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百官入宮朝賀,不過沒錦書和秦勉什麼事。兩人在府閒散了一日。
正月初九,太后華誕。宮裡特意傳了上諭,邀請順王與順王妃初九入宮朝賀。
兩人犯了愁,錦書無論如何是不想再踏進皇宮半步,她爲難的看了一眼秦勉,秦勉道:“你不想去嗎?”
“實在不想去礙那些人的眼,但又怕被挑刺,將來更沒好日子過,還是去吧。”
秦勉看着她言不由衷,勉爲其難的樣子,他蹙眉道:“算了,你不想去就別去,省得回來又憋屈。”
“可是……妥當嗎?”
“我覺得妥當就行。”秦勉告訴錦書這時候不要想那麼多。
很快的就到了正日子這一天,一大早起來,錦書親自伺候秦勉梳洗。雖然封了王爵,可和一般的藩王又不一樣,只有一個名號而已,一概的冠冕都沒有。
錦書只好命人取了一件年底新做的袍子與秦勉穿了,石青的顏色,紵絲料子,團福暗紋。腰間繫了松花色的宮絛,垂着一塊鏤雕的圓珮。
收拾齊整後,錦書上下看看,搖頭道:“這顏色老氣。”
“老氣就老氣吧,穿那麼鮮亮做什麼,這個時候越低調越沉穩纔好。”
錦書也沒說什麼,讓青蓮將帽子取來,青蓮取了一頂同色的帽子來,與秦勉戴了,錦書交待他:“讓傅明跟你一道出門吧。”
“還是讓傅明留在家,你有什麼事也要吩咐他。如果我回來得晚,你也不必一直等我,自己睡,我去書房安頓就好了。”
錦書點頭答應,她想說的是秦勉沒有回來自己也睡不下。磨磨蹭蹭的她將秦勉送上了馬車,車子還沒走出巷口她就在盼望着他早點回來了。
駕車的人是宮裡派給他的侍衛,駕車的技術倒十分的嫺熟。秦勉坐在車內,他雙目微閉,甚至都沒有好奇的往街市上看一眼,時不時的有爆竹聲傳來,巷口又有孩童的打鬧聲,到了那繁華的街市上吆喝聲不絕於耳。
這是屬於市井的熱鬧,如今被拘在小小的一處,他們離這熱鬧隔着天塹。
車子走得又快又平順還得得力於京城這平整的青石路,熱鬧漸漸的離他遠去了,他便知道應該已經入了朱雀門。又過了一陣子,車子緩緩的停了下來,等到完全停住時,車伕隔着簾子和他說了一聲:“王爺,已經到光順門了。”
秦勉兀自開了車門,下了車。
卻見此地距離光順門還遠着,前面已經擠得水泄不通。這一段路只好走過去。秦勉埋着頭只顧着走,旁邊也無人敢和他搭話,一直進了光順門。徑直往北,出了仙居殿,過了北街,不遠的地方便是崇慶宮。
才走過了仙居殿,右上角有一帶巍峨的宮殿聳立着,陽光照在房樑上的鴟吻閃閃發光,除了鴟吻,就只看得見一帶紅色的高牆。那便是東宮,儲君住的地方。秦勉也不知怎的,看着那鴟吻發了一會兒呆。
心中暗道,二十幾年前,他的生父、生母也是住在那裡的,他也是在那裡出生的。可惜今生再也不能踏進一步憑弔從未謀面的父母。二十二年前的那場腥風血雨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一閉上眼睛,彷彿就能看見福王提着帶血的劍衝進了混亂的東宮,哭喊一片,母親安頓好他之後,最終還是沒逃過福王的殺戮,母親臨死之前不知懷着多大的驚惶和絕望。父親躲到悶櫥裡還是被找出來了。可憐那些他至親的人,除了他,竟沒一個逃出來。
雖然沒有見過,但到底是給了他生命的親人,對他有生恩,齊王府與他卻有養恩。他不能爲報當年的血仇,卻將於他有養恩的齊王府推向火坑裡。
他想起了那天米方的話,甘心嗎?窩囊嗎?要這樣過一輩子嗎?答案卻是否定的。他只是被暫時困住了,卻不甘心就這樣困一輩子。
發了一會兒呆,直到有人在後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秦勉回頭一看,哪知卻是趙世恆。他有些冷淡的側身過去,冷冷的說:“趙世子這是何故?”
趙世恆看笑話似的譏笑道:“看着背影眼熟,還以爲認錯了人,沒想到真是我們新進的順王。王爺金安,給您納福了。”趙世恆說着竟朝秦勉作揖行禮,然而秦勉卻並不領他的情轉身就走。
“王爺也是去賀壽的吧,正好同路。”
秦勉纔沒心思與他行一路,趙世恆着他走到半道,秦勉突然回頭和他說:“旁人都避我如瘟疫,難道趙世子卻不怕被牽扯?前不久有一位和世子差不多自以爲是的傢伙可是半夜橫死了。”
那趙世恆聽說臉色微變,果然呆住了,再沒有緊隨秦勉的步子,秦勉這才甩掉了他。
趙世恆心道那新王妃也會進宮吧,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見上一面,順便還能恭喜她高升了。不過想到那個女人就是一肚子的火,遇上了也應該是運氣差纔對。
來到崇慶宮,能進到殿內道賀的只有命婦們,外臣只得在殿前行禮,司儀太監唱喝一聲而已。
“順王爺向太后娘娘道賀!”那公鴨嗓扯得讓人頭皮發麻。
高太后聽見這個順字就是不喜,蹙眉問左右:“順王妃怎不見?”
寧惠公主趁機和高太后稟道:“娘娘,順王妃告了病,據說在家休養。”
高太后聽說便作罷了,心道眼不見心不煩倒正好。
沒多久趙貴太妃和其它太妃、太嬪來了,向高太后賀了喜。今天她身穿喜慶的衣裳,身上佩戴了不少的珠寶首飾,宮女還重新給她梳了頭髮,也算是喜氣洋洋,但卻什麼用也沒有。她只是被人搬到了這殿中的榻上,坐了一屋子的命婦,她卻連坐起來的力氣也沒有。要這熱鬧有何用?
左邊安惠公主和高太后說:“聽說陛下要給母后上徽號了,正讓禮部選字,看來很快就要頒佈下來了。”
高太后也沒什麼心思,也沒多少的喜色。
這時候又聽得宮女傳話:“太后娘娘,齊王妃前來與娘娘行禮。”
高太后雖不喜齊王府的人,但還是答應讓齊王妃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