道現在的徐階需要好好冷靜一下,也不裝模作樣,點頭道:“那好,那學生晚上再去看望您。”

京城雖然繁華,但是皇宮之外千步以內都是空曠的廣場,後面跟着自己的小轎,徐階徒步走在前面,第一次感覺到這空無一物的廣場是如此的冷清,難道這就是自己一生的結局?

就在三日後,徐階走了,不爲外人所知,只有張居正前來送行。事到如今他已經心灰意冷再也沒有掙扎的心思,宦海沉浮一輩子,臨了能全身而退,何嘗不是一種福氣。

但是他這一走,整個朝廷卻是陷入了‘混’‘亂’,倒不是內閣少了他‘亂’了套,而是就入閣一事展開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殊死搏鬥。

話說隆慶帝剛剛登基之時內各有五位輔政大臣,首輔徐階、次輔李‘春’芳,然後是高拱、郭樸、張居正三人。可是因爲高拱和徐階的爭鬥,高拱郭樸一同辭官還鄉,眨眼間就只剩下了其餘三人。

對於高拱的去職,隆慶帝心中是萬分不捨得,心中一直惦記着有朝一日朝政穩定之後將高拱招還復入內閣。再加上擊敗高拱之後徐階有意獨攬大權,根本不願意再選拔大臣入閣,要知道權利無止境,誰知道選拔的人日後會不會和自己爲敵。就這樣兩人一沉默,轉眼三年的時間過去,內閣卻依舊只有這三人。

對於偌大的大明朝來說,三人確實是有些少了,但是徐階手段了得,培養了一批能力不錯的小吏辦差,又聽從張居正的建議實現了事務分類處理,六部衙‘門’派人常駐內閣協助辦差,處置起來倒也是得心應手,竟然比起以前五人同爲閣臣時的效率還要高出不少。

經過三年的磨合,這套體制愈發成熟,現在雖然少了徐階當家作主,但是所有的事務依舊有條不紊的進行着。

但是內閣只剩下兩位大臣,這權利實在是有些太過集中了,這麼多官員那個不是老油條,不用猜也知道隆慶帝肯定不樂意看到這番局面,肯定會選拔大臣入閣,以防閣臣權利過大惹出‘亂’子。

就這樣,但凡自覺有些資歷的官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削尖了腦袋都想扎進內閣去。一時間,凡是和宮內有聯繫的王公貴族們的‘門’檻數日一換,從日出到日落,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這其中,‘門’庭猶如鬧市的有兩家,拜訪的人多到得排隊等待接見。其中一位是當今國丈,李貴妃的父親李國丈,另一個則是馮保在宮外的一處大宅院。要問當今宮中何人最得隆慶帝信任,但凡有點內幕消息的都知道就是李貴妃和馮保這二人了,所以兩家‘門’庭若市也在情理之中。

李國丈算是個老實人了,再加上身在宮中的‘女’兒時常派人提醒他低調做人,雖然現在地位顯赫,行事卻一直是謹小慎微,朝廷的官員們閒着沒事也不會來打攪他。現在忽然之間‘門’庭若市,李國丈雖然不知道原爲何故,但也知道事情非同尋常,立刻便派人進宮假借爲閨‘女’送一些糕點的名義,詢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又該如何處置。

李貴妃的回信很快就到了李國丈手中,瞧着信上的內容,李國丈心中也就有了底,奉行閨‘女’給的兩‘不’原則來無差別應對登‘門’拜訪之人,那就是不答應,不拒絕。

大家都不是傻子,李國丈這招一使出,很多人就知道此路不通了,也不留戀,轉頭又去拜會東廠廠公馮保。

不似李國丈那般,面對這樣情形的馮保卻是喜上眉梢。先不說把這麼多人收攏麾下會是什麼樣的情形了,單是現在他們送給自己的那一份份見面禮就讓自己大發一筆了。

“督主,都御使歐陽敬之求見。”一名目光內斂的番子進來通報道。生活美好,位高權重,仇家無數的馮保異常愛惜自己的生命,就這處宅院之中,便有不下百名忠心耿耿武藝高強的東廠番子來保護他。

一聽歐陽敬之的名字,馮保眉頭不由一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你是說都察院都御使歐陽敬之要求見咱家?”

