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日18:05
送走李三娃之後,青雲道長在大殿之中的供桌之上點上了香燭。
玄真觀的大殿名爲三清殿,殿中供奉是道家三位天尊。從左向右依次是主宰萬物生長的太清道德天尊,主宰陰陽未判混沌時期的玉清原始天尊,主宰陰陽始判天地形成時期的上清靈寶天尊。
香燭齊備之後,清雲道長正了正衣冠,準備開始今天的晚課。這幾日連續發生了這麼多事,觀裡早晚的功課已經停頓多時,作爲玄真觀的主持,他覺得未免失職。所以香火上齊之後,他在三清像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後開始誦經。
這玄門日誦早晚課是全真道宮觀內日常的宗教活動。這一課誦傳統據傳始於金代道教祖師王重陽建立道教叢林制度之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遵循這一課誦傳統,凡住宮觀的出家道士,每天早晨五更開靜,灑掃庭院、殿堂,齋沐漱盥,整肅衣冠之後,便上殿誦早壇功課經;每天晚齋用畢,晚壇的頭通鼓聲一響,宮觀內的道士便整肅衣冠登壇誦晚壇功課經。一年四季,每日皆是如此。玄真觀雖是武當山中破敗不知名的小道觀,但這早晚課誦也是每日必修,從無間斷。在教義上,這課誦經文,是以供奉神靈。道衆們勤修經懺,意爲不忘祖師聖訓,從而收修身積善之果。
課誦是從經前諸韻贊開始,然後是諸品妙經的誦讀,最後是諸真寶誥。所以當經前諸韻贊誦讀完畢後,青雲道長開始誦讀妙經中的第一篇《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
“爾時,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衆生,得離於迷途,衆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我本太無中,拔領無邊際,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初發玄元始,以通祥感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雲覆黃老,是名三寶君,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本在空洞中,空洞跡非跡,遍體皆虛空。第一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四生光明,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無邊際,妙哉大洞經。皈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辰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形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聲救罪人,罪人實可哀,我今說妙經,唸誦無休息 ,歸身不暫停,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火翳(yi)成清署,劍樹化爲騫,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超度三界難,逕上元始天,於是飛天神王,無鞅數衆,瞻仰尊顏 而作頌曰,天尊說經教,接引於浮生,勤修學無爲,悟真道自成,不迷亦不荒,無我亦無名,朗誦罪福句,萬遍心垢清。
爾時,飛天神王,及諸天仙衆,說是誦畢,稽首天尊,奉辭而退。
這篇《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拔罪妙經》講得是道教三清之一的上清大帝靈寶天尊下凡到世間宣揚道法,普度世人的事蹟。靈寶天尊作爲從玄無真炁中誕生下凡的神仙,其形千變萬化,不可勝數,男男女女,大大小小,或草或木,或凡或聖,變化形形色 色。而其擁有變幻莫測的形象,實爲到下界講經佈教,教化衆生,周而復始。
這道家的經文,其實就是道教關於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的一種歸納總結與昇華。經文中大都借上天諸神之口,宣揚了“道”爲宇宙之本,是天下萬物的根本由來。即,萬物是由“道”演變而來,是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這之中,“道”最初就是在無極的虛無中生出一,進而再生萬物的理論,這和現代科學中認爲的宇宙是從一片虛無的奇點中通過大爆炸演變而來的說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道教教義中,自開天闢地的元始天尊開始的一衆天尊神仙,則是“道”在這宇宙、地球與人世間的化身,他們創世紀、揚道法、教化衆生、普度世人,這纔有了這個宇宙的萬物與人世間的秩序與安寧。
青雲道長早年雖是因學武而入的道門,但正式出家之後,受師傅清虛道人的影響,潛移默化,對道家的一些思想逐漸瞭解併產生了興趣。自從師傅清虛道人走後,他便開始主持玄真觀,從此更是摒棄塵俗之事一心問道,終於悟得大道神通。
此刻,當青雲道長剛把第一篇經文誦讀完畢,從殿門外突然吹進的一陣強風,一下吹熄了大殿裡供桌上的一排蠟燭,大殿內頃刻間便一片昏暗。幾乎與此同時,青雲道長又感覺到了那種十分熟悉的內息擾動感,雖然現在不是在打坐,但他已經對這種體內氣息的異常擾動非常的敏感。
“糟了!”青雲道長馬上想起了約翰。這種體內氣息的擾動感意味着什麼,他現在十分清楚。本來他是準備等晚課結束之後纔去約翰藏身的山洞,並想借機詢問飛機殘骸失蹤的事,看看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關,但現在看來危險即刻將至,此地已經不宜久留。
青雲道長立即終止了晚課,在對三清像重新跪拜行禮之後,他迅即吹滅了案上殘餘的燭火,然後關上了殿門,經由大殿的後門向後山崖而去。這時他環顧四周,發現山中已經開始起霧,天色也昏暗了下來。隨着霧氣越來越濃重,他體內那種氣息的擾動感也隨之俞加強烈起來。
來到後山崖處,青雲道長改變了直接由此爬上山洞的想法,而是重新去到了原本上山的小道,直奔山頂而去。沒多少功夫,他就來到了鷹嘴崖。轉過鷹嘴崖再向上去不遠,就是仙人峰的峰頂了,但來到這裡後,他四下張望了一下,見霧氣還沒有瀰漫到此處,旋即一個閃身改往右側而去。這時前面已經根本沒有路,四周怪石嶙峋古木參天,青雲道長全憑輕身的功夫,不時在陡壁巨石之上跳躍騰挪。在穿過了陡峭山坡上的一片茂密的山林之後,他最終來到了山中一道天然的巨大裂縫前面,這裡正是隱匿在山中的那處石縫之上一線天的頂部。
從這裡向下可以直接下到約翰藏身的那個山洞。但從一線天向下兩側崖壁異常陡峭崢嶸,很少有可供攀爬的地方,而且很多地方的崖壁都向內凹陷,沒有專業的攀登工具,一般人從這裡向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
青雲道長站在一線天的頂上,開始凝神靜氣,片刻之後從丹田之中運行真氣於全身。當準備停當之後,他縱身從一線天的頂上向石縫中一躍而下。
這道石縫並不太寬,藉着跳下時的前衝力,在急速下墜過程中,他看準時機,在身體即將撞上一側崖壁的一剎那,兩手向前探出並用十指在崖壁上用力一抓藉以緩衝,在下墜之勢稍有減緩後他的兩腿迅疾在崖壁上一蹬,趁勢借力躍向了石縫的對面。就這樣他不斷在石縫兩邊的崖壁上來回蹬踏,像一片樹葉一般從空中輕輕落下。憑藉超強的輕身功夫,他的所有這些動作幾乎是一氣呵成,僅幾秒鐘的時間就已經接近了約翰所在山洞上方。
就在青雲道長看準時機準備躍入山洞之時,他突然在下方的山洞口看到了他昨晚乘座過的那個小形飛行器,它此刻正懸停在山洞前的半空中。電光石火之間,他輕輕飄落到了小飛行器的頂上。