“回督主的話,正是歐陽大人,這是他遞的名帖。”說着,番子把一張鎏金名帖遞到了馮保面前。

馮保接過細細一瞧,忍不住笑了起,“呵呵,真是風水輪流轉啊,沒想到連歐陽敬之也回來投靠咱家,哈哈哈。”神情滿是得意,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要知道這歐陽敬之可是徐階的得力助手,這幾年憑着一張嘴皮子不知道摘了多少官員的烏紗帽。現在連他都降下身段遞名帖來求見自己,無形中又將自己的地位擡高几分。

“督主,見還是不見他?”番子小心翼翼的問道。都察院的宋清揚宋大人一直以來都是公公的座上賓,而這歐陽敬之卻又是宋大人的對頭,在番子的心目中,馮保極有可能不見歐陽敬之。

不過他實在是高看了馮保的人品。雖然他對宋清揚很是看重,但歐陽敬之這樣的人才卻更是他夢寐以求想要招攬到麾下的。東廠的偵緝本領再配合上都察院的那幫子烏鴉嘴,簡直就是官場上最犀利的殺手組合,一旦爲自己所掌握,那便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

不過馮保心中也有擔憂,那就是歐陽敬之在皇上心目中的影響,要知道這老傢伙鞍前馬後的爲徐階效力這麼些年,辦的差事不知道有多少都觸犯了隆慶帝的眉頭,自己和他結‘交’在一起,確實得好好思量一下皇上的反應。

一陣琢磨,馮保最終還是決定見上一見,畢竟把歐陽敬之收到麾下效力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現在不敢用他,暫且拴在身邊也是可以的。

“見,爲何不見,快快有請。”馮保擡頭吩咐道。番子雖然有些想不透,但也不敢多問,應了聲是就轉身出‘門’。

來找馮保,歐陽敬之也是被‘逼’無奈。自己是徐階的人滿朝文武人所皆知,這幾年拉着徐階這杆大旗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現在徐階全身而退遠離朝堂,自己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就這麼幾天的時間,歐陽敬之已經感到了危險即將來臨。別的地方尚未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但是自己的大本營都察院的變化卻是異常明顯。

往日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下屬們這短短時間內就開始對自己陽奉‘陰’違,自己更是數次看到有不少下屬團團圍在宋清揚這廝身邊獻媚。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是在歐陽敬之的眼中,這就是危險的前兆,若是不趕緊想出應對的辦法,禍端遲早會降臨的。幸運些也許能像徐階那般極盡榮耀的告老還鄉,悽慘一些,晚節不保都是有可能的。

前後思量一番,歐陽敬之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豁出這張老臉去轉投陣營,畢竟好死不如賴活着,起碼這個老命,這份奮鬥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還是要保住的。

歐陽敬之細細的將滿朝文武縷了一遍,能幫自己的渡過這道坎的人寥寥可數不說,會伸手拉自己一把的卻只有馮保這個太監。雖然心中也覺得投靠這麼一個宦官很是丟人,但是已經是火燒眉‘毛’的歐陽敬之實在是顧不上計較這些了。

這次只能算得上是一次‘私’人間的拜會,按道理來說像歐陽敬之這樣的人來拜謁馮保,必定是要換上一身常服喬裝打扮一番,以此來掩人耳目,不然這事傳出去可真是沒法見人了。

但這時忐忑不安侯在‘門’外的歐陽敬之卻是一身暗紅‘色’的官袍,來來回回在‘門’前走動着,再加上身後那頂官轎,十分的引人注目,不少行人放慢腳步將目光投了過來。他這麼做只是爲了向馮保表明一個態度,自己是真心實意來投靠的,絕對沒有半點虛假。

心中焦急的歐陽敬之不知道,他來這麼一處,竟然嚇退了兩位一東一西乘坐小轎鬼鬼祟祟前來向馮保遞‘交’投名狀的官員。這二人從不同方向而來,離着老遠便瞧見馮保府‘門’前的那一團惹目的紅‘色’,再一看那頂轎子,立刻便知道這人肯定就是都察院的歐陽都御使。

有道是做賊心虛,這二人也不想想歐陽敬之出現在這裡幹什麼,立刻悄聲下令打道回府,以免被歐陽敬之這個老東西抓住把柄參上一本。

他們走後不久,歐陽敬之千呼萬喚的那名番子終於走了出來。“歐陽大人,督主有請。”番子笑容滿面,公公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用不了多少日子,言官之首歐陽大人就會成爲公公手下的得力大將,所以現在就開始巴結他還是很有必要的。

歐陽敬之神‘色’一喜,急忙拱手謝道;“勞煩大人了。”

“呵呵,歐陽大人光臨寒舍咱家有失遠迎,實在是罪過,罪過。”剛剛在番子的帶領下走進院子,前面便傳來了馮保那尖細的笑聲。

若是往常,歐陽敬之肯定會暗暗鄙夷一番,但是現在有求於人,聽到這樣的聲音卻是不亞於天籟之音。

“督主客氣了,下官冒昧打擾,還請督主恕罪纔是。”冠冕堂皇的說着,歐陽敬之一張老臉上卻是明顯的諂媚之‘色’。

看着他這樣,馮保笑聲更濃,伸手道:“哎,歐陽大人客氣了,快些裡面用茶。”彼此假惺惺的推讓一番,終究還是歐陽敬之差了半步跟在馮保身後走了進去。

“督主好興致,這正廳的佈置大氣磅礴,猶如督主之廣闊‘胸’懷,般配,般配。”嘴上跑火車,歐陽敬之儘量的尋找話題,以免冷了場。

馮保呵呵一笑,臉上得‘色’愈濃,嘴裡卻謙虛的說道:“歐陽大人過獎,咱家就是個粗人,雅緻的佈置整不出來,也只能這般將就着‘弄’了,還請歐陽大人你不要見笑纔是。”

“無心爲之,纔是至高境界啊。”歐陽敬之馬屁隨即跟上,害羞害臊這詞在他的字典裡壓根就沒有。

第22章 晚宴風波(下)第73章 雷霆行動第30章 全盤皆輸第24章 出兵南下第14章 今日聖女第86章 師徒三人第12章 劫難考試第29章 李芳的話(上)第78章 大軍進城第71章 有賞有罰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45章 損失慘重第35章 對決朝堂(上)第42章 撕心裂肺第80章 拜年軼事第25章 毀滅證據(上)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92章 左哨鎮撫第41章 王者氣度第71章 回擊叛軍第64章 監察軍務第50章 小川投降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21章 晚宴風波(上)第7章 背後黑手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4章 亂象初現第66章 直奔廣西(上)第29章 徐階裕王第10章 平抑糧價(三)第22章 出兵前夕第7章 如此姐夫第31章 軍制改革第34章 兵進南浦第12章 愁雲慘淡第2章 勢單力孤第6章 年青兄弟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63章 長遠規劃第32章 無爲之教(三)第7章 歐陽侄兒第54章 海事總管第39章 隆重宴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72章 沈兄病危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34章 刺殺計劃第75章 造反大會(上)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10章 添油加柴第8章 一網打盡第47章 秋風落葉(二)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65章 官場隱疾第80章 拜年軼事第13章 改造計劃第16章 猛虎現身第53章 決死之戰(一)第36章 帝王之心第44章 掌控大局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5章 肖家老爹(二)第12章 帝王喜好第15章 志存高遠第19章 盛大開業第39章 一敗塗地第98章 兵敗韶州第61章 臨危受命第28章 接二連三第68章 蹤跡初現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6章 緊抓機遇第71章 淪爲誘餌第22章 東廠攻勢第66章 無處下手第93章 高拱還鄉第109章 黑雲壓城第23章 劃江而治第59章 主動請纓(上)第77章 唯纔是用第11章 以退爲進第83章 欽點探花(下)第4章 清清米湯第69章 擊退俺答第1章 我行我素第72章 峰迴路轉第47章 通達天下第20章 木已成舟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45章 損失慘重第39章 隆重宴請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28章 前後夾擊第12章 帝王喜好第72章 大局已定第84章 嗜血督戰(三)第20章 壯士出征
第22章 晚宴風波(下)第73章 雷霆行動第30章 全盤皆輸第24章 出兵南下第14章 今日聖女第86章 師徒三人第12章 劫難考試第29章 李芳的話(上)第78章 大軍進城第71章 有賞有罰第38章 海陸大戰(四)第45章 損失慘重第35章 對決朝堂(上)第42章 撕心裂肺第80章 拜年軼事第25章 毀滅證據(上)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92章 左哨鎮撫第41章 王者氣度第71章 回擊叛軍第64章 監察軍務第50章 小川投降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21章 晚宴風波(上)第7章 背後黑手第20章 自尋死路第14章 亂象初現第66章 直奔廣西(上)第29章 徐階裕王第10章 平抑糧價(三)第22章 出兵前夕第7章 如此姐夫第31章 軍制改革第34章 兵進南浦第12章 愁雲慘淡第2章 勢單力孤第6章 年青兄弟第106章 如此結局第63章 長遠規劃第32章 無爲之教(三)第7章 歐陽侄兒第54章 海事總管第39章 隆重宴請第69章 貪財知縣第72章 沈兄病危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34章 刺殺計劃第75章 造反大會(上)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10章 添油加柴第8章 一網打盡第47章 秋風落葉(二)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65章 官場隱疾第80章 拜年軼事第13章 改造計劃第16章 猛虎現身第53章 決死之戰(一)第36章 帝王之心第44章 掌控大局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5章 肖家老爹(二)第12章 帝王喜好第15章 志存高遠第19章 盛大開業第39章 一敗塗地第98章 兵敗韶州第61章 臨危受命第28章 接二連三第68章 蹤跡初現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6章 緊抓機遇第71章 淪爲誘餌第22章 東廠攻勢第66章 無處下手第93章 高拱還鄉第109章 黑雲壓城第23章 劃江而治第59章 主動請纓(上)第77章 唯纔是用第11章 以退爲進第83章 欽點探花(下)第4章 清清米湯第69章 擊退俺答第1章 我行我素第72章 峰迴路轉第47章 通達天下第20章 木已成舟第40章 刀槍不入(上)第45章 損失慘重第39章 隆重宴請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28章 前後夾擊第12章 帝王喜好第72章 大局已定第84章 嗜血督戰(三)第20章 壯士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